大雪什么意思 大雪简介

大雪什么意思 大雪简介,第1张

1、大雪,二十四节气之一,冬季第三个节气,每年的12月7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为大雪节气。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天气更冷了。大雪节气表示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2、大雪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马兰花据说也能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这时的积雪既可以给冬小麦保温保湿,还能冻死土壤表面的一些虫卵。但雪太大,也会对一些设施农业产生不利影响。腌肉、打雪仗、赏雪景、进补都是大雪节气的民俗。

3、大雪节气对人体也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血压、气管、肠胃等方面都因为天气寒冷而有所变化,这时,预防中风、心脏病、消化道溃疡,增强免疫力等就变得十分必要。养生方面,人们就需要多喝水、食温补、常喝粥,在起居上要注意保暖、早睡晚起、常通风、还要注意室内保湿。

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地冻天寒: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鹅毛大雪: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雪兆丰年: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天气更冷了。大雪节气表示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从天文,到大地景观,再到人文,大雪节气的意蕴极为丰富。

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大雪节气的农事安排

大雪节气,我国除南方部分无冬区之外,其他地方均已天寒地冻,或者白雪皑皑,东北、西北地试平均温度已降至零下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保持在0℃以下,冬小麦已不再生长。

江淮及以南地区的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仍要加强小麦、油菜等作物的田间管理,增温保墒,追施腊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做好准备。华南、西南小麦进人分孽期,应结合中耕施好分粟肥,搞好冬季作物的清沟排水。

此时虽在严寒天气下,但贮藏的蔬菜和薯类要时常检查,适时透气,防止烂窖。做好牲畜的防冻保暖工作,抓紧严冬前期兴修农田水利建设等。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冬季大雪之后,积雪堆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再降低。如此瑞雪给与了农作物较好的越冬环境,同时来年春天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因此便有了“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农谚。

中国气象局-大雪节气释义

百度百科-大雪

以上就是关于大雪什么意思 大雪简介全部的内容,包括:大雪什么意思 大雪简介、滴水成冰、地冻天寒、鹅毛大雪、雪兆丰年都是什么意思、大雪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1570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