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用台秤称取固体物质,而用容量瓶定容,该操作是否正确

若用台秤称取固体物质,而用容量瓶定容,该操作是否正确,第1张

这样操作是不正确的。容量瓶是为配制准确的一定物质的量的溶液用的精确仪器。如果粗略的配置溶液,可以用台秤称量。如果想精密配置溶液,最好用分析天平称量后,再倒入烧杯溶解,转移至容量瓶后,再定容至刻度。当然也可以用台秤称,然后用基准物质去标定。

化学:

化学(chemistry)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世界由物质组成,主要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还有核反应)。不同于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学与核物理学,化学研究的原子 ~ 分子 ~ 离子(团)的物质结构和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相互作用。

使用容容容量瓶配制溶液时

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如图所示

第一步:计算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溶质,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第三步:在盛有溶质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拌,使其溶解

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倒入容量瓶中100180°后,再次倒立,用玻璃棒搅

我们通常说的稀释是浓溶液稀释,浓溶液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用容量瓶,会损坏容量瓶。而定容则不同,因为使用容量瓶有许多注意事项:1按体积选择容量瓶;2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3用前要用蒸馏水洗涤;4容量瓶不能直接把固体或浓溶液直接溶解或稀释(放出热量太大,会损坏容量瓶)。其中第4点就说明了。所以我们定容前正确的操作是在烧杯中将固体或浓溶液或稀释,等溶液冷却后(关键在这),所以我们转移后的溶液已经很稀啦!加水放出的热很少不致损坏容量瓶啊!

(1)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1000×184g/cm3×98%
98g/mol
=184mol/L,要配置220mL溶液,应选择250ml的容量瓶,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184mol/L×V=046mol/L×250ml,解得V=63ml;

故答案为:63;

(2)配制硫酸溶液所需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因为需要取浓硫酸的体积为63ml,所以选择10ml的量筒,要配置220ml的溶液,应选择250ml的容量瓶;

故答案为:10mL的量筒、250 mL容量瓶;

(3)用浓硫酸配置稀硫酸的一般步骤为: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

故答案为:①③⑤⑥④②;

(4)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为: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一定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小心搅拌均匀;

故答案为: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一定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小心搅拌均匀;

定容的正确操作为:直接向容量瓶中加入溶剂,当液面距定容刻度线1到2厘米处,改用滴管滴加溶剂,使凹液面最低端与刻度线相切;

故答案为:1-2cm;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恰好相切;

(5)依据C=

n
V
分析,凡是使物质的量n偏小或者使溶液的体积V偏大的操作都会使溶液的浓度偏低,反之,溶液的浓度偏高.

量取浓硫酸是俯视观察液面,导致量取的浓硫酸溶液的体积偏小,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小;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偏低;偏高.

不对,因为称取Nacl在台称上垫纸,溶液用量筒。

实验室配制溶液时,一般是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物质的。另外,如果所配置溶液浓度要求不是特别精密,可以在烧瓶中配置;如果所配置溶液浓度要求比较精确,就需要在容量瓶中定容。

用台秤称取固体NaOH配制出的标准溶液后,还需要用浓度标准溶液(例如:邻苯二甲酸全氢钾)进行标定,才可以得到其准确浓度。不能用称量纸称取固体NaOH! 因为固体NaOH具有强腐蚀性、吸湿性。

扩展资料:

如果粗略的配置溶液,可以用台秤称量。

氢氧化钠为碱性化学物质,浓盐酸为酸性化学物质,注意不要溅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蚀,实验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一旦不慎将氢氧化钠溅到手上和身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称量时,使用烧杯放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配制溶液

以上就是关于若用台秤称取固体物质,而用容量瓶定容,该操作是否正确全部的内容,包括:若用台秤称取固体物质,而用容量瓶定容,该操作是否正确、配置溶液定容是什么操作啊,有什么作用求大神解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的操作是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155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