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首都在哪里

秦朝的首都在哪里,第1张

秦朝的首都是今陕西咸阳。

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是秦朝乃至当时整个中国的首都。当时秦始皇筑长城的最重要一个原因是防止北方民族攻入内地,保卫首都咸阳。在古代大城市咸阳市的南郊有一个小村庄,叫做长安村,秦朝灭亡后项羽火烧了咸阳的阿房宫,咸阳成为了一座废都。后来汉朝在咸阳的长安村一带发展起来,才慢慢发展成了古长安,再发展到今天的西安市的区域 。

孝公迁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秦国大良造商鞅为了深化其改革,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干扰,提议都城由雍城(今宝鸡市凤翔县境内)迁至新建成的咸阳城(今咸阳市渭城区境内),得到秦孝公支持。次年,秦国正式迁都咸阳。至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咸阳作为秦都共计144年。据考古发掘,秦咸阳城的中心位置位于今渭城区窑店镇牛羊村一带。

秦朝都城在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咸阳是陕西省辖地级市,咸阳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东邻省会西安,西接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1、齐国

都城临淄。地域面积是在如今山东省的偏北部以及包括河北省的西南部分。齐国的东边是靠近大海的,所以盛产盐巴,在它的西南部是和鲁国以及一些小国相连接,北部是和燕国相接壤,西部和赵国相接壤。

2、楚国

楚国的都城是在现今的荆州地区。边界最南端是在湘潭和衡阳,包括了湖南的全部地区,加上安徽大部分地区,以及江西地区的北部。

3、赵国

都城是在河北的邯郸地区,它的区域面积包括了河北地区的中南部和山西的东北部,以及河南地区的北部。

4、韩国

都城是现今的新郑。山西省里的东南部分以及河南省里的中间部分。总体来说是西边和秦国接壤,南边和楚国相接壤,东南部是和郑国有所交界。

5、魏国

历史上曾有两个都城。三家分晋时,魏得到了经济基础较好的河东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晋西南一带,都城为安邑(今山西夏县北);魏惠王时,迁到了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国领土曾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江苏北部。

6、燕国

燕国的首都蓟城就是现在的北京。疆域在如今河北省的北部地区以及山西省的东北方向的一部分地域。

7、秦国

秦国首都为今天的陕西西安。秦国的国土一直大致稳定在今陕西关中地区。这一区域位于当时华夏文明区的最西端。秦国向西、向北这两个方向发展,有广阔的国土拓展空间。农业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相对低落,一个政权占有土地面积愈大,统治区域内人口愈多。

秦国的国都咸阳,在现今的陕西境内。

咸阳城在渭河北岸,属今咸阳市范围。都城里的咸阳宫一直是秦帝国的大朝正宫,秦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而西安市在渭河南岸,境内只有一些秦咸阳城的离宫,类似于北京的颐和园,只不过颐和园的绿化面积更大。

虽然考古未发现秦咸阳城的城墙,只是用沟壕为界。但不接壤的离宫并不算是都城的一部分,这是基本常识。渭河南岸的离宫中,著名的阿房宫已经被考古证实并没有完工。另外比较有名的是章台宫,汉未央宫就是在其基础上建立的。

咸阳的历史沿革

咸阳市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前21世纪咸阳市境内西部为有邰氏封地,东南部为有扈氏管辖地,北部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属禹贡九州之雍州。殷商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国,市区在市境东南部。西周时为毕国,后改岐周,为丰、镐二京近郊。

春秋时期属于秦,称渭阳。战国时,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国都城经九次迁徙后,从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官庄村与古城屯村之间)定都咸阳(今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渭城区窑店街道至正阳街道之间)。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设郡县,在咸阳周边京畿要地置内史,统辖关中各县。秦末项羽入关,废郡县,恢复分封制,将秦内史和上郡一部分划为雍、翟、塞三国,是为"三秦"的由来。汉高祖初年,刘邦恢复被项羽焚毁的咸阳,取名新城。武帝年间,因咸阳临近渭水始更名渭城。

秦朝历代都城如下:

1、西垂(殷周时对西方边地的泛称,相当于今甘肃省东南部一带)

2、秦邑(甘肃天水市故秦城)

3、汧邑(陕西宝鸡陇县南)

4、汧渭之会(陕西宝鸡眉县东北)

5、平阳(陕西宝鸡眉县西)

6、雍城(陕西宝鸡凤翔县治)

7、泾阳(陕西泾阳北)

8、栎阳(陕西临潼县北)

9、咸阳(陕西咸阳市东)

实际上,秦国每次迁都的原因各有不同,主要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为了摆脱旧贵族势力的羁绊和向东扩张,如迁都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

公元前419年,秦国从雍迁都泾阳,都城的东移使得秦国对东部地区的威慑力大大提升,也远离了世仇西戎,可以避免扩张的时候被西戎抄了后路的情况发生,从而放心地攻略东部地区。

第二种,反击来犯国家的需要,如迁都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

公园前383年,因为栎阳北却戎狄、东通三晋(春秋时期魏、赵、韩三国),可直接对付魏国,而当时恰好魏文侯以李悝为相,变法图强,魏氏迅速强盛,拜吴起为将,侵吞秦之西河,窥视关中。秦简公、秦惠公屡屡攻魏,意欲夺回西河之地,皆被吴起所败,吴起乘胜攻入关中,势如破竹,秦不能敌。

直到赵魏反目,三晋联盟瓦解。魏国结怨于诸侯,秦国的压力大减,秦献公仿魏制而用于秦,军力复振。并将过度从泾阳迁至栎阳,开始大败魏国,秦国局势得以稳定。

第三种,政治中心转移利于秦王居中指挥,比如迁都咸阳。

前361年,秦献公寿终正寝,秦孝公即位,任用商鞅改革法治,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产,即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百姓以私下斗殴为耻,以为国家立下战功为荣,国家战斗力不断增强,屡败魏军。富国强兵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傲视于西方。

于是携变法之威势,秦国于公元前350年从栎阳迁都咸阳,城扼渭水之渡,地势平坦,极大地方便了秦王居中指挥,而后直至秦灭,都不曾改换国度,秦能一统天下,咸阳的地理位置同样功不可没。

其他几次迁都情况基本上都离不开上述三种情况,一般来说,迁都要么是被逼无奈(比如被敌国攻略,不得不换国度暂避锋芒),要么是政治需求,为了攻略他国或者更好地统治,而秦国的迁都大都属于后者,这也是秦国在战国春秋时代始终位列强国之列的一种体现。

秦朝的国都是咸阳,就在现在陕西省咸阳市

咸阳,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东邻省会西安,西接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辖2区1市10县,总面积10246平方公里。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9568万,其中城市人口915万,位居陕西省第三位,仅次于西安、宝鸡。

咸阳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秦始皇定都咸阳,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帝都”。咸阳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中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

咸阳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首届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及中华养生文化名城。

2014年国务院批复成立西咸新区为中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

以上就是关于秦朝的首都在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秦朝的首都在哪里、秦朝都城在哪里、秦统一六国前,各国所在地省份,国都都在哪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1517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