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有哪些

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有哪些,第1张

音频格式即音乐格式。音频格式是指要在计算机内播放或是处理音频文件,是对声音文件进行数、模转换的过程。那么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有哪些?

1、 MP3/MP3 Pro格式:MP3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其全称是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简称为MP3。

2、 MPEG格式:MPEG是动态图象专家组的英文缩写。MPEG音频文件指的是MPEG标准中的声音部分即MPEG音频层。目前INTERNET上的音乐格式以MP3最为常见。虽然它是一种有损压缩,但是它的最大优势是以极小的声音失真换来了较高的压缩比。包括:MPEG-1、MPEG-2、MPEG-Layer3、MPEG-4。

3、 WMA格式:WMA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与MP3格式齐名的一种新的音频格式。由于WMA在压缩比和音质方面都超过了MP3,更是远胜于RA(Real Audio),即使在较低的采样频率下也能产生较好的音质。

4、 AAC格式:AAC实际上是高级音频编码的缩写,苹果ipod、诺基亚手机也支持AAC格式的音频文件。AAC是由Fraunhofer IIS-A、杜比和AT&T共同开发的一种音频格式,它是MPEG-2规范的一部分。

5、 RealAudio格式:RealAudio主要适用于在网络上的在线音乐欣赏。real的的文件格式主要有这么几种:有RA(RealAudio)、RM(RealMedia,RealAudio G2)、RMX(RealAudio Secured),还有更多。

关于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有哪些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

1、AVI格式

它的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它于1992年被Microsoft公司推出,随Windows31一起被人们所认识和熟知。

2、nAVI格式

nAVI是newAVI的缩写,是一个名为ShadowRealm的地下组织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视频格式(与我们上面所说的AVI格式没有太大联系)。

它是由Microsoft ASF压缩算法的修改而来的,但是又与下面介绍的网络影像视频中的ASF视频格式有所区别,它以牺牲原有ASF视频文件视频“流”特性为代价而通过增加帧率来大幅提高ASF视频文件的清晰度。

3、DV-AVI格式

DV的英文全称是Digital Video Format,是由索尼、松下、JVC等多家厂商联合提出的一种家用数字视频格式。

目前流行的数码摄像机就是使用这种格式记录视频数据的。它可以通过电脑的IEEE 1394端口传输视频数据到电脑,也可以将电脑中编辑好的的视频数据回录到数码摄像机中。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一般是avi,所以也叫DV-AVI格式。

4、MPEG格式

它的英文全称为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家里常看的VCD、SVCD、DVD就是这种格式。

5、DivX格式

这是由MPEG-4衍生出的另一种视频编码(压缩)标准,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DVDrip格式,它采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同时又综合了MPEG-4与MP3各方面的技术。

就是使用DivX压缩技术对DVD盘片的视频图像进行高质量压缩,同时用MP3或AC3对音频进行压缩,然后再将视频与音频合成并加上相应的外挂字幕文件而形成的视频格式。

6、MOV格式

美国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视频格式,默认的播放器是苹果的QuickTimePlayer。具有较高的压缩比率和较完美的视频清晰度等特点,但是其最大的特点还是跨平台性,即不仅能支持MacOS,同样也能支持Windows系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形声音

MP3格式诞生于八十年代的德国,所谓的MP3也就是指的是MPEG标准中的音频部分,也就是MPEG音频层。根据压缩质量和编码处理的不同分为3层,分别对应“mp1/“mp2”/“mp3”这3种声音文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是:MPEG音频文件的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MPEG3音频编码具有10:1~12:1的高压缩率,同时基本保持低音频部分不失真,但是牺牲了声音文件中12KHz到16KHz高音频这部分的质量来换取文件的尺寸,相同长度的音乐文件,用mp3格式来储存,一般只有wav文件的1/10,因而音质要次于CD格式或WAV格式的声音文件。由于其文件尺寸小,音质好;所以在它问世之初还没有什么别的音频格式可以与之匹敌,因而为mp3格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直到现在,这种格式还是很流行,作为主流音频格式的地位难以被撼动。但是树大招风,MP3音乐的版权问题也一直找不到办法解决,因为MP3没有版权保护技术,说白了也就是谁都可以用。

MP3格式压缩音乐的采样频率有很多种,可以用64Kbps或更低的采样频率节省空间,也可以用320Kbps的标准达到极高的音质。用装有Fraunhofer

IIS

Mpeg

Lyaer3的

MP3编码器(现在效果最好的编码器)MusicMatch

Jukebox

60在128Kbps的频率下编码一首3分钟的歌曲,得到282MB的MP3文件。采用缺省的CBR(固定采样频率)技术可以以固定的频率采样一首歌曲,而VBR(可变采样频率)则可以在音乐“忙”的时候加大采样的频率获取更高的音质,不过产生的MP3文件可能在某些播放器上无法播放。把VBR的级别设定成为与前面的CBR文件的音质基本一样,生成的VBR

MP3文件为29MB。

MP3是到2008年止使用用户最多的有损压缩数字音频格式了。它的全称是MPEG(MPEG: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AudioLayer-3,刚出现时它的编码技术并不完善,它更像一个编码标准框架,留待人们去完善。早期的MP3编码采用的的是固定编码率的方式(CBR),看到的128Kbps,就是代表它是以128Kbps固定数据速率编码——你可以提高这个编码率,最高可以到320Kbps,音质会更好,自然,文件的体积会相应增大。

因为MP3的编码方式是开放的,可以在这个标准框架的基础上自己选择不同的声学原理进行压缩处理,所以,很快由Xing公司推出可变编码率的压缩方式(VBR)。它的原理就是利用将一首歌的复杂部分用高bitrate编码,简单部分用低bitrate编码,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取得质量和体积的统一。当然,早期的Xing编码器的VBR算法很差,音质与CBR(固定码率)相去甚远。但是,这种算法指明了一种方向,其他开发者纷纷推出自己的VBR算法,使得效果一直在改进。目前公认比较好的首推LAME,它完美地实现了VBR算法,而且它是是完全免费的软件,并且由爱好者组成的开发团队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完善。

而在VBR的基础上,LAME更加发展出ABR算法。ABR(AverageBitrate)平均比特率,是VBR的一种插值参数。LAME针对CBR不佳的文件体积比和VBR生成文件大小不定的特点独创了这种编码模式。ABR在指定的文件大小内,以每50帧(30帧约1秒)为一段,低频和不敏感频率使用相对低的流量,高频和大动态表现时使用高流量,可以做为VBR和CBR的一种折衷选择。

MP3问世不久,就凭这较高的压缩比12:1和较好的音质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音乐领域,然而MP3的开放性却最终不可避免的导致了版权之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件更小,音质更佳,同时还能有效保护版权的MP4就应运而生了。MP3和MP4之间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首先MP3是一种音频压缩的国际技术标准,而MP4却是一个商标的名称。

WMA

(Windows

Media

Audio)

格式是来自于微软的重量级选手,后台强硬,音质要强于MP3格式,更远胜于RA格式,它和日本YAMAHA公司开发的VQF格式一样,是以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比MP3压缩率更高的目的,WMA的压缩率一般都可以达到1:18左右,WMA的另一个优点是内容提供商可以通过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方案如Windows

Media

Rights

Manager

7加入防拷贝保护。这种内置了版权保护技术可以限制播放时间和播放次数甚至于播放的机器等等,这对被盗版搅得焦头烂额的音乐公司来说可是一个福音,另外WMA还支持音频流(Stream)技术,适合在网络上在线播放,作为微软抢占网络音乐的开路先锋可以说是技术领先、风头强劲,更方便的是不用象MP3那样需要安装额外的播放器,而Windows操作系统和Windows

Media

Player的无缝捆绑让你只要安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就可以直接播放WMA音乐,新版本的Windows

Media

Player70更是增加了直接把CD光盘转换为WMA声音格式的功能,在新出品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中,WMA是默认的编码格式,大家知道Netscape的遭遇,现在“狼”又来了。WMA这种格式在录制时可以对音质进行调节。同一格式,音质好的可与CD媲美,压缩率较高的可用于网络广播。虽然现在网络上还不是很流行,但是在微软的大规模推广下已经是得到了越来越多站点的承认和大力支持,在网络音乐领域中直逼mp3,在网络广播方面,也正在瓜分Real打下的天下。因此,几乎所有的音频格式都感受到了WMA格式的压力。微软官方宣布的资料中称WMA格式的可保护性极强,甚至可以限定播放机器、播放时间及播放次数,具有相当的版权保护能力。应该说,WMA的推出,就是针对MP3没有版权限制的缺点而来——普通用户可能很欢迎这种格式,但作为版权拥有者的唱片公司来说,它们更喜欢难以复制拷贝的音乐压缩技术,而微软的WMA则照顾到了这些唱片公司的需求。

除了版权保护外,WMA还在压缩比上进行了深化,它的目标是在相同音质条件下文件体积可以变的更小(当然,只在MP3低于192KBPS码率的情况下有效,实际上当采用LAME算法压缩MP3格式时,高于192KBPS时普遍的反映是MP3的音质要好于WMA)。

RealAudio主要适用于在网络上的在线音乐欣赏,现在大多数的用户仍然在使用56Kbps或更低速率的Modem,所以典型的回放并非最好的音质。有的下载站点会提示你根据你的Modem速率选择最佳的Real文件。real的的文件格式主要有这么几种:有RA(RealAudio)、RM(RealMedia,RealAudio

G2)、RMX(RealAudio

Secured),还有更多。这些格式的特点是可以随网络带宽的不同而改变声音的质量,在保证大多数人听到流畅声音的前提下,令带宽较富裕的听众获得较好的音质。

近来随着网络带宽的普遍改善,Real公司正推出用于网络广播、达到CD音质的格式。如果你的RealPlayer软件不能处理这种格式,它就会提醒你下载一个免费的升级包。许多音乐网站

提供了歌曲的Real格式的试听版本。现在最新的版本是RealPlayer

90,第39期《电脑报》也对RealPlayer

90作了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雅马哈公司另一种格式是vqf,它的核心是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更高的压缩比,VQF的音频压缩率比标准的MPEG音频压缩率高出近一倍,可以达到18:1左右甚至更高。也就是说把一首4分钟的歌曲(WAV文件)压成MP3,大约需要4MB左右的硬盘空间,而同一首歌曲,如果使用VQF音频压缩技术的话,那只需要2MB左右的硬盘空间。因此,在音频压缩率方面,MP3和RA都不是VQF的对手。相同情况下压缩后VQF的文件体积比MP3小30%~50%,更便利于网上传播,同时音质极佳,接近CD音质(16位441kHz立体声)。可以说技术上也是很先进的,但是由于宣传不力,这种格式难有用武之地。vqf可以用雅马哈的播放器播放。同时雅马哈也提供从wav文件转换到vqf文件的软件。

此文件缺少特点外加缺乏宣传。

当VQF以44KHz、80kbit/s的音频采样率压缩音乐时,它的音质优于44KHz、128kbit/s的MP3,当VQF以44KHz、96kbit/s的频率压缩时,它的音质几乎等于44KHz、256kbit/s的MP3。经SoundVQ压缩后的音频文件在进行回放效果试听时,几乎没有人能听出它与原音频文件的差异。播放VQF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仅为奔腾75或更高,当然如果您用奔腾100或以上的机器,VQF能够运行得更加出色。实际上,播放VQF对CPU的要求仅比Mp3高5~10%左右。

VQF即TwinVQ技术虽然是由NTT和YAMAHA开发的,但它们的应用软件都是免费的。只是NTT和YAMAHA并没有公布VQF的源代码。

OggVorbis是一种新的音频压缩格式,类似于MP3等现有的音乐格式。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它是完全免费、开放和没有专利限制的。Vorbis是这种音频压缩机制的名字,而Ogg则是一个计划的名字,该计划意图设计一个完全开放性的多媒体系统。目前该计划只实现了OggVorbis这一部分。

OggVorbis文件的扩展名是OGG。这种文件的设计格式是非常先进的。这种文件格式可以不断地进行大小和音质的改良,而不影响旧有的编码器或播放器。

VORBIS采用有损压缩,但通过使用更加先进的声学模型去减少损失,因此,同样位速率(BitRate)编码的OGG与MP3相比听起来更好一些。另外,还有一个原因,MP3格式是受专利保护的。如果你想使用MP3格式发布自己的作品,则需要付给Fraunhofer(发明MP3的公司)专利使用费。而VORBIS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对于乐迷来说,使用OGG文件的显著好处是可以用更小的文件获得优越的声音质量。而且,由于OGG是完全开放和免费的,制作OGG文件将不受任何专利限制,可望可以获得大量的编码器和播放器。这也是为何现在MP3编码器如此少而且大多是商业软件的原因,因为Fraunhofer要收取专利使用费。Vorbis使用了与MP3相比完全不同的数学原理,因此在压缩音乐时受到的挑战也不同。同样位速率编码的Vorbis和MP3文件具有同等的声音质量。Vorbis具有一个设计良好、灵活的注释,避免了象MP3文件的ID3标记那样烦琐的操作;Vorbis还具有位速率缩放:可以不用重新编码便可调节文件的位速率。Vorbis文件可以被分成小块并以样本粒度进行编辑;Vorbis支持多通道;Vorbis文件可以以逻辑方式相连接等。

AMR全称Adaptive

Multi-Rate,自适应多速率编码,主要用于移动设备的音频,压缩比比较大,但相对其他的压缩格式质量比较差,由于多用于人声,通话,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一、分类

1

AMR:

又称为AMR-NB,相对于下面的WB而言,语音带宽范围:300-3400Hz,8KHz抽样

2

AMR-WB:AMR

WideBand,

语音带宽范围:

50-7000Hz

16KHz抽样

“AMR-WB”全称为“Adaptive

Multi-rate

-

Wideband”,即“自适应多速率宽带编码”,采样频率为16kHz,是一种同时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TU-T和3GPP采用的宽带语音编码标准,也称为G7222标准。AMR-WB提供语音带宽范围达到50~7000Hz,用户可主观感受到话音比以前更加自然、舒适和易于分辨。

与之作比较,现在GSM用的EFR(Enhenced

Full

Rate,增强型全速率编码)采样频率为8kHz,语音带宽为200~3400Hz。

AMR-WB应用于窄带GSM(全速信道16k,GMSK)的优势在于其可采用从66kb/s,

885kb/s和1265kb/s三种编码,当网络繁忙时C/I恶化,编码器可以自动调整编码模式,从而增强QoS。在这种应用中,AMR-WB抗扰度优于AMR-NB。

AMR-WB应用于EDGE、3G可充分体现其优势。足够的传输带宽保证AMR-WB可采用从

66kb/s到2385kb/s共九种编码,语音质量超越PSTN固定电话。

WAV格式: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也叫波形声音文件,是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广泛支持。WAV格式支持许多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采用441kHz的采样频率,16位量化位数,跟CD一样,对存储空间需求太大不便于交流和传播;

MIDI:又称作乐器数字接口,是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MP3:MP3能够把高音质、低采样率对数字音频文件进行压缩;

WMA:WMA格式是以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更高的压缩率目的;

QuickTime:苹果公司于1991年推出的一种数字流媒体,它面向视频编辑、Web网站创建和媒体技术平台。

MPEG、MP3、MPEG-4、MIDI、WMA。MPEG是动态图象专家组的英文缩写。这个专家组始建于1988年,专门负责为CD建立视频和音频压缩标准。MPEG音频文件指的是MPEG标准中的声音部分即MPEG音频层。

MP3格式诞生于八十年代的德国,所谓的MP3也就是指的是MPEG标准中的音频部分,也就是MPEG音频层。根据压缩质量和编码处理的不同分为3层。

MPEG-4标准是由国际运动图像专家组于2000年10月公布的一种面向多媒体应用的视频压缩标准。

它采用了基于对象的压缩编码技术,在编码前首先对视频序列进行分析,从原始图像中分割出各个视频对象,然后再分别对每个视频对象的形状信息、运动信息、纹理信息单独编码,并通过比MPEG-2更优的运动预测和运动补偿来去除连续帧之间的时间冗余。

MIDI格式被经常玩音乐的人使用,MIDI允许数字合成器和其他设备交换数据。MID文件格式由MIDI继承而来。MID文件并不是一段录制好的声音,而是记录声音的信息,然后再告诉声卡如何再现音乐的一组指令。

WMA 格式是来自于微软的重量级选手,后台强硬,音质要强于MP3格式,更远胜于RA格式,它和日本YAMAHA公司开发的VQF格式一样,是以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比MP3压缩率更高的目的,WMA的压缩率一般都可以达到1:18左右。

常见音乐格式:

1、经典的WAVE

WAVE文件作为最经典的Windows多媒体音频格式,应用非常广泛,它使用三个参数来表示声音:采样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数。

声道有单声道和立体声之分,采样频率一般有11025Hz(11kHz)、22050Hz(22kHz)和44100Hz(44kHz)三种。WAVE文件所占容量=(采样频率×采样位数×声道)×时间/8(1字节=8bit)。

2、传统的MOD

MOD是一种类似波表的音乐格式,但它的结构却类似 MIDI,使用真实采样,体积很小,在以前的DOS年代,MOD经常被作为游戏的背景音乐。现在的MOD可以包含很多音轨,而且格式众多,如S3M、NST、669、MTM、XM、IT、XT和RT等。

3、电脑音乐MIDI

MIDI是Musical

Instrument Data

Interface的简称,它采用数字方式对乐器所奏出来的声音进行记录(每个音符记录为一个数字),然后,播放时再对这些记录通过FM或波表合成:FM合成是通过多个频率的声音混合来模拟乐器的声音。

波表合成是将乐器的声音样本存储在声卡波形表中,播放时从波形表中取出产生声音。

4、龙头老大MP3

MP3可谓是大名鼎鼎,它采用MPEG Audio Layer 3 技术,将声音用 1∶10 甚至 1∶12 的压缩率压缩,采样率为44kHz、比特率为112kbit/s。

MP3音乐是以数字方式储存的音乐,如果要播放,就必须有相应的数字解码播放系统,一般通过专门的软件进行MP3数字音乐的解码,再还原成波形声音信号播放输出,这种软件就称为mp3播放器,如Winamp等。

5、网上霸主RA系列

RA、RAM和RM都是Real公司成熟的网络音频格式,采用了“音频流”技术,所以非常适合网络广播。在制作时可以加入版权、演唱者、制作者、Mail 和歌曲的Title等信息。

RA可以称为互联网上多媒体传播的霸主,适合于网络上进行实时播放,是目前在线收听网络音乐最好的一种格式。

6、高压缩比的VQF

VQF即TwinVQ是由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同YAMAHA公司开发的一种音频压缩技术。

VQF的音频压缩率比标准的MPEG音频压缩率高出近一倍,可以达到1∶18左右甚至更高。而像MP3、RA这些广为流行的压缩格式一般只有1∶12左右。

但仍然不会影响音质,当VQF以44kHz-80kbit/s的音频采样率压缩音乐时,它的音质会优于44kHz-128kbit/s的MP3,以44kHz-96kbit/s压缩时,音乐接近44kHz-256kbit/s的MP3。

7、迷你光盘MD

MD(即MiniDisc)是SONY公司于1992年推出的一种完整的便携音乐格式,它所采用的压缩算法就是ATRAC技术(压缩比是1∶5)。MD又分为可录型MD(Recordable,有磁头和激光头两个头)和单放型MD(Pre-recorded,只有激光头)。

强大的编辑功能是MD的强项,可以快速选曲、曲目移动、合并、分割、删除和曲名编辑等多项功能,比CD更具个性化,随时可以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MD专辑。MD的产品包括MD随身听、MD床头音响、MD汽车音响、MD录音卡座、MD摄像枪和MD驱动器等。

8、音乐CD

即CD唱片,一张CD可以播放74分钟左右的声音文件,Windows系统中自带了一个CD播放机,另外多数声卡所附带的软件都提供了CD播放功能,甚至有一些光驱脱离电脑,只要接通电源就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CD播放机使用。

9、潜力无限的WMA

微软在开发自己的网络多媒体服务平台上主推ASF(Audio

Steaming

format),这是一个开放支持在各种各样的网络和协议上的数据传输的标准。它支持音频、视频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多媒体类型。而WMA是Windows

Media Audio的缩写,相当于只包含音频的ASF文件。

WMA文件在80kbPS、44kHz的模式下压缩比可达1∶18,基本上和VQF相同。而且压缩速度比MP3提高一倍。所以它应该比VQF更具有竞争力。

10、免费音乐格式Vorbis

为了防止MP3音乐公司收取的专利费用上升,GMGI的iCast公司的程序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免费音乐格式Vorbis,其音质可以与MP3相媲美,甚至优于MP3。

并且将通过网络发布,可以免费自由下载,不必担心会涉及侵权问题。但MP3在网上已经非常流行,微软的Windows

Media技术也开始普及,Vorbis的前景还是不容乐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频格式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有哪些、波形声音是什么格式、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1485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