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注会《审计》: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如何学注会《审计》: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第1张

(一)应收账款审计目标

1审计目标与认定对应关系表

审计目标  财务报表认定 

存在  完整性  权利和义务  计价和分摊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A: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收账款是存在的  √ 

B:所有应当记录的应收账款均已记录  √ 

C:记录的应收账款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 

D:应收账款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  √ 

E:应收账款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 

2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对应关系表

审计目标  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 

ABD  1检查涉及应收账款的相关财务指标 

D  2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ACD  3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A  4对未函证应收账款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验证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D  5评价坏账准备计提的适当性 

A  6复核应收账款和相关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和现金日记账,调查异常项目。对大额或异常、关联方应收账款,即使回函相符,仍应抽查其原始凭证 

ABCD  7标明应收关联方[包括持股5%以上(含5%)股东]的款项,执行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并注明合并报表时应予抵销的金额;对关联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客户的交易事项作专门核查 

C  8检查银行存款和银行贷款等询证函的回函、会议纪要、借款协议和其他文件,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已被质押或出售 

(二)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1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

2检查涉及应收账款的相关财务指标

(1)复核应收账款借方累计发生额与主营业务收入关系是否合理,并将当期应收账款借方发生额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与管理层考核指标和被审单位相关赊销政策比较,如存在异常应查明原因;

(2)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等指标,并与被审计单位相关赊销政策、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指标、同行业同期相关指标对比分析,检查是否存在重大异常。

3分析应收账款账龄

4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

(1)函证的范围和对象

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而言是不重要的,或者函证很可能是无效的,否则,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注册会计师不需要对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函证数量的大小、范围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主要有: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的重要性;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以前期间的函证结果。

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选择以下项目作为函证对象:大额或账龄较长的项目;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项目;重大关联方项目;主要客户(包括关系密切的客户);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甚至为零的项目;可能产生重大错报或舞弊的非正常的项目。

(2)函证的方式

函证方式分为积极的函证方式和消极的函证方式。注册会计师可采用积极的或消极的函证方式实施函证,也可将两种方式结合使用。

(3)函证时间的选择:注册会计师通常以资产负债表日为截止日,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适当时间内实施函证。

(4)函证的控制

注册会计师通常利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名称及客户地址等资料据以编制询证函, 但注册会计师应当对确定需要确认或填列的信息、选择适当的被询证者、设计询证函以及发出和跟进(包括收回)询证函保持控制。

(5)对不符事项的处理

收回的询证函若有差异,注册会计师要进行分析,查找原因。

(6)对函证结果的总结和评价

(三)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检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序,取得书面报告等证明文件,评价坏账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及方法。

从大的角度来看,审计程序包括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同时实质性程序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是指对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是为了确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审计程序;实质性程序是为了确定认定层次存在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其中实质性分析程序的本质仍然是分析程序,主要是为执行细节测试提供一定的方向性指导,而细节测试是为了直接确定认定层次存在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也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必须要执行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是注册会计师在拟信赖内部控制的前提下,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的测试,目的在于证实内部控制执行得是否有效。细节测试属于实质性程序,其目的是为了直接发现认定层次存在的重大错报,比如函证程序、重新计算等审计程序,就属于细节测试,执行细节测试可以直接发现认定层次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比如通过函证程序可以发现和确定应收账款项目存在的错报以及相应的错报金额。实质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实质性分析程序本质上属于分析程序,通过分析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实际上是分析程序在实质性程序中的运用。分析程序在三个方面进行运用:风险评估程序(强制运用)、实质性程序(选择运用)以及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复核(强制运用)。分析程序用在了实质性程序中就是实质性分析程序。

实质性程序:询问、观察、检查、实质性分析程序、函证、重新计算。控制测试:询问、观察、检查和重新执行。

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最大的区别就是要看测试的目的,如果目的是为了测试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则属于是控制测试,如果目的是为了直接检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则就属于实质性程序,比如:如果是检查销售发票或发运凭证上相关人员的授权签字,就是控制测试;如果是检查销售发票上金额记录的准确性(涉及应收账款或是其他相关项目的准确性认定,看其是否有重大错报),就是实质性程序。

1确定计划的实施范围。

2确定计划的目标和要求。

3确定计划执行的时间。

4编制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细节。

5确定责任人和配合人。

6 制定培训、宣导计划。

7编制考核和奖惩办法。

8 组织实施,定期进行跟踪评估。

9总结经验,修订计划。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任何情况下都要实施实质性程序。只有在重大错报风险小的时候可以用控制测试代替部分实质性程序,但是不能不做实质性程序。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学注会《审计》: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学注会《审计》: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实质性程序、分析程序、控制测试、细节测试如何区分、如果题目让我们判断是一个行为是属于控制测试还是属于交易实质性程序,我们怎么判断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1473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