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是凉性热性还是中性

南瓜是凉性热性还是中性,第1张

补血之妙品 南瓜

南瓜又名麦瓜、番瓜、倭瓜、金冬瓜,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实。原产于亚洲南部现已在我国各地都有栽种。嫩瓜可作蔬菜,味甘适口,是夏秋季节的瓜菜之一;老瓜可作饲料或杂粮,故不少地方又称之为“饭瓜”;南瓜属葫芦科南瓜属,我国南瓜分布最广,嫩果、老果兼食

南瓜,因产地不同而叫法各异,又名番瓜、麦瓜、倭瓜、金瓜、金冬瓜等。南瓜的适应性很强,南北各地都普遍栽培,为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南瓜的营养成分较全,营养价值也较高。嫩南瓜中维生素C及葡萄糖含量比老南瓜丰富。老南瓜则钙、铁、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这些对防治哮喘病均较有利。中医学认为:南瓜味甘,性温,具有补中益气、消痰止咳的功能,可治气虚乏力、肋间神经痛、疟疾、痢疾等症。还可驱蛔虫、治烫伤。其种子——南瓜子还能食用或榨油。南瓜和南瓜子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祖国医学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功能。可用于气虚乏力、肋间神经痛、疟疾、痢疾、解鸦片毒、驱蛔虫、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等症。《本草纲目》说它能“补中益气”。《医林记要》记载它能“益心敛肺”。

南瓜含有丰富的糖类和淀粉所以老南瓜吃起来又香又甜;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低。南瓜的营养价值主要表现在它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其中含量较高的有胡萝卜素24mg%维生素B1 005mg%,维生素B2 006mg%,维生素C 5mg%;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铁和磷。这些物质对维护机体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最近还发现南瓜中还有一种“钴”的成分,食用后有补血作用。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及矿物质,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儿童必需的组氨酸,可溶性纤维、叶黄素和磷、钾、钙、镁、锌、硅等微量元素。近代营养学和医学表明,多食南瓜可有效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及肝脏病变,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清代名医陈修园说:“南瓜为补血之妙品”。

常吃南瓜,可使大便通畅,肌肤丰美,尤其对女性,有美容作用,清代名臣张之洞曾建议慈禧太后多食南瓜。南瓜还可以预防中风,因南瓜里含有大量的亚麻仁油酸、软脂酸、硬脂酸等甘油酸,均为良质油脂。治疗高血压,可炒南瓜子吃,每日用量以20—30克为宜。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近两年,随着国内外专家对蔬菜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南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长期食用还具有保健和防病治病的功能。据资料显示,南瓜自身含有的特殊营养成份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血管动脉硬化,具有防癌、美容和减肥作用,在国际上已被视为特效保健蔬菜。

每100g鲜果实含水分919g~978g(老熟瓜低、嫩瓜高),碳水化合物13~57g(嫩瓜)、155g(老瓜。老熟瓜如此高的糖类及淀粉含量,使其可供能量居瓜类蔬菜之首。因此,可代粮用),胡萝卜素057~24mg(老熟瓜比嫩瓜高1倍),蛋白质09g(嫩瓜), 07g(老熟瓜),含钾181mg,磷40mg(钾、磷含量老熟瓜均比嫩瓜高2倍)。膳食纤维老熟瓜略高于嫩瓜。

参考资料:

>

南瓜属于温性,不属于凉性的。

1、南瓜,葫芦科南瓜属的一个种,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茎常节部生根,叶柄粗壮,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质稍柔软,叶脉隆起,卷须稍粗壮,雌雄同株,果梗粗壮,有棱和槽,因品种而异,外面常有数条纵沟或无,种子多数,长卵形或长圆形。

2、果实作肴馔,亦可代粮食。全株各部又供药用,种子含南瓜子氨基酸,有清热除湿、驱虫的功效,对血吸虫有控制和杀灭的作用,藤有清热的作用,瓜蒂有安胎的功效,根治牙痛。

3、南瓜含有丰富的钴,在各类蔬菜中含钴量居首位。钴能活跃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造血功能,并参与人体内维生素B12的合成,是人体胰岛细胞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南瓜中所含的维生素C能防止硝酸盐在消化道中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酸。南瓜中含有的甘露醇,减少粪便中毒素对人体的危害。南瓜能消除致癌物质亚硝胺的突变作用。有防癌功效。

4、南瓜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等含量较高。此外,南瓜中的抗坏血酸氧化酶基因型与烟草中相同,但活性明显高于烟草,表明了在南瓜中免疫活性蛋白的含量较高。

5、属于温性的碱性食物有:恰玛古、山药、洋葱、薤白(野蒜)、香椿、韭菜、雪里蕻、芫荽、甜椒、南瓜、生姜、葱。

按照祖国医学理论,食品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有“四性”,即寒、凉、温、热之分,此外,还有一种没有明显寒凉或温热性质的食品,就称为平性。与身体相宜的食之有益,与身体有害的应该禁忌。温热的食品可以治疗阴症和寒症;寒性的食品可以治疗阳症和热症。这样能达到寒热相宜,阴阳平衡,恢复身体的健康。

1属于热性的食品有:羊肉、牛肉、狗肉、鸡肉、猪头肉、虾子、螃蟹、鲤鱼、黄鱼、带鱼、辣椒、花椒、胡椒、生姜、南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140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