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行政区划

明光市行政区划,第1张

明光市辖13个乡镇、4个街道。

明光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边缘,居江淮分水岭北侧,介于东经117°49′—118°25′、北纬32°26′—33°13′之间。南枕江淮分水岭,与滁州南谯区接壤;北临淮河,与安徽五河县接壤,与江苏泗洪县隔水相望;东与江苏盱眙县相邻;西为定远、凤阳两县,是皖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享有“明皇故里、生态酒乡”的美誉。

明光市历史悠久,远古为淮夷地涂山氏国,夏为扬州地,商为徐州地,西周为青州地,秦朝时为盱眙县属地,直至1932年成立嘉善县,1994年5月31日,撤销嘉山县,改设县级明光市,属滁州市至今。

明光地域辽阔,面积2335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4个街道,139个村、10个社区;人口65万。明光市各街道乡镇基本情况如下:

1、、明光街道(原招信镇)

位于江淮中部的皖东地区,距南京90公里,蚌埠55公里,是明光市的城关街道,是明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街道共辖8个村、10个社区,总面积832平方公里,总人口1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现有确权耕地面积59000余亩,境内水资源丰富,“四圩七库”为发展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明东街道办事处

位于明光市东郊,面积935平方公里,人口193万人,蚌宁高速公路、309省道穿境而过,属南京一小时都市圈。

3、明西街道

位于明光市西郊,2007年5月由原城西街道与原马岗乡合并组建而成。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万亩,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原城西街道由原洪庙乡更名而来,洪庙乡1941年秋成立。洪庙得名洪庙集,现位于池河与女山湖交汇处的寺后,仍有老户人家居住。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在明光抹山尿布滩,当地老百姓为纪念朱元璋在此出生,建立了抹山寺,又称龙王庙。

4、明南街道办事处

前身为明光市横山乡。办事处位于明光市西南部,属江淮分水岭丘陵地区,与三县(市)七乡办事处接壤,是省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重点乡(办事处)之一。街道区域面积8306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居民4200多户,总人口18万人,耕地面积31812亩。

5、石坝镇

位于明光城东10公里处,镇域距宁洛高速明光东入口仅4公里,309省道穿镇而过。 全镇行政区域面积266平方公里,面积位居全市乡镇之首,耕地面积181万亩,总人口51万人。辖13个行政村,295个村民组,全镇有王桥、苏郢、石坝三个市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21个新农村建设居民点,其中王桥村是全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6、柳巷镇

位于明光市东北部,淮河南岸,全镇总面积59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070亩,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32193人,其中,镇区人口3849人。

7、女山湖镇

位于安徽省明光市东北部,东临淮河,西连104国道、蚌宁高速和京沪铁路,南托七里湖,北依女山湖,三面环水,与江苏盱眙隔河相望。女山湖镇,原名旧县,汉朝时名曰赘奇县,宋朝时名曰招信县,历史沉积深厚,人文景观独特。陆路距明光城区、宁洛高速32公里,水路连通淮河入长江,向南可一小时融入南京都市圈,向北一小时可融入苏北经济圈。

女山湖镇辖面积278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74平方公里(包括女山湖—安徽第二大淡水湖、七里湖、花园湖“三大湖泊”),是全国水产百强镇,安徽省水产第一大镇。湖区水质清新、无污染、盛产大闸蟹、鱼、虾、螺、蚌、菱角、芡实等60多种水产品。镇辖9个行政村(其中两个渔业村)和两个街道社区(邵岗街道和女山湖街道),总人口44万人,耕地总面积69万亩。女山湖镇区面积达23平方公里,人口23万人,城镇化率达43%。

8、桥头镇

位于东经117º59´,北纬32º44´属皖东丘陵地区,东临女山湖,南邻明西办事处,西连花园湖凤阳县大溪河镇,北与古沛镇接壤。镇区抵明光市城区16公里,距南洛高速公路入口5公里。104国道和在建的徐明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环境秀美。镇政府驻地东面一条老河道上,有座三孔拱型石桥。相传这座古桥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也有传说始建于隋唐时期。桥头因此桥而得名。

桥头镇面积152万平方千米,镇域南北跨度约15千米,东西跨度约24千米。辖9个村195个村民组,人口3.4万人。

9、涧溪镇

地处安徽省明光市东部,与江苏省盱眙县毗邻。经省政府批准于2007年5月前由原涧溪镇、白沙王乡、官山乡、鲁山乡陆续撤并而成,总面积230平方公里,人口55万,全镇辖31个行政村和一个镇办赖山林场,318个村民组,37个机关单位。

10、张八岭镇

位于明光市的南部,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属于丘陵山区,风景秀丽,被称为明光市的“南大门”。104国道、京沪铁路、蚌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与南京相距不到80公里,被划为南京市一小时都市圈。全镇总面积265平方公里,共有10个行政村、214个村民组,总人口38530人,共有耕地82万亩,其中旱田45万亩,水田37万亩,森林覆盖率45%。

11、自来桥镇

地处两省四县交界处,西连老嘉山,南邻白鹭岛,跃龙湖穿镇而过。地理条件优越,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素有“小南京”之称。镇内四周环山,中部平坦开阔,土地肥沃。全镇辖11个村,总人口为312万人,镇域面积192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5万亩,宜林面积近10万亩。

12、苏巷镇

位于东经118°04′,北纬32°53′,明光市东北部。背靠美丽富饶的女山湖,境内有石坝河流过,距离市中心15公里,距离宁洛高速13公里,104国道和明女路穿境而过,水、陆、铁路交通十分便捷。东邻女山湖镇,南与明东、石坝接壤,北与古沛、桥头隔河相望。这里交通便利,民风淳朴,是省级美好乡村建设试点乡镇之一。行政区划面积109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74个村民小组,5641户,总人口247万人,其中2个集镇居住人口16万人。

13、三界镇

于1992年撤区设镇。其中三界村为老嘉山县政府所在地。位于明光市南部40公里处,面积1356平方公里,东临张八岭镇、白米山农场,西与定远拂晓、管店交界,南部与南京训练靶场为邻,北与管店、原三关接壤。镇政府坐落于老三界向南4公里处。全镇辖碾城、郑岗、三界、张老郢、小路、西王、梅郢7个行政村,131个村民组;1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24013人。

14、古沛镇

位于明光市西北部,女山湖西岸,104国道971公里处,与五河县毗邻。全镇面积1261平方公里,耕地53万亩,下辖6个行政村,人口31万人。是明光市西北重镇。

15、潘村镇

位于明光市东北部,东、北距淮河均为6千米,距蚌宁高速公路入口35公里,为明光市北部重镇,集镇贸易辐射两省(苏皖)三县,同时集镇也是国营潘村湖农场场部所在地。现在新的潘村镇是根据明光市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由原紫阳乡、潘村镇、太平乡三个乡镇,于2007年5月初整建制合并后形成的农业大镇,下辖33个行政村,镇域总面积210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集镇区面积25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11万,城镇化水平357%。

16、管店镇

位于明光市南部,历史上因管姓开店故曰“管店”。1999年被省命名为中心镇,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重点镇。2005年该镇的总体规划由安徽省城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毕,并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2005年7月,该规划经明光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该规划给管店镇定位:全国重点镇,省中心镇,工贸旅游小城镇。

17、泊岗乡

地处皖苏交界淮河入湖口处,四面淮河环绕,形如小岛。岛上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素有淮上宝岛之美誉。全岛面积22平方公里,居民2万来人,辖4个行政村,是滁州市唯一的淮北乡,也是千里淮河上唯一的岛乡。

参考资料:

明光市人民政府网站

《美好明光》

网页链接

人民路步行街。明光人民路步行街贯穿城市东西,每天人来人往,人流量高热闹非凡,因此人民路步行街石板路是明光最繁华的场所。明光市,简称明,别称嘉山,安徽省滁州市代管县级市,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县级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边缘,居江淮分水岭北侧。

以上就是关于明光市行政区划全部的内容,包括:明光市行政区划、明光最繁华的地方是哪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139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