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蓝牙技术”

请问什么是”蓝牙技术”,第1张

蓝牙”(Bluetooth)原是一位在10世纪统一丹麦的国王,他将当时的瑞典、丹麦与芬兰统一了起来。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新的技术标准,含有将四分五裂的局面统一起来的意思。因此蓝牙技术的发起人瑞典的爱立信(Ericsson)公司就以此命名来表达其要将这种全新的无线传输技术在全球推广,并成为全球标准的雄心。蓝牙技术标准由SIG(Special Interests Group 特别兴趣小组)创立发展,该小组于1998年5月成立,其成员包括Ericsson Intel Nokia Toshiba 和IBM等公司,现在已经有1000多家公司加入这个阵营。其中包括像Motorola ,Sanyo等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甚至许多手表,游戏厂商也开始加入蓝牙SIG。可以预见,将来的市场上将充斥各种品牌装备“蓝牙”技术的新产品 。

蓝牙技术采用高速跳频扩展技术FHSS(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跳频速率为每秒1600次,每次传送一个封包,封包大小从126bit-2871bit皆可,而且其封包内容可以是包含数据或语音等不同的资料。资料封包可借助自动重送(ARQ)机制来加以保护,而声音封包因采用CVSD(连续可调变斜面三角器波形编码)方式编码而可以不在重送以增加效率。其设备采用的是GFSK调制技术,其最高传输速率为1Mbps,实际数据有效速率为721Kbps,话音采用连续可变斜率调制CVSD(Continuous Variable Slope Delta Modulation 连续可变斜率调制)编码方式,CVSD方式抗干扰能力很强,即使在误码率达到4%时仍然有可以接受的话音质量。通信协议则采用十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access),在24GHz的ISM频带上设立79个带宽为GHz的信道,用每秒钟切换1600次的频率的跳频(Hobbing)扩展技术实现信息的收发。蓝牙技术支持一个异步数据通道,或3个并发的同步话音通道,或一个同时传送异步数据和同步话音的通道。每一个话音通道支持64kbps的同步话音;异步通道支持最大速率721kbps、反向应答速率为576kbps的非对称连接,或者4326kbps的对称连接。蓝牙系统中的功能模块分为:无线射频单元、链路控制单元链路管理单元、软件结构。蓝牙技术采用了全开放的框架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现存的多种标准,如:OBEX、TCP/IP等,而不是重新定制标准,通过采用IrDA的对象交换协议(OBEX),蓝牙可以直接沿用IrDA的软件资源。蓝牙系统的软件结构将实现的功能有:配置及诊断、蓝牙设备的发现、电缆仿真、与外设通信、语音通信及呼叫控制,以及交换名片和电话号码等。蓝牙技术是一种用于各种固定与移动数字化硬件设备之间的低成本、近距离无线通讯连接技术。蓝牙技术的核心便是通过嵌入一块大小约9mm×9mm的芯片,实现语音和数据在短距离上的稳定无缝无线连接。这种连接是开放式的,再加上芯片体积十分小,因此能够方便的嵌入设备中,应用于各种需要在网络上传输数据和语音的设备,如数码相机PDA,无线耳机,当然更少不了手机。

蓝牙技术可以在近距离内最廉价地将几台数字化设备(各种移动通信设备、固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终端设备、各种数字系统<包括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等>甚至各种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呈网状链接起来。蓝牙技术将是网络中各种外围设备接口的统一桥梁,它取缔了设备之间的连线桎梏,而代之以无线连线。是建立家庭网络、办公室网络和移动网络的理想手段。目前,已安装了蓝牙芯片的手机便可以无线接驳有线电话,从而大大节省通话费用。

蓝牙技术在无线手持设备领域得到了迅速的普及推广,蓝牙产品市场起飞的第一波是面向企业市场和商业用户的高端移动电话、手持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手机生产厂商将全力拥抱带蓝牙功能的移动电话。尽管大多数移动设备厂商都不指望蓝牙技术能在2001年前流行起来,但实际上在COMEX/Fall’99展会上,Ericsson已展示了采用蓝牙技术的耳机,一个实用的移动电话耳机,通过无线发送方式而不是通过线缆同移动电话连接。它是第一个融入蓝牙技术,使手机得以解放的部件。Ericsson蓝牙耳机是一个轻巧、无线移动电话耳机,通过内建蓝牙无线发送芯片同插入无线电话上的蓝牙相连。当你的电话铃响,你只需按下耳机上按钮应答。如果你想呼叫别人,按下耳机上按钮,以语音识别启动呼叫。你与人通话时,电话可能在公文包、外套口袋、甚至隔壁办公室内,没有电话线的束缚,你可尽情享受灵活性。蓝牙耳机可以同EricssonT28,T28WORLD和R320移动电话配合使用。这个智能移动电话部件是Ericsson第一个采用蓝牙技术的产品。更多更新的应用还将不断涌现,各种需要短距离信息传输的信息产品必将在蓝牙技术下统一起来,一个新的无线时代即将到来!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是10m之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蓝牙的标准是IEEE80215,工作在24GHz 频带,带宽为1Mb/s。

“蓝牙”(Bluetooth)原是一位在10世纪统一丹麦的国王,他将当时的瑞典、芬兰与丹麦统一起来。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新的技术标准,含有将四分五裂的局面统一起来的意思。蓝牙技术使用高速跳频(FH,Frequency Hopping)和时分多址(TDMA,Time DivesionMuli—access)等先进技术,在近距离内最廉价地将几台数字化设备(各种移动设备、固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终端设备、各种数字数据系统,如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等,甚至各种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呈网状链接起来。蓝牙技术将是网络中各种外围设备接口的统一桥梁,它消除了设备之间的连线,取而代之以无线连接。

蓝牙是一种短距的无线通讯技术,电子装置彼此可以透过蓝牙而连接起来,省去了传统的电线。透过芯片上的无线接收器,配有蓝牙技术的电子产品能够在十公尺的距离内彼此相通,传输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1兆字节。以往红外线接口的传输技术需要电子装置在视线之内的距离,而现在有了蓝牙技术,这样的麻烦也可以免除了。

Wi-Fi全名Wireless fidelity,是IEEE定义的一个无线网络通信的工业标准(IEEE 80211)。 由来 Wi-Fi第一个版本发表于1997年,其中定义了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MAC层)和物理层。物理层定义了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上的两种无线调频方式和一种红外传输的方式,总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为2Mbit/s。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ad hoc)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BS)或者访问点(Access Point,AP)的协调下进行。 1999年加上了两个补充版本: 80211a定义了一个在5GHz ISM频段上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54Mbit/s的物理层,80211b定义了一个在24GHz的ISM频段上但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1Mbit/s的物理层。 24GHz的ISM频段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苹果公司把自己开发的80211标准起名叫AirPort。1999年工业界成立了Wi-Fi联盟,致力解决符合80211标准的产品的生产和设备兼容性问题。 80211标准和补充。 80211 ,1997年,原始标准(2Mbit/s 工作在24GHz)。 80211a,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工作在5GHz) 。 80211b,19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工作在24GHz) 。 80211c,符合802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 桥接(MAC Layer Bridging) 。 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 80211e ,对服务等级(Quality of Service

QoS) 的支持。 80211f,基站的互连性(Interoperability) 。 80211g,物理层补充(54Mbit/s工作在24GHz) 。 80211h,无线覆盖半径的调整,室内(indoor) 和室外(outdoor) 信道(5GHz频段) 。 80211i,安全和鉴权(Authentification)方面的补充。 80211n,导入多重输入输出 (MIMO) 技术,基本上是80211a的延伸版。 除了上面的IEEE标准,另外有一个被称为IEEE80211b+的技术,通过PBCC技术(Packet Binary Convolutional Code) 在IEEE80211b(24GHz频段) 基础上提供2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但这事实上并不是一个IEEE的公开标准,而是一项产权私有的技术(产权属于美国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也有一些被称为80211g+的技术

在IEEE80211g的基础上提供108Mbit/s的传输速率

跟80211b+一样

同样是非标准技术

由无线网络晶片生产商Atheros所提倡的则为SuperG。 参考:uploadwikimedia/ /mons/thumb/9/97/WifiAccessPoint/260px-WifiAccessPoint 一个Wi-Fi基地台

参考: zh /wiki/Wi-Fi

Wi-Fi是Wi-Fi联盟制造商的商标可做为产品的品牌认证,是一个创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络(WLAN)设备。基于两套系统的密切相关,也常有人把WI-FI当做IEEE 80211标准的同意词术语。

并不是每样符合IEEE 80211的产品都申请Wi-Fi联盟的认证,相对的缺少Wi-Fi认证的产品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兼容Wi-Fi设备。

IEEE 80211的设备已安装在市面上的许多产品,如个人电脑,游戏机,MP3播放器,智能电话,打印机以及其他周边设备,和新笔记本电脑。

Wi-Fi联盟成立于1999年,当时的名称叫做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WECA)。在2002年10月,正式改名为Wi-Fi Alliance。

Wi-Fi这个术语是指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类似历史悠久的音频设备分类:长期高保真(1930年开始采用)或Hi - Fi的(1950年开始采用)。即使Wi-Fi联盟本身也经常在新闻稿和文件中使用”无线保真”这个词,Wi-Fi还是出现在ITAA的一个论文中。然而,根据菲尔贝朗格的语句,Wi-Fi术语应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IEEE 80211第一个版本发表于1997年,其中定义了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MAC层)和物理层。物理层定义了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上的两种无线调频方式和一种红外传输的方式,总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为2Mbit/s。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ad hoc)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BS)或者访问点(Access Point,AP)的协调下进行。

由来

1999年加上了两个补充版本:80211a定义了一个在5GHz ISM频段上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54Mbit/s的物理层,80211b定义了一个在24GHz的ISM频段上但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1Mbit/s的物理层。

24GHz的ISM频段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苹果公司把自己开发的80211标准起名叫AirPort。1999年工业界成立了Wi-Fi联盟,致力解决符合80211标准的产品的生产和设备兼容性问题。Wi-Fi为制定80211无线网络的组织,并非代表无线网络。

80211标准和补充

80211,1997年,原始标准(2Mbit/s,24GHz频道)。

80211a,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5GHz频道)。

80211b,19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24GHz频道)。

80211c,符合802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桥接(MAC Layer Bridging)。

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

80211e,对服务等级(Quality of Service, QoS)的支持。

80211f,基站的互连性(Interoperability)。

80211g,物理层补充(54Mbit/s,24GHz频道)。

80211h,无线覆盖半径的调整,室内(indoor)和室外(outdoor)信道(5GHz频段)。

80211i,安全和鉴权(Authentification)方面的补充。

80211n,导入多重输入输出(MIMO)和40Mbit信道宽度(HT40)技术,基本上是80211a/g的延伸版。

除了上面的IEEE标准,另外有一个被称为IEEE 80211b+的技术,通过PBCC技术(Packet Binary Convolutional Code)在IEEE80211b(24GHz频段)基础上提供2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但这事实上并不是一个IEEE的公开标准,而是一项产权私有的技术(产权属于美国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也有一些被称为80211g+的技术,在IEEE 80211g的基础上提供108Mbit/s的传输速率,跟80211b+一样,同样是非标准技术,由无线网络芯片生产商Atheros所提倡的则为SuperG。

333cm不在ISM频段之内,其中波长519cm为24GHz,波长1224cm为58GHz。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就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相邻两个振动位相相差2π的点之间的距离。波长λ等于波速u和周期T的乘积,即λ=uT。同一频率的波在不同介质中以不同速度传播,所以波长也不同。

扩展资料:

在讨论弹性波的传播时,会假设媒质是连续的,因为当波长远大于媒质分子之间的距离时,媒质中一波长的距离内,有无数个分子在陆续振动,宏观上看来,媒质就像是连续的; 但如果波源的频率极高,波长极小;

当波长小到等于或小于分子间距离的数量级时,相距约为一波长的两个分子之间,不再存在其他分子,不能再认为媒质是连续的,也不能传播弹性波了。高度真空中分子间的距离极大,不能传播声波就是这个原因。

以上就是关于请问什么是”蓝牙技术”全部的内容,包括:请问什么是”蓝牙技术”、WIFI是什么、请问wifi是哪里创造出来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127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