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海湾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是什么,第1张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 突出。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这场 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 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 国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存有争端。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 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 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 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 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 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 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科威特 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埃米尔的胞弟法赫 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 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 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 议,研究对策。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并为必 要时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做好准备。根据这一精神,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拟 定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 该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拟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部署部队。第一阶段用3至4个月时 间(17周)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以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 达到同伊军大致相抗衡的水平。第二阶段将视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 伊军赶出科威特的水平。第一阶段部署,又将根据伊军有可能在短期内向沙特发动进攻 的形势,首先在沙特的朱拜勒和宰赫兰一线部署快速反应部队和空中打击力量,建立机 动防御,采取“以空间换时间”战略,挡住伊军可能的进攻,保证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和 部署。

计划确定后,美军制定了具体部署方案,最大限度出动了运输司令部所辖战略运输 工具,动员了后备和民用运输力量,同时,进行了后备役征召和编组。其他出兵国家也 展开了各自的部署行动。经过紧张行动,分别于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 署。是时,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 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

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 医疗队。 随着各国部队的部署,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构的必要性日益突出。8月中旬, 经协商在多国部队最高层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原则是,战区内所有部队均接受 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 但各国部队又分别接受本国最高当局的命令和指示。

面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兵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伊拉克采取了相应对 策。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拖延战争爆发,使海湾冲突长期化、复杂化,进而分化以美 国为首的军事阵营,打破对伊拉克的各项制裁,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做好军事上防御 作战的准备。为此,它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并将撤军问题同以色列从阿拉 伯被占领土撤军联系在一起,以转移阿拉伯国家的矛头指向;在经济上采取了内部紧缩, 对外寻求突破口的政策;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扩军备战,恢复和新建24个师,使军队总兵 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同时加强了科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3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美军在开始执行“沙漠盾牌”计划时,即已估计到伊拉克拒不撤军的情况,拟定了 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行动计划。12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 会议主席鲍威尔批准了这一计划。该计划的要点是,实施进攻作战,以达到:1.瘫痪 伊拉克国家指挥当局;2.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3.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4. 尽量摧毁伊拉克的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5.帮助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

根据这一决心拟定了以下作战方案:实施协调一致的多国、多方向、空中、海上和 地面攻击,首先以空中战局摧毁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尔后逐步转移空中作战的重点, 在科威特战区实施地面作战,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用阿拉伯部队解放科威特市。整 个作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1.战略空袭; 2.夺取制空权;3.空袭地面部队;4.地面进攻作战。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撤军的最 后期限。1991年1月9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 次会晤,但是,双方都认为没有妥协余地,会谈没有取得结果。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 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 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

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 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 到既定目标。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 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 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日 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 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为了实施地面进攻作战,美中央总部陆军也制定了具体战役计划,这就是“沙漠军 刀”计划。该计划事实上是“沙漠风暴”计划的组成部分。计划决定,由5个军队集团 执行地面作战任务。美第十八空降军在整个战线西部实施进攻,负责切断科战区伊军同 后方的联系;美第七军在战线中段担负主攻任务,重点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第七 军右翼,依次是北线联合部队、美军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和东线联合部队,他们将包围 科威特后方及科威特市内的伊军部队,牵制伊军战术和战役部队,其中北线和东线联合 部队的阿拉伯部队将负责解放科威特市。计划制定以后,多国部队从1月17日空袭之日 开始至2月24日进行了大规模部署调整。美军两个军数十万人分别从原驻地向新的进攻 出发地隐蔽机动了200多和300多公里。

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向伊军发起了大规模诸军兵种联合进 攻,将海湾战争推向了最后阶段。多国部队首先在战线中部发起攻击,以吸引伊军统帅 部注意力。随后,东西两端开始行动,以造成西端“关门”,东端“驱赶”之势。在这 种情况下,担负主攻的美第七军发起决定性攻击。先向北,随后向东,歼击伊军主力部 队。伊军在多国部队进攻面前进行了顽强抵抗,后逐渐向北和西方向撤退,并点燃了科 威特油田的大量油井。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队控制,多国部队也大多完 成了各自任务。鉴此,布什总统下达了当日当地时间8时暂时停火的命令。整个地面进 攻历时100小时。

暂时停火以后,伊拉克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和愿意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历次 通过的有关各项决议。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3自以12票赞成、1票反对、2票 弃权通过了海湾正式停火决议,即687号决议。海湾战争至此宣告结束。据战后统计, 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方面参战的43个师共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6.2万人被俘, 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或缴获。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 或缴获。多国部队方面共有126人阵亡(其中美军74人),300余人受伤,12人失踪。

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它深刻地反 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它体现了人 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武器装 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 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 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主要包括: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样式; 机动作战是进攻作战的基本方式;远程火力战是主要的交战手段;电子战是伴随 “硬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夜战是一种富有新内涵的战斗方式。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参战国最多、一次性投入兵力最大、投入的兵器最多最先进、空袭规模最大、战况空前激烈和发展异常迅猛、双方伤亡损失又极其悬殊的一场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作战虽然只持续了 43 天,但它却提供了现代局部战争的许多新鲜经验和教训。特别是由于大量高技术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而展示的“军事技术革命”,更为世界各国军事理论家所关注,它引发人们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探讨现代局部战争的理论、指导规律和作战方法。海湾战争是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一个窥视孔。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及背景

任何一场战争的爆发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背景。导致海湾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和背景是:

(一)伊拉克侵占科威特

1990 年 8 月 2 日凌晨 1 时(科威特时间),在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越过科威特边境,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由 1 个机械化步兵师和 1 个装甲师编成的主攻部队,沿萨夫万——阿卜代利——科威特市之轴线实施进攻,在 350 余辆坦克的引导下,首先向南攻占贾赫腊山口,然后折向东进攻科威特市。由另 1 个装甲师编成的助攻部队,在主攻部队西侧向南进攻,在贾赫腊山口与主攻部队会合后,继续南下,在通往沙特边界的主要通道上建立阻击阵地。 5 时 30 分,主攻部队与特种作战部队在科威特市会合。经过约 14 小时的城市战斗,下午 7 时,伊军完全占领了科威特首都。随后继续发展进攻,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入科威特。 8 月 3 日中午,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至 8 月 6 日,进入科威特的伊军达到约 20 万人,坦克 2,000 余辆。 8 月 8 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 19 个省”,并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科威特势单力孤,加上对伊军的突然袭击毫无准备,只进行了微弱的抵抗。约 20,000 人的科军,只有 5,000 余人撤到了沙特阿拉伯,其余部队溃散或投降。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及部分王室成员乘直升机逃往沙特阿拉伯。

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夺占科威特,勾销所欠科威特的巨额债务,并用这个“金库”来解决由于连绵 8 年的两伊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危机;夺占科威特,可将其海岸线从 50 公里延展至 213 公里,从而大大改善其海军的活动领域和石油出口及其他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通过吞并科威特,解决两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边界争议问题及由此带来的边界地区石油开发争端;夺占科威特,还可以“杀鸡儆猴”,起到震慑海湾国家及其他中东国家的作用,为其争夺阿拉伯世界领导地位,称霸中东地区扫平道路。

伊拉克武装侵占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成为海湾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二)美国及其他国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

海湾地区之所以牵动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神经,主要是该地区拥有极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所致。截至 1990 年 1 月,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 6,517 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 10,015 亿桶)的 65 %,天然气 24 兆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资源总和的 137 %。日产石油约 1,450 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产量( 6,360 万桶)的 23 %;每天出口石油约 1,200 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出口量( 2,800 万桶)的 43 %。中东的五大产油国(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联酋)均在海湾地区。世界 20 个特大的油田,有 11 个在海湾地区。

海湾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国、西欧、日本进口的石油,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海湾地区。据美国能源情报统计, 1990 年第一季度美国日净进口石油量为 7661 万桶,其中 2064 万桶来自海湾地区,占 269 %;西欧日进口石油 8235 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 4276 万桶,占 519 %;日本日进口石油 548 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 354 万桶,占 646 %。

石油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血液”,同时也是现代军队的驱动力。如果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进而占领沙特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这犹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咽喉。萨达姆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可以摆布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可以进而对它们指手划脚。这是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工业国家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此外,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国,它在国外的资产超过 1,000 亿美元,另外在西方重要工业中还持有多达数百亿美元的股份。如果这些资财被伊拉克抽走,也将给西方经济造成巨额损失。

(三)美苏关系缓和,地区冲突中美苏对立的阴影消失

战后 40 多年的时间里,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各自争夺霸权的需要,几乎在所有地区性冲突中,人们都能看到美苏争夺和对立的影子。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改革和新思维,积极向西方靠拢,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放弃与美对立的立场。伊拉克的举动,无形中进一步推动着苏美间接触的愿望。虽然伊拉克是苏联在中东经营多年的为数不多的亲密盟国之一,但为了避免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对伊立场上的对立,苏联宁愿牺牲伊拉克这个昔日的盟国。在对伊拉克问题上,苏联与美国合作的态度使美国总统布什感到“非常满意”,并称这是“美苏战后在地区冲突上首次结成同盟”。美苏对海湾危机基本立场上的一致,使联合国安理会得以顺利地通过了一系列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虽然苏联没有直接派兵参加对伊作战,但它对美国组织多国部队出兵海湾的支持态度,使美国可以毫无顾忌地采取各种军事行动。

(四)国际社会普遍强烈反对侵略

国际关系始终是一种利害关系。就在伊军侵入科威特的第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就发表讲话,谴责伊拉克的行动是“赤裸裸的侵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并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同时作出了强烈的军事反应, 2 个航母战斗群在伊入侵科后不到 1 小时即受命驶向海湾。

苏联一改战后 40 年在世界地区性冲突上持与美对立立场的常态。 8 月 3 日美苏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充分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合法政权和领土完整”。这与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目标完全一致。同一天,苏联政府就停止了对伊拉克的武器供应与军事援助。

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或国际组织都对伊拉克的入侵作出了迅速的反应,普遍强烈抵制和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为。

联合国安理会和各成员国对海湾危机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异常迅速且几乎完全一致的反应。 8 月 2 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以 14 票赞成, 0 票反对, 1 票弃权,通过了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撤军的第 660 号决议。从 8 月 2 日至 11 月 29 日,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 12 个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这些决议,使伊拉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 678 号决议,规定了伊拉克必须撤军的最后期限为 1991 年 1 月 15 日,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伊拉克如不撤军,决议授权联合国会员国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来执行联合国通过的各项决议,这就为以美国为首的 38 国组成联军出兵海湾,用武力解决这场危机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国际社会为化解这场危机作了极大的努力。许多国家的***从中斡旋,设计出多种调解方案,联合国秘书长亦亲抵巴格达做伊拉克的工作,希望伊从科撤军。但所有这些努力都未能使伊拉克改变立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参考资料:

>

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因为是海湾战争的延续,又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伊拉克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场战争。由于这次战争实际上是1991年海湾战争的继续,所以,这次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销毁的文件和人证。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由于伊拉克战争使用了大量的美国现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军使用的武器费用非常的高昂,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浪费钱的战争。一般认为,美国铲除伊拉克政权,实质就是维护美元霸权的地位。这次战争再次诠释了科技是现代军队发展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支柱。

2003年初,夜,月黑风高

中东某地 海平面以上一点五万米处

三角形的黑影咻地一声掠过缀满繁星的天幕,在它身后洒下了十二个修长的暗影。

十几秒后,伴随着阵阵火光与轰鸣,深藏在地下的掩体和严密伪装的萨姆防空导弹阵地笼罩在烟尘中。防空警报又一次回荡在古老国度的上空。

这是B-2隐形轰炸机第二次经受战争的洗礼。四年前,隐身的幽灵曾在巴尔干半岛首次亮相。不同的是,这一次它装载了最新式的卫星制导炸弹,借助侦察卫星提供的坐标,首轮轰炸就让这个沙漠国家的军事指挥系统陷入半瘫痪状态。

与此同时,游弋于波斯湾和地中海的三支舰队突然打破无线电静默,四座移动的海上城市也被骤然点亮的航标灯勾勒出轮廓。十二台蒸汽弹射器同时运作,把成批的F/A-18战斗机送入夜空,经过简单编队,所有飞机的导航系统都指向了沙漠腹地。

在舰队的侧翼,最后一枚导弹拖着火舌离开了巡洋舰的发射架,第一波巡航导弹攻击为美军减少了整整300枚战斧式导弹的库存。

经过半年的准备,美军先发制人,第二次海湾战争正式打响。

战争开始后00小时05分23秒

海平面以上15米到三万六千公里

一张巨网笼罩在哈里发昔日的帝国上。但撒网的不是《一千零一夜》里的魔鬼,而是进攻部队的电子战飞机。高强度的电磁干扰像无孔不入的水银,渗入防空系统的每条线路。雷达兵徒劳地想从闪烁着“雪花”的屏幕上分辨出代表敌机的光点。幸存的飞机从布满弹坑的跑道上挣扎着起飞,但因为得不到地面指示而不敢贸然进击。缺乏训练的飞行员寄希望于肉眼而不是苏制机载雷达,他们不知道,AIM-120空空导弹正突破音速向他们扑来。

发射导弹的是空军的F-15、F-16战斗机。配合它们行动的E-8“望楼”预警机能侦测到500公里以内每个尺寸大于3米的飞行物体,由通讯卫星、卫星地面站、巨型计算机和移动发射站构成的数据链把敌机的位置和速度传递给每架参战飞机。由于事先经过周密设计,这张数据之网完全不受另一张干扰网的侵袭。

一枚巡航导弹经过300公里的贴地飞行后猛然跃起,几乎垂直地钻入一个电话亭大小的通风口,深入地下三十米才爆炸,掩体的水泥和钢筋在气浪的推动下卷入天空,一个小女孩在最后一刻抱紧了手中的玩具……有情报称这个是军事目标。

当然,大多数巡航导弹和航空炸弹落在了真正的军事目标上。该国***五十几座花园般的行宫也没能逃脱被毁灭的厄运。

以亚音速飞行的巡航导弹能有效躲避地面防空武器打击,它们如洪水般扑向可能藏有化学和生物武器的仓库。

战争开始后05小时44分35秒

禁飞区

防御部队的雷达几乎被反雷达导弹摧毁殆尽,当让人透不过气隆隆声越来越近时,就连最没有经验的士兵也能猜到,地平线上出现的将不是沙暴,而是武装直升机群。

虽然AH-64武装直升机娇嫩的发动机并不适于在沙漠地区运转,但它仍不失为最好的对地攻击武器。现在,短翼下呼啸而出的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再一次证明了“飞行坦克”的称号并非虚名。不过,密集的高射炮火和肩射式防空导弹也宣示着反空袭的成功。

残存的防空火力立刻暴露在无人侦察机的镜头下,随之而来的第二波空袭使得禁飞区再次归于沉寂。

黎明将至,对首都和腹地的轰炸仍在继续。

战争开始后51小时29分20秒 夜间

国境线

一小时前,移帐海湾的中央司令部综合各路情报得出结论,敌防空力量和第一道地面防线已经瓦解。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陆军说话的时候到了。

几百条钢制履带从三个方向碾过国境。这些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隶属于一个装甲师、两个机械化步兵师和一个陆战师。为它们殿后的是更多的自行火炮、工程车与运输车队。在坦克集群的前方,武装直升机群如蝗虫般蚕食可能的反坦克火力点。

没等共和国卫队的两个装甲师完成战术迂回,第82空降师的投下的轻型坦克已经封住了它们往首都的退路。这个战场对于拥有技术优势的一方几乎是透明的,失去侦察手段的防御方盲目的一举一动都不能逃过实时侦察卫星和侦察机的镜头。地面战斗打响才三小时,两个装甲师和一个步兵师就被包围。美军用长程火炮“招呼”瓮中之敌,每分钟倾泻的炸药都数以吨计。包围圈里成了火的地狱。

战争开始后55小时40分00秒 拂晓

第二大城市

清真寺的尖塔在晨光下投射出细长的影子。伴着低沉的轰鸣,有些尖影竟离开地面——国防委员会得知地面战前景黯淡后,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决定。

北约的核预警卫星很快甄别出弹道导弹尾部的火焰。轨道诸元传至北美防空司令部,超级计算机马上指出,导弹的目标是几百公里外的盟国首都。随后,更多的“飞毛腿”导弹从机动发射架上起飞,飞向海湾地区的美军基地。

可能遭受导弹袭击的区域都发出红色警报,这是最高级别的警报。如果导弹载有生物、化学弹头,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人们抓起防毒面具,匆忙进入地下掩体,同时祈祷以前注射的天花疫苗还能发挥效力。

仅仅两分钟后,一道红光便射向正在爬升的导弹,并命中了火箭发动机。这是陆基激光武器的首次应用于实战。失去动力的导弹靠惯性又上升了几千米,然后以极其陡峭的弹道栽下来,瞬间达到了十倍音速,巧的是弹头竟指向美军的一个装甲集群。相控阵雷达马上捕捉到目标,三枚“爱国者3”防空导弹腾空而起,一枚“爱国者”的爆破弹头将“飞毛腿”头部击碎,另一枚“爱国者”的燃烧空气弹把一立方公里的空间烧了个干净,管它是化学试剂还是细菌病毒,全都灰飞烟灭。由于拦截的高度很低,不少没有来得及带耳塞的士兵被震聋了耳朵。

虽然巡逻的美军战斗机在十分钟内用激光制导炸弹摧毁了几乎所有的移动“飞毛腿”导弹发射车,但这只是亡羊补牢而已。仍有几十枚“飞毛腿”导弹成功发射。携带何种弹头不得而知。

战争开始后56小时32分07秒 黎明

波斯湾

战争爆发后48小时,美驱逐舰就在波斯湾发现了携带反舰导弹的渔船,特种部队自天而降,迅速制服了船员。美国务院随即发布声明:为配合反恐战争需要,距美特混舰队80海里以内的外国船只应自动驶离,经警告无效后一律击沉。

即便如此,那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还是没能逃脱它的宿命。战后,专家分析自杀潜水员乘海底坦克至少潜伏了半个月才完成这次奇袭。十万吨的庞然大物被1吨炸药炸断了龙骨,价值20亿美元的舰载机与之共沉。自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后,世界上还没有航母在实战中被击沉,而该艘航母也将作为有史以来被击沉的最大船舶而载入海军史册。

2003年9月11日 上午

纽约

纪念“911”事件两周年的集会在世界贸易中心原址如期举行。虽然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中亚和海湾的武功达到极盛,但第二次海湾战争期间不可忽略的人员伤亡和航空母舰的损失给纪念仪式增添了更多的沉重。恐怖袭击在全球各处仍时有发生,美国的军费预算达到了破天荒的4000亿美元,新增加的部分将用于应对“非均衡战争”或“超限战”。

国会仍在增加恐怖组织和“流氓国家”的名单长度,但人们已经开始对“世界警察”的文治能力表示怀疑。

海湾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开启了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序幕,属于高技术非对称战争的典型样本,另外其先进军事策略的运用以及多国部队的高效配合都令人印象深刻。右勾拳行动中一天推进几百公里的速度,让我们见识到了信息化地面机械化力量竟然可以发挥出如此恐怖能力。并且军事目标达成后立刻脱离战区,该打就打该停就停,战事全局的控制能力令人叹服。

科索沃是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局部战争,作战样式外科手术式空中打击为主,同样是非对称战争,这场战争对军事理论的最大影响是空袭样式的多样化。从时代意义上讲,这场战争开启了西方集团的非正义战争之门,从这场战争之后开始的战争,几乎没有几个是合法战争。

阿富汗战争有两场,一场是苏联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一场是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两场战争的目的相似,都是为了推翻阿富汗国内反对本国的最大势力,并扶持亲己方势力上台。放下苏联入侵阿富汗的那段历史不谈,单说离我们年代最近的美国攻打阿富汗,可以说这场战争是非对称战争的极致表现。交战强度低,但双方都面临来自对方的非对称突袭风险,作战范围不固定,作战样式较单一,科索沃战争中大显神威的外科手术式打击作用有限,仍需传统的地面搜索行动为主。但这场战争开启了无人作战装备的时代,包括无人攻击侦查机和遥控地面搜索排爆机器人等等的普遍应用都鲜明的反映出这个特点。并且出现了很多山地作战的全新军事理论。

伊拉克战争以城市作战为主,建筑群内作战样式和技术理论得到提升,迅速加快了美军单兵防护装备的发展。并且,伊拉克战争模式并不单纯,前期的局部战争到后期的武装冲突,是新世纪作战样式最为复杂的一场现代化战争。从进攻,到应对游击战,再到治安维稳,美军经历了一次有效的历练,对于现代战争军事理论的推进具有极大的发展性的意义。

以上就是关于海湾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海湾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是什么、伊拉克战争资料、伊拉克战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114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