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烯烃氢化热的大小

怎么判断烯烃氢化热的大小,第1张

一般来说,共轭和不共轭有差别,共轭稳定。同一双键,反式结构比顺式结构稳定,稳定的烯烃能量低,氢化时放出能量低。

一,反应热,焓变: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和光能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1.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生成物和反应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2.符号:△Ⅳ 

3.单位:kJ·mol-1 

4.产生原因:化学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不相等,故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变化——吸热或放热。 

5.表示方法:放热反应的△H<0,吸热反应的△H>0。

二,官能团: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的官能团: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羟基、醛基、羧基、酯基、羰基、苯基、-X(卤素)、氨基。

三,根、基和官能团的区别:

1.根带电的原子团,如OH-电子式为)、 等。 

2.基电中性,不能单独存在,一般用“一R”表示烃基,其中的“一”表示一个电子,如甲基(一CH3),电子式为常见的基有乙基()、乙烯基 H ()、苯基()、羟基(一OH)、硝基()等。

四, OH一与一OH、一COOH两种官能团的比较

用氢化热只能比较1-丁烯,顺-2-丁烯,反-2-丁烯这3种的稳定性,因为只有这3种氢化后的产物是同一种物质正丁烷,因此放热多的就说明原来反应物能量高,能量高的就相对不稳定。而3-甲基-1-丁烯氢化后得到2-甲基丁烷,产物与上述3种不一样,因此不能通过比较热量大小来判断。

A、断裂1mol碳碳键环己烯放热为1197KJ、环己二烯放热为11635KJ、苯放热6947KJ,所以环己烯氢化反应剧烈,故A错误;

B、①C6H10+H2→C6H12 氢化热为-1197KJ/mol,②C6H8+2H2→C6H12 氢化热为-2327KJ/mol;依据盖斯定律②-①得到:C6H8+H2→C6H10;氢化热为-113kJ/mol,所以1mol环己二烯转变为环己烯时放热113 kJ,故B正确;

C、环己烯官能团为一个双键、环己二烯含两个双键、苯分子中是六个碳碳键完全等同的化学键,所以不是有相同的官能团,故C错误;

D;断裂1mol碳碳键环己烯放热为1197KJ、环己二烯放热为11635KJ、苯放热6947KJ,三种化合物中苯的稳定性最强,故D错误;

故选B.

从氢化热的角度解释顺式和反式的稳定性

目前来解释就是说催化剂的表面吸附π电子难易,因为要形成配合物而顺势能轻松吸附,反式有空间位阻要用能量进行碳链的旋转成为顺式,所以顺式反应体现出较高的能量;相同的还体现在烯炔的氢化上,基本上是空间效应和电子效应影响有机反应。

加氢产物都是正丁烷,但加氢热存在区别,说明着两种丁烯的能量不同,二者双键的化学环境也不同。

顺式丁烯的加氢热更高,说明顺式丁烯能量高。这是因为两个甲基处于双键同侧,甲基上的氢稍微有一些排斥;而反式丁烯的两个甲基相隔很远,不存在这种斥力。

如果把甲基换成体积更大的基团,加氢热的差异会更大。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判断烯烃氢化热的大小全部的内容,包括:怎么判断烯烃氢化热的大小、1.3丁二烯比丁烯的氢化热大,为什么更稳定、氢化热是指一定条件下,1mol不饱和化合物加氢时放出的热量.表中是环己烯( )、环己二烯()和苯的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104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