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从古至今都叫过什么名字 需要朝代和名称.

北京从古至今都叫过什么名字 需要朝代和名称.,第1张

北京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京师、顺天府等等

先秦至秦汉

在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蓟国就在北京地区建立城市,后燕国打败蓟国,后迁都蓟,称为燕都或燕京

秦代为蓟县,为广阳郡守驻地

汉高帝五年,被划为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本始元年更为广阳国首府

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

两晋至隋唐

直至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治范阳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前燕、后燕和北魏的统治而不变

直至隋开皇三年废除燕郡但很快在大业三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

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幽州划归河北道管辖后北京成为范阳节度史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曾经在这里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属卢龙节度史节制

五代到辽金元时期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这里建立割据政权,自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辽朝于会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号南京析津府,开泰元年改号燕京

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此后元朝、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于此

成吉思汗于1216年攻下北京,遂设置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为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蒙古文为Khanbalik,汉字音译为汗八里、甘巴力克

明清时期

明朝初年,以应天府 (今南京) 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燕王朱棣(明成祖)发动靖难战争、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也称为“行在”(皇帝所在的都城,就称“行在”),现在的北京从此得名永乐十九年正月,明朝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南京作为留都

清朝入关后随即占领北京,亦称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并且实行旗民分居 政策,也就是八旗居住内城,汉人和回民居住外城(明朝嘉靖皇帝下令修筑)

近代

晚清时期(1860年-1912年)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以后,外国使节和传教士得到允许进入北京,在城内各处兴建教堂,使馆则集中在东交民巷

民国初年(1912年-1928年)

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3月迁都北京,直至民国十七年北伐军攻占北京,张作霖逃回东北,北洋政府垮台起初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仍称顺天府直至民国三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直辖于北洋政府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优秀的文化教育机构,如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等

民国中后期(1928年-1949年)

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被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同时撤销京兆地方民国十九年6月,北平被降为河北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这一时期,北京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相当的优势,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波士顿”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在这里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8月21日,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收复北京,并重新更名北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率领25万国民革命军投共,北平未经战斗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同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宣告成立

参考资料:

维基

以前北京叫的名字有燕都、幽州、京城、南京、大都、北平、京师、京兆。具体介绍如下:

1、燕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2、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带。

3、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4、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5、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6、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7、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8、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扩展资料

北京城的历史沿革:

明清北京城的前身为1264年营建的元大都城。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将军徐达攻陷元大都。由于元顺帝不战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四子朱棣为燕王,就藩于北平。1379年燕王府竣工,1380年朱棣之国。

1398年,朱允炆继位,是为明惠帝,改元建文。1399年(建文元年)四月开始削藩,史称“建文削藩”。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于1402年夺得帝位,是为明成祖,于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1406年(永乐四年),开始筹划迁都北京,并在燕王府基址上营建西内。

1421年(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此后又在北京南郊修建了天地坛和山川先农坛。北京城建成后,曾多次面临蒙古瓦剌部的入侵,1476年(成化十二年)提出在京城外加筑外城的建议。

清代北京城基本沿袭明朝北京城的格局,但裁撤了皇城的设置,将明代皇城内的大量内廷供奉机构改为民居,同时将内城的大量衙署、府第、仓库、草厂也改为民居。同时将内城改为八旗居住区,令汉人迁往外城居住。

1911年清朝灭亡后,对北京城池进行改建,为改善交通和修筑环城铁路,先后拆除了正阳门、朝阳门、宣武门、东直门、安定门的瓮城,皇城城墙和东安门。1924年在内城城墙上新开和平门,1937年开辟启明门(建国门)和长安门(复兴门)。

1949年之后,对北京城池进行了大规模的拆除工作。朝鲜战争期间,为便于疏散民众,在内城城墙上增开了东四十条、小街、新街口等豁口。外城城墙、城门和角楼于1951年至1958年拆除。皇城的中华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地安门于1950年代拆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城

朱元璋建明朝时将北京取为"北平府",而在明永乐年间(1403或1406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帝)

取得皇位後,将其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北京其与周边州府合称为北直隶

北京以前都叫过燕京、幽州、北平等。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后,赵公被封于延丰。燕都得名是因为它是古代燕国的都城。在战国时期的七位英雄中,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九州之一。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有州始建于汉、魏、金、唐,均为北京所治。

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京昭区被废,北京改为北平。

扩展资料: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首都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六里河镇。遗址依然存在。黄帝后人于集,现居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

北京市共辖16个市辖区,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北京市人民政府驻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7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北京概况

明清北京都叫京师 指的是城里面

而顺天府共领五州十九县。即通、蓟、涿、霸、昌平五州和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安、固安、永清、保定、大城、文安、武清、香河、宝坻、宁河、三河、平谷、顺义、密云、怀柔十九县,又混称为顺天府二十四州县。�

顺天府的辖区划分为四个厅。西路厅的同知驻卢沟桥拱极城分管涿州、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路厅驻张家湾,分管通州、蓟州、三河、武清、宝坻、宁河、香河;南路厅驻黄村,分管霸州、保定、文安、大城、固安、永清、东安;北路厅驻沙河镇巩华城,分管昌平州、顺义、怀柔、密云、平谷。

先要分清“北京”与“北平”两个“北”字的含义。

北平是地名,早在战国时期的燕国就有北平郡,一直沿用。明朝时期,朱棣搞了两个首都,即金陵与北平,金陵叫“南京”,北平叫“北京”。所以,北京本不是地名,是明朝北面的都城。

清政府在北平城建都,称为“京城”,清政府官方并没有“北京”一说。清政府灭亡后,北平不再是首都,恢复了原来北平的本来称呼。

国民党中央政府建都原金陵,被人们沿用明代“南京”,称为“南京政府”。新中国在北平建都,称为“北京”,与蒋介石的南京相对。接着,解放军攻下了国民党政府,作为“京”的金陵不再是“京”了。建国后,人们习惯了将首都叫“北京”、原南京还叫“南京”,这与历史上的“二都”、“两京”的概念完全不同。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从古至今都叫过什么名字 需要朝代和名称.全部的内容,包括:北京从古至今都叫过什么名字 需要朝代和名称.、以前北京叫什么、明朝时代北京叫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088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