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基本知识全解

 对联基本知识全解,第1张

对联基本知识全解

目前仍有不少楹联爱好者不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或了解少,不免有一些出律和犯忌的对联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象长久下去,不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因此我们理和摘录这方面的知识,让读者能较快了解对联起源发展状和一般分类标准,掌握对联写作常识,明确对联张贴的要求和法。让我们与广大楹联爱好者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联艺水平。叠对联起源及特点与分类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骄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间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这一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学传统艺术形式,源远流长,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我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枝精致夺目的奇葩。

对联的起源可以远溯到桃符。桃符又名仙木,是古人过年时悬挂在门两边,画着传说中镇邪除妖的神茶和郁垒神像的桃木板。后来桃符逐渐简化,上面只画符咒或只写“神茶”、“郁垒”的名字。这种桃符每年除夕更换一次,王安石在《元日》中写到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指此事,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但这种桃符只是为了求神灭祸、祈求吉祥,没有独立使用对仗句子的意识,还不是文学意义上的对联。

五代时,符咒和“神茶”、“郁垒”的名字逐渐被联语替代。据说这源于后蜀国君孟爬的一个突发奇想的旨意。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孟爬突然下了一道旨意,命群臣在桃符上题写对句,比试才华。群臣写来写去,孟爬都不满意。最后孟爬索性自己提笔写出了一副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来这种过年在桃符上写联语的形式慢慢传人民间,深受百姓的喜爱,越传越广。虽然这副五言联并不一定是我国的第一副对联,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来考察,对联的形成是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的。《诗经》、《楚辞》、诸子百家著作、汉赋、唐诗等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对偶句,是对联的原始形式。如《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再如《尚书·益陈漠》中提到的“满招损,谦受益”,《论语·雍也》中“乘肥马,衣轻裘”,《论语·述而》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等。还有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等等。

明清时期是对联的鼎盛时期。统治阶级对骄文和对联非常看重,还将其列人科举考试。文人将时局政见、流派纷争通过对联的形式予以表达。对联的应用已遍及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蔚为大观。对联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张之洞有曰:“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梁启超对句曰:“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以及“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等。

对联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上下两句相对偶,对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

一是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特点。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曾谈到:“律体之有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眷属。”

二是句式相同。它首先要词类相当。上下联对应的词,要做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其次,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应,要做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做到了句式上的相同,对联形式上就有一种匀称和整齐的美。

三是平仄和谐。对联讲究声律节奏,具有音乐美。平仄是汉字声调的两大类型。古代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人。平声列为“平”,上、去、人归纳为“仄”。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人声,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平仄和谐要求上下联相应处的词平仄相对。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除平仄要求外,每句最末一个字即句脚的平仄也要协调,通常采用“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这种方式反复进行。

四是语意相关。要求上下联在内容上密切关联,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种对偶形式的对联,其意脉必须是相通的,这样的两句才不是生拉硬扯杂凑在一起的,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关于对联的分类问题,一直以来缺少明确的理论研究,如不同类型对联的概念内涵往往模糊不清,不同类型对联之间的外延往往互相重合,等等。同时,对联在使用时常常带有比较明显的任意性。应当说,这些现象是有违科学分类的基本要求的。鉴于此,我们认为应该根据对联的内容和用途划分。虽然从理论上看,这种划分难以严格而完全,但从实践上看,只有这种划分才比较有意义。

对联的内容和用途都带有题或题赠的性质,因而写作对联也经常被称为题联。按对联所题的内容和对象等的不同,大体上可将其分成节令联、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题赠联、杂感联、趣巧联几类。在这当中,每一类又可分为若干子类。

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在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即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乔迁新居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的子类又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联语,不一而足。

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由于时代的变迁,对联在行业上的运用虽已不如以前,但仍旧可观。从其适用范围和内容特色看,它仍不失为对联的一大种类。行业联可按行业、部门来划分子类。

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

杂感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而内容包罗比较广泛的对联。这种对联往往带有比较单纯的文学创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联、咏物抒情联、劝喻讽刺联等。

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如谐趣搞笑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的技巧联如文字游戏类,从而显得别具一格。从这个意义上,可将其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

当然,上述分类也无绝对的界限。但是总的来说,这个分类使对联的内涵上概念比较清晰,外延上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对联,且彼此之间基本上不重合。

创作对联的基本要求

一副对联,应做到完全合乎或基本合乎对联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是应该遵循基本的创作原则。一般来讲,对联的创作原则有四项:

一个是把握特点,如按实用范围分类中的春联,它的特点是要写吉利喜庆的话,表现喜气洋洋、春意盎然的气氛和人们辞旧迎新、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因此在创作中要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总体构思;

二是注重构思,在创作前对对联的进行总体设想,如采用何种修辞手法、逻辑关系等来表现主题,使主题突出,形式新巧;

三是锤炼语言,要求语言精练,同时又能给人最直观的印象,还要有富于美感的节奏韵律,平仄和谐;

四是讲究格调,摒弃消极颓废的思想和陈词滥调。

上述四项原则是怎样体现在对联创作中的呢?下面我们简单探讨一下,供读者朋友参考和学习。第一,用字要有讲究讲究用字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嵌字格。即把人名、地名或物品名镶嵌人联语中,并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使对联意中有意,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嵌字格主要有以下几种格式。

鹤顶格,即将一个词的前后两个字分别嵌在上下联中第一个字的位置上。如“龙涎和菜多佳味;泉水烹茶有异香。”

燕领格,即将一个词的前后两个字分别嵌在上下联中第二个字的位置上。如“平安传二字;和乐在三春。”

鹿颈格,即将一个词的前后两个字分别嵌在上下联中第三个字的位置上。如“自有晚风推楚浪;不劳春色染湘烟。”

蜂腰格,即将一个词的前后两个字分别嵌在上下联中第四个字的位置上。如“此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

鹤膝格,即将一个词的前后两个字分别嵌在上下联中第五个字的位置上。如“立定根基,发扬风采;大兴事业,展布鸿献。”

鬼颈格,即将一个词的前后两个字分别嵌在上下联中第六个字的位置上。如“十年幕府悲秦日;一卷唐诗补蜀风。”

雁足格,即将一个词的前后两个字分别嵌在上下联中第七个字的位置上。如“内史旧山空白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二是回文格。其特点是讲究语言文字的排列技巧,结构上往复有致,顺读倒读,流畅自如。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再如“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三是叠字格。即把同一个字接连叠用起来。使用叠字,不仅可以重复加强词义的分量,还可以加强音节的节奏感。如“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再如“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四是析格。即对字的分析和解释,引申出某种意思,以此构成联语,是一种更为讲究的文字游戏。如“一明分日月;五岳共丘山。”再如“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犹妙;山石岩中木古枯,此木为柴。”

五是偏旁部首格。即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按一定的规则巧对。如“烟锁池塘柳;灯深村寺钟。”再如“泪滴漓江流满海;暖叹嚎陶硬咽喉。”还有“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客官寓宦宫富室宽容。”等等。

六是同字异音格。即利用汉字复杂的读音特点来巧对。如“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七是谐音格。即利用汉字中读音相似来进行巧对。如“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河上”与“和尚”谐音,“东坡诗”与“东坡尸”谐音。

八是异字同音格。即利用汉字的同音不同形来巧对。如“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云间雁,檐前燕,篱边鹤,物类相同。”

九是隐字格。即有意识地将某些字略去,使得联语有言外之意,影射人或事。如“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清末大臣李鸿章系合肥人氏,管农业的大臣翁同和系常熟人氏,翁与李同朝为臣。翁讥讽李,李又反唇相讥。

十是歇后语格。即将一句俗语分成两部分,上联出题,下联回答。如“稻草扎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

十一是地名联格。即将各地的地名按对仗和平仄的规则,组合成联的方法。如把北京、河北地名写人对联的“密云不雨旱三河,虽玉田也难丰润;怀柔有道皆遵化,知顺义便是良乡。”

十二是方位格。即将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方位名词嵌在联内。如“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第二,注重对联的逻辑关系对联的上下联意义是紧密相关的,其逻辑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并列关系。即上下联语气一致,并行不悖,在形式上平行并列,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表明同一主题。如“巧手医百病;红心暖万家。”再如“斗酒纵观廿四史;炉香静对十三经。”

二是连贯关系。即上下联按时间顺序或意义上的承接关系说出事件。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三是递进关系。即下联比上联更进一层意思,或范围上由小而大,或程度上由浅而深。如“头可断,身可杀,民族斗争不可屈;将非骄,卒非惰,外交妥协岂非忧。”

四是选择关系。即上下联表示两种意思选择其一,表示一种取舍。如“不愿似鸳鸯,卿卿我我,嬉戏浅水;有志学海燕,朝朝夕夕,搏击风涛。”

五是目的关系。即下联和上联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如“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六是反义关系。即上下联中的字词存在反义关系或上下联意思相反。如“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七是假设关系。上联提出一种假设,下联推论出结果。如“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

八是条件关系。即上联提出条件,下联说出结果。如“须读五车书,方知千古事。”

九是因果关系。即上联是原因,下联是结果,也有采取倒装方式的。如“解放思想,乡乡夺高产;落实政策,户户庆丰收。”第三,对联应该讲究修辞手法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蕴含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其修辞手法主要有如下几类。

一是比喻。即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比喻又具体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如“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再如“严父肩挑日月,慈母手转乾坤。”

二是比拟。即把物拟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物拟人称为拟人,人拟物称为拟物。如“绿柳舒眉观新岁,红桃开口笑丰年。”再如“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三是夸张。即故意扩大或缩小客观事物的形貌,使其本质特征更为明显。细分为扩大和缩小。如“万里烟云朝雪界,九天龙象护径窗。”再如“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四是排比。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类似的短语组合在一起,表示强调和一层层的深人。如“为祖国抛赤胆忠心:参政务、察民情、驱彩笔、著雄文,毕其生劳绩卓著,万众共长征,看大地回春,虎跃龙腾,正有待高歌猛进;论私谊是良师益友:律己严、待人宽、治学勤、任事勇,数十年启迪殊多,一朝成永诀,对满梁落月,抚今感旧,焉能不意坳神伤?”

五是对比。即把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反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如“昔日茅棚随流水,今朝瓦屋伴高山。”

六是双关。就是使一个词或句子同时表达两种意思,一种是表面的,一种是隐藏的。如“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再如“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七是衬托。即把两种事物放在一起,以其中一种事物衬托另一种事物。如“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八是反复。即为了强调某一意思,同一词组或短语反复出现。如“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九是设问。即为了引起人们的思考,对联中先设疑问,再解答或不答,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如“好消息几时来?二月杏花八月桂;实功夫何处下?三更灯火五更鸡。”

十是反洁。即为了强调某一观点,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义。反洁是无疑而问,无须回答。如“除却诗书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

十一是顶针。即对联中每一词组的最后一个字和下一句中的第一个字相同。如“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绩罗绸缎;兔生毫,毫作笔,写就锦绣文章。”

对联的张贴和横批的用法

传统对联是平仄相合,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如“春潮传喜讯,鼠岁报佳音。”张挂的对联,传统做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现在的对联张贴还是时有混乱的现象,看起来读起来都觉得别扭。因此需要懂得正确的张贴方法。

我国古代写对联一直是直行书写,从右到左排列。对联以楹柱室壁为主要张贴场所,更需要而且也一直是直行书写。尽管下联在一行写不完时,书写要从左至右排列,但两联张贴时,仍然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所谓左与右,应以面对对联所贴处来确定。有些对联贴反了,或者是由于根本不知道对联张贴要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或者是以背对对联所贴处为准而造成的。现在,由于书写习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究竟应贴在哪边?要看选择什么样的横批。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另外,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看见许多对联,有的横批明明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却贴到左边,有的横批是从左向右书写,上联又贴到右边,还有的对联,没有平仄,而且也不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我们以春联为例,来说明张贴对联的正确做法。有的春联有两幅直联和一幅横批,直联的每幅最后一字有平、上、去、人等声韵,接近现在的国音四声法,但有出人。正确的贴法是:上声、去声及人声字为上联,平声为下联。简单说就是右手为上联,左手为下联。即当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

正确张贴春联的方法是“仄起平收”,“从右到左”,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天增岁月人增寿(右),

春满乾坤福满堂(左)。生意兴隆通四海(右),财源茂盛达三江(左)。爆竹声中辞旧岁(右),梅花香里报新春(左)。天赐平安福禄寿(右)地生金玉富贵春(左)。

源运昌隆增百福(右),

富业振兴获千祥(左)。

贴对联不是什么大事,图个吉利喜气,即使贴错了,也没有人会提示。不过,既然是民族的文化,我们不能宏扬,也不能离谱。贴错对联反映了对民族文化的无知。今天既然还是喜庆节日的象征点缀,还是应该了解一下,别贴错让人见笑。

至于春联的读法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怎么贴就怎么读。

关于对联的横批问题,我们平时看到的对联,有的有横批,而绝大多数则没有横批,这是为什么呢?

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也叫“横披”、“横额”。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作用。

横批一般仅用于少数有此必要的楹联,绝大多数则没有横批,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比如很多店铺的对联就没有横批,横批的位置常常悬挂或刻的就是店铺的名称。

根据对联的内容和用途,某一类别的横批一般是可以通用的。如元旦对联的通用横批是万象更新、喜迎新春、欢度春节、喜迎新春、吉星高照、国泰民安、春意盎然、辞旧迎春、财源广进、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恭贺新、莺歌燕舞,等等。高考励志对联的横批有誓夺第一、激流勇进、傲视群雄、壮志凌云、众志成城、励志报亲、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志存高远、金榜题名、师生同心、唯有努力、壮志凌云、笑傲高三、舍我其谁、奋发图强,等等。

用于各个方面的对联的横批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因多用于张贴、悬挂、雕刻在厅堂门柱上)。当代联人 陆伟廉将它定义为:"对联是由两组文义相关的对句所组成的联合体"。其中,第一组称上联,第二组称下联。与骈文、格律诗词一样,对联也是我国汉文学所特有的一种文学 形式。 如著名汉学家盐谷温博士所说,"对联是中国文学的特产物"。汉字为表意文字,通称方块字,具有一字一体一音一义的独立语特征 (少数异体字、多音字、多义字,并不否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汉字只能是一字一体一音一义),故由汉字构成的汉文学,独具对称均匀之美。从文字的运用来看,对联不愧是开在汉文学之树上的一朵奇葩。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汉字的特色, 是汉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和文化现象,对联基本上只存在于汉民族文化圈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对联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学形式,不管是典雅的、通俗的还是雅俗共赏的对联, 将其张贴、悬挂、雕刻在门柱厅堂,都能营造出一种祥和、喜庆,或者高雅、庄严的气 氛与格调。 因此,自从对联产生时起,它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逐渐融入了 中国人的民间习俗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般认为,最早出现的对联是春联,而春联起源于桃符。从晋代至唐代,对联这一文学形式便已经萌芽并逐渐发展。不过,人们通常将五代时蜀后主孟昶于公元963年岁除日题在桃符板上的一副春联: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作为春联之发轫。 直至明清,对联逐渐盛行,并延续至今。总之,浓厚的传统性与实用 性,是对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不仅实用性很强,而且艺术要求也很高。其文学艺术风格总的来说可概括为”短小精悍”。对联的篇幅往往不长,单边字数多为几个字到十几个字,上百字、上千字的长联,并不多见。正因如此,一方面,它在格律上要求非常严谨, 不是随便两组字数相等的话就能凑成的。 如果没有严谨的格律,那么,作为一种独特文学形式的对联,其独特性、艺术性将荡然无存,其艺术生命力也难以持久。因为对联最本质的艺术特征是其对称性,而只有严谨的格律,才能保证它的对称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形式小巧的文学体裁,其内容应当是精悍的,应当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思想涵义。在这个意义上,一副对联如果仅有形式而缺乏内涵,那么,就难免沦为一种”文字游戏”、”雕虫小技”。反过来,好的对联则有”诗中之诗” 的美誉。总之,形式与内容的精炼性是对联又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

另外,对联还是一种具有较强的启蒙性的文学形式。学习写对联,对于我们学习 汉语言文学,特别是有关字音、韵律、词性、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欣赏与写作对联,是学习汉语的好形式。

总之,对联的文化艺术特征大体上可概括为:民族性,传统性,实用性,对称性,精炼性,启蒙性,等。

(二)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要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其核心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以下几点: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从字数来看,原则上,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论多少字数均可。如上下联各四个字,则称四言联, 等等。但在实践中, 多为四字以上,因汉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能组成句子。从内容上看,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也就是意思要相互衬托或相互衔接,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大多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

属于互相衬托的关系。这种衬托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互相对照(即所谓"反对"),"正对"如:

心莲清净

性海圆融(注:所引对联未注明作者或出处的,均出自本书,下同。)

"反对"如:

心平积福

欲重招殃

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称"流水对"),也就是上下联两个分句共同构成一个复句,上下联存在一种连贯、 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复合关系。当然,这种互相衔接同时也是互相衬托的。如:

若无前世心中毒

哪有今生意外灾

又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生硬与滑稽,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

除非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 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上)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却并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如: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常用联)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常用联)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常用联)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联)

2词性相当、概念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称。

所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从严格意义上说,是每个字的词性)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连词对连词、 副词对副词,等等。如:

大行绝俗忘荣辱

至道无情空是非

如果从每个字来看,"大"与"至"、 "荣"与"是"、"辱"与"非"是形容词,"行"与"道"、" 俗"与"情"是名词,"绝"与"无"、"忘"与"空"是动词。 但在实践中,对虚词的要求比较 宽松,一般能够虚词对虚词即可。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词性不同一般不能相对。但那些词性比较接近的、或者词性能够兼通的实词,也还是允许相对的,如名词和代词、某些动词和形容词之间。当然,词性相同属工对,词性相近或相通属宽对。

更严格一点说,不但词性要相当,而且词语所代表的概念也要相当,也即要尽可能相类似或相对衬。这也涉及到对联的宽工问题。若上下联两个词语共同所属概念的范畴越小,对仗就越工,反之则越宽。如:"中国"对"雄鸡",其共同范畴是事物;"晓日"对"雄鸡",就缩小为自然物;"小草"对"雄鸡",就缩小为生物;"骏马"对"雄鸡",就缩小为动物;"老鸭"对"雄鸡",就缩小为鸟纲以至家禽。再者,若上下联两个词语之间,概念关系越互相矛盾(即所谓"矛盾概念"),对仗就越工,"有"对"无"、"真"对"假"、"生" 对"死"、"物质"对"精神"、"自然"对"社会"等,就属于工对。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相同或相似,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 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

胜行严佛土

正法利人间

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胜行”对”正法”、”佛土”对”人间”,又皆为 偏正结构。再如:

软首妙光,威名显赫

雄狮利剑,宝相庄严

"软首妙光"对"雄狮利剑",皆为并列结构;"威名显赫"对"宝相庄严",皆为主谓结构;"软首"对"雄狮"、"妙光"与"利剑"、"威名"对"宝相",又皆为偏正结构。

另外,上下联之间还应当节奏相称。对联行文多以二字(有时也以一字或三字)为 一节奏。节奏相称,就是应当尽可能同步。如:

漏尽-飞身-去

心空-及第-归

又如: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总之,上下联的用词造句,在词性、语法结构和节奏上,应尽量相当或相称,以保持形式上的协调与工整。但这些要求在实践中还是允许适当放宽的。个别情况下,还可以有所变通。如:

五十三参,遍访良师求正智

百城烟水,广行悲愿践初心

其中,”五十三参”对"百城烟水”,是以同一个典故的两个常用语相对。 单从词性、 结构等形式方面来看,严格说是不合联律,但从内容来看,则属于"义对",是允许的。

3.平仄协调。

平仄协调,狭义地说,就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区分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这又有两种划分标准。在对联创作中,一般是运用”古四声", 即古汉语将音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除平声外,上声、去声、入声皆为仄声。现在,也有少数人运用”新四声”,即现代汉语将音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两种声韵的不同,关键在于入声字。入声字的掌握和识别,大体上还是有规律可循,在此恕不赘述。 对初学者来说,

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先在运用时借助工具书。据作者个人的经验,在运用中比较容易熟悉入声字。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两种用法可并行不悖,但在同一副对联中,不能同时混用。

现在再回过头来谈平仄协调的问题。所谓平仄相对, 就是上下联的音步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反之,如果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就叫平仄失对,又叫同声相对。音步与节奏大体上是同一概念,一般来说,一个节奏即是一个音步。由于对联脱胎于格律诗,因此,在平仄方面,对联与格律诗中的对仗句基本相同。而且,对音步的安排也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在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而只是要求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等字数。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

悲欣交集

事理双行(注:平声用" "表示,仄声用" "表示,下同。)

又如:

火移薪尽业犹在

身坏神迷行不亡

其中,一三五不一定平仄相对,二四六皆平仄相对,即属工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格式除了以律诗中的对仗句式为主以外,还有词曲文赋等格式以及领字的存在。如:

厌娑婆苦域

弘净土法门

观美女华瓶盛粪

叹凡夫甘愿投泥

直心乃万行之本

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义

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讲到平仄相对,必须提一下对联的句脚。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也不管倒数第二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最后一个字(句脚)应当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更不能同声收尾。另外,由多个短句组成的长联,还要注意每个短句的句脚不能全都是仄声或全都是平声,而应当有所错落,

至于这种错落具体如何安排,则尚无定论。不过,运用"马蹄韵"撰长联是一种比较好的句脚安排方式。

所谓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的是一个句子自身的音步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否则就是平仄失替。只有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句脚),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如:

佛身远过世间望

妙法不堪小智听

又如:

无所从来何有相

得成于忍不生心

在平仄问题上还有一些禁忌,如忌"三平尾"或"三仄尾",忌"孤平"或"孤仄"等,留待下面再谈。

总的来看,对联在平仄协调方面是有讲究的,写作对联不能不讲平仄。如果说,字 数相等、词性与概念相当、语法结构与节奏相称,赋予了对联整齐美、严谨美、对衬美、结构美、节奏美等审美特征的话, 那么,平仄协调则赋予了对联音韵美这个重要审美特征。当然,有时为了不以辞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

4几个禁忌。

除了以上三个基本要求外,对联在格律上还有几个禁忌,即几种应尽量避免的情况:

"三平尾"或"三仄尾";"孤平"或"孤仄";"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同义相对";等等。

"三平尾"或"三仄尾",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如 "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变成了三仄尾。又如"缘深因厚坐莲台",若将"坐"改为"登",就变成了三平尾。

"孤平"或"孤仄",指的是在五个字以上的句子中, 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如"无言乃入门",若改为"无言而入门",就是"孤仄";又如"大日心光遍照",若改为"大日智光遍照",就是"孤平"(全平格或全仄格例外)。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 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 "惟觉者能听能会"对 "叹醉人不醒不知"。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 就是以同一个字在同一个位置相对,如"法界"对"世界"、"成道"对"成魔"。不过,有些虚词("之乎者也"之类)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诸佛洞观实相而无住

众生游戏虚空而不知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如:

见诸法空虚,此身去直超彼岸

念众生平等,三人行必有我师

若将上联的"直超彼岸"改为"已无后有",就与下联"必有我师"的"有"异位重字。又如:

若陶匠抟泥,掌中视果

胜樵夫观弈,梦里入槐

若将上联的"掌中视果"改为"掌中观果",就与下联"樵夫观弈"的"观"异位重字。当然, 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如:

万法一心,空不异色

一心万法,色即是空

联中的"一"与"万"、"心"与"法"、"空"与"色",便是"异位互重"格式。

所谓"同义相对",通常又称为"合掌",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意思完全雷同,如"赤县" 对"神州"、"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

5其它。

对联的写作与欣赏,还有一些相对次要的格律和比较独特的修辞方法,如借对、自对、嵌字、回文、集句,以及对联的横批、对联书写和张贴的格式,等等。下面对以上提到的问题逐一做个简单的介绍。

借对又称假对,这是词性上宽工转化的一种方法, 指句中词性和词语的含义虽非工对,但借助其另外的词性和含义,则成工对。如:

洒渍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七律<<曲江>>中之颔联)

"寻常"在此为普通之意,属形容词,但古制"寻"、"常"又皆为度量单位,属量词,借用此含义,则与数词"七十"相对为工。又如,"大而言之"对"志于道者",其中,"言'与"道"在联中的含义分别是作为动词和名词的,但"言"亦有作为名词之含义,道亦有作为动词之含义,二者相对仍属工整。不过,借对在对联中用得不多, 只是在需要变通时不得已而为之。

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和下联自身之中(句中)也存在对仗。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如"真妄"对"终","真"与"妄"、"始"与"终",就是句中自对。又如,"智愚"对"行止"、"荣辱"对'是非"、"微言大义"对"正法妙心"、"至高无上"对"微妙甚深"、"山色溪声" 对"晨钟暮鼓"、"烦恼即菩提"对"微尘含刹土"、"如秤锤落井、砺石潭"对"纵仙术隐 空、 神通入海"等,不仅上下联相对,而且句中也都有自对。 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 (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

嵌字,也叫嵌名,指将特定的名称(多为人名、地名、事物名等专用名称)嵌入对联中一定的位置。这是一种运用得比较广泛的方法。其具体方式很多,不下五十种。嵌字可分为整嵌和分嵌。整嵌,就是将一个名称不拆开而完整地嵌入,如<<题嵌四大天王>>

一联:

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嵌入联中。又如

<<题嵌金刚手秘密主>>一联:

金刚手握持秘密

勇猛心摧破无明

回文,又称卷帘, 指的是使用恰当的词语构成对句,使之既能顺读,又能倒读。由于回文格难度较大, 因而运用得不太广泛,但这种格式很能体现汉字的独立语特点。回文格的具体方式也多种多样。 比较常见的有当句回文、倒句回文、倒章回文,等。当句回文,即顺读与倒读完全一样,如: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佚名题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又如:

净心真实真心净

圆觉妙明妙觉圆

倒句回文,即将同一句子倒读,而上下联不变,如:

结同心果 果心同结

开并蒂花(常用婚联),倒读即为: 花蒂并开

倒章回文,即通联倒读,下联变为上联,上联变为下联,如:

迢迢绿树江天晓 晴日海霞红霭霭

霭霭红霞海日晴(佚名题武汉龟山联),倒读即为: 晓天江树绿迢迢

集句,指将现存的分散的句子,组合成对句。如果整副对联(多为短联)完全由现存的句子组成,称完全集句。如:

鹿归于野

色即是空

上联集自<<出曜经>>,下联集自<<心经>>,就是完全集句。又如: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佚名集唐诗联, 上联自王维<<渭城曲>>,下联自李白<<将进酒>>)

反之,则称不完全集句或单边集句。如:

司马不来,相逢何必曾相识

佳人安在,此时无声胜有声(当代联人罗元贞题九江琵琶亭联)

上下联中分别只有后半句是现存句子(引自白居易之诗<<琵琶行>>), 因此是不完全集句。又如:

世界微尘里

人生大梦中

只有单边是现存句子(上联引自李商隐之诗<<北青萝>>),因此是单边集句。严格来说,只有完全集句才能称为集句联。

( 三 )

在着重介绍了对联格律方面的一些要求后,接下来谈谈对联分类的问题。对联分类的标准可以有多种,实践中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对联的字数多少与句式结构,分成短联和长联。上下联皆由两个以上短句组成且字数较多的对联,称长联;上下联皆由一个短句组成的对联,称短联。一般来说,长联与短联在字数上并无绝对的界限。二是根据对联的内容和用途划分。从理论上看,这种划分更是难以严格而完全。依本人管见,大体上可分成春联、贺联、挽联、专门联四大类。

春联,指的是用于春节,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祝愿。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贺联,指的是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节庆联,以及其它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等。 贺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贺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庄严的。当然,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以上三种对联是运用得最广泛, 最具有群众性、民族性、传统性、时节性和实用性的。此外,可以将那些内容和用途比较专门的对联,笼而统之地归纳成专门联这一类。

比如行业联、名胜联、带有某种特定题赠性质的题赠联,以及带有学术性质或文学创作性质的学术联等。当然,行业联、名胜联、题赠联、学术联等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如佛教对联,可以看成是一种学术联,若是将其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也可以 看成名胜联。

另外,根据对联的写作技巧或修辞手法,也可以将对联分成嵌字联、回文联、谜语 联、 集句联、谐趣联等等。但严格说,应分别称之为嵌字格、回文格、谜语格、集句集句格、谐趣格等。

1、对联的基本概念

对联又称为楹联,是一种源远流长,雅俗共赏的应用文体。它要求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更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瑰宝。

2、对联的发展历史

对联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早在秦汉以前,在我国一些地方就有过年悬挂桃符的习俗。而春联的出现是在桃符的基础上慢慢演变发展起来的。

现今我们在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时,随处可见古刹、佛堂庙宇、博物馆、大学、古村落门楼、茶舍等处的佳联妙对。

2005年,国务院将对联这一习俗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对联的规则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就是说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同。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每句之内词与词之间,平仄尽量交替。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也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另外,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相同位置上的词平仄应尽量相反。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了解对联知识

一、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对联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有时也会出现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横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联也成为中考语文的一大亮点。它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 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3 意义相关。上下联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节奏相合。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 5平仄相协。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 结构相应。上下两联的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另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二、解题技巧 如果是给出上联或下联要求另写一联的题型需要从具体的每个字、词上认真推敲。做这类题一般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句意据此在头脑中寻找并确定好与之意思连贯、 相对的内容然后再对所给出的对联细细分析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紧接着根据所想好的要写的对联的内容与该对联在位置相同的地方的找出词性相同、词语结构特征相同的词语与之相对就这样一个一个词语搜寻下去直到找到满意的为止最后再从整体上把握做微观的调整和修改。防患于未然

三、对联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_______欧阳修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品千古美文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花静鸟淡天 (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联安塞腰鼓誉满神州 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妙法禅寺、长城遗址、南海湿地。 (7)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辛勤园丁的一副对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无声润物三春雨 下联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凭借才智辅佐刘备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相传他曾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阵图。下面一副对联是杜甫对他的评价清你补充完整。 上联功盖三分国 下联名成______________ 4徐特立九生曾经赠给青年人一副对联请你补充完整。 上联有关家国书常读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楚汉战争时期由于萧何的推荐韩信被拜为大将也由于萧何的计谋韩信又惨遭杀害。韩信少时常常挨饿漂母怜而饭之才得以生存而最后他又死于吕后之手。请你用一副对联来概括韩信的一生。 6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他在总督府写了一副对联以自勉表示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请你补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壁立于仞无欲则刚。

7杭州西湖边上岳飞墓前有秦桧等四人的铸铁跪像人们借此来贬恶扬善。当年秦桧等人谋害岳飞为后人唾骂理所当然但用来塑像的白铁则是无辜的。请你据此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8《醉翁亭记》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美感。请以“欧刚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个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个上联内容 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_____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10对偶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第七回回目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行山下定心猿。 11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 白云常带楚江秋( ) (2)我其仙乎吞云梦八九 登斯楼也览气象万千( )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 12下列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清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1)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 (2)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 13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前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7个字) (1)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后的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行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联寻亲。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打乱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两袖清风存正气 a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b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c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透书香 17观察课本插图(见人教版九册(上)彩页插图)《古隆中三顾堂》根据提示写出你所读到(或想剑)的信息。 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_______的故事下联讲的是_______的事情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浸染出浓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于。例如“石头城”对“燕子矾”“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 对____________莫愁湖 对_____________总统府 对_____________ 19、根据对偶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幅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20、分析对联排列顺序 下边是陈毅为鲁迅先生逝世写的挽联其上联的次序打乱了请重新排列。 上联①懂得进退攻守②要打叭儿落水狗③岂仅文坛闯将④临死也不宽恕 下联莫作空头文学家 一生最恨帮闲 敢于嬉笑怒骂 不愧思想权威 这是1998年甘肃省中考试题此题要求学生先根据下联的字数确定②在最前面然后根据词性相对的原则确定 21、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___________ 22、下列各项中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A、万紫千红总是春 B、万家忧乐到心头 C、千锤万凿出深山 D、万户争传新乐府 23、2004年福州市中考题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 ____________ 奥斯特洛夫斯基 24、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25、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26、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 A、 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27、上物理课时老师为了生动形象地讲解热学知识写下一副有趣的对联它的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冰水冰化水水温不升”。这副对联反映的一个规律是  A 液体凝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B 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C 气体液化、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D 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28、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是第三声、第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韵一般是第一声、第二声贴在左边。 29、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 ②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 ③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 ④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A 春联 B 婚联 C 挽联 D 行业联 30、“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上联轻风_____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四、修改句子使之构成一副对联 1下面的句子不成对偶请改动下句使它们组成一组对偶句。 上句看社会知国情坚定报国志

下句放眼瞻望未来明确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使自己的爱国心情越来越增强。 改为 2改写下面句子划线部分使它和未划线部分形成对偶。 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 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缎一样。 改为 3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请做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 上联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 下联放歌纵酒喜暖日融泥万木春 改为 4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5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 。 五、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上联或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 2上联忆往昔刘备三顾茅庐传佳话 下联 3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下联 欧阳修 4上联历史古城雄风再振 下联 5上联文章千古事 下联 6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 7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 9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__ 奥斯特洛夫斯基

六、选择题 ①、出句 绝情谷小龙女闭门思过 请选出你认为对的最好的一句。  A青城山老玩童出手救美 B洪都府徐孺子下榻横陈 C普救寺崔莺莺遇难逢生 D金玉堂乔知事买椟还珠 ②、出句 天凉露重一痕素月杏花香 请选出你认为对的最好的一句。A云淡风柔几点骄阳竹叶翠 B夜静声悄数点微星云影淡 C气爽秋高几片淡云枫叶赤 D雾冷烟迷两岸初春杨柳醉

参考答案 1醉翁亭里(中) 与民同乐 2(1)看今朝锦绣江河(山) (2)论天下大事(或尝百年佳酿、赏人间奇景) (3)水清鱼读月 (4)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寄托理想描绘世外桃源(6)示例品王佳酿驰名中外 海林内衣情暖人间中洋河豚香飘四海 (7)有志育才一代功 3八阵图 4无益身心事莫为 5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7白铁无辜铸佞臣 8“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或“范仲淹先天下而忧” 9呐喊 10八卦炉中逃大圣 11(1)黄鹤楼(2)岳阳楼(3)泰山 12(1)《水浒传》(2)《西游记》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1)为天下先忧后乐 (2)与吏民同醉同乐 15示例琅岈山蔚然深秀岳阳楼壮美雄奇桃花源和平宁静 16A——d B——a C——b D——C 17三顾茅庐 诸葛亮辅佐刘氏父子两代 18白马湖无想寺 状元楼 19、上联是“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20、②④①③ 21、“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也可对“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还可对“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22、B 23、写下一页页辉煌的篇音 24、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 25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 26、A 27、A 28、王阿姨您好您家的这副对联真好不过这副对联贴反了。因为“岁”字是第四声这句是上联应该贴在右边“春”字是第一声这句是下联应该贴在左边。我帮您换过来好吗讲清贴错的理由语言得体即可 29、①A ②C ③D ④B 30、要求是将一副四字对联扩展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下联扩展后增添了一个动词“隐”上联需增添一个与其相对应的动词在方格中可填写“拂”

这个问题涉及到对联的基本概念,解释如下:

1、简介对联: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2、关于对联的详解:

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 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对联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部分对联才需要押韵)。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对联的定义

对联又称楹联,起源于桃符,是一种对偶文学,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区分大小词类相对,可见称“对联起源律诗”是根本的错误。传统对联的对仗要比所谓的诗对联工整。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

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的对联。

对联之格律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见《应用写作》1987年第1期《漫话对联》)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 天文对地理 、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李白题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为平,●为仄。"学"字按《平水韵部》为入声)

对联平仄问题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因联意需要时也可以例外。

六是内容相关。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但对联的任何规则都有例外,“内容相关”也是如此。对联中有两类极特殊的对联。一是"无情对",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容毫不相关(或有似是而非的联系),上下联联意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趣味性。如:

树已半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上下联中,"树""果"皆草木类;"已""然"皆虚字;"半""一"皆数字;"寻""点"皆转义为动词;"休""不"皆虚字;"纵""相"皆虚字;"斧""干"则为古代兵器。全联以口语对诗句,更显出乎意料之趣味。

二是分咏格诗钟。上下联分别咏出不相干的两个事物;逐字逐词对仗工整;通过联意从某一点上把两件事物关连起来。分咏格诗钟有些类似无情对,还类似谜语,但不同点也很多,有兴趣的联友可作进一步研习。

楹联强调内容相关,但又禁忌同义相对,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生意兴隆通四海”对“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就属合掌。当然,个别非中心词语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

对联之习俗

春联习俗春联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介绍和评定文字如下:

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代。

楹联以“副”为量词,一般以两行文句为一副,并列竖排展示,自上而下读,先右后左,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楹联属格律文学,有种种讲究,但无字数和句数的限制,少则一字,多至千言。上下对举、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辞法相应、节律对拍、形对义联是其文体特性,其中尤以声律的平仄与词性的对仗为关捩。楹联言简意赅,雅俗共赏,人称“诗中之诗”。

楹联以文字为内容、以书法为载体,制品种类繁多,包括纸裱、镜框、木刻、石刻、竹刻等。在楹联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著述,各类楹联典籍数以万计。

楹联应用广泛,除名胜宫殿、亭台楼阁、厅堂书屋悬挂外,还广泛应用于节庆、题赠、祝贺、哀挽、陵墓等场合。依据功用之不同,它可分为春联、寿联、风景名胜联、自题联及各种技巧联等。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对联习俗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春联习俗。春联古称春贴,是一年一度新春佳节时书写张贴的一种时令对联。春联习俗起源于五代,至宋代已成形,明代已很普遍。在湖南,贴春联是春节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习俗。春联具有祝颂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特点,并突出一个“春”字。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婚联习俗。婚联是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对联,通常张贴于婚娶之家的大门、洞房门、厅堂或妆奁堂上。其内容多是对结婚双方的热情赞美和良好祝福,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

寿联习俗。寿联是为过寿的人祝寿专用的对联,其内容一般是评赞过寿者的功业才能、道德文章、祝福过寿者多福高寿,美满幸福,具有热烈而庄敬的感情色彩。

挽联习俗。挽联,有的地方叫丧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人们用于对先人、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往往贴在门口、骨灰盒两侧、追悼会会场两侧、花圈上,一般用白纸配黑字,具有肃穆、庄严和沉痛的感情色彩。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

对联之起源

哲学探源: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 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物生在两……,体有左右,各有妃藕。”(《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下的道路,只是一个包两个。”(《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成熟、新生,二者于义为对。对待之文,自太极出两仪后,无事无物不然;日用、寒暑、昼夜,以及人事之万有——生死、贵贱、贫富、尊卑、上下、长短、远近、新旧、大小、香臭、深浅、明暗,种种两端,不可枚举。” (叶燮:《原诗》外篇)这种根源于阴阳二元论世界观偏爱成双结对的民族心理,是对偶句式得以产生并流行的深层原因之一。前人的许多论述,也注意到了这种联系。《文心雕龙•丽辞》: 造物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体植必两,辞动有配。……

语言寻根: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在英语中,单词“car”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音节不相等。而汉语“kǎchē”与“jīpǔ”,数量相等又音节相等。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平对仄即谓相拗。这样,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 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表音,不表义,更无可视性,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 下面试举两个意思相同的中英文对偶句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说明为何只有汉语才有真正的对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则不能。

英文:(莎士比亚名言,按楹联形式排列)

中文:

构佳思;

写妙句。

英文“上、下联”单词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也相同,但音节不相等。读起来,因其无声调,上下联都是一个声音面貌,没有平仄相间带来的抑扬顿挫。至于书写上,“下联”比“上联”少了两个字母的位置,故全不对称。读者或许会想,能不能找出和写出一个英文对偶句,在单词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同的基础上音节也相等,书写空间(字母数相等)也相等呢?不能说绝对不能,但因英文的音节、文字、语素不是三位一体的,实际操作起来只能是顾此失彼,即使莎翁这个对偶句,在英语中都是极其罕见的。而中文的“构佳思;写妙句”情况就不同了。你看,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对,音节相等,平仄基本相谐,书写起来则完全整齐对称。因此,英文“think good thoughts; write good word”不是楹联,而中文“构佳思;写妙句。”则可称为楹联。

对仗之路: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对偶阶段,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 在我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殇。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 《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传)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刘麟生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他例举了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韵对等各种对格的例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风•子衿》)、“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郑风•山有扶苏》)《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刘麟生曾说:“《道德经》中裁对之法已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有反正作对者。”(《中国骈文史》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八十一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二章) 再看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尚书•武成》)、“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等等。 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音乐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五言诗产生于汉代,至魏晋达到顶峰。其中对偶句亦较多运用。汉乐府中对偶句更趋工整,俨如后代律诗中的联句。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在上述各种文体中,对偶句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它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来运用,并非文体的格律要求;二是字数多从三字到七字之间;三是对仗很宽松,字数、词性、句式大体能相对,但缺乏平仄的对仗。这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意义的排偶较早起,声音的对仗是从它推演出来的。”(《朱光潜美学文集》第十二章)

第二阶段是骈偶阶段。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段为例: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全都是用对偶句组织,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对偶名句。这种对偶句(即骈偶)是古代诗文辞赋中对偶句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偶不再是纯作为修辞手法,已经变成文体的主要格律要求。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第三阶段是律偶阶段。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但魏晋之际,只以宫、商之类分韵,还没有四声之名。南北朝时,由于受佛经“转读”的启发和影响,创立了四声之说,撰作声谱,借转读佛经声调,应用于中国诗文,遂成平、上、去、入四声。其间,周颙作《四声切韵》,沈约作《四声谱》,创“四声”“八病”之说,并根据诗歌要求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特点,经过创作实践的摸索,总结出诗歌必须“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的原则。于是,诗文的韵律日益严格。对偶句的格律由骈偶发展成为律偶。 在沈约、谢眺的“永明体”诗中已有比较工整的律偶。如:“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谢眺《新亭诸别范零陵云》) 如;“艾叶弥南浦,荷花绕北楼。”(沈约《休沐寄怀》)等。从齐梁“四声”、“八病”说盛行之后,再把四声二元化,分为平(平声)、仄(上、去、入声)两大类,既有了平仄的概念,又逐步总结出每句诗的平仄应有变化,每句诗与每句诗之间的平仄也应有变化的“调平仄术”和联结律诗的“粘法”;同时,又发现每句诗用五、七字比用四、六字更富有音乐美,节奏也更加有变化;在一首诗中,骈偶句与散体句并用,又能显示出语言的错综美。就这样,从齐梁时略带格律的“新体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了唐代,律诗达到了严格精密的阶段,成为唐诗的主要形式之一。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举杜甫《登高》即可见一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颌联和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极为工稳。远胜过骈体文中的骈偶句。除五、七言律诗外,唐诗中还有三韵小律、六律和排律,中间各联也都对仗。

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综上所述,汉文学的对偶句式历经了至少两三千年,经由排偶、骈偶、律偶三个阶段,“对称原则由意义推广到声音方面”(《朱光潜美学文集》第十二章),到盛唐已发展至尽善尽美。唐代诗人的对仗技巧已炉火炖青。如果把楹联比喻成孕育在诗文母体中的胎儿,那么此时的胎儿已是完全发育成熟,即将呱呱坠地了。

对联之特征

季世昌、朱净之先生在《中国楹联学》中曾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性,严密的格律性,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实用性。鲜明的民族是指楹联极为鲜明地体现着我们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貌。强烈的时代性是指楹联象一切文学形式一样,必然打上时代的印记。严密的格律性是指楹联有自己的独特格律。高度的概括性是指楹联具有比其它文学形式具有更强、更大的艺术概括力,它往往能以极其有限的文字反映深广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实用性是指楹联普遍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可谓各行各业、各色人等,各种场合,无所不用,无所不在,无所不见。

傅小松的《中国楹联特征论略》则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楹联具有上述的独特性,但是,楹联仍是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文学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特征。它也是一种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具有文学的形象性、真实性和倾向性等特点,也具有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功能。楹联可叙事、可状物、可抒情、可议论。如悼念死者,可写祭文,可写挽诗,也可写挽联,这说明楹联是文学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形式独特而已。

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那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这就是中国楹联,一种充满矛盾和对立统一的特殊艺术形式

参考资料:

>

以上就是关于 对联基本知识全解全部的内容,包括: 对联基本知识全解、谁知道对联的特点和种类、关于对联的知识 关于对联的知识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081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