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精神是什么

大禹治水的精神是什么,第1张

大禹治水的精神是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的精神。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作为治理水患的先祖,禹不仅以治水功绩造福百姓,以治水经验传于后世,而且以治水精神光耀万代,为中华民族积淀了特别的精神财富、孕育出独特的民族气质。

大禹治水的故事简介。

传说在帝尧时期,经常发生洪水,百姓日子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为了制止洪水泛滥,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祖父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大禹治水。禹是颛顼的孙子,鲧的儿子,姒姓,名叫文命,他还是黄帝的后代。大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和失败原因,制定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用“疏导”的办法根治水患。

优良品质:

1、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2、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3、禹与群众同甘共苦。

尧舜禹是继黄帝以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三个杰出首领,当时的社会还处于原始社会,因此并不属于什么朝代。只从夏以后才出现了奴隶社会的政权体制。当时的社会首领实行的是推选制和禅让制。

扩展资料:

1、尧的故事:尧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尧在位七十年兢兢业业为广大民众着想,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他首创禅让制,而非继承制,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堪重用,于是决定禅让给舜,尧的举动受到了万世的敬仰。

2、舜的故事: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死后,禅位于禹。舜帝是尧帝禅让给他的,舜接位后,勤劳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

3、禹的故事:禹又称为大禹,大禹治水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个人。在尧在位的时候大禹就助尧治理洪水,古籍记载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是中国史籍记载中功高德劭的完人。

大禹治水的故事从小就见于课本和亲人的言谈之中。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做人要刻苦耐劳,勇于坚持和克服困难的自信精神。想想大禹时期,人们还处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部落时期,面对大面积爆发的滔天洪水,大禹以极其原始的生产工具开山凿池、常年奔波、三过家门而不入,因为辛劳的工作把自己的身体都累的变形了,腿上的毛发被磨损的全无,脚底板也磨得不成样子……终于以自己和他同志的努力消除水患,使得整个部落得以延续发展下去。大禹的功劳是伟大的,是值得我们整个炎黄子孙铭记于心的。

另外,后世的儒家知识分子也拿这件事来规劝皇帝要勤政爱民,不要只知道贪图享受。这也是大禹治水给后人的另一个启示。

尽管大禹治水的故事是否真实存在,现在的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还在争论。但是,历史上在大禹时期前后,全世界范围内都发生过大洪水是已经有定论的了。比如说西亚传说中的洪荒时代和诺亚方舟的故事等等,这些传说也正是在我国的大禹时期。由此可见,四五千年前,东西方确实发生过一次规模极大的洪水。由此可知,我国史书上的记载也未必是杜撰的故事而已,可能真有其事。当然,治水的大禹可能是主掌治水工作的***物,辛苦工作的不但是他自己,肯定还有更多的部落群众,消除水患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精神:

大禹治水体现了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的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扩展资料: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

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涂山之会

夏建立后,大禹在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

礼毕之后,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

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

大家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禹治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禹

1、艰苦奋斗精神

禹经过13年的艰苦奋斗,忍辱负重,苦心经营,长年奋斗在治水一线,掌握了各个部落的情况。

2、公而忘私精神

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劳而忘身,率先垂范,体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品质。

3、民族至上精神

治水成功后使更多的部落和部族的生命,财产和耕地,山林免于被洪水卷走,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作用。

4、民为邦本的精神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始终以人为本,施与饥民粮食和肉类,如果一个地区食物缺乏,就从食物多的地区调入。治水成功后,大禹兴建水利,开垦土地,植谷种粮,栽桑养蚕,发展农业生产。

5、科学创新精神

大禹在面对治水失败时,也没有灰心,他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研究出治水的规律和方法,创造发明了测量工具,提出了疏川导滞的疏浚排洪治水的总体策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禹治水(历史典故)

《论语》学习之802101

原文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白话孔子说:“禹,我对他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他的饮食简单却尽心孝敬鬼神,他的衣服粗劣却讲究祭服华美,他的宫室卑陋却尽力修治沟洫水道。禹,我对他没有什么可批评的啊。”

思考之一 大禹精神是什么?

“大禹精神”可以概括为 俭而致孝、俭而崇礼、俭而奉公 。本章夫子 从吃穿住三个方面 ,对大禹的美德进行了赞扬。在吃的方面,大禹是“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大禹自己的饮食非常菲薄,吃的是粗茶淡饭,但是却用最丰盛的祭品孝敬鬼神祖先,这体现了大禹俭而致孝的精神。在穿的方面,大禹是“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大禹自己平常穿的衣服很恶劣,但临朝祭祀时穿戴的礼服、礼帽却做的非常华美,这体现了大禹俭而崇礼的精神。在住的方面,大禹是“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为了让百姓能够安居,大禹不顾自己的小家,住的宫殿低矮简陋,却竭尽全力疏通水道、治理水患,留下“ 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千古佳话。这体现了大禹俭而奉公的精神。“禹,吾无间然矣!”夫子对大禹精神的推崇备至之情溢于言表。

致孝、崇礼、奉公,是大禹对孝道、礼制、仁政的落实。 《孝经》 云:“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此至德要道就是孝道,落实了孝道,则天下太平。 《中庸》 云:“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落实了礼制,则治国易如反掌。 《孟子》 曰:“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不忍人之心,是仁心,不忍人之政,是仁政,落实了仁政,同样是治天下易如反掌。俭,革除的是物欲,是修身的关要,是治国的根本,如 《大学》 所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禹贵为天子,有条件奢华却不尚奢华,俭以修身,治国的根基牢固至极。在此根基之上,他通过致孝、崇礼、奉公,落实孝道、礼制、仁政,终成一代圣王,备受孔子推崇。

思考之二 为什么要学习大禹精神 ?

要想成为大禹那样的伟人,就要学习 俭而致孝、俭而崇礼、俭而奉公的大禹精神 。也许有人认为,当今社会经济发达,社会进步,学习大禹精神没有必要,其实不然。

首先, 致孝很重要 。 现在不少朋友都在创业,创业者扮演的是领导者的角色,更应当学习大禹精神。领导都希望部下对自己忠诚,只有部下忠心耿耿才好开创事业。如果部下离心离德,甚至有几个拆台捣乱分子,领导怕就要寝食难安了。夫子说“孝慈则忠”,领导孝敬父母,部下才有可能忠诚。因为部下都明白,如果领导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怎么可能真心的关爱自己呢?嘴上说的再好听,也只不过是拿自己当枪使的假仁假义。这样一来,上下之间就剩下互相利用了,一旦利益冲突,立马一拍两散。

其次, 崇礼同样重要 。礼主敬,人们通过礼表达内心的敬意。领导衣着整洁庄重莅临会场,是对与会者的尊重。如果员工都西服革履的肃穆以待,领导却穿背心趿拉着拖鞋出场,那是对所有人的蔑视和冒犯。领导者一面蔑视和冒犯员工,一面又想让员工尊重自己、追随自己、拥戴自己,这岂不是南辕北辙吗?庄重的衣着不但可以表达敬意,而且还能赢得信任。

第三, 奉公 也很重要 。奉公体现的是领导对员工利益的重视和维护。现在很多企业会让部分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就是有意识的将公司赚到的钱,让一部分给员工。老板牺牲自己的利益,让利于员工,自然能赢得员工衷心的拥戴和勤勉的奉献。反之,如果老板只想着自己发财,甚至不惜克扣员工的工资奖金、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则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甚至激起敌对情绪。

俭,是创业的基础,更是守业的关键。还没挣着钱就想烧钱,铺张浪费,肯定是难以创业成功的,即便创业有成挣着钱了,如果贪图享受不思进取,那就会坐吃山空,败尽家业。老话说“富不过三代”,其根源即在于此。

最后,我 只想做个 普通员工, 是不是 也要学大禹精神 呢?回答是肯定的 。 因为拥有节俭、孝悌美德的人,礼貌待人的人,愿意牺牲个人利益为大家付出的人,总是会更多的得到单位的青睐、领导的赏识。如果赶上单位选聘、精简或者裁人,那些连自己亲爹都不管不顾的人、对领导对同事粗暴无礼的人、见便宜就上见困难就溜遇事敷衍塞责的人,一般都会是首当其冲的对象。

思考之三学习大禹精神从哪儿入手?

大禹精神涉及了四种美德:孝、礼、仁、俭,“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四者之中孝为根本,故应当从孝入手。要长养孝心,就要多对父母观功念恩;念恩心强,则报恩心强;报恩心强,则孝行随之而起,自然会宁可自己吃的差点儿也要用好吃的孝养父母。所以,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培养孝心入手!

以上就是关于大禹治水的精神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大禹治水的精神是什么、尧舜禹有什么优良品质、大禹治水体现了我国古代先民的什么精神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076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