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由来和用处24485558

小数的由来和用处24485558,第1张

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微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就提出了把整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

小数的名称是公元十三世纪我国元代数字家朱世杰提出的。在十三世纪中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

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的。 

小数是实数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它是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号。其中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任意个零,小数的大小不变。例如:04=0400,0060=006。把小数点分别向右(或向左)移动n位,则小数的值将会扩大(或缩小)基底的n次方倍。

扩展资料:

小数点的由来:

中国自古以来就使用十进位制计数法,一些实用的计量单位也采用十进制,所以很容易产生十进分数,即小数的概念。

第一个将这一概念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是魏晋时代的刘徽。他在计算圆周率的过程中,用到尺、寸、分、厘、毫、秒 、忽等7个单位;对于忽以下的更小单位则不再命名,而统称为“微数”。

到了宋、元时代,小数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更明确的表示。杨辉《日用算法》(1262年)载有两斤换算 的口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即1/16=00625;2/16=0125。 这里的“隔位”、“退位”已含有指示小数点位置的意义。

秦九韶则将单位注在表示整数部分个位的筹码之下,例如: —Ⅲ—Ⅱ表示1312寸 寸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数

小数的历史:

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微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就提出了把整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

小数的名称是公元十三世纪我国元代数字家朱世杰提出的。在十三世纪中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

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

小数点的由来

中国自古以来就使用十进位制计数法,一些实用的计量单位也采用十进制,所以很容易产生十进分数,即小数。

第一个将这一概念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是魏晋时代的刘徽。他在计算圆周率的过程中,用到尺、寸、分、厘、毫、秒 、忽等7个单位;对于忽以下的更小单位则不再命名,而统称为“微数”。 到了宋、元时代,小数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更明确的表示。杨辉《日用算法》(1262年)载有两斤换算 的口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即1/16=0、0625;2/16=0、125。 这里的“隔位”、“退位”已含有指示小数点位置的意义。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则将单位注在表示整数部分个位的筹码之下,例如: —Ⅲ—Ⅱ表示1312寸 寸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法。

在欧洲和伊斯兰国家,古巴比伦的六十进制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一些经典科学著作都是采用六十进制,因此十进制小数的概念迟迟没有发展起来。15世纪中亚地区的阿尔卡西是中国以外第一个应用小数的人。欧洲数学家直到16世纪才开始考虑小数,其中较突出的是荷兰人斯蒂文,他在《论十进制》(1583年)一书中明确表示法。例如把5714记为:5◎7①1②4③或5,7'1''4'''。而第一个把小数表示成今日世界通用的形式的人是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他在《星盘》(1593年)一书中开始使用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之间的分界符。

1、中国自古以来就使用十进位制计数法,一些实用的计量单位也采用十进制,所以很容易产生十进分数,即小数的概念。第一个将这一概念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是魏晋时代的刘徽。

2、他在计算圆周率的过程中,用到尺、寸、分、厘、毫、秒 、忽等7个单位;对于忽以下的更小单位则不再命名,而统称为“微数”。

3、到了宋、元时代,小数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更明确的表示。杨辉《日用算法》(1262年)载有两斤换算 的口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

4、这里的“隔位”、“退位”已含有指示小数点位置的意义。秦九韶则将单位注在表示整数部分个位的筹码之下,例如: —Ⅲ—Ⅱ表示1312寸 寸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法。

公元3世纪,也就是16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就提出了小数。

最初,人们表示小数只是用文字,直到了13世纪,才有人用低一格,如823记做,左边的表示整数部分,右下方表示小数部分。

古代,还有人记小数是将小数部分的各个数字用圆圈圈起来,例如:15记做1⑤,这么一圈,就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来了。这种记法后来传到了中亚和欧洲。

直到公元1592年,瑞士的数学家布尔基对小数的表示方法作了较大的改进,他用一个小圆圈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割开,例如:524……数中的小圆圈实际起到了小数点的作用。又过了一段时间,德国的数学家克拉维斯又用小黑点代替了小圆圈。于是,小数的写法就成了现在的表示方法。

中文计数法

中国未引入西方的小数点前,中文有一套小数单位表示小数:分、釐、毫、丝、忽、微、纤等等,各单位是前一个的十分之一。

如31416,读作“三又一分四釐一毫六丝”或“三个一分四釐一毫六丝”。小数点自西方传入中国后,小数单位除对译十进制词头外已逐渐不用,现时分、釐仍会用于利率。

以上就是关于小数的由来和用处24485558全部的内容,包括:小数的由来和用处24485558、小数是由什么组成的、小数的来历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064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