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成虫怎么养

黄粉虫成虫怎么养,第1张

黄粉虫的养殖要点如下:

一、趋性。幼虫成虫都喜黑暗。成虫潜伏在阴暗角落或树叶、杂草及其他杂物下面;幼虫则多潜伏在粮食、面粉的表层下1-3厘米处。成虫和幼虫都有食卵和食蛹现象,如将成虫、幼虫、蛹和卵放在一个饲养箱中,当繁殖到一定的密度后,会产生食卵和食蛹的现象,须加以注意。

二、饲料。米糠、麦麸、土杂粮、各种廉价青菜、果皮、果核等可作为黄粉虫的饲料。一般混合饲料配方为:麦麸80%、黄玉米粉10%、花生米饼粉10%。

三、温湿度。26-32℃是适温范围。35℃生长发育最快,但长期处在这个温度下容易发病。以上温度是指群体内部温度,4龄以上幼虫,当气温在26℃以上,饲料湿度达到15%左右时,群体的温度会高出周围环境10℃以上。应采取降温措施。理想的饲料含水量为15%,空气湿度为70%。

四、设施。在成虫体色变成黑褐色以前,将其搬至成虫产卵箱。产卵箱为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13厘米的木箱。木箱底部钉铁丝网,网孔2-3毫米。箱内侧四边镶白铁皮或玻璃,防止虫逃跑。放虫前,先在箱底下垫木板,板上铺一张纸,撒约1厘米厚的混合饲料,再放一层干鲜桑叶或豆叶。

五、繁育。虫卵孵化期是7-10天,所以在适温下7天后应筛选一次卵。筛卵时将箱中的饲料及其他碎屑筛下,然后将卵纸一起搬到孵化箱中进行孵化。孵化箱与成虫产卵箱规格相同,但箱底是木板。一个孵化箱可孵化2-3个卵箱筛的卵子,分层堆放,层间用木条隔开。干燥季节,卵上要盖一层菜叶。10天后将卵纸等全部抽出。3龄以前一般不添加饲料,但要经常放菜叶。

六、防病

1、螨害。7-9月份易发。防治:饲料要密封贮存,米糠、麦麸、土杂粮、粗玉米等消毒后再投喂;及时清除虫粪、残食,保持饲养箱内的清洁和干燥。

2、干枯病。气温偏高、空气干燥、饲料中青饲太少时易发。应将饲料箱放至较凉爽通风的场所,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青饲料,并在地上洒上水降温。

3、软腐病。此病多发生在梅雨季节,病虫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产仔少,重者虫体变黑、软、烂而亡。发现此病症后应立即减喂青菜数量,清理病虫粪,开窗通风散潮,调节温度,及时取出变软变黑的病虫,并用025克氯霉素或土霉素拌豆面或玉米面250克/箱投喂,等到情况好后再改为麸皮拌青料投饲

黄粉虫养殖注意事项:

饲养容器

饲养此虫有大规模工厂化培育和小规模培育两种方法,作为钓饵用只需进行小规模家庭饲养。家庭饲养的容器用纸箱、木箱、搪瓷面盆、塑料盒均可,可放在阳台上或其它阴凉处饲养。但以用小木箱最为适宜。小木箱的大小为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6厘米。

饲养环境

此虫生长繁殖的最合适温度为20摄氏度至30摄氏度,最适合相对湿度65%-70%。

饲料

面包幼虫的成长要经过小幼虫、中幼虫、大幼虫三个阶段,其喂养量要按不同阶段逐渐增加。幼虫时期要精养,饲料以玉米面、麸皮为主,蔬菜叶屑为辅,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每星期应调换新鲜饲料,及时添补米糠、豆饼末、玉米粉、青菜叶或胡萝卜碎片,也可加适量鱼粉。

饲养要点

每星期要清理一次粪便。当出现部分老熟幼虫逐渐变蛹时,要及时挑出,以免幼虫啃食幼体。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要防止大幼虫爬出外逃。饲养时要配备两个箱,成虫和幼虫要分开饲养。

禁忌

饲养室内不可抽烟;严防饲养室内有刺激性的农药和化学药物气味;防止鼠、猫、犬、蚂蚁、螳螂等的侵害。

适时取用

此虫的幼虫成长期需连续蜕皮十余次,蜕一次皮长大一次,待幼虫长至20毫米长时即可取来垂钓。

黄粉虫的人工养殖方式目前常用的是箱养,不论养殖规模大小都可采用。设备主要有养虫箱、卵箱和筛子等。取虫种后,先经精心筛选,选择个体大、整齐、生活力强、色泽鲜亮的个体。专箱(盆)喂养。

黄粉虫的饲料一般用麸皮、米糠、酒糟、花生麸等,兼用蔬菜叶、树叶、瓜果皮等。另外,大规模饲养黄粉虫时,可使用发酵饲料,利用麦草、稻草、玉米秆等发酵处理后饲喂。

扩展资料:

黄粉虫产品价值高,其虫油富含人体所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及EPA和DHA,可用于保健食品、化妆品、生物添加剂、工业用油以及航空航天用润滑剂。

黄粉虫干品中蛋白质含量达到70%,是珍贵食肉动物及各种鱼类最理想的高活性蛋白质饲料添加剂。虫皮含有抗菌所需的甲壳素原素,经常喂食可促进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并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黄粉虫虫粉包含多种独特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消化与吸收,可提高人体免疫力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粉虫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三亚利用黄粉虫种植优质蔬菜

一、黄粉虫生活习性

黄粉虫成虫羽化后4-5天开始交配产卵。交配活动不分白天黑夜,但夜里多于白天。一次交配需几个小时,一生中多次交配,多次产卵,每次产卵6-15粒,每只雌成虫一生可产卵30-350粒,多数为150-200粒。卵粘于容器底部或饲料上。成虫的寿命3-4个月。

1、 杂食性 黄粉虫原以粮食为食,人工饲养下以粮食加工后的糠麸类、叶菜、根茎、瓜果等为食,也自食死蛹、死成虫及其他动物尸体,成为杂食性。

2、 群集性 该虫不论幼虫及成虫均集群生活,而且在集群生活下生长发育与繁殖得更好。这就为高密度工厂养殖奠定了基础。

3、 负趋光性 黄粉虫的幼虫及成虫均壁强光,在弱光及黑暗中活动性强。

4、 雌、雄比例及交配 黄粉虫的自然雌、雄比例可达35-5:1。如果生存环境不好,缺少饲料,雄性黄粉虫数量会超过雌性,雌、雄比例1:4,而且成活率低。人工养殖黄粉虫在投放种虫时的雌、雄比例要求为1:1。

二.黄粉虫养殖场所及设备

1、 黄粉虫养殖场地的选择

黄粉虫的养虫厂应有电源、交通方便,以利于运输饲料、虫粪及黄粉虫,养虫场最好附近设有饲料种植场地。养虫室宜坐北朝南,有痛风、控温、控湿及遮光设施,虫室可分成种虫室及幼虫室,室内地面一般水泥地为好。

2、 黄粉虫饲养室

饲养房内部温度要求冬夏季都要保持在15-25℃,低于10℃以下虫不食也不生长,超过30℃虫体发热会烧死。温度要保持60-70%,地面不宜过湿,冬季要取暖,夏季要通风,室内备有温度计、湿度计。

种虫室饲养成虫产卵,并定期将收集的卵进行孵化,幼虫室饲养1-2个月龄后的幼虫,种虫养于种虫盒内。饲养室要避光、通风,冬季要有取暖保温设备。饲养室的大小,可视其养殖黄粉虫的多少而定,一般情况下梅20m2的一间房能养300-500盒。

3、 黄粉虫饲养盒

饲养盒的规格、大小可视其养殖规模和使用空间而确定,可大可小,但要求盒内壁光滑,不能让幼虫爬出和成虫逃跑。种虫盒尺寸一般为长80cm。宽40cm,高8cm,其下底为18目铁丝网,网眼大小能使成虫可伸出腹端产卵器至铁丝网下麸皮中产卵为宜,但不能使虫整个身体钻出网外,在边框内侧贴透明胶带,防成虫爬出盒外。

每个种虫盒网下均垫一块面积大于网底的胶合板,胶合板上垫一张同等大小的旧报纸,铁丝网与旧报纸间,均匀撒满麸皮,铁丝网上放些颗粒饵料和叶菜。每个种虫盒内养成虫01-1千克,每个种虫盒连同垫板纸以一定的角度层垒15m左右高。

孵化盒与幼虫盒的尺寸一样。长80cm,宽40cm,高8cm,塑料盒木质均可,木质虫盒四壁及底面间不得有缝隙,侧壁上缘也应贴胶带,以防幼虫外逃,1-2月龄以上的幼虫应养于木质盒内,以增加空气的通透性,防止水蒸气凝集,孵化盒金额幼虫盒底面不用铁丝网,而是塑料或木质底板,各盒间均以一定角度相互叠至15m高,盒堆间留人行道或20cm以上的间隔,以便于管理或通风透气。

筛盘、筛子:用粗细几种铁筛网,12目大孔的可以筛虫卵;30目中孔德可以筛虫粪;60目的小孔筛网,可筛1-2龄幼虫。

三.黄粉虫饲养管理

1、黄粉虫小幼虫的饲养管理

黄粉虫的卵经6-7天孵化后,头部先钻出卵壳,体长约2毫米,它啃食部分卵膜后爬至孵化盒麸皮内,并以麸皮为食,此时应去掉旧报纸,将麸皮连同小幼虫抖入盒内饲养,长到4-5毫米时,体色变淡,停食1-2天便开始第一次蜕皮。蜕皮后体白,约2天后又变成淡**,一般每4-6天蜕一次,一个月内通过4个蜕皮逐渐长大成为体长6-10mm,体宽06-1mm的中幼虫,幼虫的饲养至关重要,在温度20-35℃,空气相对湿度50-70%,投喂麸皮与叶菜的情况下,幼虫期大约120天,为方便于饲养管理起见,将0-1月龄幼虫称为小幼虫;1-2月龄幼虫称为中幼虫,2-4月龄幼虫称为大幼虫,变蛹前的幼虫称为老熟幼虫。该期间饲养管理简单,主要如下:

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控制料温在20-32℃,最适料温27-32℃。经常在麸皮表面撒少量叶菜碎片,使其含水量达到20%。当麸皮吃完均变成微球形虫粪时,可适当再撒一些麸皮,当达1月龄时即用80目网过筛,将剩下的中幼虫均匀分到2个幼虫盒中饲养。

值得注意的是,小幼虫消耗虽少,但孵出后立即应供给饲料,否则小幼虫会啃食卵盒刚孵出的幼虫。

2、 黄粉虫中幼虫的饲养管理

1-2月龄的中幼虫生长发育增快,消耗渐多,排粪也增多,通过1个月的饲养管理,中幼虫经5-8次蜕皮,体长可达10-20mm,平均个体重007-015g,在管理上应做到:

每7-10天筛出粪一次,筛孔约40目。

每天早晚各投喂麸皮、叶菜类碎片一次,投喂量为虫体重的10%左右,或喂麦麸70%,玉米粉25%,大豆45%,饲用复合维生素05%。实际喂量要看虫体健康,虫日龄,环境条件等灵活掌握。虫群内温度控制在20-32℃,最适温度27-32℃,空气相对湿度65%-70%,室内黑暗或散弱光照。

3、黄粉虫大幼虫的饲养管理

黄粉虫蜕皮8次,大约2月龄后的大幼虫,在正常饲养管理下,摄食多,生长发育快,排粪多。当蜕皮13-15次后,即成为老熟幼虫。大幼虫群集厚度为1-15cm,不得厚于2cm。稀密度养殖时每盒也可达5000条,老熟幼虫摄食渐少,不久则变为蛹。当老熟幼虫体长达到22-32mm时,体重即达到最大值。根据大幼虫实际摄食量充分供给麸皮及叶菜,做到当日投料,当日吃完,粪化率达90%以上。

4、黄粉虫 蛹羽化期的管理

老熟幼虫变蛹后至羽化为成虫前,蛹期为1-2周,蛹期外表看不吃不动,但体内却发生巨大变化,对外界环境条件很敏感,为了保证顺利高质量完成羽化过程,应认真做好蛹期管理工作。

所以就是在化蛹6个小时之后,把它与幼虫分离,但分离的时候动作要轻,之后撒上麸皮,因为大约7天左右蛹就可以羽化为成虫了,这时候它们就要进食。不翻动、不挤压蛹体。提供羽化所需的适宜温度24-32℃和空气相对湿度65%。及时取出羽化后的成虫,防止咬伤未羽化的蛹。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禁止室内吸烟、喷洒农药和卫生化学药品。

5、 黄粉虫种成虫的饲养管理

黄粉虫成虫繁殖期内,有部分成虫繁殖后死亡,对这种自然死亡的成虫,不必挑出,不久即被活成虫啃食而剩下鞘翅及头部,这样可以弥补或成虫的营养。饲养种成虫时要经常检查种虫盒,及时堵塞种虫盒孔及缝隙,保持胶带的完整与光滑,防止室温过高及天敌的侵入。种成虫产卵2个月后,为提高种虫盒及空间的利用率,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最好将全盒种虫淘汰,以新成虫取代。为控制种虫室的适宜的温、湿度,在夏季应做好通风降温、降湿工作,还要设置门帘、纱窗,防止苍蝇进入。在成虫室内不能使用化学农药灭蚊、蝇,否则会杀死黄粉虫成虫和幼虫。同样接触过杀虫农药的叶菜类也不能投喂成虫。冬季种成虫应做好保温、增湿工作。

控制室温在25-32℃,空气相对湿度65%-70%,室内为黑暗或弱光。羽化后1-3天成虫外翅由白变黄、变黑,活动性由弱变强,此期间可不投喂饲料,羽化后4天成虫开始交配产卵,进入繁殖高峰期,每天早晨应投放适量全价颗粒饲料,如麸皮45%、面粉20%、玉米面6%、鱼粉5%、豆饼24%或麦麸40%、玉米粉40%、豆饼18%饲用维生素05%、混合盐15%,本配方主要用于饲喂成虫和幼虫;或麦麸75%、鱼粉4%、玉米粉15%、食糖4%、饲用复合维生素08%、混合盐12%主要用于喂养产卵期的成虫。另加适量的复含水分的叶菜类,每隔2天换一次产卵纸及其上的麸皮。注意的是,精料使用前要消毒晒干备用,新鲜的麦麸也可直接使用,不要把过多的水分带进饲养盒,以防饲料发霉,发霉的饲料最好不要投喂。

6、 黄粉虫孵化期的管理

卵期要多喂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这样可以提高它的繁殖率。一只雌成虫一生要产卵600多粒。这就是黄粉虫的卵,长约1毫米左右,卵壳较薄。如果室温控制在28度左右,7天就能孵出幼虫。幼虫的生长发育是经过蜕皮进行的,5―7天蜕皮一次,要蜕皮6次才能成为商品虫。这时候簸箕就用上了,不要小看这虫皮,它可以提取甲壳素。这虫粪也大有用处,它可作为家禽的饲料。

五、 黄粉虫饲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禁止非饲养人员进入饲养房。如果进入室内,必须在门外用生石灰消毒。

2、 在幼虫期,每蜕一次皮,更换饲料,及时筛粪,添加新饲料。在成虫期饲料底部有卵粒和虫粪,容易发霉,要及时换盘。

3、 饲料要新鲜,糠麸不变质,青菜不腐烂。

4、 饲养人员每天都要查看各虫期情况,如发现病虫、死虫应及时清除,防止病菌感染。

5、 为了加快繁殖生长,对幼虫、羽化后的成虫,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葡萄糖粉或维生素粉、鱼粉,每天都要喂鲜菜。

6、防除黄粉虫天敌的侵袭。

1、温度

黄粉虫养殖它的温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温度不合理那么黄粉虫就很难进行孵化,也就意味着产量并不会很高,甚至可能连种虫都会死亡,所以我们在养殖的时候要注意将养殖室的温度控制在二十五到三十度左右,最低温度不能低于十五度,最高温度不能高于三十五度,否则会被烤干。

2、卫生

黄粉虫虽然是虫,但并不是所有的虫子都喜欢脏乱的生活环境,在养殖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养殖场内卫生环境的管理,不定期的进行清扫和消毒,同时饲养盘的卫生也要保持干净,然后就是黄粉虫喂食之后剩余的饲料残渣也要及时的清理出去,避免腐烂导致黄粉虫发生病害。

3、密度

我们都知道黄粉虫的养殖一般都是采用立体养殖的方法进行养殖,这样可以是空间最大程度的被利用,同时每一层中黄粉虫的数量都是比较多的,看起来密密麻麻的,尽管这样它还是有限制的,通常养殖的密度不能超过三厘米厚,如果太厚黄粉虫身体发热之后没法及时散热,这样会出现热死的现象,所以在养殖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饲养的密度不能过大,一般就是两到三厘米左右的密度即可。

4、管理

黄粉虫养殖的管理主要要注意的就是饲料的管理以及进行分群管理,黄粉虫主要是以菜叶、玉米以及麸皮等为食,所以我们要注意的就是这些饲料要在没有喷药以及没有腐烂发霉的情况下来进行喂食,不然黄粉虫会被喂死,其次就是在喂食的时候要注意用量,而且每天喂三次即可。分群管理主要是根据黄粉虫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分群,这样既方便进行统一的管理,还控制了密度,这样有利于黄粉虫的生长。

5、防病

黄粉虫的养殖过程中还需要的注意的就是防病以及它的一些天敌,螨类对黄粉虫的危害非常大,所以我们要严格的对养殖的饲料进行查看和管理,其次就是遇到蚂蚁、老鼠等要及时捕杀,以防危害到黄粉虫。而黄粉虫最常见的病害有干枯病和软腐病,我们分别可以通过降低温度以及降低湿度的方法来进行防治,同时针对软腐病我们还可以利用金霉素来进行防治。

黄粉虫种虫适合养殖在15-25度的环境,每1公斤黄粉虫日常投喂麦麸3-4把,其中添加一些干净的蔬菜,为黄粉虫补充水分,另外,需要每5-7天筛除一次虫粪,以免滋生细菌,黄粉虫出蛹后,需要单独挑出,放入另一个铺上报纸的筛盘中饲养。

黄粉虫怎么养殖

1、饲料要求

黄粉虫种虫适合养殖在15~25度的环境,温度过低容易导致种虫蜷缩冻伤,影响成活率。饲喂黄粉虫的标准是每1公斤的黄粉虫投喂麦麸3-4把,其中可以添加一些干净的蔬菜,为黄粉虫补充成长所需的水分。

2、清洁环境

养殖黄粉虫需要每5~7天筛除一次虫粪,并对其生活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以免滋生细菌,使黄粉虫遭受病害,蜷缩不能成蛹,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3、培养成虫

黄粉虫出蛹后,需要单独挑出,放入另一个铺上报纸的筛盘中饲养,等待其羽化出成虫。成虫产卵后,很快就能孵化出的幼虫,幼虫需要用干净的青菜饲养,随时间增加青菜量,以幼虫食用后少有剩余为好。

黄粉虫的养殖方法:

1、当肉眼能看清幼虫体形时,要进行加温、增湿,促使其生长发育。升温可采取加大密度方法。增湿是定时(每天6-8次)向饲养盒洒水。但量要小,不能出现明水。在饲料中加大水分也能增湿。

2、给幼虫投喂营养丰富的一、三、五号饲料,并给予大量青饲料。

3、大小幼虫最好分开饲养,以免出现残食现象。

4、此期适宜温度为25一32℃,湿度60%-75%,麸皮湿度10%-15%。

5、蛹期:用幼虫饲养箱撒以麦麸,盖上适量菜叶,将蛹放入待羽化。

6、成虫期:成虫需镶入铁丝网,网的孔以成虫不能钻入为度,箱内四侧加镶防滑材料,以防逃。铁丝网下垫一张纸或木板,再撒入1厘米的混合料,盖菜叶保湿,最后将孵化的成虫放入,准备产卵。之后每隔7天将产卵箱底下的板或纸连同麦麸一起抽出,放入幼虫箱内待孵化。

注意事项:

养殖环境需要温暖、通风、干燥、避光、清洁、无化学污染。

1、成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5000 — 8000 只。

2、幼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2 万只左右(约5 千克)。

3、蛹身体娇嫩,以单层平摊无重叠挤压为宜。

4、种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2000—3000 条为宜。

5、夏季高温饲养密度要小一些,冬季密度可稍大

饲料含水量15 % ,大气湿度70%左右。若饲料含水量超过18%或空气湿度大于85 % ,黄粉虫发育减慢并容易患病。幼虫很耐干旱,最适湿度为80~85%。在特别干燥的情况下,黄粉虫尤其是成虫有互相残食的习性。

扩展资料:

黄粉虫的饲用价值:

1.蛋白质饲料宝库。据专家测试分析,黄粉虫鲜虫脂肪含量2820%,蛋白质含量高达61%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动物生长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

每100克干品含氨基酸高达94791微克,其各种营养成份居各类食品之首,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据饲养测定,1公斤黄粉虫的营养价值相当于25公斤麦麸,20公斤混合饲料和100公斤青饲料的营养价值。但是黄粉虫直接烘干粉碎之后作为饲料原料使用成本会相对较高,而且价格极不稳定,在饲料当中使用比较多的是黄粉虫经过脱脂深加工之后的粉末,也就是脱脂黄粉虫粉。

2.提高经济效益。近几十年实践证明:用黄粉虫作饲料喂养的蝎子、蜈蚣、蛤蚧、蛇、鳖、牛蛙、热带鱼和金鱼,不仅生长快、成活率高,而且抗病力强,繁殖力也大大提高。

用黄粉虫作为一般畜禽的饲料添加剂应用,可以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能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倍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粉虫

以上就是关于黄粉虫成虫怎么养全部的内容,包括:黄粉虫成虫怎么养、黄粉虫怎么养,怎么繁殖培养啊!、黄粉虫养殖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057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