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大叶性肺炎的视诊、叩诊、触诊、听诊的主要特征

右侧大叶性肺炎的视诊、叩诊、触诊、听诊的主要特征,第1张

典型的大叶性肺炎,体格检查提示“肺实变”体征。

叩诊:肺部呈实音;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支气管呼吸音,严重者呼吸音减弱。

触诊:病侧语音震颤增强。

肺部视诊:一般无明显特征。

1、肺下界移动度相当于深呼吸时横膈移动范围。

2、首先叩出平静呼吸时肺下界,然后嘱受检者作深吸气并且屏住气,同时向下叩诊,由清音转为浊音处作一标记。

3、待受检者恢复平静呼吸后再嘱其作深呼气,并且屏住,再由上而下,叩肺下界。深吸气和深呼气两个肺下界之间的距离即肺下界移动度。

4、检查肺下界移动度一般叩肩胛线处,也可叩锁骨中线或腋中线处。正常人肺下界移动度6~8cm肺下界移动度减少见于肺气肿、肺不张、肺纤维化、肺水肿和肺部炎症等。气胸、胸水、胸膜肥厚或膈肌麻痹时肺下界移动度也减少。

肺下界:

1、两侧肺下界大致相同,平静呼吸时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腋中线第8肋间隙,肩胛线第10肋骨水平。

2、正常的呼吸移动肺下界的肺底移动度为6-8厘米,正常肺下界的位置可因体型、发育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矮胖者的肺下界可上升一肋间隙,瘦长者可下降一肋间隙。

3、病理情况下,肺下界降低见于肺气肿、腹腔内脏下垂,肺下界上升见于肺不张、腹内压升高使膈上升,如鼓肠、腹腔积液、气腹、肝脾肿大、腹腔内巨大肿瘤及膈肌麻痹等。

肺下界移动度相当于深呼吸时横膈移动范围。首先叩出平静呼吸时肺下界,然后嘱受检者作深吸气并且屏住气,同时向下叩诊,由清音转为浊音处作一标记。待受检者恢复平静呼吸后再嘱其作深呼气,并且屏住,再由上而下,叩肺下界。深吸气和深呼气两个肺下界之间的距离即肺下界移动度。检查肺下界移动度一般叩肩胛线处,也可叩锁骨中线或腋中线处。正常人肺下界移动度6~8cm肺下界移动度减少见于肺气肿、肺不张、肺纤维化、肺水肿和肺部炎症等。气胸、胸水、胸膜肥厚或膈肌麻痹时肺下界移动度也减少。

以上就是关于右侧大叶性肺炎的视诊、叩诊、触诊、听诊的主要特征全部的内容,包括:右侧大叶性肺炎的视诊、叩诊、触诊、听诊的主要特征、肺下界移动度叩诊方法、正常肺部叩诊的肺下界,肺下缘移动度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048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