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国巍巍华夏下一句是什么

泱泱大国巍巍华夏下一句是什么,第1张

泱泱大国,巍巍华夏下一句是什么屹立世界,群雄傲视,经此一战,无愧于天下!

泱泱华夏,巍巍中华语出《诗·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维水泱泱”。中华,中原华夏大地,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

“泱泱”的意思有好几种,比如:水的深广,水流的声音很大,天上云彩的样子等等。还有一个意思是宏大、广大,“泱泱大国”用的就是这个含义。

内涵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山湖壮丽,群峰并起,巍巍华夏,泱泱大国,千年文明,历代传承。然而,曾几何时,中华民族国破城敝,民不聊生,中国陷入了灾难深重的民族苦难泥淖中。也正是从百年前中华民族的子孙们所历经的屈辱和苦难起,优秀的中国人萌生了摆脱贫弱、振兴国家的梦想。这就是百年以来中华儿女的最真挚的理想和最宏大的心愿。

巍巍中华的巍的笔顺如下:

笔顺:竖、竖折/竖弯、竖、撇、横、竖、撇、点、撇点、撇、横、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撇折、点。

巍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为wēi。

形声字。从嵬,委声。此字实际上可以看成在嵬字上加注声符而形成的分化字。巍字字形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偏旁位置的变化和偏旁的减省上: 一是“山”旁的位置变化。

目前见到的战国文字,其山均在下部或右下。汉人碑刻文字,其山旁或居于上,或居于下。到楷书阶段,楷书中山旁的位置才固定在上部。二是声旁“委”的位置变化。马王堆汉墓帛书中,声旁“委”或居于形旁“嵬”的右边,形成。

三是鬼旁的减省,形成。四是减省之后山旁的位置又一次变化,形成楷书的“崣”字。魏国或魏姓之魏,本来也写作巍,后人省去山旁,并且读为去声,于是魏便成了魏国或魏姓的专用字,跟巍字分道扬镳了。

宋娄机《汉隶字源》云:“汉碑巍字山皆在下,魏字山却在上。孟都修尧庙碑‘巍巍之盛’,山在下。武梁祠堂画像‘巍阳’,西岳华山亭碑‘巍尝威’,陈球后碑‘巍郡’,山皆在上。惟杨震碑阴‘巍郡’,山却在下。其不同如此。”

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其实是不准确的。汉代鲁郡碑阴及孔宙碑阴魏郡的巍字,所从之山旁都在下部。马王堆汉墓帛书及银雀山汉简魏国的巍字,所从之山旁也都在下部。 《龙龛手鉴》又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0407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