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相同的Mg、Fe、Zn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其反应时间与产生氢气的质量的关系

质量相同的Mg、Fe、Zn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其反应时间与产生氢气的质量的关系,第1张

Mg产生速度最快 其次是Fe 最后是Zn

产生氢气质量

Mg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 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 Zn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

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 说明盐酸是用不完的 可以充分反应掉的质量

假设三种物质都是10G

通过计算

Mg产生的氢气质量是48g

Fe产生的氢气质量是112g

Zn产生的氢气质量是13g

所以 Zn产生氢气质量最多 其次是Fe 最后是Mg

这题切入点主要是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 、元素名bai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1 氢 H 1 ;2 氦 He 4 ;3 锂 Li 7 ;4 铍 Be 9 ;5 硼 B 108 ;6 碳 C 12 ;7 氮 N 14 ;8 氧 O 16 ;9 氟 F 19 ;10 氖 Ne 20;11 钠 Na 23 ;12 镁 Mg 24;13 铝 Al 27 ;14 硅 Si 28 ;15 磷 P 31 ;16 硫 S 32 ;17 氯 Cl 355 ;18 氩 Ar 40;19 钾 K 39 ;20 钙 Ca 40

26 铁 Fe 56 ;29 铜 Cu 64 ;30 锌 Zn 65;35 溴 Br 80 ;36 氪 Kr 84 ;47 银 Ag 108;56 钡 Ba 137;78 铂 Pt 195;79 金 Au 197 ;80 汞 Hg 200;82 铅 Pb 207

常见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氢H 1;氦He 4;锂Li 7;铍Be 9;硼B 108;碳C 12;氮N 14;氧O 16;氟F 19;氖Ne 20;钠Na 23;镁Mg 24;13铝Al 27;硅Si 28;磷P 31;硫S 32;氯Cl 355;氩Ar 40;钾K 39;钙Ca 40;铁Fe 56。

基本信息

相对原子质量表是指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本表数据源自元素周期表(IUPAC 2005 standard atomic weights),以12C=12为标准。本表方括号内的原子质量为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最长的同位素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末位数的不确定度加注在其后的括号内。原子量加方括号的为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最长的同位素的质量数。

相关内容

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例如一个氢原子的实际质量为1674×10⁻²⁷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²⁶千克。

而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²⁶千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元素周期表中最下面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质量是原子质量与C-12质量的1/12的比值

公式:Ar=m/[m(C)x1/12]=12m/m(C)

所以:Ar(Fe)=12x466=5592

平时计算一般取56

以上就是关于质量相同的Mg、Fe、Zn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其反应时间与产生氢气的质量的关系全部的内容,包括:质量相同的Mg、Fe、Zn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其反应时间与产生氢气的质量的关系、初中常用物质相对原子质量、常见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036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