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什么意思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什么意思,第1张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中文名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出    处

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

注    释

孰:谁。 惑:疑难问题 非:不是

作    者

韩愈

目录

1 原文

2 意思

3 注释

4 出处

文体

6 作者

7 创作背景

原文

古之学者(1)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人非生而知之(3)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4),终不解矣。生乎吾前(5),其闻(6)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7);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是故(10)无(11)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2)。

意思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10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注释

孰:谁。 惑:疑难问题 非:不是

出处

韩愈的《师说》

文体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 也可以记事, 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就属这一文体。

作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出处:出自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文体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 也可以记事, 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以上就是关于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什么意思、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0291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