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有什么品种

兰花有什么品种,第1张

通常包括春兰、寒兰、蕙兰、建兰、还有报岁兰,因为我国文化底蕴与兰花淡雅的的形象十分契合。

佩兰(学名:EupatoriumfortuneiTurcz)是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00厘米。根茎横走,淡红褐色。茎直立,花序分枝及花序梗上的毛较密。中部茎叶较大,三全裂或三深裂,中裂片较大,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全部茎叶两面光滑,羽状脉,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及枝端排成复伞房花序,总苞钟状,总苞片覆瓦状排列,外层短,卵状披针形,中内层苞片渐长,长椭圆形;全部苞片紫红色,花白色或带微红色,瘦果黑褐色,长椭圆形,7-11月开花结果。

兰花的品种很多,兰属兰科植物全世界有1000多属20000多种,其中可供观赏的也有几千种。近我国传统习惯分为两大类:即一杆一花的称\"兰\",一杆多花的叫\"蕙\"。如以花期来分,有以下四大类:一、春天开花类 1、 春兰,又称草兰或山兰,产于江浙等地。叶4-6枚,叶缘有小锯齿,叶色有黄绿和浓绿之区,叶质有薄和厚之分,带光泽。苞片色彩变化有白绿、绿、紫红带绿等。花苞在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出土,产于山阴坡的花较多,而出自山阳面的花较少。根带肉质,细而圆。每一花梗开花1朵,偶有开两朵的,花浅黄绿色。花期3月上旬左右。花有香味。 2、 春箭,产于四川西部山区。叶4-5枚,鞘状叶2枚,叶缘细锯齿,叶色浓绿,略带光泽。苞片呈玫瑰红而又带浓绿色。每一花梗开花2-3朵,花型比春兰大,色彩丰富,有白绿,粉红、紫红等。花期在3月中旬左右。花有清香。 3、 报岁兰,又称墨兰,产于台湾、福建、广东等地。叶4枚,鞘状叶2枚,阔而长,斜出或半垂,浅黄绿色,叶面有光泽。苞片呈紫红色,极少呈浅绿色或玫瑰色。每一花梗开花8-20朵不等,呈绞状花序。花期3月中旬左右。花香较淡。二、夏季开花类 1、 夏兰,又称蕙兰,俗名九节兰,产于江浙等地。叶5-13枚,叶缘有明显锯齿,叶质坚韧并有厚薄之分,带光泽。花苞在形体上可分两 种类型:一种为短花苞型,花苞的膜质鞘短而先端尖,大多层层包含;一种即常见的长花苞型,花苞的膜质鞘狭长。每一花梗开花6-13朵不等,呈绞状花序。花期5月中、下旬,花开10天左右。花清香味浓。 2、 小花夏兰。叶和花苞似春兰。叶较狭窄,又短小。在夏兰中较少见,花期与夏兰同。 3、 台兰,产于湖南、江西等地。叶型短阔,叶色暗绿,稍带光泽。花呈紫红色,花形整齐,呈绞状花序。花无香味。三、秋天开花类秋兰,通称建兰,产于福建、广东、台湾、浙江等地。叶有滋阔狭长短之分,叶色黄绿或暗绿。有的品种叶带光泽。苞片呈草绿色。花期大多有两次:第一次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左右,花较多,每一花梗开约8-9朵,花香味浓烈。第二次于10月上旬,花少,每一花梗仅开花2-3朵。开花呈绞状花序。花香味清淡。四、冬季开花类寒兰,产于湖南、江西等地。叶4-7枚,狭而长,先端有锯齿,叶面光滑。苞片呈紫红色。每一花梗开花5-12朵不等,呈绞状花序。花色有黄绿、绿带粉红或紫红。花期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花富有香味。名兰包括:著名的蝴蝶兰,新加坡的万代兰,台湾的舞女兰、石触兰,日本的大化蕙兰等。

植物分类学将兰科植物分为科、亚科、属种,变种或亚种,按此分类,中国兰有以下种:

1)春兰

春兰又称草兰、山兰、朵香,简称兰,古人称其为弱脚。产兰山区乡民称其小兰。

春兰是中国兰中分布最广,资源最丰富,栽培历史较久,选育园艺栽培品种最多的兰花。它株体小,叶片较细狭,花梗直立,高约6~25厘米,开1朵花,古人称一茎一花为兰。少数开双花的称并蒂兰,意为吉祥。春兰株体虽小,花朵却较大,花朵展绽直径一般为4~6厘米,最大直径可达8厘米。花色通常以绿色和黄绿色为主,花被上有紫红色条纹或斑点。花期约一个月(2月中旬至3月中旬)。多数春兰具有芳香,人称幽香。

春兰因产地不同而各有特征,可分为江浙春兰,河南春兰、湖北春兰,云、贵、川内地春兰,南方春兰等大类。

2)蕙花

又称九华兰、九节兰、九于兰、产兰山区乡民称高兰、大兰、牛兰、上兰。古人称一茎九花为蕙,也称蕙花而不称蕙兰。少数地区称夏兰或送春。

蕙花株体一般较高,叶5~13片,叶长约35~80厘米,叶宽05~15厘米,叶片脉纹粗多而明显,叶缘锯齿明显而较粗,假球茎不明显。花梗直立,梗径粗者1厘米,细者如线香,高挺齐叶架或出叶架,一般高约35~80厘米。着花5~30朵。花朵展绽直径约35~8厘米。花色多黄绿或翠绿,舌瓣上有绿丝绒苔,上缀许多紫红色点块,花期在原产地为4~5月初,偶有在秋季再开一次花。蕙花分布较广,秦岭以北也有分布。原生地海拔高于春兰,比较耐寒、耐干、喜阳。

各地所产蕙花其叶形、花质略有差异,以产地分为江浙蕙花,安徽西部和湖北蕙花,云、贵、川内地蕙花和南方蕙花等。

3)四季兰

通常称建兰,又称夏兰、秋兰。也有人称玉花兰,骏河兰、雄兰、雌兰。四季兰并非四季均开花,一般初花期为6月起至寒露止,其间能多次开花。

四季兰产地较广,我国北纬30°以南的山林间皆有,一般群生于海拔300~400米的混交林中,由于产地广,加之栽培历史悠久,各地所产的四季兰其株形各不相同。有人将其分为众多系列。如:骏河系、玉真系、雄兰系、雌兰系、玉枕系、素心系等。

4)墨兰

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墨兰叶阔,一般宽达2~42厘米,长约25~80厘米。2~5片叶着生于假球茎上。假球茎较大,直径为15~25厘米。叶富光泽,横断面呈浅“V’字形或叶面平展,叶缘通常无锯齿。花梗直立,一般都高出叶架。总状花序,着花5~20余朵,花朵展绽直径约25~5厘米。萼片和花瓣通常为狭披针形,唇瓣下垂反卷。花色多呈淡紫褐色,缀有深紫褐色条纹。花期自晚秋至翌年2月,具甜香味香气。

墨兰生长于我国北纬26°以南的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江西、云南、海南、四川和贵州南部等地,各地所产墨兰各有特征,依其特征可分为台湾报岁兰,大明系墨兰,广东墨兰,云南墨兰,江西墨兰等。

5)寒兰

在我国仅有三四十年栽培历史。通常花期在冬季。而今在浙江南部、四川会理和云南北部发现有在7~9月开花的寒兰,人称“夏寒兰”,浙江丽水地区亦有寒兰在7~9月开花。

寒兰叶质介于春兰和建兰之间,叶面角质层较春兰略厚,但比建兰薄,富有光泽。叶性接近春兰。叶面比春兰平滑。株体较高,叶长30~100厘米,宽1~2厘米,叶架高于春兰。叶片丛生3~5片,少数6~7片。假球茎大、长卵形,光滑、根粗。花梗细,直立挺拔。总状花序,着花3~12朵,萼片狭披针形,萼片长约2~4厘米,宽仅0.2~0.35厘米。花朵展绽直径3.5~8厘米,花瓣短于萼片,一般为萼片长度的1/3~1/2,呈尖椭圆形,唇瓣发达,色彩艳丽。以花色分寒兰一般分为青青寒兰(青梗青花),青寒兰(紫梗青花),紫寒兰(紫梗紫花)、红花寒兰、白花(素心)寒兰、黄花寒兰,更纱(镶色)寒兰等七种。

寒兰分布较广,台湾、广东、福建、广西、江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浙江南部皆有寒兰原生种。寒兰分阔叶和细叶,也可分立叶和软叶,细立叶寒兰较少,在原生地仅占千分之一左右。细立叶寒兰叶片细狭而厚硬,假球茎大,根粗,叶缘锯齿明显。

6)莲瓣兰

又称小雪兰、卑亚兰。分布区域很狭,仅在我国云南西部和台湾高山地区有原生种。

莲瓣叶片细狭,叶长为50~80厘米,叶宽0.5~1.2厘米。叶片丛生6~9片,假球茎小,直径一般仅为1厘米左右,但根却粗壮,直径粗达0.5厘米左右。花梗直立细圆挺拔,着花2~3朵,花瓣较薄,花被上隐条纹明显,花朵展绽直径约为3.5~6厘米。萼片披针形,花瓣呈长卵形,唇瓣下宕反卷。花期在1~3月,花朵绽开,香气馥浓又飘逸。代表品种有“-大雪素”和“小雪素”。莲瓣兰花色以白如雪而著称,与碧绿亮丽的叶片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7)多花兰

又名台兰、蜜蜂兰、蒲兰、金棱边,方兰、产地有人称石兰。

多花兰多数生长在山岩之上,也有的附生于大树枝杈上。株体一般长25~40厘米,叶宽12~2厘米,叶梢钝尖,叶质厚,叶面角质层明显。丛生叶片4~6片,多为软垂,假球茎小,花梗长15―30厘米,易斜出或下垂,密生12~40朵花,花朵小,萼片与花瓣均短而圆,呈长卵形,唇瓣下垂反卷。花色红褐,花期为5~6月上旬。近年出现白花素心、微带香味的园艺品种。

8)春剑

春剑主要资源区在四川和贵州。春剑株形高大,叶宽1~2.2厘米,叶长40~100厘米,叶质似春兰。花期亦与春兰同期,一梗着花2至5朵,花朵绽展直径4~8厘米,花色丰富多彩,花瓣质地较薄瓣上隐纹明显,具有较好的幽香。植株强壮一般有叶片5~10片。根系粗大强壮。传统名种有“大红朱砂”、“银杆素”、“隆昌素”、“西蜀道光”等。近年选出大量的新品种形成川兰特色。

9)线叶春兰

又名豆兰、鹦哥绿等,主要产区在贵州、四川、云南三省,生息地一般在海拔500~2000米较干燥的山林中,叶形较细狭长奶~60厘米,宽0.6~1厘米,叶幅断面多数呈“V’字形,叶缘锯齿细,叶片数5~7片。花梗较高一般均高约15~25厘米,花瓣质地较厚,花形端正均开平肩花晶,花期在1~3月,一般情况下开花40天亦无凋容。花色丰富有朱金,桃红、紫红、黄、复色、白、紫黑、绿色等。多数无香气,近年发现少数有香的线叶春兰。

种类介绍 兰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个属、二万多个种,每年还发现和培养出不少新品种。 兰草:由于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地生兰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 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中国文化先师孔子曾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夫兰(夫兰:蕙兰和白芷称为一对,合名:蕙芷 )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和伞形科白芷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1、春兰 春兰又名草兰、山兰。春兰分布较广,资源丰富。花期为一年的2~3月,时间可持续1个月左右。花朵香味浓郁纯正。名贵品种有各种颜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从瓣型上来讲,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2、蕙兰 蕙兰根粗而长,,叶狭带形,质较粗糙、坚硬,苍绿色,叶缘锯齿明显,中脉显著。花朵浓香远溢而持久,花色有黄。白、绿、淡红及复色,多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3、建兰 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不同品种花期各异,5~12月均可见花。 4、寒兰 寒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以及西南的云、贵、川等地。寒兰的叶片较四季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叶姿幽雅潇洒,碧绿清秀,有大、中、细叶和镶边等品种。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有杂色脉纹与斑点,也有洁净无瑕的素花。萼片与捧瓣都较狭细,别具风格,清秀可爱,香气袭人。 5、墨兰 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等,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海南等。我国南方各地特别是广东、云南的养兰人最喜栽培与观赏。 6、春剑 春剑常称为正宗川兰,虽云、贵、川均有名品,但以川兰名品最名贵。花色有红、黄、白、绿、紫、黑及复色,艳丽耀目,容貌窈窕,风韵高雅,香浓味纯,常为养兰人推崇首选。 编辑本段四、品种鉴别 品种鉴别是对兰花综合素质的鉴定,是最能展示艺兰功力的一门学问。因此,历代艺兰大家都对此格外慎重,从不妄下结论,始终奉行“三看”原则。一看叶形“观花一时,赏叶终年”。 在无花季节,人们对名品兰花鉴别的主要依据是看叶形,包括叶芽、株形等。兰芽出土时的色泽对兰花品种的鉴赏有一定参考作用,芽期需仔细观察。一般而言.凡新芽为白色、白绿色、绿色的,春兰一般为素心品种,蕙兰大多为素心或绿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状“白峰”的,有可能出细花。兰花传统名品大都相对稳定,其 品种6 叶形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兰艺家经长期实践,对叶形特征明显的品种一般能凭眼看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如直立叶的汪字、泰素、老极品,环垂叶的宋梅、大一品,肥环叶的大富贵、扭曲叶的绿云等。但兰花由于种养环境不同,并非年年岁岁叶相同,于是兰艺家们在观叶的同时往往还要结合看花苞来鉴定品种。二看花苞兰花传统名品不但叶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们在鉴别时既要看叶形,又要看花苞。关于花苞的鉴定,前人总结出了兰蕙头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铃的“五门八式”。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鉴别品种大有裨益,值得我们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兰艺实践中发现,即使同一盆兰花,有时其花苞的颜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对此我有体会。经多年观察,我栽培的大富贵、元字等名品兰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时会有差异,有的年份花苞色泽深些、有的年份色泽浅些。据无锡陈耀明先生讲,他种养的集圆有时抽出的 品种7 花葶为“深赤红色”,有时抽出的花葶为“绿中见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圆拔出五个花葶,有三个是红的,两个绿中见紫。 可见,单纯从花苞的色泽、形状来鉴别品种有其局限性,还必须看其开品。三看开品对兰蕙品种的鉴别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开品,这也是引种品种要见花引种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开品到位,见花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种的兰蕙往往因种法不同开出的花品有时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开出四五种花形,绿云、西神亦能开出几种不同的花形,但我们不能因其开品有异就断定它们是不同的品种。故一代兰艺大家吴恩元言:“因种法有好歹,致开品有高下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品种鉴别真学问。对兰花品种的鉴别应辩证的看、综合的看,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妄下结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看叶形、看花苞、看开品。

以上就是关于兰花有什么品种全部的内容,包括:兰花有什么品种、兰花分为哪几类、兰花有多少种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0247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