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应为( )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应为( ),第1张

按照当前尚在使用的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建议,成人的徒手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大于100次/分且小于120次/分(100~120次/分)。

但是由于你这出现的是一道选择题,所以也不排除有可能是早年出的题。再更早些的时候曾经使用过至少100次/分的按压频率(注意,早先使用的按压频率是没有设置上限的)。

正确答案:C

解析:解析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的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厚度的1/3,频率在至少为100次/分

。胸外心脏按压与呼吸的配合在新生儿为3:1,单人复苏婴儿和儿童为30:2,双人复苏婴儿和儿童为15:2

在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建议的胸外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而目前最新的2010年指南中将原先每分钟100次的频率改为至少每分钟100次…也就是说现在胸外按压时按压频率要达到100次以上。

儿童心肺复苏时的人工呼吸也是和胸外按压配合使用的,除非患儿是明确的呼吸停止,脉搏>60次/分。在两者配合使用时其实和成人心肺复苏差不多,胸外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分,而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以30:2的按压通气比进行操作,当有两个专业急救人员时可以使用15:2的按压通气比。

而当进行单纯人工呼吸时其频率为12~20次/分,即3~5秒吹气一次。

根据目前2010年指南中的建议,对于只呼吸停止但仍有脉搏者进行单纯人工呼吸时其吹气频率为10~12次/分(每次吹气1秒,间隔5~6分钟吹气一次)。

而对于心跳呼吸均停止者根据指南对标准心肺复苏要求进行计算(即胸外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分钟,按压通气比30:2,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标准心肺复苏时每分钟约通气6次(每隔约18秒吹气2次,每次吹气1秒),胸外按压90次以上。这些指标虽然指南中没有明确写出,但是你要是按照指南中的要求计算一下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样的。

另外,当前指南对非专业人员不要求掌握单纯的人工呼吸,只要发现患者为呼吸停止立即进行标准心肺复苏或只进行胸外按压,单纯人工呼吸只对专业人员有要求。

回答仅供参考,如有疑问请补充…

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胸外心脏按压是过去的名称,为了和开胸心脏按压相区别,现在将胸外心脏按压称为闭胸心脏按压,但胸外心脏按压似乎更易于接受,所以在此仍称为胸外心脏按压。

正确有效的按压技术要求是:

1、抢救者的上半身前倾,两肩要位于双手的正上方,两臂伸直,两肘关节不可弯曲。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不可偏向一侧或左右摇摆;

2、按压应平稳,用力要均匀,有规律地按压,不能间断;

3、每次按压后,要全部放松,使胸部恢复正常位,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放松时注意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判断按压是否有效,如有两名抢救者,在一人按压时,另一人应能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对儿童进行闭胸心脏按压时,按压部位与按压频率与成人相同,但按压深度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4~5厘米,动作要平稳,不可用力过猛。

如胸外心脏按压的对象是婴儿,其操作与成人及儿童有一定区别。婴儿的按压部位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界点下一横指,抢救者用中指和无名指按压,不可用力过猛。

预后:

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的患者,及时地评估左心室的功能非常重要。和左心室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左心室功能减退的患者心脏骤停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较差,死亡率较高。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原发性心室颤动,为非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者,经及时除颤易获复律成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所致的心脏骤停,预后良好。相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或室内阻滞引起的心脏骤停,预后往往不良。

继发于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心脏骤停,即时死亡率达59%~89%,心脏复苏往往不易成功。即使复苏成功,亦难以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胸外心脏按压

以上就是关于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应为( )全部的内容,包括: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应为( )、3岁患儿,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的合适频率是(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是多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0187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