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觊觎”的读音是什么

“觊觎”的读音是什么,第1张

读音:[jì yú]

1释义及出处: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宜绝横拜,以塞觊觎之端。——《后汉书·杨秉传》

希望得到不该拥有的东西。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宜绝横拜,以塞觊觎之端。」

2近义词:

觊幸:希望能侥幸得到;觊望:非分的希望;觊欲:非分的希求与贪;觊夺:希图攘夺;觊欲:企图;觊利:企求利益。

3相关典故:

《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杜预注:“下不冀望上位。”《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羣凶觊觎,分裂诸夏。”《旧唐书·崔元略传》:“时刘栖楚自为京兆尹,有觊觎相位之意。” 清魏源《庐山王文成公纪功碑歌》:“ 明 季中叶患尾大,爪牙觊觎强宗盟。”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 中国 者, 中国 人之 中国 ……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李二和《流浪的梦》:“他们强撑着干瘪的躯壳,在寒彻的风中半是觊觎、半是绝望地哀鸣。”

觊幸

1读音:jì xìnɡ

2释义及出处:希图侥幸。《诗·桧风·素冠》“庶见素冠兮” 汉 郑玄 笺:“无三年之恩於其父母而废其丧礼,故觊幸一见素冠。”《北史· 房彦谦传》:“况乎蕞尔一隅,蜂扇螘聚, 杨谅 之 愚鄙,羣小之凶慝,而欲凭陵畿甸,觊幸非望者哉。”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每虑及此,肝胆摧落,是以不胜犬马之情,子私其父,日夜觊幸。”

词语 觊觎

全拼: jìyú

释义: <书>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

例句

1、他觊觎议长职位好几年了。

2、 德国人控制山东,觊觎西北各

3、 我们不觊觎任何国家的任何东西。

4、 他觊觎王位。

觑觎,读作qù yú。觊觎,读作jì yú。

“觑觎”,释义为非分的希望,出自《履园丛话·臆论·无学》。

清·钱泳 《履园丛话·臆论·无学》:“功名富贵,未到手时,望之如在天上,一得手后,亦不过尔尔。然从此便生出无数波折,无数觑觎。”(功名富贵,未到手时非常渴望;到手了,感觉也不过如此。但会在求取过程中历尽各种波折,无数人都会非常渴望得到) 。

觊觎,意思是渴望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非分的希望或企图;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出自《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译文: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以至百姓,各有差等,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

扩展资料:

觑觎,音“趣鱼”。觊觎,音“寄鱼”。两词音相近,词义也基本相同。

与“觑觎”和“觊觎”意思相近词语:

觊幸:希望能侥幸得到;

觊望:非分的希望;

觊欲:非分的希求与企图;

觊夺:希图攘夺;

觊利:祈求利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觑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觊觎

以上就是关于“觊觎”的读音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觊觎”的读音是什么、觊觎怎么读、觑觎和觊觎怎么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015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