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有什么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有什么,第1张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三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看不见的电磁波)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多台电脑连接在一起,能够实现电脑相互间信息的互相交换,并可共享电脑资源的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

可以分为:(1)按网络的交换功能分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混合交换;

(2)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结构、星型结构、环形结构、蜂窝结构(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产生而产生的);

(3)按作用范围的大小分类: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

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第一个远程计算机网络是在1969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后来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应运而生了两种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TCP/IP体系结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结构。

特点:

1极强的时效性

2广泛的传播面

3多媒体化的信息

4突破线形限制的超链接方式

5不断增强的互动性

6灵活多变的传播形式

最大的特点是网络的传播互动性。

网络通信协议,是网络中(包括互联网)传递、管理信息的一些规范。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在局域网中用得的比较多的是IPX/SPX。用户如果访问Internet,则必须在网络协议中添加TCP/IP协议。TCP主要指传输控制协议,而IP协议指互联网络协议。

参考资料:

部分出自电脑书籍

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是20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最深远影响的科技成就之一。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推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也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空前活跃的领域。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下面是我整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欢迎大家参考!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篇1

11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专门技术。它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和其他信息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强大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究等为基础,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

1资源共享:包括程序共享、数据共享、文件共享及设备共享等;

2数据通信;

3分布式计算;

4广泛应用。

111计算机网络原理

1拓扑结构

(1)拓扑结构:网络中计算机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关系。网络拓扑是指网络形状,或者是它在物理上的连通结构。

(2)总线型结构:网络上的各节点连接在同一条总线上。连接在同一公共传输介质土的总线型方法的主要特点:易扩充、介质冲突较频繁;结构简单,便于扩充;网络响应速度快,便于广播式工作;设备量少,价格低廉;节点多时网络性能有所下降。

(3)星型结构:网络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各个节点通过中央节点构成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其主要特点:中心节点易于集中管理、控制;传输率高,各节点可同时传输;可靠性高,某个飞节点(非中央节点)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

(4)环型结构:网络中各个节点通过环路接口连接在闭合环型线路中。其主要特点:封闭环、不适于大流量;信息在环路中沿固定方向流动,两节点问只有唯一的通路;传输速度可以预期,适用于实时控制的场合;任意节点的故障都可能导致全网络的失效。

其他类型的拓扑结构还包括:树形拓扑、混合拓扑

及网形拓扑等。

2网络分类

计算机网络可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分布范围分类: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按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网、星形网、环形网、树形网、网状网;

按传输媒体分类: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光纤网络、无线网络;

按信道带宽分类:窄带网、宽带网;

按信息交换范围分类:内部网、外部网:

按社会职能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按用途分类:教育网、校园网、科研网、商业网、企业网4军事网等。

目前,网络主要以分布范围为参考进行分类。

(1)局域网

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在有限的几百米至几公里的局部地域范围内,将计算机、外设和网络设备互联构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涉及到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无线网(80211)、蓝牙等技术。

区别于其他网络,局域网具有以下特点:

1)地理分布范围较小,一般为几百米至几公里。可覆盖一幢大楼、一所校园或一个企业。

2)数据传输速率较高,一般为10~1000Mbps,可交换各类数字和非数字(如语音、图像、视频等)信息。

3)误码率低,一般在10一ll~104以下。这是因为局域网通常采用短距离基带传输,可以使用高质量的传输媒体,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

4)以计算机为主体,包括终端及各种外设,一般不包含大型网络设备。

5)结构灵活、建网成本低、周期短、便于管理和扩充。

(2)城域网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覆盖城市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范围介于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

(3)广域网

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分布距离远,包含复杂的网络互联设备。无明确拓扑结构,多采用点对点传输。主要涉及到ISDN,FrameRelay,ATM,DDN,SDH,MPLS 技术。

(4)因特网

因特网(Internet)也称互联网或万维网,是采用TCP/IP通信协议的全球性计算机网络,由全球数以千万计的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计算机网络组成,是全世界所有公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的互联总和。互联网通过普通电话、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通信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机构以及军事和政治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112计算机网络组成

1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系统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协议软件(TCP/IP,NETBEULIPX/SPX等)。

其中,操作系统提供系统操作基本环境、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设备驱动和设备设置软件,服务器端还具有网络用户管理、网络运行状况统计、网络安全性建立、网络信息通信等管理功能。

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运行状态信息进行统计、报告、监控;设置网络设备状态、模式、配置、功能等指标。

网络协议软件:网络中计算机、网络设备、各类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规则。

2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是由传输介质(连接线缆、连接端子等)、接入端口设备(网卡、调制解调器、中继器、收发器和各类接口卡等)、网络设备(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等)、安全设备(防火墙、保密系统等)和资源设备(服务器、工作站、外部设备等)构成。

传输介质提供连接网络设备,提供数据传输的线路,主要包括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TwistedPaited)、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TwistedPaired)、光缆、电话线、细同轴电缆(简称细缆)、粗同轴电缆(简称粗缆)、无线通信等。

目前,在用户端和局域网环境中双绞线使用得非常广泛,因为双绞线具有低成本、使用方便等优点。双绞线有两种基本类型: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它们都由多对两根绞在一起的导线来形成传输电路,每对导线绞在一起主要是为了防止干扰。在一条双绞线电缆中,有四对或多对双绞线。目前常用的是四对八芯的。还有更多对的,用于智能大楼结构化布线系统中的'垂直布线子系统中。双绞线通过RJ45接头(俗称水晶头)与网络设备等相连接cRJ45头有八个铜片,将双绞线的四对八芯线插入RJ45头中,用专用的RJ45压线器将铜片压入线中,使之连接牢固。RJ45头的线序排列为:铜片方朝上、头朝前,左边第一脚为"1罚,从左到右顺序排列l~8,其每脚的定义见表1-1和表1-2。双绞线四对的颜色按标准分为:绿白/绿、橙白/橙、蓝白/蓝、棕臼/棕(棕白为白色和棕色相间,其他类似)。四对八芯线与RJ45头连接的方法:按照EIA/TIA568A或568B标准,同一根双绞线两端分别按这两个标准做RJ45头,这根双绞线就是信号交叉连接线;两端用同一个标准做RJ45头,则是信号直通连接线。

接入端口设备主要指网卡、Modem(调制解调器)、桥接器。网卡:网络主机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接口卡。Modem:拨号上网用的连接计算机和电话线路的设备。网卡是最常用的接入端口设备。网卡插在每台工作站和服务器主机板的扩展槽里。工作站通过网卡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当服务器向工作站传送数据时,工作站也通过网卡完成有关操作。

网络设备主要包括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r)。集线器可以说是一种共享设备,是计算机在网络中常用的直接互联设备。交换机在计算机之间提供专用的交换式通信信道,使单台计算机占有更大带宽,不受其他设备影响。

集线器可分为独立式、堆叠式;常见有8端口、16端口、24端口等多种规格:传输速率主要分为:10Mbps,10OMbps和1000Mbps等。

1)独立式(Standalorm)集线器主要是为了克服总线结构的网络布线困难和易出故障的问题而引入,一般不带管理功能,没有容错能力,不能支持多个网段,不能同时支持多协议。这类集线器适用于小型网络,一般支持8~24个节点,可以利用串接方式连接多个集线器来扩充端口。

2)堆叠式(Stackable)集线器叠加连接,各集线器用高速链路连接起来,一般可以堆叠4~8个,适用于网络节点密集的工作组网络和大楼水平子系统的布线。

交换机采用模块化结构,由机柜、电源、面板、插卡和管理模块等组成。支持多种局域网标准和多种类型的连接,根据需要可以插入各类局域网模块,另外还有网管模块、路由模块等。它与Hub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端口都可以获得同样的带宽。如lOOMbps交换机,每个端口都可以获得100Mbps的带宽,而10OMbps的Hub则是多个端口共享100Mbps带宽。很多交换机还有若干个比一般端口更高速的端口,用于连接高速主干网或直接连到高性能服务器上,这样可以有效地克服网络瓶颈。

路由器是实现在网络层的一种网络互联设备。它能实现很多复杂的功能,如路由选择、多路重发以及错误检测等。路由器是网络之间进行互联的关键设备。通常的路由器都具有负载平衡、阻止广播风暴、控制网络流量以及提高系统容错能力等功能。一般来说,路由器可支持多种协议,提供多种不同的接口,从而使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网络产品之间,以及不同协议的网络之间可以进行非常有效的网络互联。

安全设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认证系统、加密解密系统、防病毒工具、漏洞扫描系统、审计系统、访问控制系统等。

资源设备:包括连在网络上的所有存储数据、提供信息、使用数据和输入输出数据的设备。常用的有服务器、工作站、数据存储设备、网络打印设备等。

服务器是指提供信息服务的高档计算机系统。按服务器所提供的功能不同又分为:文件服务器(FileServer)、域名服务器(DomainServer)和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Server)。文件服务器通常提供文件和打印服务;应用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专用服务器等。根据硬件配置不同,服务器又可分为工作组服务器和部门级服务器。

工作站(WorkStatio丑)是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是网络中的节点,称为网络工作站,简称为工作站。工作站仅仅为它们的操作者服务,而服务器则为网络上的其他服务器和工作站共同服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篇2

一、专业发展前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成立于2001年,2003年该专业被确定为院级改革试点专业。到目前为止,共招收10届学生,8届毕业生。我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各型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实施与维护、网站的设计开发与维护工作,具有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有网络操作系统相关知识,掌握各型网络设备的选型与使用及网络系统规划技能,能完成对中小型网络的规划、建设与实施;有网络安全相关知识,掌握windows、linux等系统平台下各种应用系统及服务的配置技能,能完成对中小型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具有从事网站开发、数据库建立与管理技能,具有一定的工作创新精神,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2000)、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路由器/交换机技术、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安全技术、Linux操作系统、网络方案规划与实施、Web技术及网页设计、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组网实训、路由器/交换机技术实训、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网络工程师职业素养训练、网站开发工程师职业素养训练等。

三、专业特色

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① 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依据。培养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需要的能胜任该职业岗位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坚持产学结合的培养途径,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以职场环境为背景,全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的机制,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开发、设计产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方案。

② 以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和职业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职业道德和正确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专业培养方案。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把握能力领域、能力单元两个层次,并依此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和一般专业能力,重点突出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形成系列核心课程,形成以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或面向工作过程能力为支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③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满足学生就业的不同需要,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技术实践要求:选题要按照所学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确定,围绕本领域选择有实用价值的具有所学课程知识、能力训练的题目。选题应与社会、生产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实践与学生就业做到无缝连接。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求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动手能力,在入校时大部分学生都有过使用计算机的经历,对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如果开始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势必会感觉枯燥无味,或认为内容浅显。这样就必须在开始就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情趣,将实践内容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课内实验、校内集中实训、顶岗实习三个环节。

1、上课的过程就是动手实践的过程。在授课环节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能力培养。

我们从校企合作中,学习、总结并应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摒弃先理论后上机,老师主学生辅的学科式的教学模式,全面贯彻推行符合高职特色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式教学模式。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去分析、研究、实施,遇到困难和问题再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完全贯穿在实际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做中学、学中做”。这样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实训教学课程采用模块化且与职业资格等级鉴定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技术实际技能

我们以IT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依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合理地确定实训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切实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按照实验与检测、实习与实训、工程设计和施工来构建多媒体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纵向上与理论教学交叉进行,横向上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将“双证书”教育纳入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取得行业认可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如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为取证课程。在教学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以国家劳动部相关技能证书的要求为参照,制定相关的实训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完该课程之后就能取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为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采用“2+1”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让学生早融入社会。

;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概述

12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22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

14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小结

习题1

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信息、数据与信号

212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213 基带信号与宽带信号

214 信道及信道的分类

215 数据通信的技术指标

216 通信方式

22 传输介质的主要特性和应用

221 传输介质的主要类型

222 双绞线

223 同轴电缆

224 光纤

225 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的性能比较

23 无线与卫星通信技术

231 电磁波谱

232 无线通信

233 微波通信

234 卫星通信

24 数据交换技术

241 电路交换

242 存储转发交换

25 数据传输技术

251 基带传输技术

252 频带传输技术

253 多路复用技术

26 数据编码技术

261 数据编码的类型

26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263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64 脉冲编码调制

27 差错控制技术

271 差错产生的原因与差错类型

272 误码率的定义

273 差错的控制

小结

习题2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31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概述

311 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312 网络协议的概念

313 网络协议的分层

314 其他相关概念

32 OSI参考模型

321 OSI参考模型的概念

322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323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33 TCP/IP参考模型

331 TCP/IP概述

332 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3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

341 两种模型的比较

342 OSI参考模型的缺点

343 TCP/IP参考模型的缺点

344 网络参考模型的建议

小结

习题3

第4章 局域网

41 局域网概述

42 局域网的特点及其基本组成

43 局域网的主要技术

431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

43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43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4 局域网体系结构与IEEE 802标准

441 局域网参考模型

442 IEEE 802局域网标准

45 局域网组网技术

451 传统以太网

452 IBM令牌环网

453 交换式以太网

46 快速网络技术

461 快速以太网组网技术

462 吉比特以太网组网技术

463 ATM技术

47 VLAN

471 VLAN概述

472 VLAN的组网方法

48 WLAN

481 WLAN概述

482 WLAN的实现

483 WLAN组网实例——家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小结

习题4

第5章 广域网接入技术

51 广域网概述

52 常见的广域网接入技术

521 数字数据网(DDN)

522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523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524 分组交换数据网(PSDN)

525 帧中继(Frame Relay)

526 数字用户线路xDSL

小结

习题5

第6章 网络互联技术

61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611 网络互联概述

612 网络互联的要求

62 网络互联的类型和层次

621 网络互联的类型

622 网络互联的层次

63 典型网络互连设备

631 中继器

632 网桥

633 网关

634 路由器

64 路由协议

641 路由信息协议(RIP)

642 内部路由协议(OSPF)

643 外部路由协议(BGP)

65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651 路由器的接口

652 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小结

习题6

第7章 Inter基础知识

71 Inter的产生和发展

711 ARPANET的诞生

712 NSFNET的建立

713 全球范围Inter的形成与发展

72 Inter概述

721 Inter的基本概念

722 Inter的特点

73 Inter的主要功能与服务

731 Inter的主要功能

732 Inter的主要服务

74 Inter的结构

741 Inter的物理结构

742 Inter协议结构与TCP/IP

743 客户机/服务器的工作模式

75 Inter地址结构

751 IP地址概述

752 IP地址的组成与分类

753 特殊类型的IP地址

754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转换

76 子网和子网掩码

761 子网

762 子网掩码

763 A类、B类、C类IP地址的标准子网掩码

764 子网掩码的确定

77 域名系统

771 域名系统的层次命名机构

772 域名的表示方式

773 域名服务器和域名的解析过程

78 IPv4的应用极其局限性

781 什么是IPv4

782 IPv4的应用

783 IPv4的局限性

79 IPv6简介

791 IPv6的发展历史

792 IPv4的缺点及IPv6的技术新特性

793 IPv4与IPv6的共存局面

794 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案

795 IPv6的应用前景

小结

习题7

第8章 Inter接入技术

81 Inter接入概述

811 接入到Inter的主要方式

812 ISP

82 电话拨号接入Inter

821 SLIP/PPP概述

822 Winsock概述

83 局域网接入Inter

84 ADSL接入技术

841 ADSL概述

842 ADSL的主要特点

843 ADSL的安装

844 PPP与PPPoE

85 Cable Modem接入技术

851 CATV和HFC

852 Cable Modem概述

853 Cable Modem的主要特点

86 光纤接入技术

861 光纤接入技术概述

862 光纤接入的主要特点

87 无线接入技术

871 无线接入概述

872 WAP简介

873 当今流行的无线接入技术

88 连通测试

小结

习题8

第9章 Inter的应用

91 Inter应用于家庭

911 家庭用户连入Inter

912 使用浏览器浏览Inter

913 家庭娱乐

92 Inter应用于电子商务

921 电子商务及其起源

922 电子商务的特点

923 电子商务的内容

93 Inter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94 Inter应用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

小结

习题9

第10章 移动IP与下一代Inter

101 移动IP技术

1011 移动IP技术的概念

1012 与移动IP技术相关的几个重要术语

1013 移动IP的工作原理

1014 移动IP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

102 第三代Inter与中国

1021 什么是第三代Inter

1022 第三代Inter的主要特点

1023 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

小结

习题10

第11章 网络操作系统

11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1111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1112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1113 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

112 Windows NT Server操作系统

1121 Windows NT Server 的发展

1122 Windows NT Server的特点

113 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

1131 Windows 2000 Server简介

1132 Windows 2000 Server的特点

114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

1141 Windows Server 2003简介

1142 Windows Server 2003的特点

115 NetWare操作系统

1151 NetWare操作系统的发展与组成

1152 NetWare操作系统的特点

116 UNIX操作系统

1161 UNIX操作系统的发展

1162 UNIX操作系统的特点

117 Linux操作系统

1171 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

1172 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

小结

习题11

第12章 网络安全

121 网络安全的现状与重要性

122 防火墙技术

1221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1222 防火墙的主要类型

1223 防火墙的主要产品

123 网络加密技术

1231 网络加密的主要方式

1232 网络加密算法

124 数字证书和数字签名

1241 电子商务安全的现状

1242 数字证书

1243 数字签名

125 入侵检测技术

1251 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

1252 入侵检测的分类

126 网络防病毒技术

1261 计算机病毒

1262 网络病毒的危害及感染网络病毒的主要原因

1263 网络防病毒软件的应用

1264 网络工作站防病毒的方法

127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前景

1271 网络加密技术的发展前景

1272 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273 IDS的应用前景

小结

习题12

第13章 网络管理

131 网络管理概述

131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1312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132 网络管理的功能

133 MIB

1331 MIB的结构形式

1332 MIB的访问方式

134 SNMP

1341 SNMP的发展

1342 SNMP的设计目标

1343 SNMP的工作机制

135 网络管理工具

1351 HP Open View

1352 IBM TME 10 NetView

1353 Cisco Works 2000

1354 3Com Transcend

136 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小结

习题13

第14章 网络实验

141 实验1 理解网络的基本要素

142 实验2 双绞线的制作与应用

143 实验3 使用“超级终端”进行串行通信

144 实验4 网络连接性能的测试

145 实验5 组建一个小型对等网

146 实验6 服务

147 实验7 使用电子邮件

148 实验8 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149 实验9 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以上就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有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有什么、电脑的问题,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产生的基础是什么、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996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