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你怎么说

文言文中你怎么说,第1张

问题一:‘‘你’’在文言文中怎么说? 文言文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六个:尔、汝、女、若、乃、而。

其中前四个比较常用。“女”是“汝”的通假字;“而”是“尔”的通假字。

问题二:古代你怎么说 尔、汝女(先秦时“汝”的通假字)、若,乃、而(通常作定语),子、君(对关系亲近的人),公(对地位声望高得人尊称)

不过你在古文中已有应用,是俚语话的。

本人所知仅此而已,还望各位大湿指教!

问题三:古文中你怎么讲 古文的第二人称:女(汝)、尔、若、而、乃、

注意:女(汝)、尔、工 可以作 主语、定语、宾语。/ 而、乃 很少作主语,不能作宾语,一般只作定语。

问题四:文言文女的你怎么说 女的你

未婚的称‘姑娘’;已婚的自家女子称‘娘子’;已婚的别家女子称‘嫂夫人’、‘弟妹’。

问题五:文言文中我没有时间来看望你怎么说 应当用:余无暇过汝。古人用“无暇”表示不“没有时间”,用“过”或“造”等等表示“探问、访问”。

1 ''你''在文言文中怎么说

或者的本义是“或”,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

古人在单指选择关系的一方时,加上代词“者”,就变成了“或者”。也就是说“或者”本来就是文言文的说法。例如:

或者其于道不远矣。——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或者曰。——清· 洪亮吉《治平篇》

古今“或者”的区别在于:现代的或者是一个词,连词,意思还是或:“他或来或不来” /“他或者来或者不来”;文言文中的或者则是两个词组成的词组,连词“或”加上代词“者”。者,指代选择的一方。

2 “你”用文言文怎么说

“你”用文言文:尔、汝、乃、子、足下、若、卿、阁下、公尔。

一、尔

尔,读作ěr,词性为代词、助词或语气词,相当于“地”、“然”,组词为卓尔、率尔。可以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837解释为你,你的,可以组词为尔父、尔辈、尔汝等。可以解释为如此,组词为偶尔、不过尔尔。

二、汝

汝,读音rǔ,基本含义是你,作名词时,指汝水。

三、乃

乃,是指中国汉字,在古《康熙字典》中有多种释义,在现在汉语词典中亦有不同的释义。词性为代词、动词、副词、连词。结构为单一结构。

乃 nǎi。本义为:“再度”、“重复”。引申为:“一系列”。

《尔雅·序疏》:“若乃者,因上起下语。”案,“因上起下”即“承上启下”或“承前启后”。

特指“你”。因为“我”承于“他”而启于“你”。

四、足下

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

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战国策·燕策一》苏代谓燕昭王:“足下以为足。如大将军足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五、阁下

阁下为对“您”的敬称,与足下意思相近。古代常见于口语,近代至现代则多用于书籍信函中。目前人们在书信(尤其是公函、业务相关书信)中仍然使用阁下来称呼彼此。

但是由于“您”一字的代替,慢慢地“阁下”一词多用于外交场合。香港的法院于1997年主权移交后对法官的称呼由“法官大人”转为“法官阁下”。

3 古文中 表示你的字

尔汝 补充: 而 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 7、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尔”字用于句首,用来称代卖油老人,译为“你”,作主语。 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你的思想顽固啊,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汝”字用于句首,用来指代“智叟”译为“你”,作主语。 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都明白了吗?”“女”字用于句中,又在动词“诲”之后,作“诲”的宾语。代替“仲由”,译为“你”。 10、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你是个被雇佣给别人耕田的的人,怎么会富贵呢?“若”用于句首,用来称代陈涉。相当于“你”。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乃翁。陆游《示儿》——大王的军队平定了中原的日子,家中祭祀时不要忘了把这个喜讯禀告给你的父亲。句中的“乃”就是代词,“你的”。 1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爹爹回来时,一定会跟你算账的。“而”便是代词“你”。

采纳哦

4 “我说”在文言文里怎么说

“下官以为”

“吾以为”

“在下以为”

“吾曰”

“予曰”、“吾曰”、“余曰”、“我曰”、“朕曰”、“孤曰”、“臣曰”、“仆曰”、“妾曰”

在古文中表示“说”的一字词有:

讲、说 、呼 、吟、读 、问 、答 、劝、告 、评 、议 、赞 、论、述 、夸、辩 、曰

在古文中表示“我”的一字词有:

予、吾、余、我、朕、孤、臣、仆、妾

将上述表示“说”的词与表示“我”的词并列,均可以组成“我说”

5 文言文里的“我”和“你”怎么说

我:余、吾 、鄙人

你:汝、子、君、足下

一、余拼音:yú

释义:

1、我:“余将老”。

2、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

3、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余人。

4、后:“劳动之余,欢歌笑语。”

5、农历四月的别称。

6、姓。

二、吾拼音:wú

释义:

1、我,我的:吾身。吾国。吾辈。

2、姓。

三、汝拼音:rǔ

释义:

1、你:汝辈。汝等。汝曹。汝将何经。

2、姓。

四、子拼音:zǐ

释义: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五、君拼音:jūn

释义:

1、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君主。君子。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

2、古代的封号: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

3、对对方的尊称:张君。诸君。

有:尔、汝、女、若、乃、而,古代的你;吾、余、予、联 古代的自称,也就是我;彼、之、其,古代的他。

例句: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人不是圣贤,谁不会犯错?如果犯错了能改正,就是最好的了。

扩展资料

中文古意

含义

古代汉语中有不少的人称代词,其功用也和现代汉语一样,是用来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分类

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还有己称、旁称和尊称等。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专称“朕”、“孤”“寡人”等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的”“我们”“我们的”。

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第三人称,又叫他称。常用“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她”“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还有旁称,亦即称别人,常用“人”字,可译为“别人”“人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称代词

以上就是关于文言文中你怎么说全部的内容,包括:文言文中你怎么说、你字文言文里怎么说、中国“你,我,他”的古代说法 急急急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983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