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 怎么理解

本体论 怎么理解,第1张

本体论即形而上本性。

必须先理解形而上学。

即我们常讲的本质。

我们从而知道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那么,解释为西哲:存在,中哲:道。

而区别西哲:存在即概念后的“是”什么(肯定)讲, 中哲:什么、什么之道(不言而意)“意义”讲。

从这个意义来讲中西方哲学是互补的。(也同时说明西方重视逻辑分析,我国喜好辩证和谐)

第一,从哲学发生学意义上说,本体论是关于世界本原的学说,也是关于普遍东西的学说,关于存在的学说。这一点在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哲学表述中尤为明显。世界万物纷繁复杂,变动不居,它的本原和基础是什么,其变中之不变者即第一原因是什么,从古希腊开始哲学家们进行了艰难的探索。问题是本体论并不完全等同于本原论,本体论当然要研究本原问题。在古希腊哲学家那里,本原与本体乃同义语。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类思维的发展,本体论问题应该包含愈来愈丰富的内容。本原论只研究世界之起源,而本体论不仅要研究本原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世界怎么样即存在状态怎么样。在哲学研究中,一旦超越本原论的基本层次之后,本体论的研究就不仅仅只研究世界之起源。

第二,从逻辑发生学的角度看,本体论寻求的是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因此它又是关于存在的逻辑学,是一种从逻辑起点推演出来的思辩体系。这一点在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那里表现得尤为突出。本体论范畴,它首先是一个逻辑范畴,而不是实在范畴,也不是完全的本原范畴。更不是本原实体。当然,任何一个严谨的哲学学说,必有一个自身展开的逻辑起点,叫做本原范畴,并且这一初始范畴无需借助外在因素,而按照自身的内在逻辑逐步展开,最后达到一个与本原范畴同一的终极范畴,这个逻辑循环的总体就叫做哲学的本体论。

1、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

方法论也是一个哲学概念。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中经常提到方法论这个概念。

2、认识论(epistemology)即个体的知识观,也即个体对知识和知识获得所持有的信念,主要包括有关知识结构和知识本质的信念和有关知识来源和知识判断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在个体知识建构和知识获得过程的调节和影响作用,长久以来一直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3、对本体论这个词的定义虽有各种不同,但一般对它还是有一定的理解。大体上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所用的本体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别,马克思主义之后哲学融入实践。

从广义说,它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采取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立、或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立的方法,而以辩证唯物主义说明哲学的整个问题。

扩展资料:

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科学方法论,包括培根阐述的实验方法与归纳逻辑、笛卡儿论述的数学方法与演绎逻辑,以及贝塔郎菲的一般系统论方法与中国曾邦哲的系统逻辑《结构论》。

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是哲学方法论;研究各门具体学科,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用于许多有关领域的方法理论是一般科学方法论;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法理论是具体科学方法论。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哲学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说带有决定性作用,它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是最一般的方法论,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方法论

百度百科-认识论

百度百科-本体论

关于本体论的三重内涵有:

终极存在:寻求世界统一性

思维主体寻求这种抽象的统一性,是企图以此为根据去说明全都“在者”的生成、演化和复归。

这种哲学思维所关注和指向的终级存在,是经验世界的多样统一性,是万物所由来和万物所复归的某种感性存在物。

这种哲学思路就是探寻对象世界的现象与本质的逻辑关系,把“本体”或“终极存在”视为超越经验而为思维所把握的理性存在物即“共相”的存在。

终极解释:寻求知识统一性

必须对其进行逻辑论证,使之具体化,获得知识形态。本体观念的具体化和知识化就是对本体的解释。

本体观念指向的是世界的终级存在,本体观念的展开和论证,具有对世界进行“终极解释”的意义。

作为终极解释的本体论,它是以知识论的形态为中介而指向世界的终极存在,或者说,在其直接的理论形态上,不是表现为关于世界统一性的存在论,而是表现为关于知识统一性的认识论。

终级价值:寻求意义统一性

①本体论寻求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和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级解释,并不是超然于人类历史活动之外的玄思和遐想,而是企图通过对终极存在的确认和对终极解释的占有,来奠定人类自身在世界中的安身立命之本,即人类存在的最高支撑点。人类对终极存在和终极解释的关怀,植根于对人类自身终极价值的关怀。

②寻求生命意义的根基,也就是寻求对人类具有普遍适用性或普遍约束性的终极价值。这种终极价值是衡度人类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最高标准,而人类所追求的一切小的目标都只是达到这种终级价值的途经或手段。对终极价值的关怀,构成本体论的最激动人心的终极关怀。

问题一:本体论的意思 本体论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本体论

本体论(Ontology)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Goclenius,1547-1628)首先使用的。此词由ont(ντ)加上表示“学问”、“学说”的词缀――ology构成,即是关于ont的学问。ont源出希腊文,是on(ν)的变式,相当于英文的being;也就是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存在”。

问:本体论的意思

答:本体论是哲学方面的一个术语,是研究本原的

问题二:什么是本体论? 想必大凡刚刚接触这个概念的人都是一头雾水,有的甚至几年时间都弄不明白它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鄙人不才就是这样的愚人。 哲学上的概念本来就够烦人的了,抽象拗口、晦涩难懂,一副不把你搞晕誓不罢休的样子,但就这还都是其次,更让人恼火的是,这些不明不白的东西竟然延伸到了科学技术领域,比如,本体论这头怪物就已经开始在人工智能、图书馆学、知识工程等领域中大行其道了。为了搞清人工智能中的本体论究竟是怎么回事,前年我特意买了一本专门讲本体论的书,结果是看得云里雾里,分不清东南西北。原本对本体论的认识是一盆糊糊,看完这本书后糊糊变成了浆糊,最终还是没有弄明白什么是本体论。我敢对天发誓,这次绝对不是由于本人天生愚钝,而是书的作者本身就没有搞懂什么是本体论,东拼西凑,弄了一大堆资料,一二三四五倒是罗列了不少,可就是没有一句话能够解释清楚本体论究竟是什么。 大凡对本体论的解释都是这样的:首先是一段辞源探讨,诸如,本体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的尾巴英文的头、西方的哲学东方的道,等等、等等,前五百年后五百年详详细细罗列一番,结果,罗列完了也就算是解释完了。避实就虚,说了一大堆,就是没有一句能够涉及问题核心的,到了也没有给你交代出本体论究竟指的是什么。用爱智论坛上的一个网友的话说,那就是:“你们分得真细,佩服!!!!! 但我对答案还挺朦胧的。” 闲话少叙,我们还是来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本体论吧。首先我们要清楚一点,本体论原本是一个哲学概念,只是最近这些年,它被引用到一些科学技术领域,成了一个带有哲学色彩的科学技术概念。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本体论在哲学上是怎样解释的。 哲学上的本体论 要想弄清楚什么是本体论,我们就得先弄明白什么是本体。对于什么是本体,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下面,我选出两种我认为比较准确的说法供大家参考。 1、 新华字典上的解释:德国哲学家康德唯心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与现象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 2、 百度百科上的两种解释:“1事物的本身。 2哲学名词。形成现象的根本实体(常与“现象”相对) 。详细解释: 事物的原样或自身。” 应该说,新华字典和百度百科对本体的解释还是比较到位的,只是新华字典上说本体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唯心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这一点似乎有些问题,因为本体论远在康德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另外,我们要对百度百科上的“事物的本身”这一解释也要注意,这一解释应该说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哲学概念了,因为“事物”这一概念是包含各种现象和关系在内的,而哲学上的本体是不包含关系和现象的,哲学上的本体似乎更应该解释为“物体或者物质本身(见《什么是物质?》一文)”。所以说,哲学上的本体应该就是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或者“形成现象的根本实体”这个意思,“自在之物”与“形成现象的根本实体”应该就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物体或者物质本身”。 这听起来怎么这么绕呢?事实上,理解上面解释的字面意思很容易,但是真正理解其含义的人却并不是很多,让我们以“羊”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通常,我们理解“一只羊本身”的时候,可能想到的是:羊有两只坚硬的角、四个蹄子、白色的或者黑色的、皮毛是柔软的光滑的、有一种羊膻味、能够发出咩咩的叫声等等。其实这种理解并不是哲学上所说的本体。在哲学上,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感觉到的一切都只是一种现象,颜色不是羊本身的东西,它是光线带给我们的一种视觉效果,同样,气味、声音也不是,我们所说的坚硬、光滑等等,也都只是我们的一种感觉,是我们比较的结果……。也就是说,被我们叫做羊的那个东西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对它的一切认识却都只是现象,那个被我们叫做羊的东西本身是不可认识的,那>>

问题三:本体论是什么? 本体论是研究构成世界的最基本实体的理论!

问题四:本体论是什么 从广义说,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

忧乐美 团队---生同一个寝为您解答

=====为满意答案吧====

问题五:什么叫本体论 从你的第三个问题上就完全知道,你对哲学一窍不通。

简单的理解本体论,就是说,宇宙的本源是什么?换句话说,本体论就是问你宇宙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常见的回答,比如说宇宙的本源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者的观点),或者主张本源是精神的(唯心主义者的观点)。也可以有其他的回答,但是西方哲学在历史上的两大对立阵营就是这心物二者的对峙。任何古典的传统的哲学家往往因为对宇宙的认识不足,所以都会谈谈自己的宇宙观,谈谈宇宙的本体论问题,本体论问题直接影响着哲学家的整体思想方向。等你学哲学学进去了就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上来就谈论本体论问题,并且直接把自己的观点表明了,他说了,世界和宇宙的存在都是物质的,他的本体论就是唯物论啊。

问题六:什么是本体论 这位朋友,希望找到的资料能对你理解什么是“本体论”会有所帮助。

究竟什么是本体论众所周知,ontology这个词中的on在古希腊文中写作ov,在英文中则写作being。按照通常的使用方式,在英文中,to be是系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做各种不同的解释。从哲学上看,它的最基本的用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是,如He is a student(他是一个学生);二是存在,如He is(他存在)。to be的动名词being解释存在者,指以个别的方式存在着的人和事物;而当being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即以Being的方式出现时,则解释存在。按照传统的哲学见解。存在是一切存在者的总和,作为最高的种概念,它在逻辑上是无法定义的。

关于存在问题的探索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但对这个问题引起普遍重视的却是近代西方哲学。黑格尔在回顾哲学的发展时,曾经这样写道:这种最高的分裂,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一种最抽象的对立;要掌握的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和解。从这时起,一切哲学都对这个统一发生兴趣。(3)黑格尔在这里说的这时就是指近代。在另一处,他以更明确的口吻指出:近代哲学并不是淳朴的,也就是说,它意识到了存在与思维的对立。必须通过思维去克服这一对立,这就意味着把握住统一。(4)黑格尔从绝对唯心主义的立场出发来理解存在问题。在他看来,既然存在是一个抽象的范畴,所以它本身就是思维的形式,质言之,就是思维,因而存在与思维的统一是不言而喻的。与黑格尔不同,恩格斯则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肯定了存在与思维关系的重要性。他写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5)在他看来,思维也就是精神,存在也就是自然界或物质世界。按照这种见解,存在就是存在者的总和,就是整个物质世界。

在对存在、本体论及对近代西方哲学关于存在问题的见解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之后,现在我们有条件来探讨当代话语框架中的存在问题了。

一、本体论研究复兴的原因

既然近代哲学已对存在问题获得一定的认识,那么,从20世纪初以来,存在问题为什么会再度成为困扰当代哲学家的核心问题呢或者换一种说法,本体论的研究为什么会出现复兴呢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其一,传统形而上学陷入了危机之中。传统形而上学常常陷入这样的错觉之中,即认为自己在思索存在,实际上思索的却是存在者。亚里士多德强调,哲学的任务就是考察存在者之为存在者(to examine being qua being)(6),但,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并不就是存在,这种考察仍然在存在者中兜圈子。它拘执于现成在手的存在者,却遗忘了存在本身。正如海德格尔所批评的:自其发端乃至其完成阶段,形而上学的陈述都以某种奇怪的方式活动于一种对存在者与存在的普遍混淆之中。(7)在海德格尔看来,尼采在他的著作中所表达的那种无家可归的状态正是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传统哲学忘记存在的真理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而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则是传统形而上学终结的一个重要信号。然而,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并不等于一切形而上学的终结。>>

问题七:本体是什么意思? 以上两位说的都是修辞学比喻或语言学里的本体

如果说问的是哲学上的本体

那么一般指的是事物的本原、本质或存在 与(事物的)现象、表象相对

也就是当你问事物源于什么 或者事物本质上是什么 或者是什么把握着事物的存在时 回答就应该是 事物的本体

哲学上有本体论 (ontology),它是研究存在本质的哲学问题。

本体论(Ontology)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的哲学理论,该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Goclenius,1547-1628)首先使用的。此词由ont(όντ)加上表示“学问”、“学说”的词缀——ology构成,即是关于ont的学问。ont源出希腊文是on(όν)的变式,相当于英文的being;也就是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存在”。

对本体论这个词的定义虽有各种不同,但一般对它还是有一定的理解。大体上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所用的本体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别,马克思主义之后哲学融入了实践。

从广义说,它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采取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立、或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立的方法,而以辩证唯物主义说明哲学的整个问题。

(来源于冯契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本体论:表述哲学理论的术语。在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中分别具有各自的含义。在西方哲学史中,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本体”一词来自拉丁文on(存在、有、是)和ontos(存在物)。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1547一1628)在其著作中第一次使用了“本体论”一词,将其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现代西方的一些哲学流派脱离客观物质世界,从抽象的概念出发谈论世界存在及其性质,它们把本体论同认识论和逻辑学相分离,并把它作为全部哲学的基础或独立分支。

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各派哲学家力图把世界的存在归结为某种物质的、精神的实体或某个抽象原则。巴门尼德提出了唯一不变的本原“存在”,使关于存在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实体,而实体或本体的问题是关于本质、共相和个体事物的问题。他认为研究实体或本体的哲学是高于其他一切科学的第一哲学。从此,本体论的研究转入探讨本质与现象、共相与殊相、一般与个别等的关系。在西方近代哲学中,笛卡尔首先把研究实体或本体的第一哲学叫做“形而上学的本体论”。17~18世纪,莱布尼茨及其继承者沃尔夫试图通过纯粹抽象的途径建立一套完整的、关于一般存在和世界本质的形而上学,即独立的本体论体系。沃尔夫把一般、晋遍看作是脱离个别、单一而独立存在的本质和原因。康德一方面认为建立抽象本体论的形而上学不可能,本体论要强研究的只能是事物的普遍性质及物质的存在与精神存在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又用与认识论相割裂的、先验的哲学体系来代替本体论。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提出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统一原则,并从纯存在的概念出发构造了存在自身辩证发展的逻辑体系。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些流派(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等)反对任何形而上学和本体论。但也有些人试图重新建立关于存在学说的本体论,如胡塞尔的“先验的本体论”、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哈特曼的“批判本体论”等,他们往往借助于超感觉和超理性的直觉去建立概念体系,其观点带有唯心主义或不可知论,且往往同错误的社会观点相联系,为宗教哲学所支持。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中国古代哲学家一般都把天地万物的本根归结为无形无象的与天地万物根本不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大体可分为三类:(1)没有固定形体的物质,如“气”;(2)抽象的概念或原则,如“无”、“理”;(3)主观精神,如“心”。这三种观点分别归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有些学者用“本体论”一词专指那种在物质世界之外寻找物质世界存在依据的唯心主义学说,如魏晋时期王弼的贵无论。

以上就是关于本体论 怎么理解全部的内容,包括:本体论 怎么理解、什么是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本体论的三重内涵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976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