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了怎么办

地震了怎么办,第1张

1、地震来临时,为了防止地震引发火灾,如有可能,要尽量抢时间关闭煤气阀门、熄灭蜡烛等明火。

2、就近躲避在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房屋。

3、躲到内墙墙根、墙角或床、桌等相对坚硬的家具下面。千万不要跳楼。

4、地震过后,为防范余震,应该有序、迅速地从安全通道(楼梯)撤到楼外的空旷地带,不要乘坐电梯。

5、在商场、展会、书店遇到地震,要尽量躲在立柱或墙角,避开玻璃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吊灯等危险物体。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6、体育馆、影剧院遭遇地震,应护住头,蹲或趴在排椅下面。

7、避开高大建筑物(特别是玻璃幕墙)、塔架、烟囱等危险物,避开山崖、陡坎,防止山石滚落和滑坡。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当地震来临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对应呢?

1、在地铁里时

保持冷静、降低重心蹲在在座椅边上;用手牢牢抓住椅子或者扶手以防摔倒;在列车停稳的时候根据安排有序下车。

2、在开车时

在平坦道路上遇到地震时,四周的建筑开始摇动并出现崩塌时,千万要保持冷静,一定要及时打开双跳灯,避开十字路口靠边停车,再找个安全的地方掩护。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停在楼房、电线杆周围,不然的话车子很可能会被倒塌的建筑物砸坏。

在黑漆漆的隧道里遇到地震时,一定要记得及时停车,找到安全门逃出。

在高架桥或大桥上遇到地震时,应慢慢停车,待地震平息后,再找就近的闸道口下桥。

3、在住宅或者办公楼里时

在室内选择有支持力的物体:桌子下、墙角、厨房、卫生间都可以为提供庇护。

在空旷的室外其实是最安全的地方,当然也就保证了人身安全。

如有条件可以向外冲时,低楼层的居民应往室外跑,高楼层的居民应往楼顶跑,中间楼层的居民应躲避在墙角或卫生间等安全地方。

其实无论在哪里,地震中的自我防护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躲避是最基本的思路。

足够的防范意识和一颗冷静的心,才是我们面对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应有的态度。

百度百科-地震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时要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目前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目前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上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房里(1层除外),跑出来基本不可能。但如果是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以力争跑出避震。

2、不同场景下,避震方法各异

如果是在**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特别是断电时,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地震时,如果是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旁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住头部,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

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按照平时演练的预案,快速撤离或者就地避险。就地避险的前提是实在来不及跑出楼,或者确定楼房不会倒塌。

3、撤离时别急于拿东西、坐电梯

一旦地震震动结束,人们就要迅速撤离到室外安全地带,因为房屋可能已经受到损坏,随时会倒塌。同时,一次较大的地震发生后,往往有强余震发生。撤离时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急于拿取物品,因为拿取物品会耽搁逃生时间,撤离时只要带上手机、应急包等必需品即可。不要乘坐电梯,因为电梯可能因地震而停电、损坏。要尽可能从安全通道撤离。

要保证有序撤离,不要拥挤,防止跌倒。如果有人跌倒要尽快扶起,同时招呼没有撤离的人尽快撤离。注意观察撤离道路是否平坦、安全,防止跌倒摔伤。

4、撤离后不要待在这些地方

撤离到室外后,要远离高大建筑或危险物,尽量待在应急避难场所或宽敞的地方,确保安全。不要站在道路中央,以保证应急救援车辆行驶畅通,同时也避免自身被车辆撞伤。

不要靠近围墙,不要站在堤坝边或躲到枯树下,因为有可能因围墙倒塌、堤坝塌方、枯枝掉落而受伤。震动结束或间隙时,不要急于返回室内拿东西,房屋可能因地震受损而垮塌,同时也要注意强余震造成伤害。

5 被埋压时,要坚定生存的信心

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如果没来得及撤离,被埋压在废墟内,一定不能在精神上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坚定生存下去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脱险,一时不能脱险,应当安慰自己,耐心等待救援,切不可悲观绝望。

要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千万不可盲目地高声呼叫或大声哭泣,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等待救援。

地震来了的话,在学校的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靠近门的学生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尽快躲到课桌下,靠墙同学紧靠墙根,用书包护住头部;如果地震时你在楼房中,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能使用电梯;在户外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地震来了的话,我们应该保持镇静,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切忌乱逃生。

地震来了怎么办:

1、在学校

地震来了的话,我们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靠近门的学生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同学紧靠墙根。远离外墙、门窗,不要使用电梯,不能跳楼。

2、在楼房

如果你地震时你在楼房中,应该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能使用电梯。尽量不要躲在木质桌子底下,或者床底下,而应该躲在坚固家具的旁边,衣柜墙角边是比较安全的。

3、在野外

地震来了的话,我们可以到到开阔平坦的避震,要尽量避开建筑物、高大树木以及山坡、河沟等地,以防滚石、泥石流、滑坡等。室外情况复杂,震时要注意观察,选择恰当的方法避险,避免意外伤亡。

4、在户外

如果地震时你正在户外,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正确的做法是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要避开高大建筑物。

5、在公共场所

地震来了的话,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应避开广告牌、变压器等危险物。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6、保持镇静

地震来了的话,我们应该保持镇静,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切忌乱逃生。平时要熟悉地震知识,参加地震科普宣传活动,掌握基本的地震防御方法,震前震后都不要听信和传播谣言。

1、快避险

低楼层的人应迅速撤离到室外空旷地,其他楼层的人应就地避险。

2、忌电梯

电梯在地震时运行危险,乘坐电梯随时有可能被困危及生命。

3、找空间

躲在承重墙墙根、墙角、卫生间等较安全的避震空间。

4、做保护

蹲下或坐下,用手护住头部、后颈,或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

5、速突围

主震过后,要寄走,有序疏散到户外,以免收到余震危害。

6、树信心

若被埋压在废墟下,千万不要惊慌,要树立信心等待救援。

7、传信号

等待救援时,要用石块敲击等方式设法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8、防次生

在安全疏散后,要检查人员有无伤情,并考虑应对次生灾害。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

1、迅速远离房屋、建筑物、山体、湖泊,转移到空旷、平坦的地方。

2、来不及转移时,要就地躲藏。俗话说:小地震不用逃,大地震逃不掉。所以,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迅速就近躲藏。家中卫生间是最安全的地方。卫生间空间小,不容易被倒塌的天花板和墙壁砸伤。另外,卫生间有水,能够维持人的生命。

地震时,首选卫生间躲避。其次,要选择储存室、书房、没有煤气的厨房等空间小的房间。室内墙角也是较安全的地方。房屋倒塌时,室内墙角处容易留下一个安全生存空间。另外,可迅速躲避到床、桌、冰箱、洗衣机等坚固物体旁边或下面。

3、要蹲下身体,并用枕头、棉被、书包等顶在头上,保护头部。

4、要用手绢、毛巾、或双手捂住口、鼻及脸部,防止灰尘堵塞口、鼻和迷住眼睛。

5、地震发生后,要减少各种活动,保持好体力,坚定信心,耐心等待救援。

6、地震刚结束时,先不要急于呼喊,要充分节约体力。救援人员最快也要地震后数小时才能到达。急于呼喊会浪费掉宝贵的精力。

7、如带手机,要及时与亲人联系。要充分节约电源,可间断关闭手机,留在关键时候使用。

8、听到救援声音,要主动呼喊求救。呼喊声音尽量长一点,便于救援人员听到。

9、可用手机发信息、打电话或放音乐,或用石块敲打墙壁、金属物,发出救援信号。

注意事项:

不要选择凉台、门窗、玻璃柜台处躲避,这些地方结构不坚固,容易倒塌。

不要选择跳楼,这样反而容易摔伤或被掉下的楼板砸伤。

不要选择有煤气的厨房躲避,地震时会有煤气泄漏。

躲藏的地方要避开头顶上的电灯、电风扇、空调等,防止被这些物体砸伤。

以上就是关于地震了怎么办全部的内容,包括:地震了怎么办、地震来了应该怎么做、地震来了怎么办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963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