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历史上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第1张

历史上顺治皇帝没有真的出家。

民间野史传说顺治出家同他信佛有关。顺治帝也确实有出家为僧的念头,并曾剃度,只是出家未果。

相传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福临所宠爱的董鄂妃病逝于承乾宫,顺治帝陷入了极度痛苦之中,后宫的混乱,钟爱的妃子突然去世,加上朝局纷争让他厌烦,满族大臣对他重用汉臣不满等,给他带来的压力、烦闷,这使他很难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只有潜心修佛才能让他有所解脱,渐渐地。

他感到寄托于佛法才是宁静的,于是,逐渐加强了他出家的念头。玉林琇劝福临,顺治接受了玉林琇的劝谏,答应蓄发但是,暂时不出家。

在位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满族,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第九子,生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六岁即位,十三岁亲政,是为清军入关后的首位皇帝,在位共十八年(1644年—1661年),即位早年由叔父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死后谥曰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陵寝清孝陵(河北遵化市清东陵),由第三子爱新觉罗·玄烨继位,是为康熙帝。

有人说顺治出家了,历史顺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以来的皇帝,可以说是清朝所有皇帝中比较有能力的皇帝。但是清纯奇16年,未满24岁的顺治皇帝突然去世,不得不引起怀疑。甚至有传闻说,民间实行纯治制出家成为和尚,究竟真相如何?

但是官方记录很清楚,由于各种现实的政治原因,经常被篡改。特别是涉及宫殿碑文的紧急事件,可信度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猜测和野史演绎逐渐在民间流传。其中最流行的一句话是,顺治皇帝阿比东吴比去世后,顺治皇帝万念俱灰,最终放弃军委,出家到五台山成为和尚。例如,康熙皇帝后来曾多次去五台山,其实是为了看望父亲。还有五台山个别寺庙中宫殿里的御用物品等。后来,顺治皇帝的出家说法经过一些**作品的渲染,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了。

那到底哪个是真的呢?首先,殉治出家者的说法也不是虚幻的。顺治皇帝和东吴妃之间确实感情很深厚,这在帝王之间是很少见的。东吴妃去世后,顺治皇帝以皇后的礼仪下令埋葬东吴妃。要知道当时顺治皇帝的皇后还活着。而且,顺治皇帝对佛教也很执着,所以他结识了一位名叫玄溪森的和尚。后来,他身边的太监吴良博也代替了殉治出家。这件事似乎也有些根据。

但是本质上,顺治皇帝的出家是不可能的。原因有三个。因为首先顺治皇帝不是昏君。因为即使和艾比感情很深,他也想在佛教中寻找解放,但他不会放弃自己的责任,抛弃天下臣民,抛弃老母,置之不理。顺治皇帝娘家后的行为从整体上看仍然可以圈起来。这么有前途的军队竟然选择出家,真是难以想象。他虽然在王妃去世后很伤心,甚至一度意志消沉,但冷静下来后会重视帝王的责任,不会真的冲动到出家。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顺治以后,皇帝是康熙,康熙皇帝8岁登基。康熙皇帝获得第三名是因为他过去得过天花。当时人们已经知道,天花的人可以得到天花的终身免疫。排在第三位的玄烨得了天花,脸上虽然留有一些疤痕,但却得到了终身免疫。因为害怕天花而得天花的玄烨被选为皇位继承人,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先帝死于天花。

再次,玄烨提议继承王位的汤若望也见到了临终前的顺治皇帝,亲眼看到了顺治皇帝的病情。在顺治组,汤药网备受宠爱,顺治8年殉治制娘家后,汤药网经常出入宫殿,对国政的得失说了更多的话,接连演奏了300多桶。顺治皇帝非常尊敬汤若望,尊称为托马派(即汤爷爷的意思)。汤药网参与了很多宫廷事务。最终,顺治皇帝重病时,顺治皇帝就入职问题向汤若望请教,汤若望建议顺治帝从皇子中选择得天花的人。这样才能实现康熙皇帝的即位。而且,汤药网当时入宫会见了顺治皇帝,巡治了顺治皇帝的病情,汤药网亲眼目睹。绝对不会有错。综上所述,我认为顺治皇帝的出家人真的不可信。他死于天花,属于自然死亡。

就连金庸先生的《鹿鼎记》,也让韦小宝在五台山清凉寺见到了顺治皇帝。

可是天下名山古刹那么多,为什么会是五台山呢?难道少林寺、白马寺、普陀山、九华山都不能让这位顺治帝当成修行之所呢?难道只是因为五台山离北京比较近

当然不是这样,身为一朝之皇帝,一举一动背后都不是没有原因的。而大清皇帝与五台山之间,还有着政治的原因。

大清的皇帝其实不单单是紫禁城中的皇帝,还是蒙古的大汗——博格达汗,又是藏传佛教的活佛。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大清皇帝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为什么要做蒙古的大汗和西藏的活佛呢?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便于统治。

就像八旗军打到了中原,中原人都认皇帝,谁是皇帝听谁的,于是最高统治者就当了皇帝。而那两个地方也有自己的统治者的称谓,他们不流行叫皇帝,于是就有了另外的说法。

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根据清朝官方史书《清实录》的记载,顺治皇帝于顺治二十四年(1661年)因患天花而逝世,但是对于顺治皇帝的死因,民间却流传着另一种说法,就是顺治皇帝其实并没有驾崩,而是因为失去了一个女人而看破红尘,放弃江山社稷到五台山出家为僧。

公元1643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突然猝死,年仅6岁的福临登基继位,由其叔父摄政王多尔衮等人辅政,次年改元“顺治”。同年清军成功入关,满清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地位,所以顺治帝也就成为了满清入关之后的第一位皇帝。

说起顺治帝的继位,背后还有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由于皇太极死得很突然,没有留下任何遗嘱,所以当时诸王对于皇位都虎视眈眈,尤其是皇太极长子豪格和皇太极之弟多尔衮,论功绩或者论资历,两人都大有资格继承皇位。两人也从开始的暗斗到最后的明争,皇位之争愈演愈烈,致使朝中的火药味很浓,随时都可能擦枪走火。但是当时的满清正处在战争的紧要关头,如果斗争下去必然会全盘皆输,最后在两黄旗大臣的建议和双方的同意下,将皇位给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年仅6岁的福临,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多尔衮虽然当不上皇帝,但是作为摄政王的他却是实际的掌权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顺治皇帝想摆脱自己的傀儡地位,但是当时的多尔衮手握大权,顺治帝也只能默默隐忍,直到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在喀喇城打猎时从马背上摔下而亡,这使得顺治能提前亲政,亲政后的顺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强皇权,大大削弱了各诸王贝勒的权力,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禁止诸王圈地,甚至连北京城都不能随意出去。这个政策确实影响着整个清朝,在清朝200多年的历史中,没有发生像汉朝七王之乱,晋朝八王之乱,明朝靖难之役之类的皇家宗室夺权事件。所以刚亲政的顺治帝野心勃勃,确实想要做出一番丰功伟业。直到遇上了一个女人,少年天子竟然变得专情了起来,这个女人就是董鄂氏。

董鄂氏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入宫,据史料记载,董鄂氏面容姣好,性格大方得体。刚进宫就得到顺治帝的注意,此后顺治帝对她便宠爱有加。董鄂氏进宫还不到三个月就被晋封为贤妃。过了短短一个多月后,顺治帝又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位置仅次于皇后。如此快的升迁速度,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由此可见顺治帝对她的深爱程度。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只过了短短四年,董鄂妃却英年病逝,年仅22岁。董鄂妃的逝世使顺治帝的精神几乎崩溃,天天痛不欲生,哭得死去活来,整整四个月不上朝,按照礼制,皇后去世罢朝也就五天而已,整整四个月不上朝在整个清朝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清朝的大量民间史书中明确记载着,顺治帝在经历最心爱的人去世这一打击下,原本就沉迷于佛事的他悲观厌世,遁入空门,到五台山当和尚,以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过在清朝的各种官方书籍中,关于顺治的死因全部都是记载是因病去世的。所以顺治到底有没有出家也成了清朝历史上四大疑案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历史上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全部的内容,包括:历史上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有人说顺治出家了,历史顺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顺治皇帝为什么出家五台山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960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