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台是什么地方,在哪个省

鹿台是什么地方,在哪个省,第1张

鹿台,商纣王所建之宫苑建筑,地点应在商都附近。周武王伐纣,商纣王发兵拒之于牧野(河南新乡),发生大战。纣兵战败,商纣王逃至都城商邑(河南淇县)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

在淇县城西十五里太行山东麓,殷纣王所建:“其大三里,高千尺。”是殷纣积财处。史书记载:“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纣建鹿台七年而就,工程之大不言而喻。

《封神演义》提到高是“四丈九尺”,那么换算成以“米”计算的话,就是166米左右,这样的高度似乎是矮了一些。

正史里,西汉刘向所著《新序》中提到:鹿台,其大三里、高千尺。千尺,换算成现在的计算,那么就是三四百米,放到三千多年前的商纣时期,确实也太高了。古人都喜欢夸张,李太白说:飞流直下三千尺,还疑是银河落九天呢。

而据《中国历史通鉴·建筑史卷》对于鹿台的记述,推断鹿台的高度约为170米。

鹿台 1古台名。别称 南单之台 。 殷纣王 贮藏珠玉钱帛的地方。故址在今 河南省 汤阴县 朝歌镇 南。 2山名。传说中的山名。 3山名。在今 河南省 临汝县 境。 东单、西单是北京人早已熟悉的地名,当人们匆匆经过时,很少有人去探寻二者命名的缘由,但很多人会觉得这两个地名很特别。北京城是古人经天纬地的杰作,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意有所指,因此这两个地名的背后一定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其名源于何处呢? 据陆思贤《神话考古》的考证,单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是一个象形字,形似羊角。商代都城殷的外围有四单:东单、西单、北单和南单。胡厚宣解释“单”为郊野的平地,于省吾释“单”为台,以为是积土而成的高台,丁山释为坛。“单”是在经过平整的空旷场地上修筑祭坛即高台,以作为祭祀、舞雩的场所。《水经注》说南单之台,是鹿台的异名,《国语》说台是望氛祥而备灾害的,把“单”为“台”的性质与用途说明了。“鹿台”者以鹿为标记,应立了鹿头柱,这是南单之台的特点,在此“望氛祥”,即观察天象与气象,相当于周代的灵台。故卜辞说“爰南单”,“爰”即建木神话中“太皞爰过”的“爰”,形容太阳上中天的位置,说明商代的“单”,是测影立竿的专名。卜释又说:“西单雷”,则又明确在此观察气象。这是“单”的主要用途,当然也在此举行祭典与舞雩活动。 所以,在古文字中单即是竿,是古代测量日影的工具,也就是后来的日晷。日晷就是太阳的影子,最早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是“立竿见影”,《周礼·考工记》说以绳悬垂重物使木竿垂直立于水平地面,然后以竿为圆心作圆,观察日照于竿投于平地的日影。日出与日入的竿影与圆周相交的两点相连线,便可得出正东西方向,即“以正朝夕”。古人在空旷的平地上树立一标竿,目的是用于观察日影,测量时间、方位和定节气。 所谓东单,就是东方日出之意,古代以东方象征春季,即用“单”为立杆,测定春分点的太阳位置。陆思贤说在金文中,“西单”是一个合体字,“西”字作鸟巢形,置于单字的丫杈上,意为鸟巢筑在树上;或中间加鸟字、只字,意为飞鸟归巢为西,寓意日落之景。单字一侧加“目”字者,意为观测偕日落的天象。在此表示测定秋分点。 北京城的东单、西单地名,乃本于殷都之东单、西单名,是远古“立竿测影”所遗留下的名称。但为何把十字路口称作东单、西单呢? 据晋·崔豹《古今注》说华表亦称表木,是用于立竿测影的,它立于十字路口:“大路交衢(即十字路口)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今西京谓之交午木。”所谓“交午”,指正午太阳上中天时的晷影是正南北,过此瞬间,太阳西移,晷影转向立柱的东侧,古人称“反景”即“西单景”,说明远古先民曾用柱立竿测影,太阳的光芒称“华”,故把此竿称作华表。在金文中有“行单”字,即在单字的上面画四角菱形符号,意为四隅方向;“单”字两侧合为“行”,意为十字街道的中心立有“单”,表示四个正方向;合在一起为用“单”测定四方四隅。

鹿台,又名南单台,相传是商朝纣王所建造的宫苑建筑,最早由吕尚监造,台高四丈九尺,“台高插汉,榭耸凌云。”是“淇园八景”之一,位置在朝歌附近(今河南省淇县金牛岭)。《史记·殷本纪》有“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意思是藏财聚宝之处。周武王十一年(前1027年或前1046年)一月二十六日,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纣王组织奴隶以拒之,纣军前锋倒戈,全军覆没,“血流漂杵”,纣王登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灭亡。

以上就是关于鹿台是什么地方,在哪个省全部的内容,包括:鹿台是什么地方,在哪个省、商纣王耗费民力建成的鹿台究竟有多高、商代的“鹿台”因何而得名又是谁让建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954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