豸字怎么念

豸字怎么念,第1张

豸的读音如下: 

1、zhì 。

2、zhài 。

豸的解释如下:

豸,汉语二级字,读作豸(zhì),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豸”本指长脊兽,如猫、虎之类,引申为无脚的虫,体多长,如蚯蚓之类。又有豸豸,指兽背隆长的样子;通“解”,有解决之意;另参见“獬”;在连城冠豸山中(该山位于福建龙岩连城县境内一处4A级景区)读zhài。

豸的组词、拼音及解释如下:

1、豸角[zhì jiǎo] 。

獬豸的角。獬豸,古代传说中神兽。生一角,能别曲直,触邪佞。

2、貏豸[bǐ zhì] 。

山势连延渐平貌。

3、有豸[yǒu zhì] 。

有所解除;得以解除。

4、解豸[xiè zhì] 。

传说中的一种神兽,独角,见人斗,即以角触不直者,闻人争,即以口咬不正者。

5、豸袍[zhì páo] 。

古代监察﹑执法等官员所穿的袍服,因其上绣有獬豸,故称。

6、黑豸[hēi zhì] 。

冠名。即獬豸冠。为御史法冠。

7、獬豸[xiè zhì] 。

獬豸又称獬廌、解豸(xiè zh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

8、触豸[xiè zhì] 。

即獬豸。相传獬豸为古代神羊,能辨触奸佞,故称。

9、豸佩[zhì pèi] 。

指古代御史大夫一类官员佩戴的玉饰。

10、豸衣[zhì yī] 。

古时监察﹑执法等官员所穿的官服,因其上绣有獬豸,故称。 借指御史。

拼音: [zhì]

一释义

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虫~(虫子的通称)。

2〔獬~〕见“獬”。

3解决

二详细释义

〈名〉

本指长脊兽,如猫、虎之类。引申为无脚的虫,体多长,如蚯蚓之类

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尔雅》

又如:豸豸(兽背隆长的样子)

〈动〉

通“解”。解决

使子逞其志,庶有豸乎。——《左传》

三基本介绍

1汉字:1、豸 zhì 2、zhai(第四声)

2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3[ 豸 ] 拼音:zhì 繁体:豸

4部首:豸 部首笔划:7 字意五行:火

5简体笔划:7 康熙笔划:7

6拼音输入:zhi 五笔输入:EER 吉凶寓意:凶

7笔顺:撇点点撇折撇撇

豸zhì

(1)“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如一堆泥。”——《夜航船四灵部虫豸》

(2)又如:豸豸(兽背隆长的样子)

豸zhì

通“解”。解决

使子逞其志,庶有豸乎。——《左传》

豸zhì ㄓˋ

(1)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虫~(虫子的通称)。

(2)解决。

〔獬〕见“獬”。

1坐下马如同獬豸,狼牙棒密嵌动铜钉。——罗贯中《水浒传》

2郑码:PQ,U:8C78,GBK:F5F4

3笔画数:7,部首:豸,笔顺编号:3443533

4连城冠豸山(豸),在此读寨(zhai)

四冠豸山

连城冠豸山,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寓含刚正廉明之意,旧称“东田山”、“莲峰山”。位于福建连城县城东郊1公里。山体于县戚之东15公里处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以其天生丽质于1986年荣膺“福建十佳风景区”,1994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园诸神秀于一身,雄奇、清丽、幽深,与武夷同属丹霞地貌,被誉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最为珍贵的有林则徐登临冠豸山时手书的横匾“江左风流”,现存于东山草堂内;还有乾隆年间的名士纪晓岚,任福建提督学院时题写的“追步东山”真迹。

以上就是关于豸字怎么念全部的内容,包括:豸字怎么念、“豸”怎么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9530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