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鸟

这是什么鸟,第1张

俗名:丝毛椋鸟

分类:雀形目

>

椋鸟科

>

椋鸟属

描述:体型略大(24厘米)的灰色及黑白色椋鸟。嘴红色,两翼及尾辉黑,飞行时初级飞羽的白斑明显,头具近白色丝状羽,上体余部灰色。

虹膜-黑色;嘴-红色,嘴端黑色;脚-暗橘黄。

叫声:像麻雀叫声,经训练后会说话,说得特别清楚。

分布范围:中国、越南、菲律宾。

分布状况:留鸟于中国华南及东南的大部地区包括台湾及海南岛,冬季分散至越南北部及菲律宾。于农田及果园并不罕见,高可至海拔800米。

习性:迁徙时成大群。

丝光椋鸟是我国特产鸟类,在海南属于候鸟,也有部分留鸟。丝光椋鸟常在农田和村落等人类居住的区域活动和觅食,一方面易受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等危害,另一方面也常被人为捕捉,作为笼养观赏鸟出售。近年来,丝光椋鸟无论是分布区域还是种群数量,都呈现明显减少。目前丝光椋鸟已被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列入世界受威胁鸟类名目。

一只椋鸟从小就学会像金丝雀那样歌唱,它学得惟妙惟肖,仿佛生来就有一副金丝雀的歌喉。椋鸟美妙的歌声让整个森林得到欢娱,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

原本换成别的鸟已经心满意足了,可是这只椋鸟贪慕虚荣,它听到大家夸奖夜莺唱得好听,便暗自决定学那夜莺唱歌。

椋鸟真的学起了夜莺,但是它唱得吱吱喳喳,干涩难懂,时而像猫儿咪咪,时而像山羊咩咩。它的夜莺曲实在太难听了,林中百鸟都飞走,因为实在不愿意听它歌唱。

寓言启示:

人的禀赋各不相同,但有人由于羡慕别人的成就,而去干自己根本不胜任的事情。若想让事情得到满意的结果,最好量力而行别逞强。

伊索寓言《椋鸟》

丝光椋鸟是一种比较容易饲养的观赏鸟,这种鸟的饲料比较简单,直接小米就行,水果蔬菜也可以喂食,下面小编就告诉大家如何饲养吧!

身体特征

丝光椋鸟体长18~22厘米,体重68~88克。雄鸟体羽光泽闪亮,雌鸟光泽较差。头顶和后颈均白而沾棕灰色,羽长而尖细。丝光椋鸟上体灰色,飞羽黑褐色,尾羽黑色带有蓝绿和紫色光泽,颏部、喉部和腹部白色,胸部灰色。它的虹膜呈黑色,嘴红色,脚为**。

生活习性

丝光椋鸟成对或结小群活动,主要栖息于平原、农田和丛林地带,以昆虫、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要食物。它们的繁殖期大多在5~7月,巢由枯草茎叶构成,营巢于树洞或屋顶洞穴中。

饲养环境(容器)及饲养工具 可用八哥笼或画眉笼饲养,也可用较大的半露天笼舍与其它观赏鸟混群饲养。

食物种类

植物果实、种子、昆虫。

饲养方法

丝光椋鸟容易饲养,管理与饲料均可以放宽要求。每天要再喂l~2条面包虫,并提供新鲜叶菜、水果等任鸟自由啄食。饲料以小米为主,也可用蛋米或从市场上购买小鸡用全价混合饲料饲喂。采用小米或小鸡料作为主食时还要添加少量肉末和蛋黄,这样才能使它更健康。每日更换饲料和饮水,每周清洗一次鸟笼。

黑领椋鸟--------黑领椋鸟(Sturnusnigricollis)Black-collaredstarling。为椋鸟科椋鸟属的鸟类,俗名黑脖八哥、白头椋鸟。分布于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常见于坝区、村镇田边、粪坑、草地以及营巢于大树的枝杈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东广州。

中文学名 黑领椋鸟

界 动物界

科 椋鸟科

拉丁学名 Sturnus nigricollis

目 雀形目

属 椋鸟属

1简介

2体形特征

1 简介 编辑

中文名黑领椋鸟俗名别名白头椋鸟、白头莺、黑脖八哥英文名Black-collaredStarling拉丁学名Sturnusnigricollis地理分布中国南方及东南亚。繁殖方式卵生习性群栖性,取食于农田,在远东地区取代紫翅椋鸟。

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也与八哥混群。鸣叫声单调、嘈杂。特别是人接近时,常常发出嘈杂叫声,觅食在地上,可学发声说话。

以上就是关于这是什么鸟全部的内容,包括:这是什么鸟、伊索寓言《椋鸟》、丝光椋鸟怎么养容易养吗都吃些什么听说会说话,真的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947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