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正三品官是绝顶级大佬,那么一品和二品算啥

唐朝的正三品官是绝顶级大佬,那么一品和二品算啥,第1张

在古代的时候,那些没有背景靠自己实力当上官的,那简直就是整个家族的荣耀,如果他足够幸运的话,能够当个大官,比如丞相,那这个家族也跟着飞黄腾达了。宰相可以算是朝廷除了皇上最大的官了。不过,每个朝代不一样,宰相的权利也不一样。宰相在我们心目中,这个官可以算是很大的官了,但是在唐朝宰相只属于三品官,这个官虽然大,但不是最大的,那一品二品是什么官呢?答案没想到!

在唐朝,至少在唐朝的某一段时里,正三品官确实已经是顶级大佬了,或者说在有实权的官职里,正三品已经是顶级,因为这个时期宰相就是正三品。比如说武则天时期的宰相狄仁杰,他的官职就是同凤阁鸾台三品,正三品官员

按照大唐的法律规定,异性不得封王,而亲王的爵位是正一品,嗣王、郡王、国公从一品,郡公、开国郡公正二品,此后还有很多的封号,其等级也一直到了从五品,虽然爵位的等级和官职并不完全一致,不过也差不太多了。

在唐朝要知道,即使贵如亲王也只是正一品,郡王更是只有从一品。如此,就可知唐朝在给予官员品级的严谨性,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唐朝,三品官已是属于绝顶级大佬的说法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唐代宗大历二年之前,中书令、侍中这两个中书省、门下省的最高长官也就是正三品,要知道唐朝“门下省”掌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审查,及签署章奏,有封驳(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威武)之权;“中书省”掌机要,负责中央政令和政策的起草与发布,这两个部门都是唐朝中央最高的执政中枢部门,而作为这两个部门的最高长官中书令和侍中居然也才是正三品,可想而知唐朝正三品的含金量是有多高。

我们都知道,在唐朝初年,采用了三省六部制度,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尚书省下又设置吏、礼、兵、户、刑、工六部。简而言之,唐朝初年,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属于三省,而三省的最高长官即为宰相。

综上所述,在唐朝前期,正一品正二品的官员大多数属于荣誉官衔,并没有太多实际权力,正在行使宰相权力的,属于正三品的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三品等。

官职和等级,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换句话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品级很高,但是官职却是一个毫无权力的位子,那么在朝中是很少有人会将这个人当回事的。可如果一个人不光资历老、品级高、而且职位也是手握重权的,这就等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为朝廷中的核心人员。

为什么会有品级和官职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时候,是很讲究一个人的地位,而这个地位是很抽象,且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为了能够让天下的人有等级意识的分别,这才有了皇族、贵族、平民之分。遮掩过得做法就是从根本上建立一个特权阶级,从更本上建立一个在当时较为实用的秩序。后来,随着是时代的进步,在国家和朝代的中央处,便出现了官职、品级的区别。为了能够从实质上相互区别,区别大官和小官的地位,中央便在衣服的颜色、职能的大小,驻守的地方来进行和入手。在唐朝的官职和等级中,最为明显的区别便是这些人所穿着的官服,也正是如此,大家在看唐朝官服的时候,会发现该官服很是鲜艳和显眼,有紫色、红色、绿色和青色之分,而紫色便是显示大官身份的颜色,至于红色和绿色便是中级官员衣服的颜色,青色便是低级官员官服的颜色。其实不仅是在唐朝,在其他各个朝代,特别是在明清两朝的时候,官员的等级在所穿的官服、官服上的图案中就有所体现。

正是因为有了品级和等级的出现,这才使得当时的官员们即使不认识这个同僚, 只是通过此人的官服,便能够判断出此人官职的大小,此人地位的高低,以及此人资历的深浅。

除了在官服上,在官员的派头上也是很讲究的。例如在各个朝代的时候,什么样等级的官员能做多少马拉的轿子,什么样等级的官员能够听多少人参与的戏剧等等。

唐朝正三品很厉害吗?

之所以大家会有这样的疑问,那是因为在大家记忆的模式中,已经熟悉了明清两朝的官员模式。因为在那个时候, 确实是品级越高的人,他的官职也就越厉害,而且在明清的时候,品级为一、二的官员,等于是已经进入了中央的圈子,成为了朝廷中的重要分子,可若是在那个时代,一个人还是一个三品,只能说此人是有很低很低的概率,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可能进入朝廷中面见皇帝,被皇帝认识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通过对于明清官员品级的认识,再来看唐朝官员品级的时候,会有一种看不懂的感觉。要知道,在明清两朝的时候,三品官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级别。

但是在唐朝就不一样了,三品官员代表的是权力,是得力,是重臣。这是因为在唐朝的时候,能够进入一品和二品的官员实在是太少了(在很多时候,能够得到一品和二品头衔的官员大都是有不世之功,或者有巨大贡献的人),所以这就使得在那个时候,三品的官员就成为了那个时候,朝廷的中心,朝廷最为活跃的部分群体。

所以综上所述,在唐朝的时候,能够得到一品官员和二品官员品级的,大都是很厉害的人物,但在一个朝代中,很厉害的人物又能够出现几个呢?正是因为如此,这才使得在那个时候,三品官员成为了当时唐朝中央、地方的干将。如果需要打个比喻,在明清两朝的时候,三品的官员只能出任副省级别的官职,而在唐朝的时候,三品的官员便能够出任正省,甚至中央的官职。

三品官员,为巡抚类的官员级别,跟现在的单列正副市长一样。

清朝的官职来源于古代的九品十八级,大小官职分为九品,每一品有正和从之别,和现代的正副意思差不多。

除了正和副之后,如果按地域体系划分,有京官和地方官,这两者待遇也不一样,如果按照官职的类型,分为文官和武官,其中,京官是以文职类为主,而地方官则是以文官和武官。

扩展资料

官员的品级是从魏晋开始的,曹魏的陈群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当时是按照家世(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道德、才能来品评。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做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

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这就是后来官员品级的雏形。

到了元明清时代,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品级制度,文武官皆分九品,各有正、从,实际上一共有了18个等级。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正三品

1、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2、官阶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加衔总督(晚清时汉人官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晚清时的地方长官多为汉人且地方总督都为加衔总督)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3、官阶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4、官阶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5、官阶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6、官阶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扩展资料:

古代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

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人事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以上就是关于唐朝的正三品官是绝顶级大佬,那么一品和二品算啥全部的内容,包括:唐朝的正三品官是绝顶级大佬,那么一品和二品算啥、唐朝的正三品官属于绝顶级大佬,那么一品和二品呢、古代的三品官是现在的什么官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932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