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的棋子是多大的

围棋的棋子是多大的,第1张

围棋作为中国传承千年文化的瑰宝之一,有着它独特的文化,让许许多多的人为它痴迷,围棋的组成简单而又明了,一张19乘19共361个交叉点的棋盘,黑白两色的棋子,黑棋棋子为181枚,白棋为180枚。棋盘由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构成。形成361个交叉点,在围棋中简称为“点”。

棋盘整体形状以及每个格子纵、横向相比,横向稍短,通常为每格24厘米×23厘米。

在棋盘上标有九个小圆点,称作“星”。中央的圆点又称“天元”。

棋子的大小与棋盘是相对应的,据研究,一般常见的棋子在23与24之间,同时也是与棋盘间的间距是相同的。

其实围棋棋子的大小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数据,以上的数据值是通过通常使用的棋盘与厂家生产的标准为根据的。

古代规则

古代的棋也是收官子的,否则无法判断胜负(除了中盘胜),只不过一般收官的部分都不计入谱中,这和古人对棋的概念有关。古代黑棋不贴目。

古代采用的是座子制,即对局时先在棋盘角上四颗星的位置分别摆上4个子,黑白各两个,类似的对角星布局。

还棋头。这是古代特有的规则,即你每分断对方一块棋,最后计算胜负时对方就要贴给你一个子,因此对方被你分断的越多,你获利越大。

古代围棋的下法分为敌手棋、饶子棋、先两棋。位尊的,水平相当的(敌手棋),一般执白先下;水平高的与水平低的下(饶子棋),高手执白,水平低者执黑先下。古人计算胜负的规则和的中国规则是一样的,子目皆空,即棋盘上的活子,目就是围住的空点。“空”在这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总指围的地盘,不单单表示围住的空点。

古代围棋与现代围棋下法比较

古代围棋与现代围棋下法基本相同,但本质区别在于古代围棋是以子多为胜(参考《敦煌棋经》),唐宋数路法(参考《忘忧清乐集》日本规则即由此变来)数空需扣除眼位、公气不计,明清数子规则有还棋头(眼位不是子,该规则后来被日本废除)

其他区别:第一,古代围棋一般白先黑后;第二,古代围棋没有贴目,黑棋181子就获胜;第三,古代围棋是座子制,就是先在对角星位分别放黑白两子,最大限度限制先手优势(后来被日本废除,为了限制先手增加了贴目)。北宋沈括还提出了“四国围棋”的下法(见《梦溪笔谈》“四人分曹共围棋者”)。

以上就是关于围棋的棋子是多大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围棋的棋子是多大的、围棋规则入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924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