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后马皇后资料介绍

明朝皇后马皇后资料介绍,第1张

皇后是明朝朱元璋的皇后,素有大脚皇后之称。下面是我为你搜集朱元璋皇后马皇后资料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朝皇后马皇后资料介绍

马皇后,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是他还未登基前就娶了的妻子,有野史记载她名叫马秀英。

元末,朝廷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因此当时爆发了农民起义,称为“红巾军”,马皇后的养父郭子兴也起兵响应。朱元璋前来投奔,并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和重用,马氏也因此被许配给了朱元璋。之后,两人夫唱妇随,马氏随着丈夫四处征战,两人同甘共苦因此感情日笃。而朱元璋最后能够平定 天下 ,马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等到1368年,朱元璋得天下而建大明,登基为帝后册封马氏为皇后。即使已经贵为皇后,马氏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过去俭朴的生活作风,绝不享受锦衣玉食,不仅粗茶淡饭,衣服旧了破了就自己缝补。除了以身作则,马皇后还带着后宫的女人一起 刺绣 和纺织。而朱元璋几次想要封赏她的亲戚和族人,她也一再以不合 法律 为由坚定地拒绝。此外,她也爱民如子,十分关心百姓的生活,时常规劝朱元璋要减轻刑罚。马皇后可谓真正做到了母仪天下,所以朱元璋对她一直保持很大尊重,对于她提出的 意见 也常常会认真考虑。

根据《明史》记载,马皇后为丈夫生下了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就有后来的明成祖朱棣,她对他们慈爱有加,又严厉 教育 。此外,她和朱元璋还有不少的养子以及当初认的义子,马皇后也一向视如己出。

1382年,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

马皇后是怎么死的

1382年,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此后悲痛的明太祖朱元璋不再立后。

马皇后因病而死的,具体所患何病史书上没有记载,只说是她在睡觉时得病,不过记载了她从患病到去世的 故事 。知道马皇后得病后,一直和她感情甚笃的朱元璋就想要找太医为她医治,而朝廷大臣也感念平日母仪天下的马皇后所以他们请求来一场祭祀为她祈福。然而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马皇后却毅然拒绝了,理由是祭祀和医生都不能续命,而且如果太医没治好她会被皇帝降罪。等到病重时,朱元璋问她的遗愿是什么,马皇后直到最后还是在劝告朱元璋,她希望朱元璋可以选贤任能,虚心纳谏。

马皇后死后,谥号为孝慈皇后,后来又被两次上尊谥号。她被安葬于孝陵,也就是现在闻名于世的明孝陵。孝陵据说就是以马皇后的谥号为名,而且根据朱元璋的要求,它就是按照两人的合葬陵墓来设计,所以朱元璋死后也被安葬于此。

明孝陵在马皇后死的前一年才刚刚开始修建,在朱元璋安葬入内时仍然没有完全建成,最后共历时25年才真正建成。正是因为安葬的是开国皇帝和他唯一的皇后,所以明孝陵不止是建造时间长,它建造的规模和水平都是极高的,因此它也被被列为了世界 文化 遗产。

明孝陵得以建造得如此完美,这都是因为在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在他俩的陵墓上,不惜人力物力,花费了许多的心思。

大脚马皇后生了几个儿子

史学界,对于马皇后为朱元璋生了几个孩子一事,一直没有下一个定论,因为明清两朝的许多史料对此事的记载都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明史》记载,马皇后一生共生下了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嫡长子朱标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惠帝朱允炆的父亲,而第四子是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明史》是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也是公认其中最完善的一部。二十四史是历朝历代的最正统的史书,因此《明史》对马皇后子女数量的记载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然而,除了正史的记载,马皇后死后的明清许多人在他们的书中都对此事抱不同看法。有人断定,马皇后只有两个儿子,也就是最小的两个,包括了朱棣;有不少人认为,马皇后只生过两个女儿而没有儿子,朱棣是别的嫔妃所生;也有人干脆判断,马皇后一生从未 怀孕 ,史书上所说的子女都只是她抚养长大而已。

这些提出质疑的人,大多是在史学方面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而且他们基本上不是无端猜测,都有自己的依据和史料。所以,对于马皇后到底生了几个儿子,史学界才如此众说纷纭。不过五个儿子中,朱棣不是马皇后的儿子的可能性极大。因为朱棣在侄子惠帝在位时,发动靖难之变最后起兵夺了他的皇位,称帝后朱棣需要一个嫡子的身份来证明自己的正统性,所以他可能之后修改了 历史 ,欺瞒了世人。

1 历史人物马皇后简介

2 马皇后死后多少人陪葬

3 马皇后的趣闻轶事

4 朱元璋历史故事

5 “马大脚”马皇后的历史

6 中国明朝历史故事

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四月,马皇后突然抱病。八月,病逝,年51岁。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一1382年)八月初八,本名不详,是归德府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想寻找马皇后的族人分封官爵,马皇后拒绝说:“分封爵禄偏爱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律。”马皇后坚决拒绝才停止了这件事。然而有时谈到父母早亡,马皇后常常痛哭流涕。

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马皇后在睡觉的时候得病。群臣请求祈祷祭祀,求取太医院的良医诊治。马皇后对朱元璋说:“死生,是命运的安排,祈祷祭祀有什么用处呢!况且医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药不能见效,恐怕会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各位医生吧?”

病情加重时,朱元璋问她想说什么。马皇后说:“希望陛下能够求取贤能的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始至终,认真对待,子孙都能够贤能,大臣百姓都能够有所依靠罢了。”

马皇后在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丙戌日(八月二十四)去世,享年五十一岁。朱元璋非常伤心,于是从此不再立皇后。

扩展资料:

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马氏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马氏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氏和他患难与共。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氏为皇后。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对于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将,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有所节制。

马氏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册后以后,仍亲自带领公主、嫔妃刺绣和纺织。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平时粗茶淡饭,缝补旧衣。嫔妃皆敬服,都将她比拟为东汉时的明德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慈高皇后

朱元璋皇后马氏,生于元至顺三年(1332),宿州人。母亲郑媪,早死,父亲马公。朱元璋称帝,他们作为已故椒房贵戚,也没有留下名字,可见是极普通的人家,不为人所知。马公与濠州人郭子兴友善,把女儿托给他,马公死,马氏成为郭子兴养女。马氏人很聪明,又好学,在子兴家识字读书,尤其喜好诗。又会做人,与养母张夫人处得非常融洽,为养母所喜爱。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投到郭子兴麾下当亲兵,子兴赏识元璋,将马氏许配给他。这对新人,男25岁,女21岁,年龄、身世都很般配。马氏婚后,对家庭生活的安排,对于各种人际关系处理都很得当,深得丈夫的欢心和敬重。

清上官周《明太祖功臣图》中马皇后画像朱元璋雄才大略,很快在濠州红巾军中崭露头角,不免遭人侧目,郭子兴亦对他有疑忌。诸将出征,掳获物都要贡奉郭子兴,元璋不猎取私财,无从进纳,更容易引起郭子兴的不快。马氏见此情形,就把自家财产送给养母张夫人和郭子兴妾张氏,请她们在义父前给干女婿说点好话,以弥缝裂痕。有一次,郭子兴把元璋关了禁闭,不给饭吃,马氏心痛丈夫,把刚烙得的烧饼放在怀中偷偷送去,等到事后才发现胸前的皮肤都烫焦了(《明史·高皇后传》),可见这对青年伉俪感情的深厚。平时马氏对元璋生活的关照之好自不必说了。当时因战乱缺乏食粮,马氏在家省吃俭用,把粮食和好的食品留给丈夫,以至有时自己饿肚子。这些事朱元璋铭感五内,当皇帝后还向大臣讲述,把它比作刘秀困在河北得到冯异豆粥麦饭的美事。据《明书》记载,朱元璋与陈友谅对垒时,曾被对方追击,马氏背着元璋逃跑,太子朱标为此绘有图像,放在怀中。后来朱标与乃父政见不合,元璋追打他,他故意把图像遗落在地,元璋见到,痛哭一场,也不打儿子了(《明书·懿文皇太子纪》)。这个记载未必是真实的,不过马氏不像当时的其他妇女缠足,是天足者,背丈夫是有可能的。马氏自奉节俭,衣服穿破了还要补了穿,听女史讲元世祖昭睿顺圣皇后用旧弓弦织成绸,做衣服穿,马后就命用旧料织治,做成盖被、巾褥,送给孤寡老人。

马皇后对子女仁爱,勉励他们学习,要求他们生活简朴,有比穿衣、用物的,加以教诲,又把宫中利用旧料织成的被褥送给他们,并解释说:你们生长在富贵家庭,不知纺织的难处,要爱惜财物。她对待养子如同亲生的,而且始终如一。

和朱元璋血缘最近的亲戚是侄儿朱文正,文正在对陈友谅战争中立功,因叔父未及时赏赐而不满,元璋因此杀了文正身边的亲信,还要治他的罪。马后也把文正当儿子看,这时劝元璋:这孩子立了好多战功,守南昌尤其不易,况且只是性急要强,并不是反叛,不要追究了,元璋这才将文正免官了事。这一事例说明马后保护了亲属正当权益。

马后对娘家人极为怀念,每当说到父母早逝就痛哭流涕,朱元璋也因关心她而及于外家,要为马后访察亲属,以便封赏。马后认为封外戚容易乱政,不是好事,不让访找。事实上马后是孤儿,娘家已没有人了。元璋只好追封马公为徐王,郑媪为王夫人,在宿州为他们设立祠祭署,以邻居王姓主持奉祀的事。

马后与身边的妃子和宫人也是和睦相处,是比较慈惠的。妃嫔中有人生儿子,一定厚待他们母子。马后以皇后的身份,还要管丈夫的饮食,宫女认为她不必这样做,她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尽做妻子的责任,再一是怕皇帝饮食有不中意处,怪罪下来,宫人担当不起,她好承受着。她也设法保护宫女,有一次元璋盛怒要立即惩罚一个宫中下人,马后也假作发怒,命把那人捆绑起来,交给宫正司议罪。元璋不满地责问她:这是你皇后处理的事情,为什么要交给宫正司马后回答:赏罚公平才可以服人,治理天下的君主,哪能亲自处理每一个人,有犯法的应当交给有关部门去办。元璋又问,那你为什么也发火她回答说,当皇上愤怒时,我故意也发怒,把这事推出去,消释你的烦恼,也为有司能持平执法。这一事表明她对丈夫、宫女双方都是关怀的。

清上官周《明太祖功臣图》中宋濂画像命妇入宫朝见,马后以家人礼来接待,给人以温暖,对朝臣的家庭也给以关心。有人告发和州知州郭景祥的儿子要杀乃父,朱元璋欲以不孝罪处郭子死刑,马后知道了,说这是传闻之词,不一定真实,何况郭景祥就这么一个儿子,处决了他就绝后了。朱元璋一调查,果然是传闻不实,不是马后的劝说,郭家就家破人亡了。洪武十三年(1380),知制诰宋濂因长孙宋慎陷入胡惟庸党而获罪,元璋要处他极刑。宋濂是明朝开国“文学之首臣”(朱元璋《高皇帝御制文集·赠翰林承旨宋濂祖父诰》),又是太子的师傅,这时他已告老还乡,与胡党毫无牵涉。元璋搞胡党扩大化,宋濂眼看要遭殃,马后及时出面救援,她说:老百姓请一位先生,还知道终生不忘尊师的礼节;再说他致仕回籍,京中的事必定不知道,可别冤枉了他。但是元璋一心惩办胡党,不听马后的劝告。一次马后陪丈夫吃饭,她不喝酒,也不吃肉,元璋问为什么不吃不饮,她说:听说宋先生获咎,我不近荤酒,为他祈福,希望他免祸。听了这番话,元璋动了恻隐之心,饭也不吃了,第二天赦免了宋濂的死罪。

马后对士庶的生活也有所关心。明朝太学建成,朱元璋临幸回宫,马后问有多少学生,回答有几千名。当时有些太学生携带眷属在京,他们没有薪俸,无法养家,马后建议按月发给口粮,元璋接受了,专门设立“红板仓”,存储粮食,发给太学生。此后,“月粮”成为明代学校的一项制度。

明初有个商人沈万三,是“赀钜万万,田产遍吴下”的江南第一大财主(董谷《碧里文存》),据说朱元璋建设南京城,洪武门至水西门一段城墙由他出资修筑。又据说沈万三要求出钱犒赏军队,元璋问他,我有百万军士,你能普遍犒劳吗他不知收敛,满有把握地说可以每人发给一两银子。这样的人,富可敌国,敢同天子抗衡,激恼了君主,要以乱民的罪名杀掉他。对此,马皇后劝解道:沈万三富是富得出奇,但他没有犯法,也没有谋图造反,杀他没有道理,也不符合法令,还是不杀的好。元璋听了她的话,免沈万三一死,把他流放到云南。

对于太医院的医生,马后也照顾他们的利益。马后最后一场病是严重的,元璋命太医诊治,但马后不服药,元璋强要她吃药,她说:如果我吃药无效,你就会杀死那些医师,那不等于我害了他们吗!我太不忍心了。元璋希望她医好,就说不要紧,你吃药,就是治不好,我因为你,也不会惩治医生。但是马后还是不用药,以致死亡。马后替医生着想竟至不顾自身的治疗。她死于洪武十五年(1382),享年51岁。

马皇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得体。当朱元璋在甥馆时,与义父母及其家人;独立成家后,与义子,与丈夫的子女;做皇后以后,与妃嫔,与宫人,与命妇,与朝臣,与娘家,种种关系,料理得妥切,与人关系融洽。

她能做到这种程度,重要的在于她按“待人以宽,责己以严”的原则去办事,与他人的矛盾就易于化解。

马皇后的所作所为,赢得了丈夫的尊敬与爱护。她生前,朱元璋褒奖她,比诸历史上的贤后唐太宗长孙皇后,为她父亲起坟立庙;她死后,朱元璋不再册立皇后,表示对她的敬重和怀念。这一对同甘苦共患难的夫妇,互相眷恋,互相体贴,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丈夫多妻妾,她的生活还是完满的。

《明史》赞扬马皇后,“母仪天下,慈德昭彰”。的确,在封建时代,她是贤妻良母的典范,是“母仪天下”者中的佼佼者。她帮助丈夫成就帝业,谏止丈夫的败政,料理好家中、宫中事务,造成家庭和睦的局面,她对于朱明王朝、对于朱元璋的家庭都作出了贡献。封建时代称颂她,有其道理,但是我们从马皇后身上,也看到古代女子悲惨的一面:她生活的一切就是为着丈夫,丈夫也就是她的生存价值;她没有个人的意志、爱好,没有男人那样的事业,没有个性,没有独立的人格。在那个时代,贤妻良母与女子做独立的人绝然对立,而且只能是前者,社会不允许她与丈夫做对等的人。那时,贤妻良母就意味着妇女为丈夫、儿子牺牲自己,生活失去了多少意义!时代变了,再宣扬封建式的贤妻良母,用那个标准要求妇女,与妇女的解放背道而驰,至少是容忍摧残妇女的封建道德的存在,对现代妇女就太残忍了

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马皇后在睡觉的时候得病。马皇后在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丙戌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朱元璋非常伤心,于是从此不再立皇后。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一1382年),本名不详,是归德府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马氏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马氏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氏和他患难与共。

明朝17位皇帝顺序如下:

1、朱元璋

2、朱允炆(为何用允,因为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辈分同高)

3、朱棣(朱元璋四子,后面全是朱棣的后代,所以规规矩矩按照家谱,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来起名了)

4、朱高炽(姓不变,取家谱中的高字,棣是木字旁,木生火,所以取炽为名)

5、朱瞻基(姓不变,取家谱中的瞻字,炽是火字旁,火生土,所以取基为名)

6、朱祁镇

7、朱祁钰

8、朱祁镇(姓不变,取家谱中的祁字,基是土字旁,土生金,所以取镇、钰、镇为名)

9、朱见深(姓不变,取家谱中的见字,镇、钰、镇是金字旁,金生水,所以取深为名)

10、朱祐樘(姓不变,取家谱中的祐字,深是水字旁,水生木,所以取樘为名)

11、朱厚照

12、朱厚熜(姓不变,取家谱中的厚字,樘是木字旁,木生火,所以取照、熜为名)

13、朱载垕(姓不变,取家谱中的载字,照、熜是火字旁,火生土,所以取垕为名)

14、朱翊钧(姓不变,取家谱中的翊字,垕是土字旁,土生金,所以取钧为名)

15、朱常洛(姓不变,取家谱中的常字,钧是金字旁,金生水,所以取洛为名)

16、朱由校

17、朱由检(姓不变,取家谱中的由字,洛是水字旁,水生木,所以取校、检为名)

以上就是关于明朝皇后马皇后资料介绍全部的内容,包括:明朝皇后马皇后资料介绍、谁知道朱元璋老婆马皇后是怎么死的、谁能告诉我真实的朱元璋的马娘娘的什么样的人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885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