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怎么融化的

雪是怎么融化的,第1张

冰的分子式是H2O,它的化学键是120度角,H(+)和O(-2)的分布导致起电性是不均匀的。也就是说,它稍宏观的表现是一面是正电荷,而另一面则是负电荷。由于极性的不同,它们会来回运动,这就是温度。当冰周围的温度升高,并把能量传递给冰的水分子时,水分子的运动会越来越活跃,甚至导致融化。雪是冰的一种结晶形式道理相同。总之雪融化成水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量变,导致宏观水的形态(质变)的过程。

简单点说即是冰吸热,破坏冰的氢键和范德华力变成水

雪融化后会是什么?

理论上来说雪融化后会变成水。但是提这个问题就不是这么简单。当然鼻祖这个问题也可能就是一个脑筋急转弯,也是有可能的。但不管是不是真能要回答一下。水融化后在理论上是变成水,但是在实践中可能不是水,因为它可能会变成冰。原因很简单,如果是在南方的话,雪融化后就会直接变成水,但是在北方的话,由于天气的温度很低,因此有可能雪融化后。又会变成冰。但之前也讲了北方的温度很低。很难融化的。融化的几率非常的低,因此得变成冰的几率也很低。当然,如果人为的融化以后,在。在低温情况下就会变成冰了。雪融化以后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雪水。也不知道这样的解释是不是对的?

水。当它们遇到冷空气,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这种降水分为两种:一种是液态降水,这就是下雨;另一种是固态降水,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雪和雨一样,都是空气里的水汽冷却凝结而成的,只是凝结时天气冷的程度不同,因而有了雨、雪的区别。当天空上层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时,它就不是凝结成水滴,而是由水汽直接凝结成小雪片。由气体不经过液体而直接凝结成固体的这种转变,在气象学上叫做“升华”。因此,可以认为雪花是经过一种特殊方式形成的冰。当云层中同时存在着冰晶和过冷的水滴(云层气流稳定,温度在―20摄氏度或更低时,云中尚能保持的水滴,叫做过冷的水滴)时,容易生成雪花。过冷却的水滴比冰晶容易蒸发。当冰晶上的水汽达到饱和不再蒸发时,而过冷却的水滴在这时候并没有停止蒸发,蒸发的水蒸气就在冰晶的表面上升华凝结,体积逐渐增大,变成了疏松枝状的六角形的小冰花,这就是雪。雪的形状十分美丽,它的花纹非常整齐,结构复杂,形状多样。已经发现的有4000多种不同的花纹。它们有的像盛开的牡丹,有的像瘦削的梅花,有的像分出枝杈的鹿角,有的像玻璃上冻结的冰花。如果把它们摆在一起,就能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案。

以上就是关于雪是怎么融化的全部的内容,包括:雪是怎么融化的、雪融化后会是什么、雪融化之后会怎么样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83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