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的平均寿命和身高分别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的平均寿命和身高分别是什么,第1张

关于中国历代平均寿命的问题,很早之前有过一则数据,即:夏代18岁,秦汉20岁,东汉22岁,唐朝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35岁,新中国1957年57岁,1981年68岁。

如果不加分辨,或许认为这是客观的,从古至今人均寿命逐渐上涨,这不是符合医疗水平、经济发展吗?其实,这一数据有很多问题,都不需要怎么反驳,只要说几个历史上的关键词,就能清楚了!

(1)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唐朝时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说明当时不少人都活到了60、70岁!尤其唐朝,70是古来稀,那么50、60也就不稀了呀!

(2)弱冠!古代对成年人的记载,周朝时20岁男人搞成人礼,名曰弱冠。按照上述数据,周朝平均寿命估计也就20岁左右,因此估计也就没什么成年人了,大家一到20岁成年,几乎就全死了。

(3)丁户!隋朝时颁布法令,隋文帝时是“十八岁以上为丁,以从课役,六十为老乃免。”隋炀帝时是“户口益多,男子以二十二为丁”!被认为是丁,那么就要交税课役。如果隋朝平均寿命不到30岁,可能以20-22岁为丁吗?

(网络整理)

既然上述历代平均寿命不可信,那么历代平均寿命究竟是多少呢?关于这一点,考古专家根据古尸骨和书籍记载推测,得出的一些结论!让人震惊的是,平均寿命最高的,却是离现在最远的封建王朝,平均寿命最低的,却是元清两个被大赞的王朝!详情见上述图表!

另外,古人身高究竟如何?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到,答案不出人意料,最能打的秦汉王朝,身材也是最高,平均为168厘米,比现代平均身高还要高,垫底的也几乎是元清!

关于上述图表,有四点值得一提!

第一,平均寿命最高的是秦汉时期,高达49岁,这是离我们最远的封建王朝。这一点很出人意料,因为秦汉时代,中国刚进入封建文明时代,医疗水平、经济发展等,应该不如后世王朝,人均寿命和平均身高,应该很低才对!相反,元朝只有36岁,清朝只有31岁!

第二,以上图表中,还有一个“平均身高”的数据!让人震惊的是,如今中国人1671的平均身高,却还比不过秦汉时期的168厘米!从这一点上,或许也可以看到,秦汉时的强悍,能够击败匈奴,绝非浪得虚名!

第三,从历代平均寿命,和平均身高中,可以管中窥豹,看到当时的百姓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程度!三国乱世,所以平均寿命比较低,到了清朝,红薯盛世,百姓营养不足,所以清朝身材不高,历经清朝统治之后,从明朝至今的300多年里,中国人只涨了11厘米!

第四,清朝有一特殊情况,即:1840年之前前期,和1840年之后后期!在清朝前期,北方男子寿命为45岁,身高为165厘米。虽然比明朝还差了一些,但却在接近。只是,到了后期之后,清朝这两个指标就急转直下!综合看来,清朝人均寿命应该不高!

总体而言,从上述图表之中,可以看到一个事实,即:元清这两个朝代,平均寿命和身高指标,都不算高,尤其在大一统的历代封建王朝之中,算是垫底的角色!

当然,以上数据都是考古专家的推测,未必一定准确,所以大家姑妄看之吧,最好别当真!毕竟,古代究竟如何,如今已经很难找到真相了,只能管中窥豹得见一斑吧!

中国古代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过三十五岁。可是,三十五岁的平均寿命中包括大量的夭折人口,事实上,古代人均寿命之低主要是由于极高的初生儿亡率造成的。去除这个因素,人口学家推算,中国古代人口的平均寿命可达五十七岁。 公元前人类平均寿命仅20岁,到古代也只有25岁,直到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也不过40岁 1700:人类平均寿命35岁 1800:人类平均寿命37岁 可见1700-1800中人类的寿命没有什么增长 原因是虽然可以躲避野兽等灾害,但是因为科技水平的低下,生活艰苦,对疾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等 20世纪初人类寿命出现飞跃,从40岁提高到61岁。 1985年,全世界平均寿命达到62岁。世界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今后大致以每5年延长一岁左右的速度增长。 1995-2000年为639岁,2000-2005年为655岁,2005-2010年为668岁,2010-2015年为681岁,2015-2020年为693岁,2020-2025年将超过70岁。扩展资料古人平均寿命短的根本原因:代战争连连,人类历史自有记载以来每一天都在发生战争,据说有人统计过,全世界完全没有战争的日子好像不超过200天。因此古人平均寿命必然很短 本世纪末中国将是亚洲的十大长寿国之一,平均寿命将达到726岁。 专家预测2300年人类平均寿命95岁。 2017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团队日前发现,茶、纳豆、奇异果中的吡咯喹啉醌成分具有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吡咯喹啉醌于1970年左右被人们发现,之后的研究表明,其有抗氧化和保护神经的作用,因此常被用于保健产品及化妆品。森郁惠教授表示,此研究不仅证实了吡咯喹啉醌有延长寿命的效果,还阐明了其作用机制。吡咯喹啉醌今后也有望应用于其他有关人类健康、延长寿命的研究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 寿命

中国古代人民平均寿命50-60岁左右,主要是根据民国时期许仕廉《人口论纲要》以及1936年实业部公布的的分年龄死亡率统计。

根据《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的概略统计,二十四史中人物的平均寿命,西汉605岁、东汉645岁,但到了乱世,三国降到573岁,西晋剧烈下降到52岁。

南朝宋齐梁陈依次分别是547、553、566、595岁。北朝也不高,北魏566岁、北齐579岁、北周576岁。可见战乱对寿命影响之大。

隋朝国祚短暂,战争频繁,平均寿命只有553岁。到了唐朝,辉煌的盛世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平均寿命提高到空前的656岁。

影响寿命的因素

1、出生时母亲还年轻

美国芝加哥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出生时母亲年龄如果不到25岁,他们活到100岁的几率是出生时母亲超过25岁的人的两倍。

2、爱喝茶

一项针对405万名日本男女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喝至少5杯茶的人,他们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最低。

3、每天步行30分钟

一项针对2603名男女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坚持步行30分钟左右的人,不管其体内脂肪含量有多高,他们的长寿几率是那些每天步行少于30分钟的人的4倍。

4、少喝碳酸饮料

美国科学家发现,每天喝一次以上可乐会使你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病的风险加倍。倘若实在想喝几口碳酸饮料,可以在里面加入一些果汁。

5、腿部健壮“腿部肌肉力量差预示着步入老年后身体虚弱。”腿部健壮尤其能预防髋骨骨折,由于髋骨骨折会引发各类并发症,多达20%的患者会在一年内去世。

目前流传的中国古代人民平均寿命30岁左右,主要是根据民国时期许仕廉《人口论纲要》以及1936年实业部公布的的分年龄死亡率统计。这个数字算下来是可信的,但还是那句话,平均数不会撒谎,但会令人产生误解。你也说了,你看许多记载,六七十岁的古人多得是,怎么平均寿命才30多呢?这是古代惊人的夭折率给拉的,夭折则意味着寿命为0,超高的夭折率,会将平均寿命拉到很低的水平。我们看清代皇室子女夭折率,大略就能窥斑知豹。婴孩百日算一个大关,没能活过百日的婴儿太多,能活过基本也就成了,因此刚生出来不庆祝,过百日才隆重。其次是战争年代,人们流离失所,青壮年大量死亡,到最后不得已拉着小孩上战场,各类屠戮也不少,平均寿命也会很低。统计的话,靠观察历史名人、士子,算出来的数字不是很准确,这是由于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且古代的城乡差异也很大。清人笔记说乡下男子四十岁,看起来如同城中男子六十的样子。若要统计古代和平时期,男耕女织正常生活的情况下的平均寿命,倒是有一些好办法,就是直接翻族谱。族谱的选择一定要典型,且需带有寿享及早殇字样。亦或者寻找历史户籍档案,才能得出更为精准的结论。事实上以往的学者就是这么办的,得出来的结论,依然是平均寿命在27~35岁之间(敦煌出土敦煌户籍记载)。好一些的时候,可以达到40岁左右。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的平均寿命和身高分别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的平均寿命和身高分别是什么、古代的时候正常人最多能活多少岁、中国古代人民的平均寿命是多少怎么统计出来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80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