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硫酸性质

浓硫酸性质,第1张

硫酸是指浓度(这里的浓度是指硫酸溶液里硫酸的质量百分比)大于或等于70%的硫酸溶液。浓硫酸在浓度非常高时(一般是指浓度98%以上)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普通硫酸或普通浓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

硫酸与硝酸,盐酸,氢碘酸,氢溴酸并称为五大强酸

(一)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吸水性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

⑵吸水性是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浓硫酸只能干燥酸性和中性气体。

⑶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气态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 5H2O、Na2CO3·10H2O)中的水。

(二)特性

除了酸固有的化学性质外,浓硫酸还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与稀硫酸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浓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H2SO4),这些硫酸分子使浓硫酸有很强的性质。

1.脱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

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并会产生二氧化硫。

浓硫酸 如C + 2H2SO4(浓) ==== (加热)CO2↑ + 2SO2↑ + 2H2O

2.强氧化性

⑴跟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主要原因是硫酸分子与这些金属原子化合,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防止氢离子或硫酸分子继续与金属反应.

Fe+nH2SO4(浓)===Fe·nH2SO4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4Zn+5H2SO4(浓)==△==4ZnSO4 +H2S↑+4H2O (浓硫酸可被还原为硫化氢)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⑵跟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S + 2H2SO4(浓) ==== 3SO2↑ + 2H2O

2P + 5H2SO4(浓) ==== 2H3PO4 + 5SO2↑ + 2H2O

⑶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

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

3.难挥发性(高沸点):制氯化氢、硝酸等(原理:利用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如,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

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再如,利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可以制氯化氢气。

4酸性:制化肥,如氮肥、磷肥等

2NH3+H2SO4==(NH4)2SO4

Ca3(PO3)2+2H2SO4==2CaSO4+Ca(H2PO4)

5稳定性:浓硫酸与亚硫酸盐反应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6吸水性:常做干燥剂

附言:浓硫酸的稀释

7对于金属制换而言

对于金属制换而言,氢后金属不能与酸反应,但浓硫酸能够使一些金属反应,例如:

Cu+H2SO4(浓)==CuO+SO2↑+H2O

浓硫酸溶于水后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切不能将顺序颠倒,这样会引发事故。切记“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个体防护:

身防止皮肤直接接触用棉布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

误食,催吐,用牛奶或蛋清

浓硫酸和稀硫酸

硫酸的浓稀概念有一个大概的标准:最高的发烟硫酸密度为196含游离的SO3 40%,含SO3总量达89%。一般来说密度为184的硫酸叫浓硫酸(注:我认为一般浓度75%以上的叫浓硫酸)其中含SO3的总量达到82%,含游离SO3 4%,它的浓度为18 mol/L,中等浓度的是指密度在15到18左右,它们的浓度分别是在92mol/L到16mol/L。那么稀硫酸是指密度在15以下,浓度在92mol/L以下。

浓硫酸和稀硫酸鉴别方法:

1.称重法: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故在相同的体积下,重的是浓硫酸。

2.粘度法:浓硫酸是粘稠的液体,而稀硫酸则接近于水的粘度,所以将试剂瓶拿起摇动几下,就可看出哪个是浓硫酸,液体较满时可取少许于试管中振荡。

3.沸点法: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浓硫酸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难以沸腾的是浓硫酸。

4.稀释法: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10mL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

5.铁铝法: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出现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6.铜碳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酸,然后加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

7.胆矾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硫酸,晶体表面变白色的是浓硫酸。

8.纤维素法: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酸在纸或木材或棉布上画痕,一段时间后,表面脱水炭化的是浓硫酸。

9.蔗糖法: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浓硫酸。

10.露置法: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浓硫酸。

11.食盐(亚硝酸钠)法:在试管中加入少许工业用盐,然后分别加入酸,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工业盐溶解无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稀硫酸。

12.电导法:取两个碳棒作电极,插入酸中,电路中串联上小灯泡,用两节干电池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发光且较亮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中水较少,绝大部分硫酸分子没有电离,故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导电性较

硫酸的危害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硫酸的特性及安全使用

(一)理化性状和用途

无色油状腐蚀性液体,有强烈的吸湿性。密度:18,熔点104℃,沸点: 280℃。用于制造硫酸铵、磷酸、硫酸铝合成药物、合成染料、合成洗涤剂合金属酸洗剂。

(二)毒性

属中等毒类。对皮肤粘膜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最高容许浓度:2 mg/m3

(三)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

吸入:吸入高浓度的硫酸酸雾能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

眼睛接触:溅入硫酸后引起结膜炎及水肿,角膜浑浊以至穿孔。

皮肤接触:局部刺痛,皮肤由潮红转为暗褐色。

口服:误服硫酸后,口腔、咽部、胸部和腹部立即有剧烈的灼热痛,唇、口腔、咽部均见灼伤以致形成溃疡,呕吐物及腹泻物呈黑色血性,胃肠道穿孔。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

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五)火灾和爆炸

本品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着火时立刻用干粉、泡沫灭火等方法。

(六)化学反应性

本品为强氧化剂,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激烈反应。

(七)人身防护

吸入:硫酸雾浓度超过暴露限值,应佩戴防酸型防毒口罩。

眼睛:带化学防溅眼镜。

皮肤:戴橡胶手套,穿防酸工作服和胶鞋。工作场所应设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八)急救

吸入: 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者应吸氧。

眼睛:张开眼睑用大量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

皮肤:用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

口服:立即用氧化镁悬浮液、牛奶、豆浆等内服。

注:所有患者应请医生或及时送医疗机构治疗。

(九)储藏和运输

与可燃性和还原性及强碱物质分开。

包装号为5(甲)、8(甲)(十)。

(十)安全和处理

注意对硫酸雾的控制,加强通风排气。车间内要有方便的冲洗器具。

注:在稀释酸时决不可将水注入酸中,只能将酸注入水中。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080mg/kg(大鼠经口);LC5051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1,遇石蕊等指示剂,能使它们变红色后变为黑色。

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与活泼金属单质发生钝化现象。与不活泼金属生成盐和SO2和水。

4,与碳酸盐生成硫酸盐和水和CO2

5,与钡盐生成硫酸钡沉淀。

特性

1,脱水性,可以夺取有机物的中氢氧元素而使有机物碳化。化学反应中作为脱水剂。

2,强氧化性,能夺电子使一些物质被氧化。化学反应中常用的一种氧化剂。

3,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可作为干燥剂,干燥酸性或中性的气体。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1做催化剂2做吸水剂3做脱水剂 做CO CO2 O2 H2 N2 HCl SO2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2S,Br2H,I2H等还原性气体,因为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 H2S+H2SO4=2H2O+SO2+S↓

浓盐酸和浓硫酸虽然都是浓的酸,但有着不同的物理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氯化氢气体会从酸中不断地挥发出来,故溶质的质量会减少。从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的小液滴,故是白雾而不是白烟。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液的质量增加。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这是其特征之一。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把氢,氧以2:1的比例脱去,滴到纸上会有炭化的黑色

强氧化性:"钝化"现象

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除了酸固有的化学性质外,浓硫酸还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与稀硫酸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浓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硫酸分子亦可以进行自偶电离),这些硫酸分子使浓硫酸有很强的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983%时,熔点:10℃;沸点:338℃。

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硫酸发现于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丹家贾比尔通过干馏硫酸亚铁晶体得到硫酸。一些早期对化学有研究的人,如拉齐、贾比尔等,还写了有关硫酸及与其相关的矿物质的分类名单;其他一些人,如伊本·西那医师,则较为重视硫酸的种类以及它们在医学上的价值。

扩展资料:

硫酸的风险及急救措施:

1、工业风险

虽然硫酸并不是易燃,但当与金属发生反应后会释出易燃的氢气,有机会导致爆炸,而作为强氧化剂的浓硫酸与金属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会释出有毒的二氧化硫,威胁工作人员的健康。

另外,长时间暴露在带有硫酸成分的浮质中(特别是高浓度),会使呼吸管道受到严重的刺激,更可导致肺水肿。但风险会因暴露时间的缩短而减少。在美国,硫酸的最多可接触分量(PEL)被定为 1 mg/m³,此数字在其他国家相若。误服硫酸有机会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症,其中,脊椎是最易受影响的部位。

2、急救措施

硫酸与皮肤接触需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碳酸氢钠溶液冲,迅速就医。溅入眼睛后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迅速就医。

吸入蒸气后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迅速就医。误服后应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迅速就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浓硫酸

1.吸水性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

具有吸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

⑵浓硫酸的吸水作用,指的是浓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强烈结合,生成一系列稳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

的热:H2SO4

+

nH2O

==

H2SO4·nH2O,故浓硫酸吸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吸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性

质。

⑶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态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

5H2O、Na2CO3·10H2O)中

的水。

2.脱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

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

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

浓硫酸

如C12H22O11————>12C

+

11H2O

3.强氧化性

⑴跟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⑵跟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在这

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S

+

2H2SO4(浓)

====

3SO2↑

+

2H2O

2P

+

5H2SO4(浓)

====

2H3PO4

+

5SO2↑

+

2H2O

⑶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

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

4.难挥发性(高沸点):制氯化氢、硝酸等(原理:利用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如,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

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再如,利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可以制氯化氢气。

5酸性:制化肥,如氮肥、磷肥等

2NH3+H2SO4==(NH4)2SO4

Ca3(PO3)2+2H2SO4==2CaSO4+Ca(H2PO4)

6稳定性:浓硫酸与亚硫酸盐反应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附言: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溶于水后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切不能将顺序颠倒,这样会引发事故。切记“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个体防护:

身防止皮肤直接接触用棉布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

误食,催吐,用牛奶或蛋清

以上就是关于浓硫酸性质全部的内容,包括:浓硫酸性质、浓硫酸有什么化学性质、浓硫酸的用途,相关性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75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