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都有哪些书

曾国藩都有哪些书,第1张

曾国藩自己的《诫子书》----------------------------------------------------蒋星德:《曾国藩之生平及其事业(1811-1872)》,商务印书馆,1935年。

胡哲敷:《曾国藩》,重庆中华书局,1943年。

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贵阳文通书局,1947年;岳麓书社,1985年。

汪世荣编:《曾国藩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59年。

六哲:《曾国藩》,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曾国藩全集》,岳麓书社,全30册。1985年至1994年。

朱东安:《曾国藩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黎庶昌撰、梅季标点:《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

钟叔河整理点校:《曾国藩家书》,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隋丽娟:《曾国藩》,哈尔滨出版社,1990年。

唐浩明:《曾国藩》,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1991年,1997年;岳麓书社,199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成晓军:《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湖南出版社,1991年。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家训》,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家训日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

曾国藩:《冰鉴注评》,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朱东安:《曾国藩幕府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曾国藩:《曾国藩教子书》海南出版社,1994年。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海南出版社,1994年。

萧一山:《曾国藩传》,重庆胜利出版社,1944年;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4年。

张辉主编:《曾国藩之谜》,经济日报出版社,1995年。

曾国藩著、刘毅政编:《曾国藩日记:求阙斋日记类抄》,金城出版社,1995年。

易孟醇:《曾国藩传》,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伊力编著:《曾国藩智谋全书》(2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王澧华:《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罗绍志、田树德:《曾国藩家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董蔡时:《曾国藩评传》,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曾国藩文集》(4册),九洲图书出版社,1997年。

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全注全译,共11册),昆仑出版社,1997年。

钟叔河汇编校点:《曾国藩往来家书全编》,海南出版社,1997年。

马东玉:《曾国藩本传》,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

池子华:《曾国藩传》,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

成晓军:《曾国藩家族》,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

成晓军主编:《名人评曾公》,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

史林编著:《曾国藩和他的幕僚》,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2003年第2版修订本。

徐泰来、罗绍志主编:《学者笔下的曾国藩》,岳麓书社,1997年。

唐河主编:《曾国藩通鉴》,华艺出版社,1998年。

罗益群:《曾国藩读书生涯》,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

曾国藩著、吴樵子注释:《挺经: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中国言实出版社,1998年。

王颖:《官径:曾国藩为官术》,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

何贻锟:《曾国藩评传》,正中书局,1937年;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

马道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曾国藩:曾剃头》,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2册),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最新校译本:曾国藩家书》(3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马道宗编:《曾国藩传世经典》,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著、常鸿慈注释:《曾国藩如是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林世田等点校:《曾国藩日记》(3册),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童笙:《官品解读:曾国藩为官识人录》,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童笙:《人镜解读:曾国藩醒世书训录》,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家书》(2册),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王太运、吴运梅编著:《曾国藩智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著、史林注释:《治心经》,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文集》(中国古典文化精华,3册),京华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家训》,岳麓书社,1999年。

《曾国藩传世箴言语录解读》,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心述手记:心镜》,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

张一文:《曾国藩》(中华名将系列),军事出版社,2000年。

董丛林:《曾国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岳贵书、张鑫主编:《曾国藩全书》,延边人民出版社,2000年。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全编》,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

陈国庆编译:《曾国藩家书》,西安出版社,2000年。

唐汉主编:《曾国藩日记》(3册),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

曾国藩:《曾国藩日记》(3册),京华出版社,2000年。

唐汉主编:《曾国藩语录解读》,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

史林编著:《曾国藩成功学全书》,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

张国华主编:《大变局时代整合社会资源的大师:五博士解析曾国藩》,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

刘跃儒:《曾国藩成就一生的49个方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

王俯民:《历史罪人曾国藩:曾国藩滥杀媚外纪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成晓军:《曾国藩的幕僚们》,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伊力编著:《曾国藩智谋全书》(千古奇谋系列,2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曾国藩全集》(16册),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

刘学慧:《曾国藩》(2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唐陵编著:《中兴名臣曾国藩》,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周翠玲译注:《曾国藩谋略》,广州出版社,2001年。

伍志洪,余正平译注:《曾国藩家书》,广州出版社,2001年。

曾国藩:《挺经》,中国言实出版社,2001年。

曾国藩:《反经:曾国藩反败为胜的八大策略》,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

史林:《曾国藩教子经》,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年。

《曾国藩家书》,昆仑出版社,2001年。

朱东安:《曾国藩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钟叔河选编:《曾国藩与弟书》,岳麓书社,2002年。

钟叔河选编:《曾国藩教子书》,岳麓书社,2002年。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2册), 岳麓书社,2002年。

林之满主编:《曾国藩全书》(4册),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含《曾国藩大传》、《曾国藩成功秘笈》两种。

马道宗主编:《曾国藩全书》(4册),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经典人生大全》,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家书日记全集》(12册),京华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最有影响的家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操纵人生全书》,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仕途三部曲》(3册),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吴江、袁敏琴等编著:《曾国藩成功学精华:成就大事的 36 字诀》,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吴江、袁敏琴等编著:《曾国藩成功人生 33 个楷模》,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史林译著:《曾国藩宦海密谈录:与心腹幕僚赵烈文的九十九次倾心交谈》,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掌控人生三十六计》,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通经:曾国藩八十一个忠告》,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智谋人生全经》(4册),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反败手腕》,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制人攻心之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迟双明编著:《曾国藩决断大事的 66 金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用人管人十大手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天舒:《人镜: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家书》,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家书家训》,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年。

马道宗:《曾国藩正经》,台海出版社,2003年。

《曾国藩人诡》,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

上官觉人解译:《曾国藩与孙子兵法》,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

《曾国藩外藏内敛百忍之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成金编著:《成就曾国藩一生的八大学问》,金城出版社,2003年。

《经史百家杂钞》(3册),西苑出版社,2003年。

《曾国藩掌控超常人生全书》,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

朱东安著:《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华文出版社,2003年。

《变经:反经谋胜的应变学智慧》,长安出版社,2003年。

《曾国藩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

曾国藩治学兼通汉宋,讲求百家,因此博览群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甚至对儿子说过,以不知天文和算学知识为耻。

他比较重视的书包括:《二十三史》,《朱子全书》,《船山遗书》等,儒家经典中比较喜欢读张载、周敦颐的书,史书比较喜欢读史记、汉书,古文喜读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的文集,诗喜读李白、杜甫、黄庭坚、陶渊明等人的诗集。

附一篇:《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曾国藩生平处世的成功,可以说是读书的成功。他酷爱读书、善于读书亦是许多人无法企及的。他治学有方,通过读书,走上了仕宦之途,广交了益友,领会了行军打仗之术,树立并实践了报效国家、明道经世的远大志向。他与一般行伍出身的将领有很大不同,应算是位半路出家的儒将,可以说是在带兵的同时念念不忘读书,平时为人处世也难掩其读书人的本色。从大处讲他平生一直醉心于推崇桐城派古文,颇有文坛领袖的气派;从细处讲他对读书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方略,这较多体现在他对子弟的读书指导上。他的读书之道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有诸多借鉴之处。

一、曾国藩读书之道考述

一要定课程:

每日课程: 读,熟读书十页。 看,应看书十页。习字一百,数息百八。记过隙影(日记)。记茶余偶谈一则。

每月课程:逢三日写回信。逢八日作诗,古文一艺。(熟读书是:易经、诗经、史记、 明史、屈子,庄子,杜诗,韩文)

二要手到口到

每日所看之书,皆过笔圈点;读文以声调为本, 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三要做到"三有""三法"

"三有"即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三法"即是约、专、耐。

"约",读书如同万壑争流,必有主脉,能把握神理所在,其他次要问题均能附会旁通。

"专",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凡人为一事。以专为精,以纷而散。 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皆至言也。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

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末完,勿换彼书耳。

"耐",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四要做到"看、温、习、思"。

读书时应看、温、习、思四事并行。"看生书应该求快,不多读就显得孤陋寡闻;温习旧书应该精熟,不背诵则容易忘记。思考要经常,不这样就好比人哑不能说话,马跛不能飞弛。这四点缺一不可。

要做到看、读、写、作并举。“吾意学者于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看者涉猎宜多、宜速;读者讽咏宜熟、宜专。看者“日知其所亡”,读者“月无忘其所能”。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拳,但求其久。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上防隘。二者截然两事,不可缺亦不可混。至写字不多则不熟,不熟则不速。无论何事,均不能敏以图功。至作文,则所以浦此心之灵机也。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书信:咸丰九年六月二十四日复邓注琼)。"看"多用"猛火煮";"读"则如"鸡伏卵"。 "写"指练字书法,"作"指作文吟诗。摘自《曾国藩心述手记》《曾国藩家书》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国藩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

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十二、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读书规矩,前三条是为读书作准备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因而这看似关系不大的规矩,却是保证读书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幼年读书孜孜以求

曾国藩在其父的时刻监督下,他的学习成绩是不错的。14岁时,就能读《周礼》《史记》中的文章,而且在长沙的童子试中,还获得了优异的成绩,20岁时进入衡阳唐氏宗祠读书,拜汪觉庵为师。21岁转入湘乡涟滨书院,改号涤生,意识是改掉以前的坏毛病,获得新生的意思。24岁进入岳麓书院(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求学,这年秋天考中举人,然而,之后两次会试不中,无奈只好留级复读。虚岁28时,考中了同进士。

曾国藩爱书之甚,乃至不惜负债贷款也要购得,他认为“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以韩退之为千古大儒,而自述其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曰《易》、曰《书》、曰《诗》、曰《春秋左传》、曰《庄子》、曰《离骚》、曰《史记》、曰相如、子云。柳子厚自述其所得,正者曰《易》、曰《书》、曰《诗》、曰《礼》、曰《春秋》,旁者曰《谷梁》、曰《孟》《荀》、曰《庄》《老》、曰《国语》、曰《离骚》、曰《史记》。二公所读之书,皆不甚多。(家书:咸丰九年四月二十一日谕纪泽)”。清道光十六年,他从京师(今北京)“贷百金,南归过金陵(今南京),尽以购书”。古往今来,爱读者不计其数,可舍得贷款负债购书者又有几人

这些书买回家后,他爱不释手,如饥似渴,恨不得全部读完。于是,“侵晨起读,中夜而休,泛览百家,足不出庭户者几一年”,简直到了“世间百事,唯有读书”之地步。可他却以此为乐,认为“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

他从小就养成诵读习惯,一则可在抑扬顿挫声中享受其乐,品味其意;二则能增强记忆,出口成章,以至于一些名篇名句终老不忘。据史载,曾国藩五岁即“受学于庭,诵读颖悟”,十五岁能成篇背诵《周礼·仪礼》、《史记》、《昭明文选》等名著篇章。即使到了花甲之年,仍能成篇背诵《离骚》,且能在行军途中背诵《上林赋》等名篇。

三、深刻的读书见解

如何读书、读好书,曾国藩有着独到见解。他觉得,“看书不可不知所择”,首先要有重点,懂得选择,尤其要选那些经典名著,质量才有保证。他平生最爱读的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司马迁的《史记》,道家名著《庄子》,司马光的《汉书》,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翰愈之文章等。

他读书从不走马观花,严谨深入,锲而不舍,直到读懂方休。比如“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本。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读史之法,莫妙手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或辞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如恍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若夫经史而外,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别无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家书: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致澄温沅季诸弟)”。这位戎马一生的儒将重臣尽管军务政事缠身,但每个时期都必制订不同读书课程,其中尤重历史,“每日读史十页”,终其一生。

他涉猎广泛,孜孜以求,永无止境,曾说“余平生有三耻:学问各途,皆略涉其涯矣。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星五纬,亦不认识,一耻也……”百密一疏,本无可厚非,但他深以为憾。这种可贵的精神连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也很佩服:“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四、供职京师读书为经世致用

曾国藩作为接受传统儒家思想教育的知识分子,其思想中有积极入世的意识。同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自幼的家庭生活环境,以及同时代其他学者的学术思想,对他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并最终付诸行动,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曾国藩供职京师的时候,正是中国内乱外患交迫之时。曾国藩所关心的,在外患有“英夷”,在内有太平天国,在灾情则有黄河决口。所以,他读书更侧重经世致用之学特别是舆地之学。在闲暇的时候,曾国藩对于军政大计,以及各种庶务,通过大量的并有所选择性地阅读古代史籍,尽量把现实的问题考究详尽。所以一旦当权,便能把平时读书得来的学问,拿出来应用。后来太平天国声势大盛,曾国藩以一书生出而致用,终能镇灭洪、杨,一般人都引以为异。我们只要知道他十多年的京官生活,十多年京师名流之间的交往互教,十多年京师期间坚持不懈地刻苦攻读经世致用之书籍,是如何地准备着应付事变,如何地关切时务,如何地虚心研究,便可知道曾国藩的成功,决不是侥幸得来的了。

当时掌理全国庶政的六部,除了户部之外,曾国藩担任过礼、吏、兵、刑、工五部的侍郎,在为官期间,对照自己所任各部的工作特点,他专心潜读《通典》和《资治通鉴》,由此而洞悉了清代的政情利弊、官场风习、山川形势、民生疾苦。曾国藩由内阁学士升为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时,遍阅清代道光以上历朝文献,目睹时局危急而政风颓靡,遂因皇帝之下诏求言而先后参照史籍上了几道条陈时务的奏疏。体现了他明道经世的抱负。

五、读书的方略与指挥打仗相通

曾国藩是一个带兵近20年的统帅,其读书的方略与指挥打仗也不无相通之处。究其军事思想,最典型的体现在他的这样一段话中:“我军以寡敌众,并不用虚声奇计,专以扎硬寨、打死仗为能。”“扎硬寨、打死仗”讲究的是认准一个目标,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关键是要守之有恒。这一道理转到读书上就化为他给几个弟弟定的一条规矩:“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它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事实上,无论古今一个人可读的书都多得不可胜数,而人生能有效利用的时间却相当有限,读书的目的是要以书中所得构建自己的表述习惯和知识体系,为此就只能精选少数成系列的典范著作专心去读,以求学有所得,读书致用。对这一道理他举了读韩愈(字昌黎)的书为例:“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见,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而外,更别无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其意换句今天的白话说,就是在读书上要贯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在信息爆炸的当今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就更显突出。

在读书的方略上对“专字诀”要奉若圭臬,但尽讲一个“专”字似乎又有所不足。对此,曾国藩还有另一个读书心得,就是把读书分为略读的“看”和精读的“读”。照他的说法,除“看”和“读”外还有“写”(书法)和“作”(作文),以此四者构成读书的整个体系。在他眼中,“看”和“读”是有严格分工的。“看者涉猎宜多、宜速;读者讽咏宜熟、宜专。看者‘日知其所亡’,读者‘月无忘其所能’。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挲,但求其久。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土防隘。二者截然两事,不可缺亦不可混。”其中道理说的是,讲究“专字诀”的“读”是读书的主心骨,而四面撒网的“看”则是附丽核心的枝叶,两者相辅相成共建起了人生知识和学问的大厦。与此读书方略相合,在他的日记中谈到读书时就常有“阅”和“温”的区别,“阅”的往往是第一次看的生书,而“温”的则是烂熟于心的《孟子》、《史记》一类。

在战火纷飞、百务缠身的岁月里,曾国藩还特别喜爱研究王船山著作。在他认真研读、全力刊刻船山著作的影响下,湘军许多重要人物都积极参与认真研读船山著作,形成了自上而下倡导船山之学、研读船山之书的浓郁风气。后来王夫之的大名越传越广,影响越来越大,与曾国藩的倡导“王学”有极大关系。

在曾国藩读书榜样的示范下,湘军将帅们则是把孔、孟、周、张、程、朱,直到船山的“圣贤学脉”、“儒家道统”作为自己的思想信仰,并把《船山遗书》(特别是其中的史论)当作“千秋金镜,帷幄珠囊”来读的。曾国藩在《船山遗书》刊刻之先就大量反复地阅读了能够寻找到的船山著作,尤其对于《读通鉴论》、《宋论》等史论性著作已烂熟于心,多有心得体会,日记中均有记载。在他的推荐与倡导下,一些湘军将领也早在曾氏兄弟刊刻《船山遗书》之前就已开始研读船山著作,而在《船山遗书》刻成之后更加形成高潮。当然,这批将领也不是仅仅研读船山著作,而且也像曾国藩一样,从中国宝库中广搜博取,以求治国用兵之道,为其军政实践服务。正如郭嵩焘所说:“军兴以来,湘人起文学任将帅,肩项相望。一时武健强力,多知折节读书。军行所至,闻弦歌之声。”大批湘军将领多是从“一介书生”、“布衣寒士”而投笔从戎,从文书、幕僚或中下级军官,一跃而成为统兵作战、独当一面的高级将帅,不少人成为巡抚总督一类的封疆大吏,有的甚至成为清朝中央政府的尚书、军机大臣、大学士。他们异口同声地赞颂船山、弘扬船山,显然从《船山遗书》中获益匪浅。光绪年间湖北学政孔祥麟说:“船山所著史论,具上、下古今之识,指陈历代之兴衰治乱,是以咸、同之际,中兴将帅,半湘省儒生,其得力夫之之遗书者皆多。盖夫之知明社之覆,前由武备之废弛,后由兵谋之未娴,故于历代兵事谋之甚详。湘人服膺其书,多明将略戎机,遂能削平大难。”这也充分说明了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将帅们为什么在戎马倥偬的战火中,如此认真地研读、刊刻、提倡、弘扬《船山遗书》的历史秘密。

六、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曾国藩读书不仅身体力行,而且言传身教,谆谆教导子孙后代。他留下的一千余封家书多数有教子读书内容。如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谕纪泽家书:“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易经》、《左传》请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俱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上字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与子夏之“田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其中,有指导性要求: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也有研读篇目:如《史记》、《汉书》、《四书》、《昭明文选》等名著;更有教导读书重要意义,如:“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古称金丹换骨,余调立志即丹也。(家书: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谕纪泽)”读书,已不仅仅是曾国藩个人爱好,更是他治家传世的重要法宝。

曾国藩留世亲著的有三本书:《挺经》,《曾国藩家书》,《冰鉴》。 《挺经》讲的是如何做事,做人,不像现在的那些励志书籍讲的明明白白,书中给的故事和道理都需要自己的思考,自己领悟。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为官鼎盛时期写给家里人的信的辑录,从中可看出曾国藩功高而不震主的秘密。 《冰鉴》,曾国藩描述了毕生识人心得体会,其实就是一本他个人对面相学的体会和研究报告。 另外,推荐由唐浩明写的历史传记类小说《曾国藩》,通俗,可读性强,艺术地再现了曾国藩平凡且辉煌的一生。

图书推荐--《曾国藩》 《曾国藩》这本书是我在阅读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偶然得知的。自我阅读以后,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以致于朋友向我请求推荐好书时,我都强力推荐唐浩明的《曾国藩》。唐浩明先生查遍史料,生动客观地描写了曾国藩恢弘大气,跌宕起伏的一生。洋洋洒洒百万余字,浩浩荡荡妙趣横生,是一本的优秀人物传记。从湖南湘乡荷叶塘的一个农家子弟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与见识拜相封侯,实在是给我们这些农家出生的穷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就连毛泽东主席就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一人。实在是我偶像的偶像啊! 特别是从《曾国藩》中学习的是静心慎独的修身之道,不得不佩服他的才干。这位晚清第一重臣,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军,教子,其远见卓识,令我受益无穷。 古人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又说“无欲则刚”,曾国藩身处满清贵族排汉猜忌之中,以文臣见武功,我认为他正是奉行了这一准则。我佩服他的治军治乱的本领,“乱世用重典”,为此他赢得了“曾剃头”的恶名,斩杀有救母之恩的将领金松龄。他给我的启示就是规则必须执行,严惩必须达到目的,否则别用。我佩服他的激励制度,为了鼓舞军士士气,他亲授刻有曾涤生国藩制的腰刀,可后来因为发的太多,导致军中几乎人有一把,丧失了效果,这给我的启示是善用激励,物虽轻,用得当,效果非凡,可激励太滥就失去了意义,就像后来腰刀太多已不起作用一样,“物以稀为贵”。 我更佩服他的教子之道,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能允许儿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所读的书籍,同意儿子不参加科举考试而选择近代科学

数算等知识的学习,这是多么具有非凡胆识和远见卓识的决定,而我们今天呢,是否关注了孩子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贵为王公大臣的他,是晚清唯一一位异姓封王的重臣,他以“有识、有度、有常”的准则教育和约束家人,夫人,子女和平常人家一样,早起,躬耕,亲自打扫庭院,要求儿子读书要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不晏起,有规律,在他常年在外制办军务期间,也不忘常寄家信,嘱咐,指导家人和儿子读书。曾氏家族800多人,用后人评价“无一不肖子孙”,不得不让我佩服曾国藩的治家有方,文韬武略和高瞻远瞩的眼光。 关于读书,曾国藩说:“吾不望世代得富贵,但愿代代出秀才”。世间流传久远的唯有知识和思想,读书可以学习知识,学习方法,掌握思想,形成思想。一个掌握了思想和方法的人,只要立志,干什么不能成呢?佛家云:“钱财乃五家共有”,老天夺之,他人觊觎,赌博,偷盗,败家子,只有知识和思想才不会与你共有。“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能改变人生的气象;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能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能改变人生的终点”。这是多么深刻,发人深省的话啊! 曾国藩识人、用人培养人才让我也十分感动。

分类: 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解析:

从政要学曾国藩

家训堪称典范,谋识谓之大家

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

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中国百部国学经典之一

传播中华文明的经典著作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生前身后,毁誉参半。曾国藩的成功,可以归结为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其识人用人的本领,一是其"内用黄老"的谋略。前者可见曾国藩留下的《冰鉴》,这在一般人尚可了解、运用;后者则是《曾国藩家书》。

--《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著名学者 唐浩明

曾国藩已经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人,但他身上有民族和文化的负载。在全球经济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的时候,民族的文化认同以及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建立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而对于传统,对话也许会比批判有效得多。现实的新的需求与传统文化的持续对话,最有可能给传统精神资源以新的解释,从而赋予它全新的意义。阅读《曾国藩家书》的必要性恐怕就在这里。阅读家书,正是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次对话,而解决现实的新的需求的机会,或者就蕴藏在现实与传统的对话之中。

--著名学者 解玺璋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

--国学大师 南怀瑾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 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

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

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声;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晨星,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己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致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蒋介石),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 )。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魏书生

       提到传记类的书籍,尤其是前人的传记,都会认为很枯燥,但这本却是比小说还要好读的传记。张宏杰老师自学生时代就开始对曾国藩进行研究,在大量史实资料的基础上对曾国藩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

       此前,我也略读过其他版本的关于曾国藩的传记和小说,相比之下,其他版本大多把曾国藩神化成了完人,天资聪慧,所向披靡。我觉得不够真实,事实上这也是不尊重史实。连曾国藩自己都说自己资质之陋,更何况若真是神人,怎会经历七次科举。

     曾国藩最厉害的时候权倾天下,受人敬仰,掌握军权,是动动嘴就可以称王的。他不是一出生就是圣人,而是通过自律,修心,自我管理,才从一个笨拙、憨直、资质平庸的人,经过脱胎换骨,最终成为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人和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至于如何做,在这本书中,作者都做出了详细解答。)

     与那些天资聪慧,一出生就占据着很多社会资源的人不同,我们中的大多数同曾国藩一样,平庸和普通,但是曾国藩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只要凭借自己的意志力,脚踏实地的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摆脱平庸,成为优秀的人。这也是我们需要读《曾国藩传》的意义。

-------------------------------------------------------------------------------

本书分为四卷,十七章,主要讲述了对曾国藩人生产生重大意义的一些大事件:

七次科举,越挫越勇,崇尚笨拙。

点入翰林,立志做圣贤,立誓“不做圣贤,便为禽兽”。通过日记反思自己每日的言行。

在京为官,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完成自己的中年变法。

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功成名就时,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

总督生涯,整顿吏治,天津教案,被效忠一生的清政府出卖,成为“卖国贼”。

最后时光,一直自律到生命结束。

      读曾国藩时,你会发现,他的很多思维方式同查理·芒格(巴菲特的合伙人)的思维完全统一。例如,芒格最提倡的思维方式之一:逆向思维,这正是曾国藩在初创湘军时运用的,总结正规军绿营的缺点,反其道而行之,创建了所向披靡的湘军。

      最后总结一下曾国藩拥有的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极强的进取心,极高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善于总结,逆向思维,勤于自省,知错能改,越错越勇,脚踏实地,崇尚笨拙,海纳百川的度量,以及在面对领导(皇帝)的压力时表现出的定力都非常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毛泽东主席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曾说: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看来他不仅是我们的精神偶像,也是伟人的人生导师。

以上就是关于曾国藩都有哪些书全部的内容,包括:曾国藩都有哪些书、曾国藩看过的书有哪些、想找几本曾国藩的书看,谁能给我推荐几本好书谢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72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