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沼泽下面有生物么

请问沼泽下面有生物么,第1张

下面没有了~表面有

沼泽是指地表过湿、生长着沼泽植物、并有泥炭形成和堆积的地区。沼泽物质中,水占85%~95%,干物质穴主要指泥炭雪占5%~10%。全球沼泽面积约有11220万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0.8%。

沼泽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热状况和地貌。其中,水分条件是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因为过湿的地表才能引起喜湿植物的侵入,从而导致土壤通气状况的变化,并在生物作用下产生泥炭的堆积。沼泽的形成可以分为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

在气候湿润的地区,河水挟带着大量泥沙流入湖泊。在湖边或河口地区,由于水面突然变宽,水流速度突然减慢,泥沙在湖边沉积下来,形成浅滩,一部分细小的物质随着水流漂到湖泊开阔的地方,沉淀到湖底。这样年深日久,就使湖泊变得越来越浅。随着湖水深浅的不同,各种水生植物逐渐繁殖起来。这些植物不断生长、死亡,大量腐烂植物的残体不断在湖底堆积,逐渐形成泥炭。随着湖底的逐渐淤浅,又有新的植物出现,并从四周向湖心发展,使湖泊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浅。当湖泊中的沉淀物增大到一定限度时,原来水面宽广的湖泊就变成浅水汪汪、水草丛生的沼泽了。这是水体沼泽化。

有些高原、高山地区,由于冬季地面积雪,到次年春夏季节冰雪融水,地面积水,短草和苔藓植物杂生,也可形成沼泽。

沼气是农村广泛使用的一种气体燃料,它是由植物残渣、动物粪尿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经过某些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产生的。农村的一些池沼、粪坑或城市的污水里常有气泡冒出,这种气体就是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约占总体积的60%~70%。此外,还含有二氧化碳、氮气和少量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所以沼气略带臭味。

纯净的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甲烷的密度仅是空气的一半,极难溶于水,但很容易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CH4+2O2CO2+2H2O

1m3的沼气完全燃烧可以放出约23000~27600kJ的热量,相当于07kg汽油或08kg煤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所以沼气是一种优质气体燃料。

我国很早就有利用沼气煮盐的记载。当今利用科学发酵方法生产沼气,是解决我国广大农村能源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处理城乡生活垃圾、改善环境、变废为宝的积极措施。

4 7 1 沼泽的形成及特征

沼泽是长期积水的洼地,或被较丰富的植物占据的低洼而潮湿的地面,水流不畅,介质处于还原条件。许多大的沉积环境中都可以有沼泽,如在河流环境中有河漫沼泽,湖泊的某些部位也可以沼泽化; 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河道间也可以广泛发育沼泽。潟湖环境在潮间带中也可形成红树林群落的沼泽,海岸浅滩、海湾潮滩都可形成沼泽。

沼泽的沉积物主要是黏土、富含有机质的淤泥粉砂质沉积。由于在还原条件下,沉积物中的氧化铁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去氧作用,变成亚铁化合物,故沉积物呈现蓝灰色。由于积水很浅,且草类植物茂盛,所以一部分游离氧可沿植物根系进入沉积物中,部分亚铁化合物又被氧化成三价铁,因此在沉积物内根系周围形成黄褐色的锈纹、锈斑,但有些粉砂质的沼泽沉积物,因透水较快,沉积物的颜色呈棕灰,沼泽中一般含有大量的植物枝干和根须化石,有大量泥炭和腐泥沉积,常有菱铁矿、黄铁矿结核或呈细晶分散状态分布。

根据沼泽水动力条件、岩性组合以及沉积物特点,沼泽相可划分为 3 种基本类型: 闭流沼泽、覆水沼泽和泥炭沼泽。

4 7 2 沼泽相的古地理特征

4 7 2 1 闭流沼泽

闭流沼泽以深灰色、黑色粉砂岩、黏土岩和粉砂质黏土岩为主。闭流沼泽中水体较浅,水介质运动微弱,一般层理不发育,局部有不清晰的透镜状、波状、水平层理,含丰富的炭化植物根茎化石碎片,杂乱排列,形成团状构造,或者含有保存完好的垂直的植物根化石,常见菱铁矿、黄铁矿结核,局部含少量淡水动物化石,泥岩的硼含量低,一般不超过 15mg/L,Sr/Ba 比小于 1。

4 7 2 2 覆水沼泽

覆水沼泽中水体相对较深,沉积物以黑色炭质页岩、炭质泥岩为主,部分可为含炭质较高的粉砂质黏土岩或炭质粉砂岩,发育水平层理或缓波状层理,沿层面可见大量炭化植物叶、茎碎片,偶含淡水动物化石,也含菱铁矿、黄铁矿结核。

4 7 2 3 泥炭沼泽

泥炭沼泽为闭流沼泽和覆水沼泽的过渡环境,是与三角洲、河流、湖泊、冲积扇等共生的大陆环境类型。水介质为酸性、缺氧、微弱的单向水流,成煤植物为陆地森林、淡水水生草本或浮游植物,共生生物为淡水生物,微环境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形造成的地下水位、覆水深度变化和成煤植物群落的分带。泥炭沼泽是河漫滩、三角洲平原、滨湖等地区主要的聚煤环境。

( 1) 河流泛滥盆地泥炭沼泽

河流泛滥盆地泥炭沼泽系发育于河流的泛滥平原及岸后沼泽等微环境上的成煤环境。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死亡,导致泥炭沼泽化,从而成为大规模聚煤的环境。其垂向序列一般由河床滞留相或边滩相开始,向上过渡为天然堤相,进而形成煤层; 煤层之上为漫滩湖泊相或边滩相沉积物所覆盖 ( 图 4 61a) 。

图 4 61 泥炭沼泽成煤垂向序列

( 2) 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

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是三角洲水上平原部分、水下平原部分泥炭沼泽化而形成的聚煤环境。随着三角洲不断向盆地方向推进,聚煤作用的范围逐渐扩大。

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成煤的垂向序列一般为: 底部由三角洲前缘分流河口砂坝相或分流河道相开始,向上过渡为分流间湾相或泛滥平原相,进而形成沼泽相和泥炭沼泽相,煤层上面过渡为沼泽相和分流河道相 ( 图 4 61b) 。

4 7 3 泥炭沼泽的沉积模式

泥炭沼泽常发育于河流泛滥平原及三角洲平原相之上,相邻环境主要为组成冲积扇、河流、湖泊、三角洲等的各类亚环境,如常见的下伏共生相有冲积扇远端相、河流泛滥盆地相、河间湿地相、滨湖相和三角洲平原泛滥盆地相。按其共生的沉积体系、成煤沉积序列及着生位置可细分为 ( 河流) 岸后泥炭沼泽、湖滨沼泽、扇缘泥炭沼泽和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 ( 图 4 62) 。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主要为一套曲流河冲积平原沉积,主要聚煤场所在岸后的泥炭沼泽微相中,废弃河道充填沼泽为次要聚煤场所。河道边缘地区的沼泽可划分为排水好的和排水差的两种类型。岸后泥炭沼泽是在排水差的封闭沼泽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多位于泛滥盆地的低洼处及远离河道处,潜水面较高,停滞水体占优势,并长期保持稳定,陆生高等植物大量生长发育。沉积物供应少或者无沉积物的供应,有机质迅速堆积而沉积面持续地被水覆盖,很少发生氧化,这对于泥炭层的堆积是十分有利的。在适宜的条件下,排水差的沼泽可以扩展到泛滥盆地的广大地段并堆积广布的泥炭层,从而形成厚度大而稳定的煤层。山西组的煤层大多在这种环境下生成 ( 图 4 63) 。

图 4 62 华北晚古生代泥炭沼泽成煤沉积序列( 据桑树勋等,2001)

图 4 63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河流成煤模式( 据陈全红等,2009)

沼泽是指土壤经常被水饱和、地表积水、长有湿生和沼生植物、有泥炭或无泥炭但有潜育层的地段,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沼泽可因江、河、海的边缘或浅水部分淤塞而成;也可在森林地带、高山草甸、洼地和冻土中因地下水聚集而形成;有的沼泽是由于湖泊淤积变浅而成。所以丛林里是有沼泽地的。

广义的沼泽泛指一切湿地;狭义的沼泽则强调泥炭的大量存在。各国文献中用语也不相同。俄语中SOЛOTO一词指泥炭层达到30厘米以上(未硫干状态)的湿地。英语中则存在几个名词分指不同类型的沼泽,而且各家学者所赋予的含意也不尽相同。但bog一词常指富有泥炭的贫养泥炭沼泽,因泥炭和积水均呈酸性,故又常译为“酸沼”。marsh和swamp则常指矿质土壤的湿地,marsh以草本植物为主,swamp以木本植物为主。日本统称为“湿原”,把有泥炭的特称“泥炭地”。

以上就是关于请问沼泽下面有生物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请问沼泽下面有生物么、沼泽的古地理特征、丛林里面有沼泽地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692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