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问题!

化学问题!,第1张

氧化物 (nitrogen oxides)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 (N0)、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 (N203)、四氧化二氮(N204)和五氧化二氮(N205)等。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均极不稳定,遇光、湿或热变成二氧化氮及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又变为二氧化氮。因此,职业环境中接触的是几种气体混合物常称为硝烟 (气),主要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并以二氧化氮为主。氮氧化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一氧化氮 (N0)为无色气体,分子量3001,熔点-1636℃,沸点-1515℃,蒸气压1013lkPa(-1517℃)。溶于乙醇、二硫化碳,微溶于水和硫酸,水中溶解度47% (20℃)。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易氧化成二氧化氮 (2N0+02→2N02)。一氧化氮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一氧化碳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不过,人们也发现了它在生物学方面的独特作用。一氧化氮分子作为一种传递神经信息的 信使分子 ,在使血管扩张,免疫,增强记忆力等方面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氧化氮 (NO2)在211℃温度时为红棕色刺鼻气体;在211℃以下时呈暗褐色液体。在-ll℃以下温度时为无色固体,加压液体为四氧化二氮。分子量4601,熔点-112℃,沸点 212℃,蒸气压1013lkPa(2l℃),溶于碱、二硫化碳和氯仿,微溶于水。性质较稳定。二氧化氮溶于水时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硝酸。二氧化氮能使多种织物褪色,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制品,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

氮氧化物(NOX)种类很多,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因此环境学中的氮氧化物一般就指这二者的总称。

就全球来看,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天然源,但城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大多来自于燃料燃烧,即人为源,如汽车等流动源,工业窑炉等固定源。

据计算,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量为:

1吨天然气,635公斤

1吨石油, 91-123公斤

1吨煤, 8-9公斤

而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相当高。在非采暖期,北京市一半以上的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排放。

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结合最终会转化成硝酸和硝酸盐,随着降水和降尘从空气中去除。硝酸是酸雨的原因之一;它与其它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光化学烟雾污染。

北京市目前从防止机动车尾气污染入手,防治措施有强制安装机外净化器;严格控制新车污染;推广使用清洁燃料等等。

室内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主要来自室外空气污染。

性质 主要包括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硝酸雾,以二氧化氮为主。一氧化氮是无色、无刺激气味的不活泼气体,可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棕红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

危害 氮氧化物可刺激肺部,使人较难抵抗感冒之类的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有问题的人士如哮喘病患者,会较易受二氧化氮影响。对儿童来说,氮氧化物可能会造成肺部发育受损。研究指出长期吸入氮氧化物可能会导致肺部构造改变,但目前仍未可确定导致这种后果的氮氧化物含量及吸入气体时间。

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与氮氢化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反应形成的有毒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具有特殊气味,刺激眼睛,伤害植物,并能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另外,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的硝酸和亚硝酸是酸雨的成分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物体的焚烧,以及农田土壤和动物排泄物中含氮化合物的转化

工业中主要适用氨气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映中和掉氮氧化物,氨气与氮氧化物分解反应后产生氮气与水,从而达到无污染排放。现在主要应用到取暖,供电等等行业。但在轮船等行业中,还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主要是氨气制造比较困难而携带氨气罐又比较危险)。

从某种意义上讲,NO的气味是无法知道的,因为NO混入空气,就转化成NO2,但我们又怎么去在没有O2的气体环境去闻NO的味道,虽然我们知道,NO不溶解于水,它本身没有毒性所以,有人说NO想闻而闻不到

NO2是刺激性十分强的气体

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区别:

1、物理性质不同

二氧化氮:外观与性状:黄褐色液体或棕红色气体,其固体呈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相对密度(水=1):14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饱和蒸气压(kPa):10132(22℃),临界温度(℃):158,临界压力(MPa):1013。

一氧化氮:性状: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8,相对密度(水=1):127(-15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04。

饱和蒸气压(kPa):60792(-948℃),临界温度(℃):-93,临界压力(MPa):648,辛醇/水分配系数:010,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二硫化碳

2、化学性质不同

二氧化氮:二氧化氮 (NO₂)在211℃温度时为棕红色刺鼻气体。常温下化学性质较稳定。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工业制备它是在铂网催化剂上用空气将氨氧化的方法;实验室中则用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

3、用途不同

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在化学反应和火箭燃料中用作氧化剂,在亚硝基法生产硫酸中用作催化剂,在工业上可以用来制作硝酸。

一氧化氮:用于半导体生产中的氧化、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并用作大气监测标准混合气。也用于制造硝酸和硅酮氧化膜及羰基亚硝酰。也可用作人造丝的漂白剂及丙烯和二甲醚的安定剂。超临界溶剂。

用于制造硝酸、亚硝基羧基化合物,人造丝的漂白。用于医学临床实验辅助诊断及治疗,有机反应的稳定剂。制硝酸、人造丝漂白剂、丙烯及二甲醚的安定剂。

扩展资料:

二氧化氮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或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15℃。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气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若是液体,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水、卤代烃灭火剂灭火。

一氧化氮的危害性:

1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遇到氢气爆炸性化合。接触空气会散发出棕色有酸性氧化性的棕**雾。一氧化氮较不活泼,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而后者有强烈腐蚀性和毒性。

2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燃爆危险:该品助燃,有毒,具刺激性。

NO在常温下为气体,具有脂溶性是使它在人体内成为信使分子的可能因素之一。它不需要任何中介机制就可快速扩散通过生物膜,将一个细胞产生的信息传递到它周围的细胞中,主要影响因素是它的生物半寿期。

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特点在于它是自由基,极易参与与传递电子反应,加入机体的氧化还原过程中。分子的配位性又使它与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具有很高的亲合力,以取代氧气和二氧化氮的位置。据研究报道,血红蛋白-NO可以失去它附近的碱基而变成自由的原血红素-NO。

这就意味着自由的碱基可以自由地参与催化反应,自由的蛋白质可以自由地改变构象,自由的血红素可以自由地从蛋白中扩散出去,这三种变化中的任何一个或它们的组合,将在鸟苷酸环化酶的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O的生物学作用和其作用机制研究方兴未艾,它的发现提示着无机分子在医学领域中研究的前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氧化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氧化氮

以上就是关于化学问题!全部的内容,包括:化学问题!、一氧化氮是什么气味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有什么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636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