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科学家的名字有哪些

我国著名科学家的名字有哪些,第1张

1、屠呦呦,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2001年就因发现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的生命,从而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杨振宁,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在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因与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3、沈括,号梦溪丈人,政治家、科学家,他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代表作《梦溪笔谈》,《梦溪笔谈》集合了前代众多科学成就,在当时是领先于世界的科学著作,为中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4、竺可桢,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哈佛大学,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浙江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代表作品 :《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5、茅以升 ,中国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主要成就:他主持修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桥梁 ,中国土力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倡导者 。代表作品有《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桥梁——古桥和今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屠呦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杨振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沈括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竺可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茅以升

1、钱学森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更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有“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美称。

因为钱学森回国效力(是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使得中国的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他的代表作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

2、邓稼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科学家。邓稼先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我国的核武器和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3、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有“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的美称。

4、李四光是地质学家,教育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和《地质力学概论》。

5、袁隆平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美称。于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学技术奖。他的代表作有《袁隆平论文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论文集》和《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

1、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2、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3、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4、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以上就是关于我国著名科学家的名字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我国著名科学家的名字有哪些、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名字、中国科学家有哪些人 中国科学家的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201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