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怎么灭亡的

宋朝怎么灭亡的,第1张

宋朝灭亡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朝廷推行“以文制武”的决策,使得军队里相互牵制陷害,弊端重重,文官奸臣可在朝堂上随意抹黑战功赫赫,征战沙场的将军,其二是朝廷上下贪生怕死,忽必烈带军自长江而下,宋朝的战士纷纷投降或落荒而逃。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创造许多文明的朝代,四大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都是宋朝人发明的,可见宋朝的人聪明有远见,但像这样的一个朝代同样有弊处,当然一个朝代的灭亡也是因有个昏庸的君主。

公元1274年,忽必烈和宋朝的战争矛盾日益加重,他带领了二十万战士从长江东下,宋军见到后不仅不反抗,还缴械投降,有的人则望风而逃,这就是宋朝的军队。

宋朝战士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朝廷不重视他们,没有对他们加强训练和思想教育,导致宋军一个个贪生怕死,所以看到元军后只求自保,没有什么国家大义可言。

1276年宋朝灭亡,被元朝所灭。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简介: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有人推算,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宋朝时期,儒学复兴,出现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980年的3710万增至1124年的12600万。

宋朝是被自己灭掉的。1宋朝朝廷上上下下贪生怕死软骨头。2宋朝从皇帝到大臣推行的是抗战有罪,卖国有功的国策。从杨家将到岳飞到文天祥都不是战死沙场都是被奸贼害死。文天祥死的时候,连报国的宋朝都不复存在了。相反蔡京、高俅、秦桧、贾似道卖国求荣升官发财。3宋朝从来就是重文轻武。军队不堪一击。4宋词靡靡之音使得整个国家只知道附庸风雅,不懂得居安思危。5、凡是救国救民的人都没有好结果。从寇准、王安石到李纲,,从宋神宗到宋孝宗,无论抗战的皇帝还是大臣不是被杀被贬就是死后被清算。宋神宗用王安石变法结果被骂为比桀纣不如的昏君暴君。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坚决抗战,结果被亲生儿子虐待而死。韩侂胄一心克服中原,被骂做巨奸。赵竑太子一心除奸光复河山。结果被史弥远拥立昏庸的宋理宗登基谋朝篡位。总之抗战者惨死,无论君王臣子。卖国者善终,不管昏君、奸臣。这就是宋朝。

南宋是被元朝消灭的。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南京应天府,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

1235年蒙古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临安府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覆灭。

南宋在政治、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沿袭北宋。在中央地方权力、官僚机构、司法、军权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军事上在招收溃兵和勤王之军等基础上,开始军事重建之路,最终形成几支较强大的军事力量,于是有了岳家军、韩家军的出现。

南宋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昌盛,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漠北游牧民族对宋朝农业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

相关介绍: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统”,定都开平府(上都)。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

1279年,彻底灭亡南宋流亡政权,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进攻日本、缅甸、越南、爪哇等,但均遭失败。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而且汉化迟滞,发展不前。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大都。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北宋是如何灭亡的?

养老咨询高广银

2019年02月13日 · 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工程师

北宋是怎么灭亡的,这是一切发生的起点。北宋虽然也时刻面临着来自北方辽国的威胁,但是还不至于对帝国的统治造成根本打击。公元1125年,金国灭掉了辽国,开始了征服大宋的战争。他们一路南下,终于在1127年把大宋的两位皇帝,徽宗和钦宗,跟一大批皇室成员劫掠到北方。

这个事件就是有名的“靖康之耻”,北宋王朝从此灭亡。在这场巨变中,宋钦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幸运地逃了出来,他在南京登基称帝,继承了大宋政权,开启了南宋王朝。

你看,南宋王朝一开始就是在屈辱中诞生的。建立之后,军事上也节节败退。高宗刚刚建立的小朝廷在战火中四处逃亡,最危险的时候,甚至只能逃到海上避难。南宋朝廷建立不久,高宗皇帝就不顾身边大臣的反对,开始一次次派遣使臣向金国求和,把父母的奇耻大辱完全抛到脑后了。

在1129年的求和文书中,他甚至非常谦卑地写到:目前的状况是,我们想要防御,却缺乏人力,想要逃跑,却又无处可藏,所以,只能乞求达成和解。高宗这样说,可以说是完全不顾廉耻了。

在这场巨变面前,一些士大夫也表现得非常卑劣可耻。这些人原本标榜忠诚和节操,结果在金兵逼近北宋都城开封的时候,他们居然主动投降,甚至逼皇帝出城,让皇帝成了俘虏。

皇帝昏庸懦弱,同僚毫无节操,这都让那些希望重振国家的士大夫受到了巨大冲击,他们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到,国家的强大不能只靠军事力量,拯救社会的唯一的出路是道德重建。所以,那些有责任感的士大夫,就开始认同北宋时道德保守主义者的看法,反对改革和变法。他们认为,北宋灭亡的原因正是王安石变法带来的制度变革。

宋神宗时,王安石在皇帝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希望通过制度改革增强国家力量,当时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主义者就激烈地反对他。神宗去世以后,哲宗即位,司马光重新执政,废除了新法。因为哲宗的第一个年号是元祐,保守派就被称为元祐党人。

我们可以说,在那之后宋代的历史,几乎就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也就是元祐党人,轮流主政的历史。

1093年至1125年,北宋覆灭前夕,元祐党人失势,改革派重新执掌朝政。只不过,这个时候的改革派,已经彻底失去了王安石变法的理想主义色彩,对制度改革毫不用心,道德上也无所顾忌,只关心党派斗争,关心怎么打压对手。

特别是徽宗时期,蔡京专权,他借机极力打击保守派力量,把元祐、元符时期反对变法的司马光、苏轼等一共309人都定为奸党,甚至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昭告天下,想让元祐党人永远不能洗脱罪名,他们的子孙也永远不能在京城做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元祐党籍碑”。

所以,南宋的士大夫一致认为,是改革派执政最终断送了国家的命运。在南宋初期的朝堂上,那些原本支持变法的官员一个个都噤若寒蝉,不敢出声,而保守派大多侃侃而谈,批评变法。他们先是批评蔡京,后来,高宗皇帝直接越过蔡京,把矛头指向王安石,说大家只知道蔡京的罪行,实不知国家的危机从王安石变法开始就已经开启了。

有保守派官员甚至说,王安石的学术不灭,国家就永远不会复兴。朝廷首先把王安石的牌位从神宗的宗庙里请了出去,这就意味着不再承认他曾经享有的地位。接着又撤销了曾经封给他的爵位,并且把任命状从历史记录中删除,好像这件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从此以后,所有士大夫都对“变法改革”这个词避之唯恐不及,任何涉及改革的建议都成了离经叛道的言论。虽然南宋周围有很多强敌,急需做出一些积极有为的改变,但是,改革的大门还是彻底关闭了。保守主义者掌握了话语权,他们真诚地认为,制度上的变革不会带来什么好的结果,国家最需要的还是道德重建。

这符合传统儒家的看法,当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得有道德的时候,国家自然就会强盛起来。为了重建道德,保守派士大夫想到的道路就是重新回到北宋的道学传统,回到人的内心去建立有道德的人格。

士大夫把北宋灭亡的原因归结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王安石变法为代表的改革,所以南宋初期就开始不断试图清除掉王安石变法的影响,所有人都不敢再提出改革的建议,改革的大门彻底关闭了;另一个原因是道德堕落,所以士大夫开始强调道德建设对于国家复兴的意义,开启了重回道学的大门。一道门关上,另一道门开启,这就是转向的开始。

宋朝是被元朝灭亡的。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宋度宗去世后,其长子赵显即位,为宋恭宗。当时,宋朝的统治已进入瘫痪状态。德祐元年(1275年)春,元军攻克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威逼建康,长江防线崩溃。朝野大震,各界都冀望贾似道能出征,结果宋军大败。

贾似道被贬,在赴任途中被监押官郑虎臣所杀。同年十一月二十日,常州沦陷,元军举行大屠杀。不久平江也告沦陷,临安人心惶惶。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临安城里举行受降仪式,宋恭宗被俘。南宋灭亡。宋室和广大的爱国军民始终没有投降,拼命抵抗。

赵显之弟赵昰和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宋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文天祥在陆地组织军民反抗元军侵犯,而朝臣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护送赵昰和赵昺乘船南逃,和宋室在海上漂泊,组成行朝。景炎三年(1278年)春,小朝廷抵达雷州。

四月十五日,年仅十一岁的赵昰去世。陆秀夫与众臣拥戴赵昺为帝,改元祥兴。在元军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迁往崖山(广东新会)。元军在汉人将领张弘范领军紧追在后,对崖山发动总攻,宋军全线溃败。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

张世杰率领水军余部突围而出来到海陵山脚下,听说陆秀夫背负帝昺共同殉国的噩耗。张世杰悲痛不已,堕身入海,爱国军民纷纷投海自尽。至此,宋朝至此宣告彻底灭亡。

扩展资料

元朝代宋而建国,促进了国内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的开发,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扩大了中外交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元朝的大统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它结束了唐末以来(五代十国、宋、辽、金、夏)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

它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元朝的统一,还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统一的过程就是蒙古族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崖山海战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者灭亡的方式都很相似,北宋是被金朝灭掉的,这一事件也被叫做靖康之耻,因为当时北宋的统治者宋徽宗和宋钦宗直接被俘虏了,而南宋则是被蒙古所灭,同样也是被外族灭掉,蒙古大军一路南下,南宋在崖山海战当中战败,宋朝彻底结束了。

说起宋朝,大家都知道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部分,宋朝是一个经济发达,国泰民安的时期,但是军事实力却不是很强大,所以一度被周围的游牧民族所欺压,宋朝灭亡的方式也是因为被外族入侵所造成的,北宋是被金国打败,而南宋则是被蒙古打败,北宋时期因为地方官员贪污严重,所以到了后期以后也是奸臣当道,慢慢的就进入了内忧外患的时期。

而且北宋时期朝廷也没有注重军事实力的发展,因此碰到了强大的女真族,宋军就显得不堪一击,一下子就被金兵占领了都城,还俘虏了两位统治者,这也是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后来南宋建立,南宋依然控制着我国南方大多数领土,在南宋北伐和蒙古夹击的情况下,终于把之前的雪耻给报了,也就是把金国消灭了。

但是让南宋的朝廷没想到的是,蒙古和女真一样,同样也是好战的民族,虽然一起齐心协力灭掉了女真,但是没过多久蒙古就继续开始攻打南宋,而南宋依靠地形优势抵挡了一阵子,就开始陷入了下风。毕竟蒙古铁骑可不是好惹的,等到襄阳这个地方被攻下来了以后,南宋的军队开始节节败退,最后在崖山海战时,最后一点力量也被蒙古大军消灭了,宋朝从此就结束了统治。

宋朝是被忽必烈灭亡的。1125年金朝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绍兴和议后与金朝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朝,1235年爆发宋蒙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至此宋朝结束,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宋朝简介。

宋朝为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即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朝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以上就是关于宋朝怎么灭亡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宋朝怎么灭亡的、宋朝什么时候灭亡的、宋朝是怎么灭亡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04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