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简称什么 江西的简介

江西简称什么 江西的简介,第1张

1、江西,简称赣,省会南昌。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于华东地区,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

2、江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江南,自古为“干越之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之美称。

3、江西的红色文化驰名中外,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南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

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为省名,又因为江西省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自江北视江南,江东在左,江西在右。”,别称江右。江西开发的历史,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

 

隋时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

唐时增加到8州37县,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

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15道,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辖南唐(南唐前期称吴)。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

交泰元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中国各省简称及省会如下:

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城市:哈尔滨。

吉林省简称:吉;省会城市:长春。

辽宁省简称:辽;省会城市:沈阳。

河北省简称:冀;省会城市:石家庄。

甘肃省简称:甘、陇;省会城市:兰州。

青海省简称:青;省会城市:西宁。

陕西省简称:陕、秦;省会城市:西安。

河南省简称:豫;省会城市:郑州。

山东省简称:鲁;省会城市:济南。

山西省简称:晋;省会城市:太原。

安徽省简称:皖;省会城市:合肥。

湖北省简称:鄂;省会城市:武汉。

湖南省简称:湘;省会城市:长沙。

江苏省简称:苏;省会城市:南京。

四川省简称:川、蜀;省会城市:成都。

贵州省简称:贵、黔;省会城市:贵阳。

云南省简称:云、滇;省会城市:昆明。

浙江省简称:浙;省会城市:杭州。

江西省简称:赣;省会城市:南昌。

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城市:广州。

福建省简称:闽;省会城市:福州。

台湾省简称:台;省会城市:台北。

海南省简称:琼;省会城市:海口。

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顺口溜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赣江作为江西的母亲河,从江西南部的赣州出发,由南向北纵贯江西全省,汇入鄱阳湖,江西省的简称“赣”由此而来。

“赣”这个字,我想除了江西人以外,很少有人会用到它。“赣”是江西独有的,在商务印刷馆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赣”在446页的解释有两条:①赣江,水名,在江西。②江西的别称。可见,这个 “赣”字跟江西密不可分。在任何场所,只要是说到 “赣”,必定是指江西无疑。江西就是赣,赣就是江西。

扩展资料:

"赣"字读音的由来 

关于读音的争执同样类似于他的字体。基于章zhang贡gong的两种整合办法,一是取zhang的声阶,gong的韵调,读zhong,一是取gong的声阶,zhang的韵调,读gang。

由于赣字是按两条河天然的一西一东的布局左右排列的,支持贡江的人认为章字排在了前面,很是不满,就要求读音方面要用gong的声阶,于是就有了读音gang,但这个拼合的读音却意外和“抬杠”的“杠”同音。

赣州人讲究风水,很信这个名声,为了避开这个不好的谐音,把gang的读法做了小小 的变动,变成了gan,不但和“干”字同音,体现赣州人勤劳肯干的优良作风,而且因为赣州人读音从来喜欢前后鼻音不分,更是觉察不出什么区别。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江西

江西省,简称“赣”(gà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南昌。

赣,读音gàn,形声字。赣虽然不是方言,但却是江西特有的词汇。对于赣的来源和意义,众说纷纭,流传种种。有人认为,“赣”来源于“章江贡江合流”,“章”字和“贡”字合并就成了“赣”字。有人则认为“赣”字代表赐的意思。赣字确实值得一说。

赣字代表河流,可以追溯到秦汉前。《山海经》卷十三“海内东经”记载:“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流,入彭泽西也”。这至少说明,作为“水”的意思,在秦汉以前就存在了。而之后《淮南子·精神》中,“今赣人敖仓,予人河水,饥而餐之,渴而饮之”,赣字就有水边的意思。

西汉时,赣水曾称“湖汉水”;(见《汉书·地理志》)东汉时复称“赣水”。在秦汉以前,“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延至宋元时期,“赣水”改称“赣江”。

而由赣江引申代表江西,则可以追溯至西汉前。赣江是长江中仅次于岷江的第二大支流,河长751公里。赣江源流分二支:东支源于赣州东面武夷山余脉石寮岽的贡江,为赣江正源;西支源于赣州西部崇义县聂都山由池江和上犹江汇合而成,称为章江。两水合于赣州八镜台下北流,始称赣江。覆盖了江西南北地理的赣江久而久之就成了江西的代称。

赣指江西;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华东地区,界于东经113°34′36″-118°28′58″,北纬24°29′14″-30°04′41″之间,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

江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自古为“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美称。

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腹地,其资源丰富、生态优良,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也是亚洲超大型的铜工业基地之一。

扩展资料:

江西省的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地质与地貌地质构造上,以锦江—信江一线为界,北部属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南部属华南褶皱系;

地貌上属江南丘陵的主要组成部分。省境东、西、南三面环山地,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分布,北部则为鄱阳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与两湖平原同为长江中下游的陷落低地,由长江和省内五大河流泥沙沉积而成,北狭南宽,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地表主要覆盖红土及河流冲积物,红土已被切割,略呈波状起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江西

赣是江西省简称,而江西省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它位于我国东南部、长江中心下游南岸,总面积为1669万平方千米。江西省因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同时又因古代为干越之地和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为赣。

赣是江西省的简称

赣是我国江西省的简称,江西是我国省级行政区,省会为南昌。而江西位于我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总面积为1669万平方千米。

江西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古代为干越之地和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为“赣”,自古为“干越之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

江西的红色文化驰名中外,省会南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而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

以上就是关于江西简称什么 江西的简介全部的内容,包括:江西简称什么 江西的简介、江西是哪里的简称、中国各省的简称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799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