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西方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第1张

         尊者,罗阅城人。一食不卧,六时礼佛,为众所归。二十祖至彼,问其众曰:“此头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众曰:“我师精进,何故不可?”祖曰:“汝师与道远矣!”众曰:“尊者蕴何德行,而讥我师?”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心无所希,名之曰道。”尊者闻已,发无漏智,祖乃付法。后至那提国,得摩拏罗,即踊身高半由旬,屹然而住。四众仰瞻虔请,复坐,跏趺而逝。

        婆修盘头,罗阅城人也,姓毗舍佉,又作婆修盘驮、婆苏盘豆、婆盘豆、筏苏盘豆、筏苏畔徒、婆薮盘头。俗称世亲菩萨,旧译作天亲,乃世人亲近供养之意。为无著菩萨之同母弟,其被推为禅宗二十一祖。

他在没有遇着第二十代祖师之前,就一天吃一餐;不卧,也常坐不卧,就是“不倒单”。有的人误会说“不倒单”就是“不睡觉”,这不是的;不倒单不是不睡觉,是“坐着睡”。人不睡觉是不容易的,所以不要混淆不清。有很多语焉不详的人,或者食而不知其味的人,或者囫囵吞枣的人,都以为“不倒单”就是不睡觉,这根本就没有明白“不倒单”的意思。你要知道,人就是人,你若说不睡觉,这是办不到的事情。吃饭、睡觉、穿衣服,这三种是日用所不可少的,无论哪一个人都需要的;所以说“不倒单”是“不睡觉”,这是以讹传讹,是绝对错误的。

这位婆修盘头尊者白天也拜佛,晚间也拜佛;昼三时拜佛,夜三时拜佛。为什么他吃一餐呢?就因为拜佛,没有时间吃饭了,所以吃一餐;为什么他不卧呢?也因为拜佛,没有时间躺着了。这是我给他下的注解,你若不信,你把他请出来问一问,是不是这么回事?为众所归:他这样用功、这样修行,大家都知道他也吃一餐,又常坐不卧,又六时礼佛,所以大家都很赞叹他,对这位老修行,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一天,偏偏就来了行家!他在这儿这么样用功修道,就来了作家──就来了善知识!至彼,到这地方。到这地方怎么样呢?问其众曰:来问他这些徒众。为什么他要像下面这样来问他们呢?因为第二十代祖师,知道这一位就是应该做第二十一代祖师的,所以要破他的执着。为了破他的执着,就先对他这一些信众讲:“此头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头陀,因为他日中一食,常坐不卧,又六时礼佛,行这头陀行。梵行,就是清净行的人。二十祖说:“这一位行抖擞的头陀行的人,他能得到佛道吗?他会不会成佛呢?”这样问问他这些徒众、信众。

众曰:我师精进,何故不可?这些个信众因为对他很崇拜、很恭敬的,所以二十祖这么样一说,大家就说了:“我的师父这么样精进,是吃一餐,又常坐不卧,又昼夜六时都来拜佛。这样朝也精进、夜又精进,身也精进、心也精进,昼夜六时常精进;身心性命都是不休息的,豁出性命也不休息的,这样修行,什么不能得?什么都可以得到!”

祖曰:汝师与道远矣!第二十祖一听,就说了:“你们的师父离佛道还远得很,还差得十万八千里啊!”

众曰:尊者蕴何德行,而讥我师?他这些徒众一听,就很不佩服了;就说:“尊者,你有什么德行?你身上蕴藏着什么道德啊?你有什么资格来批评我师父啊?你讥讽我师父,看不起我师父,你有什么资格,你有什么德行呢?”讥,是讥讽,就是看不起。翻译成白话就是:“你有什么道德?你看不起我师父啊?你看不起我师父!你敢讥讽我师父!”

祖曰:我不求道。二十祖就说了:“我不求道了。”若是永嘉大师所说的那个“绝学无为闲道人”了,这才可以说“我不求道”;如果不是闲道人,不是证果的人,不是真正荷担如来家业的人,没有资格说我不求道了,我是无修无证了。所以说:“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也不如供养一个无修无证者。”无修无证者,才可以说“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求道是不求道,可是我不会见着财,就变了财迷;见着色,就变了色迷;见着气,就变了气迷;见着酒,就变成个酒迷;我都不会被这四种酒色财气所迷了!

我不礼佛:我不常常地拜佛。不礼佛,不是说见着佛不叩头,不是这样的!这是说我不是六时来礼佛。你们各位要清楚这个文!这个文说“我不礼佛”,不要就以为:“哦!这个二十祖都不拜佛了,你叫我拜什么?拜泥巴、木头?”不是这样的。“我不礼佛”,是说我不是在六时之中都拜佛。亦不轻慢:可是我也不生轻慢的心,我也不看不起哪一位,我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这个注解要注意的,就在这个地方。你不要看着这个文,心想:“嘿!二十祖都不拜佛的,这三步一拜,一点用也没有啊!”不是这么回事啊!

传法偈:

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

达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只有能入甚深禅定的人才能修行不倒单,需要相续不绝的般若行圆通,初学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劳逸结合,常参加打七,其实,相续不绝是一种精进,是解脱的保障,但是,懂得圆通法比蛮干更重要。《楞严经》:“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种。”

电视剧里这样演的:每天早上念经(大概6点到7点之间吧),然后吃早饭,之后挑水、砍柴、浇菜园(蔬菜卖掉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之后做午饭,午饭后念经(大概12点到1点),之后练武(中途可休息10分钟后继续),做晚饭、吃晚饭,饭后休息大概半个小时,之后念经一个小时,之后结算一天的支出和收入,最后入禅房睡觉!

国庆节、春节寺院放假吗?僧人几点钟上班?有加班费不?……, 每每遇到朋友们问这些问题,我就乐得不行。作为秉承佛陀意志的修行者,独身、素食、以寺为家、不蓄有财产钱物、终身奉献给佛教事业,普度众生,再无“上班下班加班”一说,无论世俗什么节日,对于僧人而言,都是恒常的一天。

一般僧人的一天是这样安排的:

1、4:30起床(江浙一带日出较早,通常是3:00-3:30);

2、5:00-6:00上殿做早课(延祥古寺为了方便全国各地不同时差的学员体验早课,特意定在6:00-7:00做早课);

3、6:00-6:30早餐(吃饭也是修行之一,禅宗通常称为“过堂”)

4、6:30-7:30开门,打扫卫生或做其他工作。

5、8:00-10:00禅修或做住持指派的事情;

6、10:00-11:00自修(这个过程寺院也有非硬性的安排,或者禅修念经做法事,或者看殿巡回,每一位僧人及常住居士都有寺务的);

7、11:00-11:30过堂(午餐);

8、11:30-14:00午休

9、14:00-15:30禅修或做住持指派的事情;

10、16:00-17:00上殿做晚课;

11、17:30-18:00药石(由于寺院讲究过午不食,所以这一顿饭是帮助那些还做不到过午不食的僧人修行的,形同药物,称为“药石”)。

12、18:00-19:00关寺院大门;经行(法师们通常会四处走走,由于行走时需要保持内心的觉知,也是修行的方式,故称为“经行”);打扫卫生。

13、19:00-20:00禅修(这段时间比较自由,僧人会选择禅定、修习、喝茶等各种方式)。

14、21:00入睡。若通宵不睡的禅定的,就叫“夜不倒单”。

所以虽是女僧人,但在寺内做的和男性僧人是一样的,而且由于戒律更多(比丘250戒,比丘尼348戒),所以注重的地方也更多。

修行人“瞌睡”这一关突破不了,是不可能上路的。因为打坐的时候,刚要静下心来,就容易打瞌睡。要么就是坐在这个地方非常散乱,要么是刚刚静下来,又要进入梦乡了!这是因为心力没有提起来、松弛了,必然就要入睡 。

因为长期以来我们都是通过躺下睡觉来放松身体,所以我们现在想把这种姿势改变过来,通过打坐让身体达到高度放松就很困难。正常情况下,你如果掌握了方法,再有意识地去训练,一年时间完全可以把你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睡眠习惯和姿势改变过来,通过打坐代替休息。它可以不叫睡眠,而叫“坐眠”了。

如果你想试验的话,在打坐的时候也不要用功,就明确地告诉自己:我今天打坐不是用功,而是睡觉——用打坐取代睡觉。你把腿一盘,就把腰给弯下来,就做打瞌睡的姿势,体验一下子用打坐来代替睡眠。如果你能够放松的话,同样会感受到盘着腿打瞌睡的时候,身体里面有一种很微细的力量在慢慢地蠕动、又像是在游动。上、下、左、右串联在一起。

当这个串连的过程结束了以后,你身体里面会有一种力量慢慢地往上输送。当头脑得到这股力量以后,就慢慢地、慢慢地清醒了,也就是说不需要睡眠了。你能够这样体验几次,你就掌握了如何睡眠、如何醒来这个过程;你掌握了如何睡觉、如何醒来,你顺着这个记忆、顺着这个经验,就能够掌握如何入定、如何出定。

坐着打瞌睡的时候,脖子都是耷拉下来的,头都是垂下来的(示范)。如果你想体验捕捉的话,当打瞌睡结束了,头脑慢慢醒了的时候,你的头不要马上抬起来(根本不需要抬起来)。这个时候头脑得到下面一股往上升的力量,已经慢慢地醒了、醒了的时候你还继续低着头,你去感受这股力量是怎么上来的。它上来以后,头脑得到这股力量以后,是怎么开始有思维的、怎么开始活动的。你保持这个姿势不动,回忆几次以后,自然就会捕捉到如何醒觉、如何出定。

练夜不倒单,晚上犯困的时候,可以(保持打坐姿势)把棉被卷起来放在腿上,两手搭在棉被上,趴在上面睡。只要这样练习半年,任督二脉就会畅通,生理欲望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因为这样一趴,肚子被挤压,臀部往上翘,气血自然从前面透过尾闾穴往上升,从而达到还精补脑的效果。脑袋有了充足的氧气,睡眠时间自然减少。出家人在某个阶段必须练习夜不倒单,就像刚才说的那样,卷着棉被趴在上面睡就可以了。尤其是年轻的小和尚,这个动作是必须练习的。 打坐最忌讳的是身体向两边歪,宁可向前弯,也不能向左右歪。所以打瞌睡时只能向前弯,不能向左右歪。

过去开悟的高僧大德,他们每个人入定的方法和秘诀,都是通过如何睡觉捕捉到的。你如果没有学会如何睡觉,你是不可能入定、得道的。除了这个办法,绝对没有第二个办法!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你不管采用何种方法,要想入定,必须要捕捉到你是如何睡觉的。正是因为大家都会睡觉,所以能学会入定。

打坐打瞌睡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打瞌睡你要用心去打,要很清楚地捕捉到自己是如何打瞌睡的。因为人在睡觉的时候,不可能突然入睡,而是生理的力量渐渐地沉睡、渐渐地下降。这就好比刚刚冲了水的一杯茶,杯子里面的茶叶是慢慢沉淀下来的,它不可能一下子沉淀到杯子的底部。

要想入定,必须要捕捉到、乃至说你要掌握到如何睡觉。然后再谈如何住觉(住在睡眠里)。当你掌握了睡眠以后,你再去捕捉如何醒觉。只要大家有心去捕捉,就是再笨的人,十次、二十次足够了。

捕捉的前提条件,你一定要记住,就是醒来的时候千万不要挪动姿势。保持原来的姿势,回忆你刚才怎么醒的,甚至试着再入睡。很快就又睡着,睡着了几分钟以后,这个能量又往头顶上输送,你又感受如何慢慢醒的。你这样连续来回三、四次就行了,你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了,就这么简单。这么说是不是没有睡着?

可以说没有睡着。你要知道真正的入定,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非常清楚。就像一盆清水一样,天上有几颗星星,周围有几棵树,全部投射到这盆清水里面。真正的“睡觉”,就是这样!真正的入定,也是这样。大家往往会误以为没有睡着,“我刚才睡着了,怎么还听得见外面的动静、响声……”实际上这是一种最高质量的睡眠,因为达到了体内阴阳两种力量的均衡!

我们总以为睡着了以后什么都不知道,这才叫做睡觉。因为六根是意根在起牵头作用,意根跑掉了,它没有留在体内,所以大家认为人睡得很熟,什么也不知道了。实际上是意识跑掉了。如果你睡觉的时候意识没有跑掉的话,你入睡以后,就像入定一样,就像一盆清水一样。

所谓的“入定”,就是意识没有跑出去,还留在体内,它才能够达到像一汪清水一样。如果说入定意识跑掉了,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入了“无记定”、“断灭定”了。因为它真正的意识、神识都飞出去了,不在这里了。所以古人有时会以为这个人死掉了,会把他的身体搬走、烧掉。

身心达到高度统一、高度协调时,身心两种力量自然就处于一种饱和不动的状态。如果没有满,它一定是四处走动;它越充满,越有一种互相牵制的力量,致使思想不容易散乱,不容易到处乱跑。

越是身体素质虚弱的人,或者是能量不足的人,越是容易散乱、容易走神。因为它能量不饱满,达不到互相牵制。就像一满杯子水,它不容易晃动;半杯子水,它特别容易晃动,因为有空间。它越满,越有一种整体性。

要经过多次训练,不可能一次成功的。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入定之后,不吃不喝是很自然的。入定几天几月甚至多年上百千年的都有,如虚云老和尚生前常入定数日,在终南山腊月入定二十余天,佛经载佛的弟子受佛的委托在鸡足山入定,直至弥勒菩萨下生成佛时,献上佛留下的法物。入定期间都是不吃不喝的。但不吃不喝并不代表修行上的层次,更不是修行的目的,即使在道家,称为辟谷,也只是净化身心的一种方法而已。

以上就是关于西方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全部的内容,包括:西方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如何夜不倒单修行佛法、佛家的生活一天是怎样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7915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