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018-(卦序04)-蒙卦(上)蒙以养正

易经018-(卦序04)-蒙卦(上)蒙以养正,第1张

蒙卦象征事物始生后的蒙昧状态,寓意教育要从蒙童抓起。“蒙以养正”的意思,就是通过启蒙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礼记·学记》中也明确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足见教育为人生奠基的远见卓著由来已久,那么,《易经》中的蒙卦对教育究竟有着怎样独到的见解呢?我们又如何才能达到“蒙以养正”的目的呢?

当你走到山里面,你会发现有山泉水。泉水从哪里来?它一定是有水源的。可是你看不见,因为你被山挡住了。所以蒙卦前有山,后有水,叫做山水蒙。

我们只看到泉水不断地流出来,我们只看到山,可是后面那个水源我们看不到。这个意思是说,我们人本来是有潜力的,我们是有智慧的,但是被蒙住了。所以小孩子刚出生时懵里懵懂。

泉水给我们很多启示,它后面的水一定是很甘美的。它能够自己找到一条路出来。因为水有一个特性,它会渗透,而且它会向低的地方流动。人也可以用这个道理,把你的潜力,把你本来的智慧,启发出来。所以叫做启蒙。

小孩子叫童蒙,大人其实很多也叫童蒙的。一个人越老越固执,那也是童蒙,跟小孩一样,各种不同的蒙。所以我们才要活到老,学到老。

山在上面,有止的意思。就告诉我们,你要一辈子学,你不可以停止。因为你爬了这个山,后面还有更高的山。山外有山。你得到一些启发之后,你觉得很满足了,但是你会碰到很多你还是不懂的。终身学习,山才不会停止在那里。

蒙卦告诉我们,人生来蒙昧,所以教育就成为当务之急。那么,蒙卦对于启蒙教育的重要性,究竟有着怎样的认识呢?

其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卦辞,又阐释了怎样的教学理念呢?

任何一个事情刚出现的时候,都是很懵懂的。

中国人讲“入境,要先问俗”,先请教当地人,这里的情况是怎么样,不要自作聪明。这个就是蒙卦最好的应用。

小孩子老问问题,就是想解蒙,他不要一直那么幼稚。

蒙卦下面是水,水是坎险,它跟屯卦刚好是一个水在上,一个水在下。表示不管你是出生,还是启蒙,都带有高度的危险性。

启蒙有什么危险性?

你只要找错了老师,你就有高度的危险。老师是很重要的。我们有句话,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把你带进门的人把你带错了,你再怎么修,都是歪门邪道。

启蒙老师为什么重要?因为你会影响你一生的方向。会影响你一生的判断跟选择。

如果妈妈不把你生下来,如果启蒙老师不会,那屯蒙两卦都完蛋了。所以中国人取得成就,第一要感谢妈妈,第二要感谢启蒙老师。

学习要像泉水一样,细水长流。

人要主动学习,才会进步。

蒙卦“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的卦辞是说,教育不能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达到学生主动求教于老师的理想状态。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的卦辞,什么意思?现在有一个毛病,小孩子问你问题,你就讲了一大堆,生怕他懂的不够多,反而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算了,我以后不问了,反正你讲了我也听不懂。这就是老师的问题。老师问你问题,你要看他的程度在什么地方。你只能给他听得懂的部分。

蒙卦有个险,就是你越学越不知道学到哪里去,那是高度危险,你还不如不学。

蒙卦它的险是在学生本身,你一看到阻碍,你就不想学了。你学习碰到障碍,你就懒洋洋了。永远是险,水出不去了,所以如果看到危险,就赶快离开,看到学不好就不想学,这种学生是学不到东西的。

学习是靠自己。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语倒出了身为教师的职责所在。然而,依照蒙卦的道理,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为什么不能过分热心呢?

大家看蒙卦的卦象,上面那个山代表学生,下面这个水代表老师,为什么?因为 下往上叫做往,上往下叫做来 。只能来上学,不能去教学生。只有学生来求教于老师,没有说老师很热心跑到家里去教他。表示你要自动,自动发现自己的问题,自动找到合适的老师,自动提出合适的问题,不管听不听得懂,都要暂时停下来,好好自己去想。想不通先问问别人,实在没有把握,最后你才去问老师。这整个的过程,就是合乎蒙卦的。

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

我们根据这个精神,把下面的那个水当做老师,就是施教的人,上面那个山,就代表受教的学生。学生不动,他就如山,他就不长进了。老师是水,你不能乱动,水可以滋润万物,但是水也可以泛滥成灾。老师要像水一样,要是个智者,该流才流,不该流,我要节制。免得水一下子流光了。学生他要是个仁者,他要乐山,他知道我到山上去,我如果不主动去采集东西的话,我是如入宝山空手还。

山里面很多宝藏,你要自己去挖掘。你不学习,你就停止在那里。

蒙卦是可以分成两段的。上卦是学习者的态度。下卦,是学习者应有的心态。这两个一配合,大家就可以发现,这里面有两个阳爻,这两个阳爻又形成一个框。回想一下,我们在屯卦的时候,它是有个框框的,那个框框是你要孕育,你要诞生,你所需要的那个生态环境。现在你出生了,从母体里面那个框框,脱离出来,你又开始进入蒙卦那个框框了。

人生就是从这个框框,跳到那个框框。然后又跳到一个框框。越跳框框可能越多。老人家为什么老是脑袋不通,很僵硬。老是思想不灵活,就是你这辈子给自己加的框框太多了。

人有很多知识以后,他反而不敢决定了。人读了很多书以后,他不敢有创见了。人到最后就变成两只脚的书橱,什么都知道,就是不会用。

我们脑袋为什么学东西,是要把它当作一个蓄水库一样的,然后不停地有知识进去,可是你要有一个水龙头,你该用水的时候你找不到水龙头,你满脑子都是学问,又有什么用?

蒙卦除了鼓励学生主动求教于老师之外,还指出了一些避免死读书,读死书和高分低能的方法。

蒙卦为我们指出了哪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一定要自己好好地记住几句话:

1、年轻慎择师。

要找高明的老师,不要找出名的老师。险你就要去突破,突破要找到正当的管道,所以要找高明的老师,而不是出名的老师。

2、好不容易找到高明的老师,你要有敬意,就要提出合适的问题。因为你一提问题,他就看不起你,觉得你连这个基础都没有。你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他就会认为那你不要请我当老师,你是挑战我,你准备把我考倒吗?你给我难看吗?你这什么意思?那也完蛋了。所以怎么样跟老师适当互动,这是每个人都要花脑筋的。否则你是得不到效果。

3、学一阵子要去用。学不致用等于白学了。学以致用,你才会出泉。

蒙卦最主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个才叫自性。从蒙卦里面了解自己原来的本性,那才是你的智慧。

蒙以养正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如下:

1、内涵:蒙以养正,就是通过教育,使人摆脱蒙昧,归于正道。

2、现实意义:一说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作为中华教育智慧,蒙以养正揭示了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蒙学在《辞源》中解释为今之小学,自是指幼童的教育和学习。《汉书食货志》中讲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蒙学在《辞海》中解释为蒙馆,即古人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

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伦理道德。教材一般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等。宋、元、明、清则是蒙学读物的繁荣时期。据粗略统计,这段时期蒙学读物的数量不下于千种,较此前的任何时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流传后世的蒙学读物,像《百家姓》、《神童诗》、《三字经》、《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大都上产生于这一时期。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民间少儿教育高度发展的时期。

以上就是关于易经018-(卦序04)-蒙卦(上)蒙以养正全部的内容,包括:易经018-(卦序04)-蒙卦(上)蒙以养正、蒙以养正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771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