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禅投降后被封为安乐公,孙皓投降却被封为归命侯

为什么刘禅投降后被封为安乐公,孙皓投降却被封为归命侯,第1张

公元263年,魏国名将钟会和邓艾率大军进攻蜀国,姜维率众将、钟会率十万大军挡在天险剑阁外形成对峙局面。但邓艾夺袭阴平直袭成都,后主刘禅畏战放弃抵抗,投降魏国,蜀汉灭亡。刘禅被移居魏国,封为安乐云。公元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吴主孙皓投降被封为归命侯。同是投降,刘禅的安乐公爵位明显高于孙皓的归命侯。同是亡国之君,为何待遇不一样,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刘禅的蜀汉是在汉朝灭亡时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继承,被视为正统,无论是在朝堂还是民间都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对曹魏而言,蜀汉是曹魏建立之初不肯听命,反而延续前朝旗号的敌对国,在建制上地位是对等的。而孙皓的东吴本是汉朝的诸侯,到曹丕称帝时,东吴向曹丕纳表称臣被封吴王,只是一方诸侯而非帝王。这属于本国诸侯叛乱自主,在建制上要低于从未向魏称臣的蜀汉。

2后主刘禅虽然平庸无能,执政能力差,但还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皇帝。在位四十一年,对百姓和下属都不错,名声很好。刘禅十分低调,善于自嘲,投降后还能说“此间乐,不思蜀”的话,让司马氏十分放心,心生好感。并且刘禅投降时,蜀国尚有抵抗之兵,本还有回旋余地。如继续抵抗,就算不能取胜,也能抗衡许久,还是有翻盘的可能,会给魏国带来巨大的损失。但刘禅不顾死战臣子的苦谏,打开城门,率众投降,也使川内百姓免遭杀戮之苦。司马氏念及于此,善待刘禅。

3东吴孙皓沉溺酒色,专横残暴,大肆杀戮。

投降时东吴已溃不成军,损失殆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于是不得不降,遭到司马氏的鄙视。

三国后期的时候,魏国的大权实际上掌控在司马氏的手里,而且魏国的强大一枝独秀,非吴、蜀所能比的,公元262年,司马昭决定出兵伐蜀。刘禅作为蜀汉的皇帝,摆在他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赶紧逃跑投奔东吴,但此时的东吴比蜀汉也强不到哪里去,被灭只是早晚的事情;二是团结成都军民拼死一战,博得一线生机;三是放弃抵抗出城投降。

而刘禅所选的是第三条路,率领百官向曹魏投降。随后刘禅带着一众大臣前往了洛阳,司马昭见刘禅主动投降,于是封他为“安乐公”,虽然刘禅不再是皇帝了,但是爵位在当时依然很高。在洛阳的刘禅整日歌舞宴会,生活得不亦乐乎,当被司马昭问及想不想念蜀国的时候,刘禅竟然高兴地说:“此间乐,不思蜀也!”此时刘禅身旁的旧臣听后,无不心痛落泪,认为刘禅真是没心没肺。可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其实不然,在中国古代,当权的统治者对于禅让或者归顺的皇帝,都有很大的顾虑在里面,不怕他们整日吃喝玩乐,就怕他们天天想着复国复辟,因此他们下场往往很惨。而对于这一点刘禅能不知道吗?虽然被软禁在洛阳当一个安乐公,但是司马昭并没有对他完全放心。因此经常性的试探一下刘禅,而刘禅要想有好下场,就必须装傻示弱,虽然心里无比思念故国,但是嘴上却不能表现出来。尤其是当着司马昭的面,就更只能说不思蜀。

只要这样的才能真正的保全自己,像东吴的孙皓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虽然孙皓也跟刘禅一样被请到了洛阳,但是孙皓却一直不服气,与司马昭处处针锋相对。那么他这样做的下场是什么呢?首先只被封为侯,比刘禅要低一个级别,而且住处也是相差甚远,刘禅住得是豪宅,孙皓却被安排住在阴暗的山洞里。由此可见,在司马昭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将决定着在洛阳过什么日子。那么刘禅到底思不思蜀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如今尚存的阿斗寨遗迹处,石门上依然清晰可见“中山寨”三个大字镌刻在上面。我们知道刘备最喜欢介绍自己的方式是:吾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而刘禅此举无不表现了自己对先祖、故国的思念。

虽然表面上看着刘禅在洛阳很风光快乐,但实际上他心里是很苦很心酸的。每天为了应付司马昭及整个魏国的朝臣,都要强颜欢笑,装出一副毫不在乎故国的样子,真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虽然每日生活无忧,依然过着王侯般的生活,但是刘禅却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只能被司马昭监禁在洛阳城,哪里也去不了。就连思念故国都不能说出来,只能默默的藏在心里,忍受着思乡之苦。这样的人生遭遇,即使给你荣华富贵,恐怕你都不愿意换吧!

在汉末三国时期,亡国之君一般都会被善待。比如刘协和刘禅这两位亡国之君,就是很好的例子。一方面,就汉献帝刘协来说,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对此,魏文帝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

另一方面,公元263年,邓艾大军兵临成都,后主刘禅选择了放弃抵抗。蜀汉灭亡后,刘禅移居曹魏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那么,问题来了,汉献帝的山阳公,刘禅的安乐公,这两个公爵待遇差别有多大?对此,在笔者看来,同样是公爵,安乐公和山阳公的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首先,蜀汉灭亡后,刘禅被曹魏封为安乐县公。与此相对应的是,东汉王朝灭亡后,汉献帝刘协被封为山阳公,这里面的山阳,指的是河内山阳郡,也即刘协的山阳公,以河内山阳郡(在今河南焦作山阳区)为封国。因此,非常明显的是,一个是县公,另一个是郡公,自然是刘协的山阳郡公爵位更高了。也即在郡县制下,郡是在县之上的,一个郡之下,往往包含若干个县。

当然,蜀汉后主刘禅和汉献帝刘协,最后获得的公爵,按照"王、公、侯、伯、子、男"这六等爵位,公爵已经是仅次于王爵的爵位。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虽然分封了韩信、英布等异姓王。但是,在这些异姓王被剪除之后,汉朝历史上的王爵,自然只被授予汉室后裔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汉朝历史上,公爵也是十分罕见的。

其中,就王莽来说,就被封为安汉公。但是,在获得公爵待遇后,王莽就代汉建新。在王莽之后,曹操称魏公,也是非常僭越的事情了。所以,曹操去世后,曹丕就取代了东汉王朝,正式建立了曹魏。基于此,正是因为公爵的罕见,对于汉献帝刘协、后主刘禅这样的亡国之君,被授予公爵还是比较符合其身份的。因为毕竟是曾经的皇帝,如果被授予侯爵的话,显然地位就和大部分文臣武将没有区别了。

在此基础上,汉献帝刘协毕竟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而东汉王朝虽然衰落,曾经也是大一统的王朝。与此相对应的是,蜀汉则始终是偏居一隅的。对此,刘协被封为山阳郡公,也即高于刘禅的安乐县公,自然是容易理解的事情了。

不过,虽然山阳郡公高于安乐县公,但是,刘协和刘禅都是食邑万户。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汉末三国时期的文臣武将,食邑在千户上下的情况比较多,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中,食邑最多的也只有四千户左右。因此,刘协和刘禅食邑万户,也是比较高的待遇了。另一方面,就后主刘禅和汉献帝刘协的待遇区别来说,除了郡公和县公之外,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就汉献帝刘协来说,魏文帝曹丕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

在汉末三国时期,宗庙的设立和祭祀,还是比较严格的,比如一般情况下,只有天子才能立庙,所以,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一直没有给他立庙,直到蜀汉灭亡前,才同意给诸葛亮立庙。在此基础上,曹丕准许山阳公刘协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意味着刘协还可以行使一些天子才有的权利。

最后,此外,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刘协去世。对此,魏明帝曹叡不仅率群臣亲自哭祭,还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也即山阳公刘协去世后,依然获得了皇帝才拥有的谥号,也即谥号为孝献皇帝,并且享受到了天子的礼仪规格。与此相对应的是,后主刘禅在迁移到魏国都城洛阳后,可没有建汉宗庙以奉汉祀的待遇,也即蜀汉的宗庙,还远在千里之外的成都,后主刘禅既不能回到成都,也不能在安乐公的封地建立宗庙,从而无法祭祀先帝刘备了。

泰始七年(271年),安乐公刘禅去世,当时曹魏已经灭亡,取而代之的西晋王朝追谥刘禅为思公。也即后主刘禅去世后,没有享受到皇帝的谥号待遇,只被追谥为"思公",仍然是公爵待遇。至于刘禅去世后的礼仪规格,自然也是按照公爵的档次来进行的。综上,同样是亡国之君,刘协和刘禅都被封为公爵。但是,不管是生前还是生后,刘禅的待遇都和刘协存在天壤之别,也即山阳公刘协享受到了天子的待遇,并行使了部分皇帝的权力,而安乐公刘禅则仅仅是公爵的待遇。

封建时代对于具有一定功勋的人赐予爵位,是一个荣誉称号制度。王以下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阶,每阶分若干等,公是王以下最高爵位了。实际上,爵位跟官位是分开的,有爵位不意味着官有多大,如果仅仅是有爵位而没有官职,那就只是一个名誉称呼,说明是个贵族了,有一定社会地位而已,没有任何权力。安乐公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官职的爵位称号。因为阿斗刘禅投降前好歹也是一个“帝王”,因献国投降和“此间乐不思蜀”而被司马昭赐予“安乐公”这一封号,点名此人只图安乐,同时也可能含有警告意味:你只管安乐,别起异心!讽刺意味甚至更大一些。所以,阿斗这个安乐公称号,不但没有官职地位,而且还有一定的羞辱成分在内。

魏帝封的

公元263年,魏国进军蜀国都城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随后被迫迁往洛阳,魏帝封其为安乐公,建立了安乐公国,食邑万户。

曹魏灭亡,西晋建立,刘禅继续为安乐公。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刘禅逝世,谥曰“思公”,刘恂继位为安乐公。

蜀国灭亡后,为何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关羽却惨被灭族这还要从关羽守荆州开始说起,公元219年,守卫荆州的关羽率领大军攻打襄樊,曹军守将曹仁不敌,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请求援军,而于禁大军的前锋大将便是庞德。出征前,庞德可是信心高涨,发誓在此战中定要将关羽斩于马下,甚至还抬着棺材出征,以示决心。可结果却完全出乎庞德意料,统帅于禁被关于生擒,自身还丢了性命,从此仇恨的种子就此埋下。

关羽生擒于禁,斩杀庞德,攻下襄樊,威震天下,这让众多曹军将是恐惧不已,很多人都有投降关羽的念头。曹军军心动摇,这可不得了,于是,曹操为了表彰庞德的忠君爱国,奋勇杀敌的精神,同时也为了稳定军心,将庞德的两个儿子都封侯了。虎父无犬子,庞德的两个儿子也和父亲一样,骁勇善战,很快在军中混出了些名声。然而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庞德两个儿子封侯之后,便率军征战南北,誓为父报仇雪恨

。由于赵云等曾经风云三国的蜀将要么早已不在人世,要么已经腐朽老人,而当时蜀国军力早已不是当年模样,在魏军的猛攻之下,完全抵抗不住魏军的步伐,很快成都沦陷,庞会有了报仇雪恨的机会而关羽早已死掉,于是庞会率领魏军冲进关羽家中,见人就杀,诛灭了关羽后代,至此,关羽斩杀庞德之事到此了结。

按理说,自身技不如人而败于阵下并不算丢脸的事,更何况身为军人,死在战场上更是至高的荣誉,因此可以说庞德是个英雄,即使打不赢关羽,后人也会称赞其勇气可嘉。而庞德之子庞会却因此而将杀父仇恨放在了关羽的后代之上,甚至诛灭了关羽全族,这不免是小人的行为。

千秋兮难知禁中事,玉衣兮一动紫薇知。

光武帝复兴汉室,随后又一路衰落,到了献帝时期,朝廷已落入曹魏之手。

蜀汉人才济济,然气运衰竭,政权在后主刘禅手中烟消云散。

汉献帝刘协和蜀汉后主刘禅,单论爵位的话,还是刘协大。

具体原因咱们下面详细说说。

先看一下两个没落皇帝的遭遇和背景。

他们都是一个政权的末代君主,一个是被逼禅让的无奈国君,另一个是投降失国的昏聩后主。同样是末代君主,得到的评价却也迥然不同。

谈到献帝,人们总会觉得他特别可怜,献帝刘协无奈登基,被董卓,曹操等当作傀儡,举动不得自由。他也曾经发起衣带诏事件反抗过,然而,最终失败了。连累得自己的妻妾和儿子也成为了刀下之鬼。此后,他娶了曹操的女儿,犹如一潭死水,再无微澜。

曹操去世之后,曹丕成为魏王,他的野心比他的父亲曹操更大。曹丕成为魏王之后,直接把献帝赶下了龙椅,之后,封献帝为山阳公。

再说刘禅,可能是老天想开一个玩笑吧,汉献帝当年认刘备为皇叔,就是希望汉室复兴。谁知道,刘备的儿子的命运,竟然和汉献帝本人差不多,也成了亡国之君。公元263年,听说邓艾已经来到了城北,刘禅亲自开门投降,蜀汉至此彻底灭亡。之后,刘禅被拜为骠骑将军。后又被西晋皇帝拜为安乐县公。

不过,虽然都是失去地位的皇帝,刘协和刘禅后来的遭遇却有点不同。

刘协不做皇帝之后,在山阳境内四处行医,我们如果要去嵇山亭旅游的话,还能够看到一幅记载刘协给人治病的画像。刘协虽然不做皇帝了,但是相对来说还比较自由。而且刘协的两个女儿还是曹丕的妃嫔,担着国丈的名位,刘协看起来地位不错。

刘禅呢?他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根据《资治通鉴》记载,虽然西晋的君主经常让刘禅出席宴会,但是,总是问刘禅关于蜀汉的话题,很明显就是在羞辱刘禅。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刘禅只能装作乐不思蜀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却忍受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当然了,献帝刘协的精神压力肯定也不小,因为前朝皇帝必然要被现任皇帝监视。

看来,刘协和刘禅真的是同命相连的两个皇帝。不过,虽然待遇上看起来都不好,但是,如果单方面从公爵的角度评论的话,其实刘协的地位还是更高的

首先,刘协的爵位是山阳郡公,而刘禅的爵位是安乐县公。郡县制自实行开始,就是郡比县大,郡守高于县令,所以郡公必然在待遇上也优于县公。

其次,刘协和刘禅虽然都是公爵,但是,给他们爵位的政权却并不相同,他们头上的公爵称号的含金量也不同。根据史书记载,魏文帝曹丕称帝之后,只有皇帝的儿子和兄弟才能做郡公和县公。而且,公爵可以在自己管辖范围内设置国相这样的官。含金量相当于西汉初年的诸侯王。可见,刘协的物质待遇不但丰厚无比,而且行政上也相对自由。

到了司马氏执政时期,郡公和县公虽然还属于一等公爵,但是,地位却大不相同。县公的封邑只能有1800户,而且县公的任免权也被进一步削弱了,一个县公只能任免一些掌管礼仪的小官。由此可见,从权力上来看,山阳郡公也比安乐县公强了不少。

最后,刘协和刘禅虽然都是公爵,但是,在朝廷的地位上也并不相同。

根据史书记载,刘协和刘禅都被赏赐了万户食邑。但是,刘协是“主动”退位,刘禅是被俘灭国,主动退位的君主和俘虏还是有区别的。《后汉书》记载,刘协退位之后,地位仍然在诸侯王之上,可以上奏不称臣,接受诏令时也可以不用下拜。祭祀祖先的时候,还可以用天子的车马。而刘禅只被赏赐了绸缎一万匹和女奴一百人。可见,司马氏政权对刘禅的重视程度真的特别低。

综上所述,虽然,刘协和刘禅都是公爵,名义上的食邑也都是一万户。但是,他们的待遇却并不相同。无论是从含金量,行政机构还是社会地位上,献帝刘协这位禅位之君都要高于刘禅这位主动投降的后主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刘禅投降后被封为安乐公,孙皓投降却被封为归命侯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刘禅投降后被封为安乐公,孙皓投降却被封为归命侯、安乐公刘禅,投降的他在洛阳过得是好还是坏呢、刘协山阳公,刘禅安乐公,这两个爵位差别有多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7687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