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有攵的汉字有哪些

部首有攵的汉字有哪些,第1张

攵叫(反文旁)。反文旁的字有枚;玫等。

夂叫折文旁。折文旁的字有:冬、处、夏等。

偏旁作为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古代人把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方称为“偏”,右方称为“旁”,如今合体字各部位的部件统称为偏旁。

部首列举

一、1画:丨、亅、丿、乛、一、乙、丶、乚等。

二、2画:十、厂、匚、刂、卜、冂、亻、八 、人、入、勹、儿、匕、几、亠、冫等。

三、3画:干、艹、屮、彳、巛、川、辶、寸、大、飞、彑、工、弓、廾、广、己等。

四、4画:贝、比、灬、长、车、歹、斗、厄、方、风、父、戈、卝、户、火、旡、见、斤、耂、毛、木等。

夂和攵偏旁叫:夊是折文旁,攵是反文旁。

夊:suīㄙㄨㄟˉ。《说文解字》:“夊,行迟曳夊夊,象人两胫有所躧也。”。走路时象人两胫有所拖着一样慢是夊之范式。本义:用作“夊夊”。古同“绥绥”,慢慢行走的样子,如“雄狐夊夊。”(今作“有狐绥绥”)。

攵,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

攵字旁的字有:

1、放,汉语一级字,读作fàng,最早见于甲骨文。放的本义是将罪犯驱逐到环境恶劣的远疆。后引申为强行遣送、遣行;舍弃,废置不用。

2、攻(拼音:gō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春秋金文。此字本义是攻击,与守相对;引申为抨击;还可引申为制作;又引申指事。在古籍中通“工”,指劳作;还通“功”,意为成功;通“工”、“句”,为发声词。

含有偏旁“夊”的字有:冬 、处、备、夌、复等。

说文解字:夊(拼音suī)是非通用汉字,本意指慢慢行走的样子,现多用作汉字部件。大凡夊的部属都从夊。

详细解释:

一:冬[ dōng ]

基本解释

1、一年中的第四季 :冬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2、姓。

3、象声词,敲鼓声 :战鼓冬冬。

二:处[ chǔ ] [ chù ]

基本解释

处[chǔ]

1、居住 :穴居野处。

2、存在,置身 :设身处地。

3、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 :融洽相处。

4、决定,决断 :处理。

5、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 :处罚。

6、止,隐退 :处暑。

处[chù]

1、地方 :处所。

2、点,部分 :长(cháng)处。

3、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 :办事处。

三:备[ bèi ]

基本解释

1、具备;完备 :具备。求全责备(要求全面、完美)。

2、预备;准备 :预备。备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

3、设备 :设备。

四:夌[ líng ]

基本解释

1、古同“陵”,超越。

2、古同“凌”,侵犯;欺侮。

五:复[ fù ]

基本解释

1、回去,返 :反复。

2、回答,回报 :复命。

3、还原,使如前 :复旧。

4、再,重来 :复习。

5、许多的,不是单一的 :重(chóng)复。

疒的部首读nè。

有几种意思,分别是:倚,靠着;疾病;手足麻痹。一般有这个部首的都是跟生病有关系。

疒,甲骨文像一个盗汗的病人躺在床上;或像一个孕妇躺在床上。有的甲骨文简化成一个人躺在床上。造字本义是病人或孕妇卧床休养。篆文简化字形,在“床”上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躺在床上。“疒”后来只作偏旁。

疒字旁的字有:

病、疗、瘦、疤、疮、疼、疲、疯、疫、痛、瘸、疚、痕、疾、症、瘪、癌、癞、瘫、痒、痴、瘘、瘠、疠、癖、瘾、痧、疙、瘩、痰、痈、痣、瘙、痞、痹。

夂这个偏旁叫折文旁。

一、夂的声母zh,韵母i,音调zhǐ

二、释义:从后至。

三、部首:夂

四、笔画:

折文旁(夂)的字

1、处

拼音chǔ ,chù,部首为夂部,总笔画数5画。

2、咎

读音为jiù,上下结构,部首为口,会意字,指过失,罪过,怪罪,处分等,可用作名词,动词,常用的词语为“咎由自取”。

3、务

读作wù,此字始见于战国时期文字。本义是专力从事、致力追求。后引申为要事、事业,泛指则谓工作、公务等意思。

夌    夏    夒    蘷    畟      处    冬    夅    夆    备    复    夎    夓

读音:líng

释义:从夊(sui)从山兀,攀越的样子。后用作陵、凌。1 古同"陵",超越。2 古同"凌",侵犯;欺侮。

读音xià

释义:汉字解释:(1)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 xié),人头。臼( jù),两手,攵( 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Chinese];夏,中国之人也。——《说文》。 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3) 泛指中国 [China]、字本义是"面向南方"。

读音:náo 

释义:基本意思是帝喾的别名。商朝帝王称其祖先"帝喾"为"夒[甲骨卜辞或古籍中也写作夔。

读音: dōng  

释义:字骨刻文演变: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冬 本义是"终",即一年结束的意思。冬季是四季之一。

"冬"字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表示一年四季中的"冬季"。《说文解字》里也说:"冬,四时尽也。"意思是说"冬"是一年四季中最后的一个季节。但这已是它的借用义了。"冬"的本义应该是"终",就是"终结"的意思。

以上就是关于部首有攵的汉字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部首有攵的汉字有哪些、夂和攵叫什么偏旁、夊的偏旁有哪些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768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