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第1张

1、北方长期 战 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 供了有利的社 会环境。

2、北方大量劳动人 民为了躲避 战 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3、政 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明朝和清 朝),加快了南方的开发。

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 贸 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南迁虽然是历史无奈的选择,但是也对今人值得思考的地方:

中国古代经济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3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5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总结:时过近千,南迁奠定了现在的经济面貌和人口分布!

第一位重庆3000万。

四大直辖市之一,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

中西部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

第二位上海2301万。

中国经济中心,也是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之一。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个良好的滨江滨海国际性港口。

上海也是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地。

第三位北京2161万。

首都,历史文化名城,北方最大城市,三大一线城市之一。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

第四位成都1404万。

西南最大城市,西部经济中心城市之一,2015年由国务院批复并升格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

第五位天津1293万。

四大直辖市之一,北方经济中心之一,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北方唯一的自贸区。

第六位广州1270万。

华南最大城市,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广州是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与北京、上海并称“北上广”。

第七位保定1119万。

有点让人出乎意料,但河北向来是人口大省,保定也是华北明珠,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曾被传要成为“政治副中心”。

第八位哈尔滨1063万。

东北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工业重镇,是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 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 。

第九位苏州1046万。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新兴的工业城市,大量的外资和优异的地理位置使这座城市经济增长强劲,不断吸纳着外来人口。

第十位深圳1035万。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华南重镇。

B三国以前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所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

还有,经济中心南移是从唐末开始的,这是因为长期的战乱,把北方破坏的差不多了,许多人南迁,而宋朝连都城都在南方~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

从远古至西晋中国北方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远远超过南方,虽然三国时期吴蜀对南方有所开发,但和处在中国经济中心的魏国比起来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因此这一时期经济重心是在北方的。从西晋末开始,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到唐中晚期,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从唐中晚期至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移到南方。

到南宋时,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地超过了北方,成为了中国新的经济重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原因何在?

1天时:宋朝时候,中国的气候环境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原先气温高,降水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的北方开始转冷。再加上中原地区森林长期被砍伐,因此,北方的自然条件开始恶化。

2地利:从唐中晚期的安史之乱至五代,中国的北方地区战乱不断,而南方战乱少。

3人和: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中晚期,也就是安史之乱开始,结束于南宋时期。

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代(具体来说开始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完成于两宋。 初早期:战国时期,吴越争霸,开创东南。 初中期:秦末汉初,开创两广。 初末期:三国时期,中原混战,部分百姓南迁,东吴大力开发长江中下游。经济开始转移南方。 中早期:金灭北宋,大量百姓、工匠、商业南逃,再加南宋朝廷无意北伐,经济重心开始转移南方,开创海上瓷器之路,经贸到达南洋。 中中期:元灭南宋,商业几乎全部南逃,为明初资本主义萌芽播种。 辉煌期:元灭,江南工商业迅速恢复,伴随明初的开放立国的理念和郑和七次下西洋,经贸销售遍布日本朝鲜东南亚,为工商业带来广袤市场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南方。 后期:清朝禁海和闭关锁国政策,江南工商业沉沦两百余年,直到1840后又发展。

相信大家对于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都有所了解,那么对于这两个城市来说,也是在我们国家起到一个中心推动的作用。毕竟对于上海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国际经济中心,那么很多人他们就会有这样的一种疑惑。到底在我们国家是北京作为经济中心,还是上海作为经济中心。通过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来,现在已经从北京过渡到上海这样一个阶段了。

可能还是上海

而且很多人他们通常都会感觉北京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中心,而且在我们国家,北京市作为首都存在的。那么我们都可以看出来,在北京的业务通常也是比较的多的,有一些人他们通常在北京奋斗的时候,也会感觉到北京的房产和其他的一些方面都是非常的贵的。这个时候感觉到,我们自己在北京生存的时候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因为发展更加好

尤其是对于一些工薪阶级来说,他们通常在北京奋斗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子。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也会感觉到现在已经把上海规划为经济中心,但是北京作为我们自己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能够在科技方面有着自己的一些成就的。所以我们看出来北京提出要成为经济中心的时候,上海也是宣布了自己也是要全力的发展经济和科技。

对于这样的一个经济中心来说,虽然说两地也是有一定的纠纷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来,现在国际贸易还是大部分存在于上海地区,的确在上海地区是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所以这样的一些在内陆和港澳台地区的一些生意的交易也是非常的多的。对于这样的一些生意往来,是能够促进上海地区能够成为国际贸易经济中心的一个关键的地方。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其历史影响、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是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7621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