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函谷关在现在的什么地方,第1张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西踞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雄关塞要。函谷关是以前的古战场,建设的最初时间是在西周。古代不少战役发生在此,比如安史之乱。函谷关地势易守难攻,所以函谷关作为军事重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流传了许多经典的战役和历史传说。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函谷关建于西周时期,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

函谷关由于多发生战争,也有许多文人作诗写文均描写此地。所以导致函谷关文化厚重,有着悠久历史的函谷关在现在这个考古、旅游事业发达的时代,吸引着无数人慕名前往,探寻曾经的历史,感受以前的氛围,亲眼看看这个曾经被无数历史名人所抢占的地方厉害在哪里,观赏者络绎不绝。

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伐秦,秦据函谷关天险大败五国军队。秦末楚汉战争中,刘邦曾守关阻挡项羽进攻。无论是逐鹿中原,还是进取关中,函谷关都是入关中的重要通道,可见其重要性。函谷关还是我国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曾于此著述五千言《道德经》。

函谷关在历史上有两处,其一是在河南灵宝市十五公里,距离三门峡市约七十五公里的一个叫王垛村的地方,这个函谷关是秦关。其二是位于距离秦关大约一百五十公里的洛阳新安县的汉关。函谷关是道家流派的发源地,自古也是兵家要塞之地,有关函谷关的传说有很多。

《史记》记载有关春秋时期的函谷关的传说:公元前491年,时任函谷关令的尹喜,早晨站在家门口的土楼上抬头就看见东边的天空出现一片腾腾的紫气,霞光万丈蔚为壮观,尹喜也欣喜异常,激动的大喊,紫气东来,必有高人出现。于是命手下人打扫路面卫生,准备好迎接高人。果然,一切准备就绪就见远处过来一个鹤发童颜的老翁,仙风道骨,器宇轩昂的样子,神奇的是这老翁是倒骑在一头青牛背上。尹喜激动的上前相迎,态度诚恳的邀请老翁留在此地小住,老翁也欣然接受。这个老翁就是老子,他在此地留下了名扬千秋的《道德经》。而函谷关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写对联或着门楣上都会刻上紫气东来,以表示吉祥如意,好运连连。

唐玄宗时期,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就一心想着能炼成个仙丹,长生不老什么的。当时有个叫田同秀的参军给唐玄宗汇报说他梦见了太上老君出现在函谷关,说当年老子著经的地方埋着一个桃符,拥有这个桃符就能得天下。

唐玄宗听后自然是不管真假都要去看看,便命田同秀带人去查看,田同秀去了就在老子当年著经的地方开始挖,挖地三尺后果然出现了个桃符,上面还刻了个木字,众大臣一番理解后告诉唐玄宗说这个桃符可以保佑玄宗坐拥天下的时间在增加四十八年,皇帝自然高兴,随后不但改年号“开元”为“元宝”,立老子为上玄元帝,就连发现桃符的地方也更名为灵宝县了。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秦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为嬴姓。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西部,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从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前325年秦惠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46年秦王赵政登基,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公元前207年,秦国灭亡于秦末农民战争。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以上就是关于函谷关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全部的内容,包括:函谷关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函谷关在哪里函谷关有哪些传说、函谷关在哪里历史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7612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