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的具体年月日

清军入关的具体年月日,第1张

1644年5月25日,李自成的主力到达山海关城郊,吴三桂乃决定接受多尔衮的条件

是日,多尔衮的队伍在距山海关约1260公里处的连山,吴三桂的传令兵赶到连山,将投降书交给了多尔衮多尔衮立刻下令拔营,步骑同时急速南行仅用了24小时,清军便推进了100公里5月27日拂晓,清兵己来到山海关门前吴三桂亲自骑马出城迎接,正式向多尔衮投降,然后,命令其部下皆以白布系肩,以便使清军的满蒙汉军在战场上能将他们与起义军区别开来

1644年6月5日,击败了李自成起义军的清军在吴三桂的指

领下,由多尔衮率领下经东华门进入北京城

注:所引日期为公历。

入关,指通过边关进入中原。具体到清军入关,指的是清军攻破山海关进入中原。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京师,崇祯帝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今景山)自缢而死,明朝灭亡。张献忠也率军进入四川。就在明末农民起义进入高潮时,而满洲军事集团蠢蠢欲动。

驻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在李自成占领京师时,在是否归顺大顺政权的问题上摇摆不定,然而最终向清朝投降 。他向清摄政王多尔衮“乞师”,而多尔衮在假意再三推辞下,终于同意了吴三桂的请求,进兵中原。

清朝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

入关古义通常指进入关隘,今义指通过海关,后又作为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简称。

古代用长城作为地区分界线,长城以内称关内,出了长城叫做关外,引清兵入关是指清兵突破了长城防线,因为在冷兵器时代,长城的防御价值是中原的防御力量。

清军入关又称清兵入关、满清入关、清朝入关、入关战争, 是指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

扩展资料:

广义上是指1644年清军入关后镇压农民军、消灭南明诸政权等汉族反抗武装的一系列由北至南的统一中国的战争。它标志着清朝在全中国统治的开始。

清军入关的性质,以及后金兼并女真各部以及清对明朝及南明的战争,认为“清进行的战争就是为中国统一的战争” 的观点,实际上是“大一统”观念来看待明清之际历史,拿现代标准裁量古代历史,用后来结果倒套此前过程的结果,民族平等原则不是这样贯彻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入关   百度百科-清军入关

明朝末年,明朝面临的局面是内忧外患,此时的明朝内部有李自成起义,其次外部有后金的崛起。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明朝,面临这样的情况,是如临大敌。只不过这时候的明朝仍然只顾得党争,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明朝还在党争。

难怪明朝会灭亡,在这样的情况下,清军面临的敌人就非常“弱”了。只不过攻入明朝的,不是后金的大军,而是李自成,只不过李自成没有能够抵挡清军。最终的清军入关,不久之后,清军一统天下,建立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清朝。

清朝建立之后,刚刚开始的时候是有南明存在的,只不过南明没有成就大业,与历史上的东晋、南宋不同,南明没有存在百余年,仅仅存在了18年的时间。现如今看来,以当时明朝和李自成的军力,清军仅仅20万大军,为何能够一统天下呢?

最主要的是,以吴三桂为首的一批汉人武将投降了清军。李自成率先攻入了京城,但是明朝的军队并不是被全部打败了,吴三桂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些军队中,最精锐的军队就在吴三桂手中。可问题是,崇祯帝自尽后,吴三桂选择了投降清军。

也就是说,吴三桂选择了当汉奸,清军之所以能够快速的进入山海关,与吴三桂的投降有很大的关系。假如吴三桂奋起反击,那么清军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能够攻破山海关。正是因为吴三桂的投降,带领了一批汉人武将全部投降了清军,才让清军能够进入山海关。

这也直接导致了李自成在山海关之战中失败。清军能够顺利入关,最主要的还有清军收买了很多明朝的大臣。明末时期,明朝的官员都是贪腐不断的,由此让百姓是非常痛恨,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个攻入京城的竟然是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

明朝的官员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后,肯定是人人自危的,毕竟这些农民起义军对他们肯定会毫不留情。这时候清军入关了,于是这些人就干脆投靠了清军。换个角度来说,明朝陪在崇祯皇帝身边的那批大臣,可以说是贪污最多,也是最没有骨气的一批人。

举个例子来说,明朝最后一位内阁首辅魏藻德,仅仅高中科举三年时间,就成为了大学士。可以看出,崇祯对他,是相当重用。可是在明末时期,李自成大军攻入进来的时候,崇祯把魏藻德找过来商量对策,结果这样的内阁首辅什么建议都没有。

这可把崇祯帝气坏了,后来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帝只好选择了自尽身亡。之后的魏藻德恬不知耻的跑去献殷勤,结果被李自成杀了。最后一点就是清军免除了三饷,拉拢了一批人。三饷就是加收的军饷。这个加派的军饷,确实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本身明末时期的财政就出现了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崇祯帝时期,明朝的国库空虚,根本无力支付军饷。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的明朝藩王倒是富得流油,可问题是,这些藩王一毛不拔。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末根本没有军队御敌。

清军入关之后,选择了免出三饷,可想而知,对一些人的吸引力有多大。清军入关之后,三饷并没有立刻免除,直到顺治年年间,三饷才彻底的废除。在清军一统天下的过程中,一个人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多尔衮。此人对清军一统天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兵入关:1644年。

清帝宣统退位:1912年。

清军入关又称清兵入关、满清入关、清朝入关、入关战争:

是指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它标志着清朝在全中国统治的开始。

《宣统帝退位诏书》:

是1912年2月12日中国最后一位被承认的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的,诏书颁布后,即代表溥仪退位。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主要镇守云南省。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

相关信息:

出身将门,善于骑射。崇祯年间考中武举,凭借门荫,授都督指挥。屡立战功,累迁宁远团练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归降大清,参加山海关大战,大败李自成,跟随清军入关,受封平西王。此后平定农民起义,攻城略地,颇有功勋。

顺治十六年(1659年)镇守云南,后攻入缅甸,擒获南明永历帝并将其处死,晋封亲王,与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不服朝廷撤藩,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开启“三藩之乱”。

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登基称帝,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同年秋病逝,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其孙吴世璠嗣位。

清军入关大事年表时间(公元)年号内容1644年明崇祯十七

年清顺治元年 三月:李自成攻入京师,明崇祯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

四月:清军在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入关,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农民军。

五月: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改元“弘光”。南明开始。

九月:清朝迁都京师。 1645年清顺治二年

南明弘光元年

南明隆武元年 一月:清军攻占西安,李自成南遁湖广。

四月:清军攻破扬州,史可法遇害。清兵屠扬州,史称“扬州十日”。李自成在九宫山牺牲。五月:清军攻占南京,不久俘虏朱由崧。

六月:清廷相继颁布“剃发令”和“易服令”。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建元“隆武”。

六月—八月:江阴、嘉定等地人民举行抗清起义,均遭清军屠杀,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和“嘉定三屠”。 1646年清顺治三年

南明隆武二年 六月:清军攻占浙江,攻灭鲁王监国。

八月:清军攻占福建,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被杀。

十月:桂王朱由榔监国于肇庆,不久称帝,改元“永历”。

十二月:清军攻占四川,大西王张献忠在凤凰山被杀。清军攻陷广州,杀绍武帝朱聿鐭。 1648年清顺治五年

南明永历二年 郝摇旗、李过与何腾蛟、瞿式耜的军队,连续大败清兵于岳州、全州,收复了衡阳、长沙等地。这时,在广东、四川等地的农民军也起来响应。已经投降了清朝的明将领,如江西金声桓和广东李成栋等人又背叛了清朝。

在清军的后方,榆园军、吕梁山的起义军和关中农民军都发动广泛的攻势,曾经参加过农民起义的陕甘回民也在米喇印、丁国栋领导下举行了反清起义。南明出现第一次抗清的高潮。 1649年清顺治六年

南明永历三年 一月:清军攻占湖南,何腾蛟在湘潭遇害。1650年清顺治七年

南明永历四年 李来亨、郝摇旗等人组成“夔东十三家”军抗清。

十一月:清军再度攻占广州,大肆屠杀。

清军占领桂林,瞿式耜在桂林遇害。 1652年清顺治九年

南明永历六年 李定国率军东出广西,下桂林,反攻湖南,南入广东。清敬谨王尼堪被杀,定南王孔有德自焚。

刘文秀出兵四川,大败吴三桂,克复了川南各州县,联系到了夔东十三家军。活动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张煌言、张名振等人率领的抗清队伍在此时也开始反攻,永历皇帝赐其封号,出现了第二次抗清的高潮。

冬,南明永历皇帝在孙可望的协助下迁都贵州安龙。 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

南明永历八年 三月:孙可望制造“十八先生之狱”,李定国和孙可望关系恶化。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

南明永历十年 孙可望大举进攻李定国,失败后降清。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

南明永历十三年 一月:吴三桂率清兵攻占云南,永历帝朱由榔流亡缅甸。

李定国在磨盘山被吴三桂击败。

七月:郑成功、张煌言北伐,直逼南京,后为清军所败。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

南明永历十五年 八月:清军攻入缅甸,“咒水之难”,朱由榔被俘。

十二月: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清康熙元年

南明永历十六年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昆明遇害,李定国、郑成功相继去世。南明在中国大陆的政权宣告结束。1664年清康熙三年

南明永历十八年 “夔东十三家”为清军攻灭。

清军攻占舟山等沿海岛屿,张煌言遇害。 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南

明永历二十八年 台湾郑经大举进攻福建,后为清军击退。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

南明永历三十七年 清军攻占台湾,南明势力覆灭。清王朝完全确立了在中国的统治。

以上就是关于清军入关的具体年月日全部的内容,包括:清军入关的具体年月日、大清入关的入关是什么意思、“清朝入关”中的“入关”什么意思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756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