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司菲尔路76号的灭亡

极司菲尔路76号的灭亡,第1张

然而,日本人对自己的走狗从来都是不放心的,一旦他们猜疑李士群有可能“尾大不掉”,便产生了杀李之心。1942年,李士群的亲信、“76号”的警卫大队长吴世宝先被日本宪兵毒死。一年以后,李士群也被日本宪兵队的特高课长冈村少佐用同样的毒药毒死。李士群死后,“76号”马上就被改组。汪伪的特工总部被撤销,另立政治保卫局,下设第一局和第二局。第一局虽仍驻“76号”原址,但权势却大不如前。1944年11月,赴日本治病的汪精卫死于日本,“76号”再降为第一局下属的上海分局,萎缩瓦解之相已经显现。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76号”也随之彻底覆灭。曾在“76号”作恶的汉奸特务头子丁默村,于1947年被枪决。其余中层头目苏成德、杨杰等人也未逃脱惩罚,均被判处死刑。

分享几个丽水近现代名人:

夏超(1882-1926),丽水青田人。曾任北洋政府陆军中将,浙江省省长,1926年率部起义参加国民革命军,任十八军军长兼浙江民政长。但很快即被孙传芳击败,在撤退途中被俘,被孙传芳下令杀害。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

陈诚(1898-1965),丽水青田人。这个名气就大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土木系”首领,深受蒋介石信任。抗战名将,也曾参与“剿共”、内战等,用蒋介石的话说就是“无役不与”。后任台湾省主席,为建设台湾做出了不少努力。在台期间,地位仅次于蒋介石,任“副总统”、“副总裁”等。

钟松(1900-1995),丽水松阳人。曾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因病降级为二期,错过了和胡宗南同班的机会。抗日战争时期曾在云南松山战役表现突出。解放战争时期,在胡宗南麾下任军长、整编师师长等,陆军中将军衔。与我西北野战军缠斗,打仗十分狡猾,属于为数不多的国军将领里还能打几场胜仗的。后来由于不满胡宗南指挥而拍了桌子,被撤职。后到台湾,八十年代曾回到老家松阳并捐款。

李士群(1905-1943),丽水遂昌人。民国十大汉奸之一,汪伪特工总部创建人和实权派,虽然当时大特务头子丁默邨为特工总部一把手,但是李士群却是上海极司菲尔路76号(特工总部所在地)炙手可热的人。在这里,号称是杀人魔窟,杀害迫害了无数抗日志士,也和戴笠的军统斗法,而且还把军统上海区一网打尽了!不过,最终日本人和汪伪都感到李士群有尾大不掉之势,于是联手设局,在1943年将其用毒饼毒死!

浙江省丽水市,古称处州,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先秦时丽水属于百越之地,到隋朝时,正式建立了处州。丽水拥有悠久的 历史 ,到近代时,作为蒋介石家乡浙江的一部分,丽水更是涌现出无数 历史 名人。

陈诚

说到丽水的近代名人,一定少不了曾任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副总裁、台湾地区“行政院长”等职的陈诚、陈辞修。陈诚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心腹和最重要的助手,有“小委员长”之称。在当时国民党内,还流传着“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的说法。

在纸醉金迷、贪污腐败的国民党高官内部,陈诚是少数几个能够出于泥而不染、品行高洁之人,用军统“老板”戴笠的话说:“陈诚是少数不要钱肯苦干的将领,应多亲近”。陈诚麾下的土木系更成为国民党蒋介石中央军中最重要的军事力量。

不仅如此,陈诚的主要才华其实并不在军事,有人说,陈诚是“政治一流,练兵一流,指挥二流和作战三流”,某种程度上这么说也是对的。陈诚在治理地方,尤其在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对于国民党稳定台湾的统治,拥有极大的功劳。

尤其是陈诚在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之际,在台湾进行了整编部队、改革币制、推行土地改革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才最终稳固了国民党对台湾的统治,蒋介石才有了败退台湾的可能。

钟松

解放战争期间,虽然大多数战场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但也有少数国民党将领,凭借高超的军事才华,与解放军打得有来有往,甚至还屡屡占据上风。这其中,就有在西北胡宗南麾下担任三十六师长的钟松。

钟松,原名钟雍田,1900年生于浙江丽水松阳。1924年,不甘心只做一名小学教师的钟松前往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成为了“天子门生”黄埔第一期的学员。

可惜的是,在黄埔军校上学期间,由于感染伤寒,病情加重,被校医误诊直接判了死刑,送入了太平间。还是老乡检查之后才发现钟松仍然活着,才将其领出太平间,最终治愈。由于这一番折腾,钟松已经无法跟上一期课程,被迫进入黄埔军校二期,并在二期毕业。

钟松在国民党军队中先后参与了北伐战争、军阀混战、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国民党众多将领中表现堪称出色。在胡宗南进攻陕北期间,钟松率领的三十六师成为彭德怀元帅麾下的西北野战军最狡猾和顽固的敌人。

也因此,钟松被彭德怀元帅称之为“打不死的钟松”。胡宗南集团在大陆覆灭后,钟松先到香港后到台湾,并仍在国民党军队内任职。1970年,钟松到荷兰定居,1995年因病在荷兰去世。

丽水古称处州,位于浙江西南部,被誉为“浙江绿谷”,以吴越文化为主,作为浙江境内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历史 上也有不少名人,这里来分享几个!

陈诚

青田县人氏,国民党高级***,陆军一级上将,曾当过国民党二把手,有“小委员长”之称!还上过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

他毕业于保定军校,之后被分配至浙江第2师第6团任少尉排长。1923年随邓演达到广东参加革命,并在广东认识了蒋介石。北伐战争时期,他率领炮兵多次压制敌人进攻,甚至击败了孙传芳主力,得到了蒋的赏识。之后他参加了确立蒋地位的蒋桂战争、中原大战,屡建奇功,慢慢成为了蒋亲信。抗日战争时期,他是武汉卫戍司令和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领导了武汉会战。

在台湾时期,担任过主席,颇有政绩,被民众亲切称为“陈诚伯”。

樊崧甫

革命老区缙云人氏,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抗日名将!

他和老乡陈诚一样也是毕业于保定军校,辛亥革命时期他就出了名,当时他任浙军敢死队分队长,作战异常勇猛,被人称为“龙头将军”!抗日战争时期,担任陆军第四十六军军长,曾在徐州会战中与日军王牌师团坂垣师团作战三昼夜,之后又参加了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场场都是硬仗、血仗!抗日胜利后,反对内战,选择退役。新中国成立后则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

钟松

浙江省松阳县樟溪乡人氏,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大佬胡宗南黄埔军校一期同学!

他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早期参加过长城抗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之后参加了云南反攻,因功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解放战争时期,他是彭德怀元帅最看重的对手之一!

丽水史上名人,发现许多答者居然只知陈诚不知刘伯温,实在惊诧!

刘伯温就是刘基,他出生在元朝的处州路青田县南田乡,当然此处今属温州文成县,但以当时而论,是属于丽水(处州)的。若是古今因素皆顾及,则刘伯温也可以说是丽水与温州的共同遗产。 而这位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智慧之师,就来自素有“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南田,早在唐宋时期,此处便已然名声在外。道教名人如陶弘景、白玉蟾,都曾到过此处且留下痕迹。在兵荒马乱之际,此地更以地势高而成为世外隐居的大好场所,更令来人称奇的是,突兀的山顶上,居然还有沃壤百里,水源还很充足。南田农谚:“大涝不漂流,大旱不歉收。”说的就是如此地形带来的好处。

另一位丽水人,说起他的作品也是无人不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游园不值》,便来自丽水的龙泉人叶绍翁。 到近代,丽水名人也不会只有陈诚一个,章乃器便是青田东源人,他是民主党派人士。在一次参观途中,同行的人们唱起了《没有***就没有中国》这首歌,听到“没有***就没有中国”这一句歌词时,章乃器便感到了不妥,他说:“总是先有中国,后有***的,加上一个‘新’字,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才比较恰当,也才客观准确。从道理上讲得通,还可以表明新旧中国的不同。”后来,章乃器到北京见到毛泽东,毛泽东亲切地对他说:“你提的意见很好,我们已经让作者把歌词改了。” 当然,陈诚是最有话题性的丽水名人,他也出生于青田县,后来参军入伍,在讨伐陈炯明的战役中获得蒋介石的关注,北伐之际,他便获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校参谋。1932年,蒋介石在庐山开办军官训练团,自兼团长,陈诚出任副团长,负实际责任处理军训团的重要事务。1936年春,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后,陈诚奉蒋介石之命,任晋绥陕宁四省边区“剿匪”总指挥,率军到山西堵击红军。随后便在这年年底的“西安事变”中,与蒋介石一起被张学良扣留。

与蒋介石共患难的陈诚,随后果然大获重用,1946年,出任参谋总长兼海军总司令,宣称:“三个月至五个月内解决***解放区问题”。当然结果不成,于是他又被委任去做台湾省主席,这自然是蒋的安排。蒋在最关键的时刻把开辟最后退路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陈诚,理由:1、他是黄埔的人;2、他是浙江老乡;3、他确实对蒋很忠诚。 陈诚,也确实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到台湾后,陈诚主张“人民至上,民生第一”,实行土地改革、三七五减租。之后改革币制,发行新台币、又实行耕者有其田,提出“以农业培植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台湾之所以能有今天,他的贡献,确实是不可抹杀的——正所谓武装剿共的不行,发展经济大大的行!

我推崇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今天介绍几位浙江丽水籍的几位名人,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陈慕华(1921年6月-2011年5月12日),浙江丽水青田人。1938年6月加入中国***。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名誉主席,第三届中国绿化基金会理事会主席,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会长。(以前介绍过,欢迎关注)。

章乃器(1897年3月4日—1977年5月13日),浙江丽水青田人,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经济学家、金融学家、 社会 活动家和收藏家 ,爱国民主先驱,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中央 财经 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粮食部部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

李逸民(1904—1982),浙江省丽水龙泉县天平乡(今 安仁镇)李登村人,开国少将。他是丽水籍唯一开国将军,黄埔军校四期生,与林彪、刘志丹同期,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任公安部队政治部副主任、军委直属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报社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总参谋部政治部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当然,丽水还有其他名人,欢迎大家补充介绍。

还有,刘伯温,叶发显,杜玉娘,李徐松李松法一一一一徐林!现任大陆国民党主席叶赞平

龙泉 安仁镇李登村 出两个***高级将领 季步高 李逸民

缙云,宅基村就有一个施北衡,百度查查就知道

南宋名臣胡纮胡侍郎就是庆元人,庆元建县是他向宋宁宗提出的要求,并以年号庆元命名。同朝儒家朱夫子朱熹就是死对头,就是举报了朱熹的伪学,使他身败名裂气死了。后来胡纮被朱熹弟子报复,胡纮后人才四处隐居,胡纮也就鲜为人知了。

刘基刘伯温都不知道 大明帝师;周恩来的秘书 麻植

1943年9月9日下午,杀人魔窟“76号”的创始人李士群,在家中身亡,死时全身水分脱尽,身形干枯,如同纸片一般,大汉奸李士群死时年仅38岁。

1942年至1943年时的李士群可谓春风得意,一身兼有4个握有实权的伪职:江苏省省长、清乡委员会秘书长、警政部部长、特工总部(即“76号”)主任。再加上数不清的官衔,可谓东南半壁尽在手中,是个无人不知,望而生畏的人物。

关于他的死因,是被日本人下毒杀死的,这一点是确定的。但是具体是在哪种食物中下的毒,还是具有争议的。主流的观点有两个,一种是在咖啡里下的毒,第二种是在牛肉饼里下的毒,但更为可信的是第一种。

李士群被毒死的原因极为复杂,因其权重势大,四面树敌,与日本人、军统的戴笠以及大汉奸周佛海等人结仇极深,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这几方势力联手除掉了李士群。

李士群与周佛海交恶

李士群在国民党内,地位本来很低,只是个中统小小的情报员。投敌以后,自知资历不够,根本不认识周佛海和汪精卫,李士群就派人到昆明将失意落魄的丁默邨拉来上海,作为大旗。

丁默邨在国民党内特工地位很高,一直和戴笠平起平坐。后戴笠不断打压他,被蒋介石撤职,才在昆明落难。李士群就通过丁默邨,认识了周佛海,再通过周佛海认识了汪精卫。在破获了戴笠多次刺杀汪精卫的大案后,李士群一跃成为汪精卫“公馆派”的重要人物,从此李士群就居功自傲,渐渐和周佛海产生摩擦。

汪伪政权刚开始时,李士群本是周佛海的人,但后来权势膨胀,就引起了矛盾和冲突。此处列举三件事,说明周、李交恶的过程,也最终使他被杀埋下了伏笔。

第一件是税警团的事。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时,周、李关系很好。李士群为了获得实权,就力劝周佛海效仿国民党财政部长宋子文,成立税警团武装。

周是伪财政部长,一听正中下怀,就经汪伪政府最高顾问影佐祯昭少将的同意,预备成立有2万人左右的税警团。最初决定由李士群去创办,李十分高兴,就派“76 号”的行动大队长林之江去主持。林虽是特务,但却是黄埔军校五期出身,这块招牌抬得出去。地址也已经选好,在上海南京的“清心女中”。

不料周佛海身边的罗君强,认为此事不妥,税警团必须掌握在周自己手里才对。周佛海一听也对,于是就收回自办。为了应付李士群,周佛海把伪警政部长一职, 让李担任。

李明升暗降,心中愤愤不平,心中对周佛海产生了积怨。周佛海也不去管他,就自兼团长,派罗君强、熊剑东为副团长。这是周、李交恶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是“清乡”的事。1941年,日汪计划在江苏省实行清乡计划。江精卫准备成立“清乡督办公署”,由罗君强督办。

周佛海、罗君强十分高兴,连庆祝会也已开过。不料日本方面的影佐少将,要李士群上台,理由是各地均有李的特工站,清乡容易见效。周佛海、罗君强得悉,气得浑身发抖,就和李士群结下了深仇。

当时,因为李士群的资历太低,做“清乡督办”,恐难服众,故成立“清乡委员会”,和伪行政院平级,由汪精卫任委员长,李士群任秘书长。李从此大权在握,一年不到,更兼上伪江苏省省长。这是周、李交恶的第二件事,也是最严重的一件事,李士群从此不再把周佛海放在眼里。

第三件是清乡地区伪储备券调换法币的事。周佛海是伪财政部长兼“中央储备银行”行长,自然要在清乡地区推行伪钞。按照规定,两元法币兑换一元储备券。但李士群装出一副为民请命的救世主面孔,在清乡地区只同意一比一兑换。

官司打到汪精卫那里,汪支持李,周佛海只得照办。但李士群一转身,就仍以二比一的价格兑换,一下就捞得了近400万元的好处,把周佛海气得双眼发黑。二人的冤仇,又加深一步。

单从以上三件事来看,就知周、李交恶事出有因。李士群与周佛海硬碰硬,很大部分原因上注定了他的死因。

叶公馆成立后,开始招兵买马,各色各样的亡命之徒,纷纷投奔门下,土匪、恶霸、惯窃、强盗应有尽有。吴四宝的门徒张国震、沈忠美、邱大宝等尤为活跃。他们除收集抗日情报、暗杀爱国人士外,仗势兴风作浪,绑票勒索,贩毒走私,到处寻衅滋事,鱼肉人民。当时租界里层出不穷的绑架暗杀案件,就是他们干下的罪恶,著名的《大美晚报》、《华美晚报》等报馆被炸,也是他们一手造成。租界当局明知这些案件出自叶公馆主使,但一则该处属越界筑路区域,管辖权力受到限制;二则他们有日本宪兵队作后台,投鼠忌器,奈何不得,虽然租界当局经常把红色警备车停在弄口,无非掩人耳目而已。

不久,叶公馆扩大组织,日本宪兵队拨给军管的极司菲尔路76号(现万航渡路435号)大花园洋房作为新址。这所洋房,原属国民党军事参议院院长陈调元所有,沦陷后由日军管理。于是他们正式成立“特工总部”(简称“76号”),由丁默邨任主任,李士群、唐惠民分任副主任。又成立“警卫总队”由李士群兼总队长,吴四宝(改名世宝,字云甫)为副总队长,张鲁为参谋长,叶吉卿为财务主任,吴四宝之妻佘爱珍为经理主任,“76号”前沿马路华村20多幢三层楼房以及对面75号五层大楼的居民,全部被逼迁移,这些房屋即占为特工总部的办公处和宿舍。

更正:不是“汪伟政府”,而是“汪伪政府”。

汪伪政府时期的霞飞路76号头目是:周佛海、丁默邨、李士群等人。

“76”号,其全称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工总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汪精卫伪政权奉日军令设置于上海市的特工总部,座落于上海静安区极司非而路76号(现万航渡路435号),简称“76”号。内设酷刑拷打抗日之士。1939年9月5日,汪伪政权设立特务组织“七十六号”。

1939年已经投敌的原国民党特务与日本军部代表土肥原贤二会面提出《上海特工计划》,日本大本营随即下达《援助丁默邨一派特务工作的训令》。于1939年5月在上海组建伪政权,日本军部让李、丁部与汪部合流。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正式成立,由周佛海任特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丁默邨任副主任委员,李士群任秘书长,以丁默邨为特工总部主任,李士群为副主任。

围城》里有这样一句对白,孙柔嘉与方鸿渐开玩笑说:“捉你到沪西七十六号去受拷打。”主人公调笑时吓唬对方的“七十六号”的行为,颇有点用评书中“麻叔谋吓小孩”的功用,那么这个“七十六号”究竟是什么地方呢?

口述者�胡老人

年龄�83岁

身份�上海市民

地点�上海市万航渡路435号

60年前,这地方不叫万航渡路435号,是极司菲尔路“七十六号”,上海人都叫它“七十六号”。

那时候人们说到“七十六号”就没有不皱眉毛的,那是日本人扶植的特务机构,一个小洋楼,还有地牢呢。我不到10岁就搬到附近住,结婚后也没有搬离这里。那时,我们都不敢从“七十六号”门口过,玩耍的孩子也会远远避开。那里面就是“杀人潮,对面还有两个大“炮台”,什么时候都有持枪的日本兵,手里端着枪站岗盯着。老百姓没有人敢从这里走过去,离很远的时候就被那阵势哄走了。那时候西面墙边有一间木工间,开了一家小白铁铺,往东面乐安坊有一个杂货店,听说都是“七十六号”的固定哨岗,各式各样的小摊贩中也有暗哨。所以,“七十六号”外面有什么动静,里面很快就能知道。别说我了,就连在这里土生土长的老居民对“七十六号”都害怕,门前多停留几分钟,你要往里面多看几眼,哪怕是普通老百姓都要被抓进去受拷打,我们弄堂就有过这样的事,被抓进去的人以后再也没见过出来。老百姓躲着还来不及呢,没人打听,里面的情况都不可能知道。进去的人都是抗日分子,都是爱国的,进去了就很难再出来了。反映革命烈士李白事迹的**,叫《永不消逝的电波》,就是在这里拍出来的。

过去的花园洋房都没了,现在是静安职业学校,学校中间是一个水泥的操场,边上是几幢教学楼,操场下面就是过去所说的水牢。听说那时候有天牢,也有水牢,老虎凳、辣椒水……什么酷刑都有。“七十六号”还搞暗杀,他们可没少干坏事,专门对付抗日分子。茅丽瑛就是被他们暗杀的,听老人说,参加茅丽瑛烈士公祭葬礼的群众很多。

过去学校里设有一个“七十六号”陈列室,后来听说搬到教育局去了。孤岛女杰

2005年6月19日,万航渡路上车水马龙,充满大都市的繁华气息,和上海其他道路并无区别。隔着马路的另一侧端详435号,左边是一家餐馆的大红招牌,右边是解放后建造的新式里弄,中间的一个门洞朝里,就是现在的静安职业学校。

胡老人可以安静地坐在435号前晒晒太阳,不必再有什么恐惧。但有谁知道,这里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市民提起无不心惊肉跳的“七十六号”。

“老式公馆都没了,现在就剩下一个地牢了。”学校校卫陆先生说关于当年“七十六号”的情况,他知道的并不会比胡老人多多少。按照胡老人的提示,我们寻找到了革命烈士、***员茅丽瑛曾就学工作的母校——上海思南路原来的启秀女中。

马文卿老人,该校已退休的语文教师,他寻找出一份材料,是1939年12月13日的《申报》。在本埠新闻版刊登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职业妇女俱乐部主席茅丽瑛遭暗杀枪击,而凶手正是“七十六号”的特务汉奸。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茅丽瑛辞去海关工作,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先后参加过战时服务团和救亡长征团,奔赴华南和东南各省去宣传抗日。1938年茅丽瑛回到上海,参加了中国***,由于她在职业妇女界名望昭著,被选为新成立的上海职业妇女俱乐部主席。在党的地下组织领导下,茅丽瑛带动和团结广大妇女群众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开展抗日文艺宣传,创造了反映孤岛人民抗战热情的剧本《花溅泪》、《夜上海》和《女子公寓》。按照党的指示,茅丽瑛以为难民劝募寒衣的名义,发动规模浩大的慈善义卖活动,将义卖所得救济难民、支援新四军。虽然收到装有子弹的恐吓信,仍不为所动,1939年7月24日还带领俱乐部话剧团参加上海11个业余话剧团为救济难民和支援新四军在黄金大戏院举行的大规模话剧义演,为此,“七十六号”特工总部决定对她下毒手。

1939年12月12日黄昏,茅丽瑛刚刚参加完俱乐部理事会议,走下楼梯就遭到早就等候在路边的“七十六号”特务的暗算。

“**《七月流火》就是反映她一生的革命事迹。上海地下党组织为了揭露敌人的阴谋,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以茅家的名义,在上海各大报纸刊登了报丧的启事。从16日到17日茅丽瑛遗体入殓的两天内,大概有2000多悲愤的地下党员和群众纷纷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瞻仰遗容、吊唁茅丽瑛烈士,礼堂内外哀声动天,是鲁迅逝世后上海又一次规模最大的追悼活动……”

马文卿的描述,当年的《申报》如此记载:“其情绪之哀伤,为鲁迅先生逝世后所未有。”

“文学家郁达夫的哥哥郁华,当时在租界内担任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因坚持对打砸报馆的‘七十六号’特务判刑,也被他们派人枪杀在汽车上。”

在抗战艰苦的岁月里,“七十六号”就如同一张阴森可怕的大网,更像一双躲藏在暗处的毒眼。60多年过去,历史的翻天覆地、岁月的日夜磨砺,“七十六号”留下的只是一个令人厌恶和警醒的名字。

特务机构“七十六号”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曾在上海扶植起一个汉奸特工机构,这个打着汪伪集团“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工作总指挥部”旗号的特务组织,犯下了种种罪行。因其巢穴位于沪西的极司菲尔路“七十六号”�今万航渡路435号,故简称“七十六号”。它是后来令人提及而色变的汪伪特务魔窟。

“七十六号”的创始者是国民党的“中统”特务李士群。他在1938年又投靠日本特务机关当了搜集情报的汉奸并请来了甘当汉奸的“军统”、“中统”双料特务丁默村,网罗愿意降日的“军统”、“中统”人员作骨干。另收买流氓、地痞等社会渣滓作打手,拼凑起了一个汉奸特务组织的班底。经日本特务机关“梅机关”的晴气庆胤中佐选定,将极司菲尔路76号的原安徽省主席陈调元公馆作为丁默村、李士群特务组织的驻地。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七十六号”也随之彻底覆灭。曾做恶的汉奸特务头子丁默村,于1947年被枪决。其余中层头目苏成德、杨杰等人也未逃脱惩罚,均被判处死刑。

土肥原贤二机构

19世纪初,日本确定以中国和朝鲜为侵略对象的大陆政策后,在中国建立了许多特务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一脉相承的日本陆军三大特务机构之一的土肥原贤二机构。

土肥原贤二出身一个军人世家,从14岁入仙台地方陆军幼年学校开始,他先后就读过东京陆军幼年学校、日本士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1912年毕业后任职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随即由参谋本部派往中国,在北京特务机构任坂西利八郎中将的辅佐官,开始了他在中国的特务生涯。

土肥原能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还会说几种中国方言,这为他从事谍报工作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因其工作业绩显著,于1930年被调任天津特务机构长,次年又调任沈阳特务机构长。策划了“九·一八”事变和以分裂中国为目标的“华北自治运动”之后,1936年3月,土肥原奉命令调回日本出任留守第一师团师团长。1937年3月,他又被任命为第14师团师团长。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土肥原奉命率部入侵中国。为在占领区组织统一的伪政权,成立了对华特别委员会,调土肥原中将负责,称“土肥原机关”,后改称“重光堂”,在上海设办事处。该特务机构成立后,在土肥原的主持下,先后对唐绍仪、吴佩孚、靳云鹏做工作,但并未取得成效。

川岛芳子

本姓爱新觉罗,名显,字东珍,化名金璧辉,是满清王室肃亲王善耆的第十四个女儿。肃亲王将掌上明珠送给好友川岛浪速做养女,接受严格的日本军国主义教育,改名川岛芳子。从川岛浪速那儿,她接受了政治事务、军事技能、情报与资料收集等多方面的专门训练。

川岛芳子刺探到张作霖乘坐慈禧花车返回沈阳的具体路线和日程安排,随即向关东军总部作了详细汇报。之后,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从此她成为“谍报新星”,备受日本特务机关的青睐。“九·一八”事变后,川岛芳子奉田中隆吉之命赶赴奉天,投靠到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的帐下。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关东军授予她陆军少佐军衔,成为日本军中军阶最高的女子。

以上就是关于极司菲尔路76号的灭亡全部的内容,包括:极司菲尔路76号的灭亡、丽水市在历史上有哪些名人、76号王群是怎么死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754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